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头翁皂苷A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泰宇
李敏
+2 位作者
赵兵
孔鹏飞
唐学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 研究白头翁皂苷A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大鼠,其余4组大鼠均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构建STC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
目的 研究白头翁皂苷A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大鼠,其余4组大鼠均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构建STC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00、150、300 mg·kg^(-1)白头翁皂苷A,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的0.9%NaCl,每天1次,并记录给药0、6、10、14 d的大鼠体质量变化,连续给药14 d。记录粪便粒数、湿重、干重、含水量。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黏膜及肠腺杯状细胞数量变化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干细胞因子(SCF)蛋白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给药14 d后体质量分别为(234.37±3.29)、(200.62±3.91)、(212.59±2.83)、(223.97±3.27)和(225.91±3.27)g,粪便含水量分别为(32.35±6.64)%、(21.98±7.20)%、(28.90±4.37)%、(29.65±7.29)%和(30.07±6.42)%,杯状细胞数分别为(141.10±10.40)、(51.10±5.30)、(62.10±6.20)、(76.80±6.98)和(126.50±7.30)个,MUC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7±0.09、0.32±0.04、0.45±0.04、0.75±0.05和0.95±0.12,5-HT含量分别为(5.14±0.54)、(3.01±0.17)、(4.13±0.41)、(4.50±0.44)和(5.13±0.50)ng·mL^(-1),c-kit相对蛋白水平分别为0.87±0.08、0.31±0.04、0.49±0.07、0.68±0.06和0.08±0.09,SCF相对蛋白水平分别为1.07±0.11、0.38±0.04、0.55±0.05、0.66±0.08和0.89±0.08。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头翁皂苷A可能通过调控c-kit/SCF通路,调节结肠黏液屏障及肠神经递质水平改善STC大鼠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A
慢传输型便秘
肠神经递质
结肠黏液屏障
酪氨酸激酶受体/干细胞因子通路
原文传递
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宏
江茜
+5 位作者
康利
袁玲
崔晓雪
陈冠
王璐瑶
王蕾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6-753,共8页
目的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组(2.5 g·kg^(-1))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生药6.0、3.0 g·kg^(-1)),每组14只...
目的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组(2.5 g·kg^(-1))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生药6.0、3.0 g·kg^(-1)),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模型。连续ig给药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剖取残存肾脏和结肠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改变;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结肠黏液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阳性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纤维化评分显著增加(P<0.01);结肠黏液层变薄,杯状细胞减少;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降低,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1);肾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肾纤维化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液层厚度增加,杯状细胞增多;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升高,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够有效保护CRF大鼠的残存肾功能,延缓CRF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恢复CRF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丹参药对
慢性肾衰竭
肠黏液屏障
黏蛋白2
原文传递
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玉龙
闫春英
+2 位作者
吕颐菲
张玲瑞
宗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5期2829-2835,共7页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过程中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组,未造模及给药的大鼠)、模型组(Model组,100 mg/kg TNBS给药造模)、低剂量芍药苷组(LPF...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过程中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组,未造模及给药的大鼠)、模型组(Model组,100 mg/kg TNBS给药造模)、低剂量芍药苷组(LPF组,100 mg/kg TNBS+10 mg/kg芍药苷给药处理)和高剂量芍药苷组(HPF组,100 mg/kg TNBS+100 mg/kg芍药苷给药处理),每组6只大鼠。对大鼠推注5%三硝基苯磺酸(TNBS)进行UC大鼠造模,然后灌胃指定浓度的芍药苷,连续处理14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阿尔辛蓝(AB)染色计算结肠粘液层厚度。通过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粘蛋白(MUC2和MUC5AC)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6和IL-10的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蛋白激酶Cα(PKCα)、p-PKCα、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8.38±0.42 cm)相比,LPF组(9.88±0.49 cm)和HPF组(10.92±0.55 cm)UC大鼠的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22.54±1.13μm)相比,LPF组(41.07±2.05μm)和HPF组(50.33±2.52μm)UC大鼠结肠粘液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LPF组和HPF组UC大鼠的结肠形态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MPO的水平显著降低,而IL-10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LPF组和HPF组UC大鼠结肠组织中MUC2和MUC5AC水平均显著升高,p-PKCα和p-ERK1/2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芍药苷抑制了TNBS诱导的UC大鼠结肠炎症并增加了结肠粘液层厚度,从而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芍药苷
结肠粘液
肠道屏障功能
ER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题名
白头翁皂苷A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泰宇
李敏
赵兵
孔鹏飞
唐学贵
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3-10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74429)
南充市校科技战略合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2SXQT0076)。
文摘
目的 研究白头翁皂苷A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大鼠,其余4组大鼠均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构建STC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00、150、300 mg·kg^(-1)白头翁皂苷A,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的0.9%NaCl,每天1次,并记录给药0、6、10、14 d的大鼠体质量变化,连续给药14 d。记录粪便粒数、湿重、干重、含水量。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黏膜及肠腺杯状细胞数量变化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干细胞因子(SCF)蛋白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给药14 d后体质量分别为(234.37±3.29)、(200.62±3.91)、(212.59±2.83)、(223.97±3.27)和(225.91±3.27)g,粪便含水量分别为(32.35±6.64)%、(21.98±7.20)%、(28.90±4.37)%、(29.65±7.29)%和(30.07±6.42)%,杯状细胞数分别为(141.10±10.40)、(51.10±5.30)、(62.10±6.20)、(76.80±6.98)和(126.50±7.30)个,MUC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7±0.09、0.32±0.04、0.45±0.04、0.75±0.05和0.95±0.12,5-HT含量分别为(5.14±0.54)、(3.01±0.17)、(4.13±0.41)、(4.50±0.44)和(5.13±0.50)ng·mL^(-1),c-kit相对蛋白水平分别为0.87±0.08、0.31±0.04、0.49±0.07、0.68±0.06和0.08±0.09,SCF相对蛋白水平分别为1.07±0.11、0.38±0.04、0.55±0.05、0.66±0.08和0.89±0.08。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头翁皂苷A可能通过调控c-kit/SCF通路,调节结肠黏液屏障及肠神经递质水平改善STC大鼠便秘症状。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A
慢传输型便秘
肠神经递质
结肠黏液屏障
酪氨酸激酶受体/干细胞因子通路
Keywords
pulsatilla
saponin
A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ntestinal
neurotransmitter
colonic
mucus
barrier
kit
proto-oncogene/stem
cell
factor
pathway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宏
江茜
康利
袁玲
崔晓雪
陈冠
王璐瑶
王蕾
机构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心脑血管药物研究室
出处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6-753,共8页
基金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21163)。
文摘
目的研究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颗粒组(2.5 g·kg^(-1))和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生药6.0、3.0 g·kg^(-1)),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模型。连续ig给药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剖取残存肾脏和结肠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改变;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结肠黏液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阳性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纤维化评分显著增加(P<0.01);结肠黏液层变薄,杯状细胞减少;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降低,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丹参药对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Scr、BUN、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1);肾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肾纤维化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液层厚度增加,杯状细胞增多;结肠组织Muc2阳性表达升高,结肠组织Muc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够有效保护CRF大鼠的残存肾功能,延缓CRF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恢复CRF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关键词
大黄-丹参药对
慢性肾衰竭
肠黏液屏障
黏蛋白2
Keywords
Rheum
palmatum-Salvia
miltiorrhiza
drug
pairs
chronic
renal
failure
colonic
mucus
barrier
Muc2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玉龙
闫春英
吕颐菲
张玲瑞
宗伟
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5期2829-2835,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JM-654)。
文摘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过程中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组,未造模及给药的大鼠)、模型组(Model组,100 mg/kg TNBS给药造模)、低剂量芍药苷组(LPF组,100 mg/kg TNBS+10 mg/kg芍药苷给药处理)和高剂量芍药苷组(HPF组,100 mg/kg TNBS+100 mg/kg芍药苷给药处理),每组6只大鼠。对大鼠推注5%三硝基苯磺酸(TNBS)进行UC大鼠造模,然后灌胃指定浓度的芍药苷,连续处理14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阿尔辛蓝(AB)染色计算结肠粘液层厚度。通过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粘蛋白(MUC2和MUC5AC)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6和IL-10的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蛋白激酶Cα(PKCα)、p-PKCα、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8.38±0.42 cm)相比,LPF组(9.88±0.49 cm)和HPF组(10.92±0.55 cm)UC大鼠的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22.54±1.13μm)相比,LPF组(41.07±2.05μm)和HPF组(50.33±2.52μm)UC大鼠结肠粘液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LPF组和HPF组UC大鼠的结肠形态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MPO的水平显著降低,而IL-10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LPF组和HPF组UC大鼠结肠组织中MUC2和MUC5AC水平均显著升高,p-PKCα和p-ERK1/2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芍药苷抑制了TNBS诱导的UC大鼠结肠炎症并增加了结肠粘液层厚度,从而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芍药苷
结肠粘液
肠道屏障功能
ERK信号通路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Paeoniflorin
colonic
mucu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ERK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574.6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头翁皂苷A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影响
陈泰宇
李敏
赵兵
孔鹏飞
唐学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原文传递
2
大黄-丹参药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结肠黏液屏障功能的影响
王宏
江茜
康利
袁玲
崔晓雪
陈冠
王璐瑶
王蕾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原文传递
3
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李玉龙
闫春英
吕颐菲
张玲瑞
宗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