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层覆盖土壤表面与半埋柱体宽带复合散射FDTD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新成 朱小敏 刘鹏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5,共8页
为满足半埋目标测量和检测的需要,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雪层、土壤表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雪层覆盖的土壤表面与半埋矩形截面柱复合模型的宽带电磁散射,得出宽带复合散射系数的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宽带... 为满足半埋目标测量和检测的需要,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雪层、土壤表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雪层覆盖的土壤表面与半埋矩形截面柱复合模型的宽带电磁散射,得出宽带复合散射系数的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宽带复合散射系数随雪层表面、土壤表面高度起伏均方根、相关长度,雪层类型、雪层厚度,土壤层含水量,矩形截面柱几何参数、倾角、埋藏深度,电磁波入射角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雪层表面高度起伏均方根、相关长度对宽带复合散射系数影响较小,其它参数对宽带复合散射系数均有显著影响且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宽带复合散射 雪层表面 土壤表面 矩形截面柱
下载PDF
雪层覆盖的粗糙地面与上方矩形截面柱复合电磁散射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新成 郭立新 焦永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5-174,共10页
采用土壤介电常数的四成分模型和雪的介电常数模型分别表示实际的地面和雪层的介电特性,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实际的粗糙地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雪层覆盖的粗糙地面与上方矩形截面柱的复合电磁散射问... 采用土壤介电常数的四成分模型和雪的介电常数模型分别表示实际的地面和雪层的介电特性,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实际的粗糙地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雪层覆盖的粗糙地面与上方矩形截面柱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得出了复合电磁散射系数的角分布曲线,计算了双站复合散射系数随土壤与雪层粗糙度参数、介电参数、矩形截面柱几何参数、介电参数等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分析与讨论.得到了雪层覆盖的粗糙地面与上方矩形截面柱复合电磁散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电磁散射 粗糙地面 矩形截面柱
原文传递
分形大地土壤表面与部分埋藏目标复合散射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任新成 田炜 +1 位作者 刘鹏 郭立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采用土水混合物介电常数的Topp方程模型表示大地土壤的介电特性,应用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粗糙面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大地土壤表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带限分形大地土壤表面与部分埋藏矩形截面柱复合模型的电磁散射,得出... 采用土水混合物介电常数的Topp方程模型表示大地土壤的介电特性,应用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粗糙面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大地土壤表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带限分形大地土壤表面与部分埋藏矩形截面柱复合模型的电磁散射,得出了复合散射系数的角分布曲线;计算了复合散射系数随带限分形大地土壤表面分维、空间基频、高度起伏均方根、土壤含水率、矩形截面柱几何参数、埋藏深度、倾角、入射波频率等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土壤表面分维等参数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镜像附近的角分布曲线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复合散射 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 大地土壤表面 矩形截面柱
下载PDF
海面与上方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矩量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炜 任文祥 杨小桐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8期31-34,45,共5页
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一维PM谱海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一维PM谱海面及其上方二维矩形截面导体柱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FDTD结果进行了比对,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 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一维PM谱海面.运用矩量法研究了一维PM谱海面及其上方二维矩形截面导体柱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FDTD结果进行了比对,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海面风速、矩形截面柱尺寸和倾角、矩形截面柱中心距离粗糙面的高度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截面柱参数对非镜向复合散射散射系数影响显著,而对镜向散射系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磁散射 PM谱海面 矩形截面柱 矩量法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绕丝加固的受力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潘明远 姚继涛 崔旸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2-936,共5页
采用200 t的压力试验机,对40根绕丝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进行压力实验。针对绕丝的间距以及加载偏心距的不同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表明,用绕丝加固的柱体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和减少破坏时纵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并且提高的幅度随着绕丝间距... 采用200 t的压力试验机,对40根绕丝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进行压力实验。针对绕丝的间距以及加载偏心距的不同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表明,用绕丝加固的柱体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和减少破坏时纵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并且提高的幅度随着绕丝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当绕丝间距为40 mm时,极限承载力提高5.5%,纵筋的应变提高了18%,混凝土的应变提高了38%,柱的延性能得到较大改善;绕丝加固法不适用于较大偏心受压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土木工程 受力和变形 绕丝法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 结构加固
下载PDF
工业回收钢纤维加固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洪斌 李妍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对采用工业回收钢纤维缠绕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研究.本试验设计制作了6根矩形截面柱,其中2根分别为未加固柱和侧向粘贴钢板条未加固柱、4根均在侧向粘贴钢板条基础上缠绕钢纤维丝即分别为以10 mm间距的水... 本文对采用工业回收钢纤维缠绕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研究.本试验设计制作了6根矩形截面柱,其中2根分别为未加固柱和侧向粘贴钢板条未加固柱、4根均在侧向粘贴钢板条基础上缠绕钢纤维丝即分别为以10 mm间距的水平方式绕丝柱、以5 mm间距的水平方式绕丝柱、以20 mm间距的螺旋方式绕丝柱和以10 mm间距的螺旋方式绕丝柱.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矩形柱在轴心受压情况下,不同加固方式承载能力以及混凝土表面、纵筋和箍筋处应变的变化,比较了不同绕丝方式、不同绕丝间距对构件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绕丝加固可提高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和延性性能,且绕丝间距越小,钢筋混凝土柱承载能力和延性提高的幅度越大.相同绕丝间距下,螺旋绕丝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承载能力及延性均优于水平绕丝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钢纤维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 轴心受压试验 极限承载力 延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