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霞 李新辉 +1 位作者 黄和平 武雪梅 《全科护理》 2014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TURP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后立即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组膀胱冲洗液温度... [目的]探讨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TURP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后立即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组膀胱冲洗液温度为36.02℃±0.86℃,对照组膀胱冲洗液温度为26.04℃±0.84℃,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例数、堵管的例数、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血块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TURP术后将冲洗液加温至36.02℃±0.86℃比26.04℃±0.84℃的冲洗效果好,可有效减轻膀胱痉挛、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温度 膀胱冲洗 并发症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宁 李博 +1 位作者 丛子红 何耀鹏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对比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循证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 目的对比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循证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康复优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良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差所占比例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11.090,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ALT、TBIL、TBA、ALP、GGT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TBIL、TBA、ALP、GGT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除了手术时间长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外,在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结石清除率以及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切除术 非规则性肝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疗效 并发症 治疗费用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松 丛红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白内障手术的2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白内障手术的2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白内障 术后恢复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优化护理方案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咨含 郭燕红 +2 位作者 李素英 唐小靖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方案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化护理,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方案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术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结细胞计数和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方案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护理 胃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状况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尿道损伤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应爱影 丛志承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尿道损伤患者40例,根据入院后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方案选择为输尿管镜微创术,对照组手术方案选择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每...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尿道损伤患者40例,根据入院后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方案选择为输尿管镜微创术,对照组手术方案选择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留置导管、术中出血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瘘、尿失禁等)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术后最大尿流率(MFR)为(15.1±3.6)m L/s,对照组术后最大MFR(10.2±2.5)m L/s,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镜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微创术 开放性尿道吻合术 尿道损伤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对老年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早期肠内营养喂养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珊珊 孙嘉蔚 王晓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75-178,252,共5页
目的研究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对老年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早期肠内营养(EEN)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术后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支持,... 目的研究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对老年胰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早期肠内营养(EEN)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术后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支持,试验组采用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进行营养支持。两组均进行为期10d的营养支持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术前1d、术后10d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EEN喂养耐受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d,两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以及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试验组PA、ALB、TR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两组CD4^(+)、CD4^(+)/CD8^(+)水平高于术前1d,CD8^(+)水平低于术前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试验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发现,患者营养状态指标与CD4^(+)及CD4^(+)/CD8^(+)均呈正相关,与CD8^(+)呈负相关(P<0.05)。试验组的切口感染、便秘、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可显著改善老年胰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EEN喂养耐受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等差递增肠内营养输注 营养状况 喂养耐受性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海斌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8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胃癌合并慢性阻塞肺病患者9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患者接受开腹胃癌根...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胃癌合并慢性阻塞肺病患者9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患者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开腹组患者(P<0.05)。腔镜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5.67%,显著低于开腹组为60.00%(P<0.05);腔镜组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5.6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2.22%(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腹部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合并慢性阻塞肺病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多 黄丽健 +1 位作者 王亚兰 单立刚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厦门市第二医院集美总院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后持续监测动脉血压及多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患者61例,随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即盲探法(盲探穿刺,BP)31例,超声引导(UG)桡动脉穿刺组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厦门市第二医院集美总院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后持续监测动脉血压及多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患者61例,随机分为传统解剖定位即盲探法(盲探穿刺,BP)31例,超声引导(UG)桡动脉穿刺组30例,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出血、血肿、血管痉挛)发生率、总操作时间。结果U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24/30),与BP组51.6%(16/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组总成功率为93.4%(28/30),与BP组70.9%(2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组穿刺过程中发生血肿2例,桡动脉痉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BP组血肿3-例,出血1例,桡动脉痉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4%(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0.05)。UG组总操作时间(1.4±0.4)min与BP组(3.0±1.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法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减少出血、血肿、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总操作时间,临床效果优于盲探穿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桡动脉穿刺 盲探法 成功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子宫体楔形切除术实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霞 林利红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在子宫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比和分析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抽取86例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拟治疗的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在子宫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比和分析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抽取86例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拟治疗的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3例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常规的全子宫切除方案治疗,而43例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治疗,探讨和研究两种不同的取石方式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耗时、术中输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住院天数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疾病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实施宫体楔形切除术方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降低了手术中的各种风险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 楔形切除 子宫全切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糖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智慧 张蕊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13-15,19,共4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糖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和急诊科收治的78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血糖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和急诊科收治的78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发症(低体温、下肢静脉血栓、低血糖、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2型糖尿病 股骨颈骨折 血糖控制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20例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茜茜 刘贺婷 +2 位作者 王家凤 郑雨薇 许育新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884-1887,I0005,共5页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5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注射组20例和手术组15例,其中注射组又分为结膜微切口组(注...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35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注射组20例和手术组15例,其中注射组又分为结膜微切口组(注射组a)和无结膜切口组(注射组b),每组各10例。手术组根据术前三棱镜度数设计手术方案,注射组予以内直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比较各组间3个月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注射组与手术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8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a与注射组b治愈率分别为70.0%和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治疗后出现上睑下垂2例,轻度外斜视1例,均于1个月之内恢复,1例复发,予以重复注射。均未出现结膜淤血、瘢痕、组织粘连等并发症。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效果较好,安全性、可重复性高,可作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早期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视 A型肉毒毒素 眼外科手术 动眼肌 有效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金凤 刘瑞 +1 位作者 刘寅霞 杜蕾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76-177,184,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自...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自护能力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自评核心量表评定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量表各项评分及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自评核心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根治术 延续性护理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慧兰 周淑英 +1 位作者 马灿辉 李荣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23期3978-3981,共4页
目的分析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1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66例和观察组(接... 目的分析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14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66例和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74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抑郁焦虑评分、血压下降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自量表评分、焦虑自量表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收缩、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值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焦虑及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全程护理 急性主动脉夹层 抑郁焦虑评分 疼痛评分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兰云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0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4.92±32.46)mL,少于对照组的(131.62±44.37)mL,排气时间为(24.59±4.57)h、住院时间为(8.56±2.92)d,短于对照组的(27.62±5.14)h、(10.17±2.4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两组胆管再发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畸形效果显著,可在不增加结石复发风险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腹腔镜 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术 胆囊畸形 结石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常青 王路晋 张向忠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8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其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腹腔镜组与腹腔镜辅助组,每组4...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其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腹腔镜组与腹腔镜辅助组,每组40例。全腹腔镜组采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辅助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65.5±24.8)min]显著长于腹腔镜辅助组[(227.2±2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45.4±55.4)m1]、切口长度[(3.5±0.6)cm]、术后排气时间[(2.5±0.6)d]、术后住院时间[(8.3±2.6)d]及术后疼痛评分[(1.6±0.6)分]均低于腹腔镜辅助组[(310.8±57.1)rain、(6.2±1.4)ml、(3.3±1.2)d、(11.5±2.2)d、(4.5±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影响微创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效果显著,应及时关注与并发症相关的影响因素,做好围术期处理,从而提高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围术期 TNM分期 Clavien-Dindo分级 胃癌
原文传递
小空间腔镜切除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志勇 刘悦 +1 位作者 胡碧玲 郑丽燕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665-16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空间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27日期间收治的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小空间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27日期间收治的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腔镜手术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空间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应激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为(16.03±4.56)mL、(53.51±7.21)min、(72.21±20.65)mL、(2.09±0.43)d、(3.51±0.61)d、(3.03±0.91)分,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20.05±6.15)mL、(57.48±8.08)min、(85.68±21.33)mL、(2.49±0.58)d、(3.78±0.68)d、(4.08±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hs-CRP、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hs-CRP、IL-8、TNF-α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hs-CRP、IL-8、TNF-α水平分别为(2.19±0.68)mg/L、(16.46±4.61)ng/L、(24.42±4.9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3±2.01)mg/L、(21.38±3.32)ng/L、(29.17±6.1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空间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临床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性 小空间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疗效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Obstetric Outcomes in Advanced Maternal Age among Women at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17
作者 Rawan A. Gari Ghaday M. Alrefaei +3 位作者 Shatha A. Alsuwaida Zahra M. Alalwan Zahraa H. Aljeshi Amenah H. Al Jumah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S 2023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Background: Advanced maternal age, over 35 years, is a well-known risk factor for poor pregnancy outcomes. It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such as spontaneous miscarriage, preeclampsia/... Background: Advanced maternal age, over 35 years, is a well-known risk factor for poor pregnancy outcomes. It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such as spontaneous miscarriage, preeclampsia/ toxemia,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reterm labor, stillbirth,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nd cesarean delivery. Objectives: This study assessed obstetric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maternal age. Methods: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99 pregnant women over 35 years old at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in Jeddah, Saudi Arabia,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2. We gathered data on age, nationality, number of antenatal visits, results of ultrasound scans for dating and viability, nuchal translucency and anatomy surveys, medications and multivitamins taken during pregnancy, smoking status, pregnancy, and fetal complications, and mode of deliver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was 71.4% (preeclampsia/toxemia, 4.5%;antepartum hemorrhage, 4%;postpartum hemorrhage, 1%;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23.1%). The most frequent complication was preterm labor between 34 and 36 weeks (48%), and only 12.6% of all deliver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fet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such as congenital anomalies and neonatal jaundice.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was 10.1%, 21.1%, and 28.6%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respectively, and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with antepartum 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anemia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mean maternal age (38.84 ± 2.75 yea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nal complications (p < 0.05). Newborns with neonatal complications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be born to mothers with a history of antepartum hemorrhage and anemia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confirm that pregnancy at an advanced maternal ag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verall maternal complications. The most frequent complication was preterm lab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Maternal Age Preeclampsia/Toxemia Pregnancy Outcomes com-plications KAUH Jeddah
下载PDF
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光却 赵阳 +2 位作者 李珺 李兰香 杨树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5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行保留钩突的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经典Messerklinger术式。比... 目的探讨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行保留钩突的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经典Messerklinger术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对照组为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钩突的鼻内镜手术可维持鼻腔天然保护屏障,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可更为有效地治疗慢性鼻窦炎,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钩突 经典鼻内镜手术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开放联合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在复发性切口疝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富强 申英末 +4 位作者 王帆 朱熠林 梁宸 陈杰 邹振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探讨开放联合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杂交技术)在复发性切口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6例复发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6例;年... 目的探讨开放联合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杂交技术)在复发性切口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6例复发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6例;年龄为62(25~83)岁。所有患者采用杂交技术进行复发性切口疝修补。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情况。36例患者均未采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顺利关闭疝缺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02±41)min,术中测量缺损面积为(73±39)cm^(2);补片面积为300(150~600)cm^(2)。36例患者中,9例术中需完整清除既往补片,2例术中需清除部分既往补片,16例术中无需清除既往补片,9例无补片植入史。36例患者中,2例发生肠管浆膜损伤,需术中修补。(2)术后情况。36例患者中,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血清肿6例、皮下血肿和术中遗漏的医源性肠管损伤各1例。3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4(7~57)d。(3)随访情况。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13~96)个月。随访期间,2例疝复发,1例发生肠梗阻。结论杂交技术用于复发性切口疝修补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复发 开放手术 杂交技术 并发症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区域麻醉镇静对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胡晓云 赵斌江 +3 位作者 苏跃 王秀云 刘鹏飞 沈黎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区域麻醉镇静对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糖尿病足清创术的老年患者18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90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4分,采用随...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区域麻醉镇静对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糖尿病足清创术的老年患者18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90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4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90):右美托咪定镇静组(D组)和常规镇静组(C组)。行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输注时间10 min,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术毕。C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0.04 mg/kg,术中间断静脉注射1 mg。术中维持Ramsay评分2-4分。于术前30 min(T1)、手术开始后1 h(T2)、术毕即刻(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时分别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皮质醇(Cor)浓度,于术前1 d、术后1、3 d测定MMSE评分,记录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T1时比较,C组T2-5时血糖、T3,4时血浆Cor浓度升高,D组T3,4时血浆Cor浓度升高(P〈0.05),T2-5时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T3-5时血糖、T3,4时血浆Cor浓度降低,术后1、3 d MMSE评分升高,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区域麻醉镇静可改善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老年人 糖尿病 认知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