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叶植物叶色表达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璇 谢军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10,19,共5页
彩叶植物是植物叶片在生长时呈现各种颜色,以及跟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颜色的植物。为丰富彩叶植物种类和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色彩的要求,人们对彩叶植物叶色表达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植物色素、光合特性、叶片结构和环境影... 彩叶植物是植物叶片在生长时呈现各种颜色,以及跟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颜色的植物。为丰富彩叶植物种类和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色彩的要求,人们对彩叶植物叶色表达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植物色素、光合特性、叶片结构和环境影响方面,对彩叶植物叶色表达机制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彩叶植物的应用和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植物 叶片呈色 生理 环境
下载PDF
显色条件对酸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玲霞 吴国霖 +1 位作者 李春生 徐传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235-236,共2页
为了探讨应用Bray-Kurtzl法测定有效磷时显色条件对磷标准曲线以及样品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在标线溶液和样品浸提液中加入钼锑抗显色剂后,分别放置于20、25、30℃水浴或空气中显色30 min,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溶液在20℃和25... 为了探讨应用Bray-Kurtzl法测定有效磷时显色条件对磷标准曲线以及样品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在标线溶液和样品浸提液中加入钼锑抗显色剂后,分别放置于20、25、30℃水浴或空气中显色30 min,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溶液在20℃和25℃的空气和水浴中、30℃的空气中均无法完全显色,导致吸光度偏低;在30℃水浴中能很好地显色,得到合格的标准曲线。样品浸提液则对显色条件要求不高,各条件下均能得到相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有效磷 显色温度 显色环境
下载PDF
A test of the coupling of predator defense morphology and behavior variation in two threespine stickleback populations 被引量:5
3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3-65,共13页
Among-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y and behaviors such as boldness have been shown to co-vary with eco- log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predation regime. However, between- and within-population covariation of pre... Among-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y and behaviors such as boldness have been shown to co-vary with eco- log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predation regime. However, between- and within-population covariation of predator defense mor- phology with variation in behaviors relevant to ecology and evolution (boldness, exploration, activity, sociability and aggressive- ness, often defined as personality traits when they are consistent across time and contexts) have never been quantified together in a single study in juvenile fish from populations found in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We measured predator defense morphology 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s from two freshwater populations of threespine sticklebacks with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We then quantified five behaviors in juveniles from both populations raised in a common environment. Wild-caught ad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edator defense morphology. One population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ateral plate number, shorter dorsal spine, pelvic spine and pelvic girdle. Furthermore, 61% of individuals from that population showed an absence of pelvic spine and girdle.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we found that differences in defense morphology in adults between the two lakes were coupled with differences in behaviors in juveniles raised in a common environment. Levels of activity, aggressiveness and boldness were higher in juveniles from the population lacking predator defense structure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nti-predator morphology of adult females could not predict their offspring's behavior, but juvenile coloration predicted individual boldness in a popula- tion-specific mann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cological conditions, as reflected in adult predator defense morphology, also affect juvenile behavior in threespine sticklebacks, resulting in trait co-specialization, and that there is a genetic or epigenetic compo- nent to these behavioral differences [Current Zoology 58 (1): 53-65, 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s PERSONALITY Predator defense morphology coloration JUVENILE Threespine stickleback Common rear- ing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Palyno-Stratigraphy and Kerogen Assessment of OMA Well Sediments, Offshore Dahomey Basin, Southwestern Nigeria
4
作者 Omowunmi Idera Agunsoye Olugbenga Ajayi Ehinola +1 位作者 Olubunmi Christopher Adeigbe George Unomah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2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Biostratigraphy has remained a tool for basin and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in sedimentology. This study aims to further delineate and classify the lithology, environment of deposition, and the biozonation of micro... Biostratigraphy has remained a tool for basin and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in sedimentology. This study aims to further delineate and classify the lithology, environment of deposition, and the biozonation of microorganisms found in the studied well. Thirty-four (34) ditch cutting samples from OMA well, offshore Dahomey Basin, were considered for their textural and palynomorphs/palynofacies characterization. The samples were observed and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alynological procedure for geologic samples using hydrochloric and hydrofluoric acid digestion.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the well ranges from shale to sandstone to argillaceous sandstone. The shales appear highly fissile and laminated in all shades of grey and black while the sandstone colour ranges from light-grey/brown to brown and very deep brown. The sandstone contains some mica flakes and likely pyrites in fine-medium, sub-angular to rounded grains. A total of 28 diverse palynomorphs were reported from the palynological analysis with low abundance. The low recovery of pollens was likely due to limited terrestrial influence and the reasonable amount of dinoflagellate cysts and microforaminifera wall present indicated a marginal marine to a distal offshore environment. Two zones correlated for this study are Danea mutabilis (Early Paleocene) and Dinogymnium euclaense (Upper Maastrichtian) zones. Palynomaceral classifications through visual, microscopic kerogen assessment resulted in high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which suggests a reducing environment of deposition. The dominances of 48% amorphous (I), and 36% exinite (II), with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he 5% vitrinite (III), and 11% inertinite (IV) kerogen types, indicate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is mainly sapropelic and mixed humic-sapropelic types which are favorable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primarily of marine origin. The spores/pollen colour ranges from light yellow/brown, brown transitioning into darker brown on a scale of 4/5 transitioning to 5/6. Medium degree of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YNOMORPHS KEROGEN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Spore coloration Index
下载PDF
浙江北湖桥孔色度记录的早-中全新世环境变化 被引量:27
5
作者 章云霞 叶玮 +3 位作者 马春梅 朱丽东 李凤全 王天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1342,共12页
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北苕溪附近的北湖桥钻孔(BHQ)距地表深度为4.775~19.000m采集的535块样品色度数据的分析,并结合粒度、总有机碳(TOC)等指标,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色度与粒度、TOC相关性分析表明,黄度(b^*)与TOC... 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北苕溪附近的北湖桥钻孔(BHQ)距地表深度为4.775~19.000m采集的535块样品色度数据的分析,并结合粒度、总有机碳(TOC)等指标,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色度与粒度、TOC相关性分析表明,黄度(b^*)与T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较高b^*值代表较低湖面;在稳定水环境下亮度(L*)高值代表较干冷环境。根据色度分析结果,BHQ孔所在区域早-中全新世环境经历了明显冷暖干湿变化。11.4~8.7cal.ka B.P.阶段早期气候总体偏冷干,后期逐渐转向暖湿,可能于8.7cal.ka B.P.前便已经进入全新世大暖期;8.7~8.0cal.ka B.P.阶段早期(8.7~8.4cal.ka B.P.)气候转向干冷,持续约300年,晚期(8.4~8.0cal.ka B.P.)气候总体为暖偏湿;8.0~5.7cal.ka B.P.气候暖湿,为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5.7~4.2cal.ka B.P.气候总体暖偏干,其中5.7~5.5cal.ka B.P.期间出现持续约200年冷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沼相沉积 色度早-中全新世 气候环境演变
原文传递
地域性服饰色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6
作者 梁惠娥 沈天琦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0-93,122,共5页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地域性服饰色彩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相关理论,提出当前学术界在地域性服饰色彩研究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指出地域色彩文化在未来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认为对地域性服饰色彩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应用意义,契合... 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地域性服饰色彩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相关理论,提出当前学术界在地域性服饰色彩研究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指出地域色彩文化在未来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认为对地域性服饰色彩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应用意义,契合当下传承传统、发扬地域文化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色彩 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
下载PDF
产品色彩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小丽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5-158,163,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产品的色彩功能及色彩设计方法。方法从色彩的意义及影响色彩的3个因素出发,融入色彩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人性化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其他理论去分析色彩,重点研究色彩与环境因素,结合实际有效案例探讨产品色彩对产品功能及价... 目的分析研究产品的色彩功能及色彩设计方法。方法从色彩的意义及影响色彩的3个因素出发,融入色彩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人性化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其他理论去分析色彩,重点研究色彩与环境因素,结合实际有效案例探讨产品色彩对产品功能及价值的意义。结论产品的色彩诠释功能有利于提高产品价值,产品的色彩确定应结合产品的功能属性与产品自身的定位标准,并利用科学的配色法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色彩 以人为本 文化 流行色 产品环境
下载PDF
视觉色彩·行为心理·植物景观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琛 雍振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1期67-72,共6页
新兴的全球化经济、金融投资、新一代高技术、知识人才竞争的需要迫使城市必须是更可居住的,有吸引力的,个性鲜明的。因此,整个城市对于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层面上,更注重精神审美的视觉舒适。植... 新兴的全球化经济、金融投资、新一代高技术、知识人才竞争的需要迫使城市必须是更可居住的,有吸引力的,个性鲜明的。因此,整个城市对于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层面上,更注重精神审美的视觉舒适。植物景观是城市景观中的软材质,不可缺省的组成部分,也是创造良好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保证。本文尝试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着手探讨在景观中如何运用植被色彩搭配来满足人们行为心理需求,进而为创造更符合人们需求的、自然的城市景观提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调和 对比 互补 植被 环境心理 应用
下载PDF
课堂多媒体演示课件色彩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芳 沈晓鹏 张国营 《现代教育技术》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该文结合色彩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理论,分析讨论了课堂多媒体演示课件色彩的选择与应用问题。
关键词 课堂 课件 多媒体演示 应用问题 色彩心理学 理论 环境心理学
下载PDF
色彩在居室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方静 《山西建筑》 2005年第5期8-9,共2页
根据色彩设计的作用 ,从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指出在室内环境色彩设计中要根据使用者、空间功能的不同来具体设计 ,并总结了居室环境色彩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规律。
关键词 色彩设计 居室环境 室内设计
下载PDF
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建刚 张贺 +1 位作者 许向阳 李景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共6页
综述了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机理,以及环境条件和植物激素对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色泽变化的影响,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番茄 果实色泽 环境 植物激素 综述
下载PDF
瓯江彩鲤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5 位作者 曾伟光 徐志彬 项松平 王剑 段江萍 潘增云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1),而其它四种体色彩鲤的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彩鲤 体色 生长 环境
下载PDF
老年人对室内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国荣 《设计》 2019年第11期67-69,共3页
探讨老年人在室内空间中对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进而提出适于老年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色彩环境设计的相关策略。从老年人视知觉等生理特征出发,分析其在室内空间中对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老年人视知觉能力随年龄... 探讨老年人在室内空间中对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进而提出适于老年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色彩环境设计的相关策略。从老年人视知觉等生理特征出发,分析其在室内空间中对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老年人视知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对空间色彩环境呈现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特征。运用色彩的物理与心理属性功能,能够为老年人营造出积极乐观的居住与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室内空间 色彩环境 需求特征
下载PDF
中性色调起居室光照环境人因工学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尧东 郝洛西 崔哲 《照明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29-34,共6页
对中国(以上海地区为主)起居室及其照明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布局与照明特点。基于调研结果,搭建了真实尺度的起居室模拟实验室。通过主观评价实验,从人因工学角度探讨了中国人对起居室光照环境中色温、光源及显... 对中国(以上海地区为主)起居室及其照明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布局与照明特点。基于调研结果,搭建了真实尺度的起居室模拟实验室。通过主观评价实验,从人因工学角度探讨了中国人对起居室光照环境中色温、光源及显色性的视觉偏好。总结了适合中国人的起居室照明设计策略,为半导体照明技术在起居室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通过研究,对主观评价实验的方法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实验提供理论及经验支持。结果显示:(1)色温与被试对空间的主观感受的相关性在数理统计上显著(P=0.001),并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照度和光分布下,对比2700K,被试认为色温4000K的照明场景的主观亮度更高;(2)光源、显色性与被试对空间的主观感受的相关性在数理统计上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色调 起居室 光照环境 主观评价
下载PDF
色彩在建筑设计与地域环境结合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贵杰 解旭东 《山西建筑》 2007年第4期50-51,共2页
简述了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筑色彩设计的必要性,从当地地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域景观特色、人文因素多方面介绍了建筑色彩的设计方法,指出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建筑色彩 自然环境 人文因素
下载PDF
伊犁盆地沉积岩颜色指数特征、盆地演化与有利勘探层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书堂 焦存礼 王敬缺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8年第3期60-63,共4页
本文对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宁3井沉积岩颜色指数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伊犁盆地从二叠纪至第四纪,其沉积环境明显经历了两个氧化—还原环境旋回,与盆地演化相对应;指出二叠系铁木里克组(P_2t)和三叠系小泉沟群(T_(2-3xq))至侏罗... 本文对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宁3井沉积岩颜色指数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伊犁盆地从二叠纪至第四纪,其沉积环境明显经历了两个氧化—还原环境旋回,与盆地演化相对应;指出二叠系铁木里克组(P_2t)和三叠系小泉沟群(T_(2-3xq))至侏罗系西山窑组(J_2x)为两套还原环境中形成的烃源岩层,盆地中存在二叠系和三叠—侏罗系两套有利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沉积环境 烃源岩 沉积岩 油气勘探
下载PDF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初探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敏秀 王晨又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1年第1期72-73,共2页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色彩被称作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它在室内...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色彩被称作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它在室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色彩设计既能满足大家的审美要求又是居住者的个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色彩 室内环境
下载PDF
新疆晾房环境对绿色葡萄干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辉 张雯 +9 位作者 韩守安 王敏 白世践 权睿杰 唐晨淇 赵哲啸 潘明启 艾孜买提.艾海提 李疆 陆胜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5-302,共8页
绿色葡萄干因其色泽新鲜、诱人而备受消费者推崇,经济价值是红褐色葡萄干的2~3倍。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晾房独特环境条件是绿色葡萄干生产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对整个制干时期内晾房及对照(晒干)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环境指标进行了系统... 绿色葡萄干因其色泽新鲜、诱人而备受消费者推崇,经济价值是红褐色葡萄干的2~3倍。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晾房独特环境条件是绿色葡萄干生产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对整个制干时期内晾房及对照(晒干)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环境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及分析,对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进行了解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吐鲁番极端高温、干燥生态条件及晾房独特构造在该生态条件下营造的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是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制干期间白昼条件下可降低环境中的最高温度(30.5~36.3℃)、平均温度(25.8~30.0℃)和昼夜温差(7.8~17.2℃),而晒干方式中以上3个关键指标的实际变化范围分别是40.8~68.0、27.0~34.0、27.7~50.0℃;晾房内的湿度不易受外界湿度影响,湿度维持在15.0%至35.0%是晾房可生产出绿色葡萄干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晾房内较低的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是形成绿色葡萄干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晒干方式中超过2 000μmol/(m^2·s)的光强和121.5μmol/(m^2·s)的紫外线强度,晾房内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分别控制在3.3和1.46μmol/(m^2·s)以下。葡萄干色泽变化主要受浆果中叶绿素a含量调控,晾制绿色葡萄干中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晒干红褐色葡萄干,2者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晾房中低光照强度、稳定的温、湿度条件是其利于绿色葡萄干形成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晾房结构改进及工业化生产条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温度 湿度控制 晾房 葡萄干 色泽 光环境 解析
下载PDF
城市环境中的色彩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民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80-84,共5页
色彩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色彩环境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笔者在对我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构成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环境中仿古建筑色彩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并对西方城市色彩环境的发展演变及各种建筑流... 色彩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色彩环境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笔者在对我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构成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环境中仿古建筑色彩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并对西方城市色彩环境的发展演变及各种建筑流派在色彩运用上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流派 西方城市 城市环境 仿古建筑 城市色彩 色彩环境 古代建筑 色彩运用 课题 原则与方法
下载PDF
论服装色彩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鹏宏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6-27,64,共3页
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环境因素、个性因素、流行因素是影响服装穿着者对服装色彩进行选择的几个主要因素,也是服装设计者在设计服装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服装色彩 影响因素 环境 个性 流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