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光区块白垩系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石正勇 金芸芸 +1 位作者 李杭兵 张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4,共8页
针对春光区块白垩系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分布规律与成因机制认识不清的问题,应用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稠油物化特征、空间分布及稠油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块南部以春55-1井为代表的普通Ⅰ类稠油为1~2级轻微生物降解稠... 针对春光区块白垩系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分布规律与成因机制认识不清的问题,应用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稠油物化特征、空间分布及稠油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块南部以春55-1井为代表的普通Ⅰ类稠油为1~2级轻微生物降解稠油,为成熟原油,有机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陆生高等植物为辅,为湖相还原沉积环境;区块中部以春18井为代表的普通Ⅱ类稠油为4~5级中等生物降解稠油,生物指标化合物特征与Ⅰ类相似,但降解程度更高;区块北部以春10-5井为代表的特稠油降解严重,参数失真,三环帖烷及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显示生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均表明特稠油为成熟原油。25-降藿烷的检出、稠油空间分布、地温参数和包裹体特征均表明春光区块稠油属于生物降解成因的中浅层稠油油藏。结合勘探实际综合分析认为,下一步应加大春光区块西南部和中南部稀油、普通Ⅰ类稠油勘探力度。研究成果对春光区块勘探方向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色质分析 稠油成因 稠变级别 春光区块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的市售南极磷虾油品质分析模型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侯钟令 朱兰兰 +5 位作者 周德庆 苏婷 孙伟红 冷凯良 苗钧魁 刘小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27-2235,共9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市售南极磷虾油产品营养品质,为南极磷虾油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市售18个南极磷虾油产品的功能性成分(4个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14个指标)和色泽(3个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算法... 【目的】分析和评价市售南极磷虾油产品营养品质,为南极磷虾油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市售18个南极磷虾油产品的功能性成分(4个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14个指标)和色泽(3个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算法的南极磷虾油品质分析模型。【结果】通过PCA算法对功能性成分、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色泽3类指标进行数据降维至每类1个主成分指标,3个主成分指标的贡献率分别为93.23%、94.32%和95.49%,均能较好地代表对应多个指标的特征。建立了市售南极磷虾油产品品质的分析和对比模型,该模型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基于现有18个样品的基础模型、现有18个样品的品质指标基础数据库和实现数据库相关及PCA相关的Python程序模块。由模型分析可知,样品2和样品7的功能性成分指标相对于其余样品较为突出,18个样品的色泽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指标能够在模型中得到显著区分。【结论】建立的市售南极磷虾油产品品质分析和对比模型能够实现对南极磷虾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并与市售同类产品进行对比,且可在分析新样本时,通过基于Python的程序语言模块根据新样本对模型自身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功能性成分 挥发性风味物质 色泽 主成分分析(PCA) 品质分析模型
下载PDF
变异系数法评价预处理方式对黄秋葵热风干燥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屈展平 张小燕 +2 位作者 宋淑亚 张静林 刘德阳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0-155,共6页
目的:改善黄秋葵干制品品质。方法:以复水比、收缩率、维生素C含量、干燥时间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黄秋葵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其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价。结果:烫漂和超声波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干制品的复水... 目的:改善黄秋葵干制品品质。方法:以复水比、收缩率、维生素C含量、干燥时间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黄秋葵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其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价。结果:烫漂和超声波预处理可显著提高干制品的复水比(P<0.05);收缩率受烫漂的影响最大;3种预处理组的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照组,其中超声波处理组的损失最小;烫漂和超声波预处理可缩短样品的干燥时间;超声波和护色预处理样品的感官评分明显高于烫漂预处理的样品(P<0.05)。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表明:超声预处理的黄秋葵品质最好,护色预处理次之,烫漂预处理综合评分最低;超声波预处理温度为20℃时所得干燥样品综合评分最高,为0.907。结论:超声波预处理在黄秋葵热风干燥中是一种较优的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漂烫 超声波 护色 变异系数法 品质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