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化学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玉新 叶阳 +1 位作者 周有祥 王小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6-478,482,共4页
以柠檬酸三钠、鞣酸、抗坏血酸、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4种不同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的胶体金样品;比较研究了4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的光学性质、贮存稳定性及其对蛋白质的标记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胶体金样品其外观... 以柠檬酸三钠、鞣酸、抗坏血酸、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4种不同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的胶体金样品;比较研究了4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的光学性质、贮存稳定性及其对蛋白质的标记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胶体金样品其外观色泽均呈现红色略带紫色或葡萄酒红色,可见光谱图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10~525 nm,胶体金粒径在5~20 nm之间。不同贮存条件对胶体金稳定性有影响,其中以4℃条件下贮存的胶体金最稳定;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胶体金对蛋白质的最佳标记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化学还原法 光学性质 贮存稳定性 蛋白质标记能力
下载PDF
李斯特菌免疫检测用胶体金的制备及抗体标记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珊娜 葛怀娜 +2 位作者 孟繁桐 范志华 刘金福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1-324,共4页
单增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加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物,结合抗原抗体反应应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通过柠檬酸三钠... 单增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加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物,结合抗原抗体反应应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备胶体金溶液。胶体金最佳制备条件为:25 m L 0.01%氯金酸水溶液中加入1 m L 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时间5 min。利用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抗体标记胶体金来制备探针,最佳标记p H值为8.4,最佳标记蛋白抗体量为12μg/m L。制备的胶体金探针具有生物活性,可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柠檬酸三钠 标记 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抗体
原文传递
免疫层析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雨芮 刘晓雅 +3 位作者 张文劲 陈颖钰 郭爱珍 胡长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198,共7页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类以纳米级标记物探针作为示踪和标记物的检测技术。此类技术除了具有操作简易、反应迅速和时耗较短等特点外,还兼具低成本和高特异性,尤其适用于临场检测。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需求也在不断加速和更新,现以经...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类以纳米级标记物探针作为示踪和标记物的检测技术。此类技术除了具有操作简易、反应迅速和时耗较短等特点外,还兼具低成本和高特异性,尤其适用于临场检测。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需求也在不断加速和更新,现以经典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为基础,综述时间分辨与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层析、荧光微球免疫层析、量子点免疫层析、纳米模拟酶免疫层析及结合新技术的免疫层析的原理、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并对免疫层析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免疫层析 荧光标记 侧向免疫层析
原文传递
鞣酸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及其蛋白标记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成梅 张鸿 +3 位作者 罗舜菁 钟寒燕 陈婷婷 黄丽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12期1264-1267,1206,共5页
本文采用单纯鞣酸还原法和传统柠檬酸三钠法分别制备了40nm胶体金,并用它们进行氨苄青霉素全抗原标记实验;通过光谱扫描、纳米粒度仪检测等多种方法对两种胶体金进行蛋白标记前后的质量对比鉴定,通过抑菌试验进一步验证蛋白标记成功,同... 本文采用单纯鞣酸还原法和传统柠檬酸三钠法分别制备了40nm胶体金,并用它们进行氨苄青霉素全抗原标记实验;通过光谱扫描、纳米粒度仪检测等多种方法对两种胶体金进行蛋白标记前后的质量对比鉴定,通过抑菌试验进一步验证蛋白标记成功,同时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定量检测蛋白标记量。结果显示:单纯鞣酸还原法制备的胶体金粒径均匀度比传统柠檬酸钠法更佳,可在常温下进行,比需加热的传统柠檬酸钠法操作更加简单易行;鞣酸法胶体金通过加入K2CO3调节pH后进行蛋白标记,标记量为6.8μg/mL,略低于柠檬酸钠法胶体金的8.3μg/mL,胶体金标记前后的光谱曲线及粒度分布图均发生了相应变化,标记物抑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 胶体金 蛋白标记 纳米粒度仪
下载PDF
基于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的检测研究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赖萃 曾光明 +6 位作者 黄丹莲 冯冲凌 胡霜 苏峰峰 赵美花 黄超 危臻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914,共6页
金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标记物应用广泛。随后发展出来的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操作步骤简便、检测快速的免疫反应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并详述了近年来该技术... 金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标记物应用广泛。随后发展出来的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操作步骤简便、检测快速的免疫反应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并详述了近年来该技术的新发展。此外,结合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在免疫检测与环境检测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在堆肥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标记 免疫检测 堆肥 评述
下载PDF
氰烯菌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岚 孙晨晨 +5 位作者 胡荣荣 宋明姝 刘鹏琰 卞军 丁宁 张存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0-709,共10页
氰烯菌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杀菌剂,国内外尚无类似产品,其残留免疫检测方法亦无报道。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半抗原,制备了该农药的鼠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纳米金标记建立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鉴定结果表明:... 氰烯菌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杀菌剂,国内外尚无类似产品,其残留免疫检测方法亦无报道。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半抗原,制备了该农药的鼠源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通过纳米金标记建立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类型为IgG1。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ic-ELISA)结果表明:在38.72~438.08 ng/mL线性范围内,该单克隆抗体对氰烯菌酯的检测灵敏度即20%抑制浓度(IC_(20))为38.72 ng/mL,50%抑制浓度(IC_(50))为108.42 ng/mL,与结构类似物杀菌剂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醚菌酰胺和啶氧菌酯的交叉反应率(CR)<0.01%,表明该抗体对氰烯菌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裸眼观察检出限为50 ng/mL,15 min内可完成检测,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无交叉反应。以添加氰烯菌酯的面粉样本进行方法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测试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研发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实现样品中氰烯菌酯残留的快速定性以及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烯菌酯 胶体金免疫层析 单克隆抗体 纳米金标记 特异性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下载PDF
食品中四环素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丽 胡宜亮 +2 位作者 王玉金 杨书豪 李珊珊 《河南科学》 2012年第10期1462-1465,共4页
为了建立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食品中四环素(TC)残留的新方法,用硝酸纤维素微孔滤膜(NC膜)作为包被材料;实验室自制金标记抗TC单抗,选择原溶胶40%制备金标记抗体溶胶;以TC-BSA包被检测线(T线),包被浓度选择1.5 mg/mL;实验室自制兔抗... 为了建立金标记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食品中四环素(TC)残留的新方法,用硝酸纤维素微孔滤膜(NC膜)作为包被材料;实验室自制金标记抗TC单抗,选择原溶胶40%制备金标记抗体溶胶;以TC-BSA包被检测线(T线),包被浓度选择1.5 mg/mL;实验室自制兔抗鼠IgG包被质控线(C线),包被浓度选择2.5 mg/mL.该试纸条灵敏度可达50 ng/mL,与酶联免疫法试剂做对比,100份牛奶样品的灵敏度等各项指标符合率为100%.该试纸条具有质量优良、操作简便、不需仪器设备、保质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食用动物养殖场、食品加工企业和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等单位食品中TC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残留 金标记 试纸条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淑君 仲崇霞 程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不同亚型金属硫蛋白 (MT)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MT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结合。方法 以胶体金为示踪物 ,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 ,电镜下观察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对MT的特异结合。结果 不同亚型MT(MT ...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不同亚型金属硫蛋白 (MT)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MT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结合。方法 以胶体金为示踪物 ,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 ,电镜下观察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对MT的特异结合。结果 不同亚型MT(MT 1,MT 2 )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无明显差异。心脏缺血 30min和 6 0min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仍能特异结合MT ,在心脏缺血 30min时 ,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MT的量与正常有氧灌注相比无明显差异 ,心脏缺血 6 0min时 ,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结合MT的量明显减少。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生理功能及其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 金属硫蛋白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纳米胶体金最佳标记条件的一种简易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夏宝宣 杜美利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免疫胶体金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标记胶体金时条件的选择。本文将最适pH值和最适蛋白稳定量的测定结合起来,用蛋白质过量法测定胶体金最佳标记条件。
关键词 胶体金 纳米粒子 标记条件 蛋白质过量法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与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结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淑君 仲崇霞 程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8-250,I012,共4页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进入细胞的机制。方法以胶体金为示踪物,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术,电镜下观察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对MT的摄入。结果心肌血管内皮细胞能特异地摄取MT。结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存在MT特异结合位点,为深入研究该...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进入细胞的机制。方法以胶体金为示踪物,采用离体心脏灌流术,电镜下观察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对MT的摄入。结果心肌血管内皮细胞能特异地摄取MT。结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存在MT特异结合位点,为深入研究该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内皮细胞 特异结合位点 心肌血管
下载PDF
两种胶体金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宏新 符海英 +2 位作者 薛海燕 张玥 邹联柱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通过控制还原剂的加入量(20 mL 0.01%四氯金酸溶液中1%柠檬酸钠和抗坏血酸添加量分别为300μL与400μL),利用柠檬酸钠和抗坏血酸还原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20 nm的胶体金颗粒,并对其进行了抗体标记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抗坏血酸还... 通过控制还原剂的加入量(20 mL 0.01%四氯金酸溶液中1%柠檬酸钠和抗坏血酸添加量分别为300μL与400μL),利用柠檬酸钠和抗坏血酸还原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20 nm的胶体金颗粒,并对其进行了抗体标记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得到的胶体金标记的蛋白量为15.18μg/mL(蛋白质量/胶体金体积,下同),高于柠檬酸钠还原法的5.07μg/mL,间接ELISA法测得其效价(1∶800)也比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的颗粒标记物高(1∶400),这表明抗坏血酸还原法更适合于标记用胶体金颗粒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钠还原法 抗坏血酸还原法 胶体金标记 抗体
原文传递
胶体金制备标记条件优化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颖沙 何新全 +3 位作者 李建科 刘颖楠 李冰花 王迪 《农业工程》 2020年第9期48-51,共4页
提出了胶体金制备技术、标记技术的优化措施,并对其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0.22μm过滤操作、锡箔纸包装和加入少许防腐剂可延长胶体金保存时间;通过确定最佳pH值、蛋白量和离心力可对胶体金进行... 提出了胶体金制备技术、标记技术的优化措施,并对其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0.22μm过滤操作、锡箔纸包装和加入少许防腐剂可延长胶体金保存时间;通过确定最佳pH值、蛋白量和离心力可对胶体金进行抗体标记。现有研究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环境检测等方面,尤其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农业生产 农产品安全 检测 标记
下载PDF
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BP亚基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试纸条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布日额 吴金花 +2 位作者 锡林高娃 陈金龙 王金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优化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BP亚单位单克隆抗体的性能,制备胶体金标记检测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的试纸条。方法利用pET30a(+)-BP重组质粒表达蛋白纯化物免疫小鼠,无菌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 目的本研究通过优化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PI-2a菌毛岛屿BP亚单位单克隆抗体的性能,制备胶体金标记检测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的试纸条。方法利用pET30a(+)-BP重组质粒表达蛋白纯化物免疫小鼠,无菌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对单克隆抗体进行胶体金标记后制备检测试剂盒,并确定其灵敏度、特异性等技术指标。结果经数轮筛选,获得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达到1∶25600。胶体金标记试纸条灵敏度量达到10~6 CFU/mL。特异性测试结果表明,胶体金标记试纸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结核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培养物人工污染的牛乳样均无阳性反应,只与无乳链球菌乳样出现阳性结果。结论该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将为牛乳腺炎的筛查检测提供新型、便捷的技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BP基因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抗原定位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莉菊 刘尔翔 +2 位作者 李文渌 朱滋杨 潘玉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用LR White低温包埋法并结合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保护性单克隆抗体M26-32识别的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抗原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结果表明与单克隆抗体M26-32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抗原主要定位于早期滋养体、晚期滋养体、裂殖... 应用LR White低温包埋法并结合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保护性单克隆抗体M26-32识别的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抗原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结果表明与单克隆抗体M26-32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抗原主要定位于早期滋养体、晚期滋养体、裂殖体和裂殖子的细胞质,为无性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共同抗原;在滋养体发育过程中该抗原有所增加,一部分可通过原虫的胞吐作用运出并定位于邻近虫体的感染红细胞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抗原定位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贴壁培养细胞胶体金免疫电镜标本制备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明武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70-471,474,共3页
介绍一种贴壁培养细胞胶体金免疫电镜标本制备方法,本法适用于观察各种因素对细胞表面抗原性质影响的免疫电镜研究。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胶体金标记
下载PDF
阳离子胶体金标记活细胞阴离子位点的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其应用
16
作者 李政 张镇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4-590,共7页
使用阳离子胶体金标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的阴离子位点,并采用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和荧光寿命成像技术记录活细胞的阴离子场分布.阳离子胶体金是纳米量级金微粒与多聚L-赖氨酸的结合物,金纳米微粒在超短激光脉冲的照射下可以产生... 使用阳离子胶体金标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的阴离子位点,并采用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和荧光寿命成像技术记录活细胞的阴离子场分布.阳离子胶体金是纳米量级金微粒与多聚L-赖氨酸的结合物,金纳米微粒在超短激光脉冲的照射下可以产生高度局域化的光热效应.当飞秒激光脉冲聚焦在细胞膜上标记的金纳米微粒时会产生这种纳米尺度的微光热效应,并在不影响细胞活性的前提下暂时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基于这种效应,使用聚焦的飞秒激光脉冲三维扫描照射CHO-K1细胞,将分子质量为10ku的荧光探针大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递送到CHO-K1细胞的内部,并用双光子荧光图像记录其递送的过程.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FITC-D的转导率和细胞死亡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胶体金 细胞标记 双光子荧光 阴离子位点 荧光寿命成像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145/102 kDa抗原的超微结构定位
17
作者 吴莉菊 刘尔翔 +2 位作者 缪为民 李文渌 朱滋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用LR White低温包埋法及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保护性单克隆抗体M26-32识别的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内期145/102 kDa抗原进行超微结构定位研究。发现金颗粒主要定位在该株原虫红内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及裂殖... 用LR White低温包埋法及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保护性单克隆抗体M26-32识别的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内期145/102 kDa抗原进行超微结构定位研究。发现金颗粒主要定位在该株原虫红内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及裂殖子的细胞质中;一些金颗粒则定位于原虫表面的复合膜或散布在感染红细胞的细胞质中。表明145/102kDa抗原是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内期各无性发育阶段的共同细胞质抗原,其一部分可途经原虫表面的复合膜而被转运到感染红细胞的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抗原 胶体金标记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双重免疫胶体金标记组织中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珏龙 傅意玲 +4 位作者 方泽漫 李伟秋 庄冰容 朴仲贤 何韶衡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6-147,150,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分泌颗粒内特异性酶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并探讨肥大细胞的功能。方法:用双重免疫胶体金标记类胰蛋白酶抗体(AA5)及类糜蛋白酶抗体(CC4),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肥大细胞内分泌...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分泌颗粒内特异性酶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并探讨肥大细胞的功能。方法:用双重免疫胶体金标记类胰蛋白酶抗体(AA5)及类糜蛋白酶抗体(CC4),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肥大细胞内分泌颗粒中富集类胰蛋白酶和(或)类糜蛋白酶,多数酶蛋白呈细小球形结构;在细胞膜内侧分泌颗粒融合形成分泌通道,细胞的外侧可见肥大细胞脱出的颗粒;细胞内的另侧分泌颗粒呈球形小泡。结论:肥大细胞内酶蛋白的富集可为肥大细胞参与Ⅰ型变态反应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免疫胶体金标记 类胰蛋白酶 类糜蛋白酶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转脂蛋白CaMBP10的胶体金标记及对白菜中CaMBP10结合蛋白的鉴定
19
作者 胖铁良 赵静 +2 位作者 田晓龙 王立强 李翠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9-654,共6页
植物转脂蛋白(LT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空间结构高度保守的碱性小分子蛋白,其确切功能和调节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室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蛋白10(CaMBP10),经序列分析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近期研究结果表明,CaMBP1... 植物转脂蛋白(LT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空间结构高度保守的碱性小分子蛋白,其确切功能和调节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室从白菜中分离的钙调素结合蛋白10(CaMBP10),经序列分析被鉴定为植物转脂蛋白家族成员.近期研究结果表明,CaMBP10参与了植物的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反应.为了深入探讨CaMBP10的抗性机制,确定植物中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本文拟建立胶体金标记CaMBP10的方法,通过凝胶覆盖分析,检测植物样品中的CaMBP10结合蛋白.为此,对标记反应的最适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交联剂戊二醛用量为0.034%,交联反应pH值为7.0,交联反应时间为40 min,胶体金颗粒度为10 nm,胶体金溶液的pH为7.0.本文确定建立了植物样品中CaMBP10结合蛋白的分析与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结合蛋白10 CaMBP10结合蛋白 凝胶覆盖分析 胶体金标记
下载PDF
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技术应用中关键环节的处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洪娟 王尊哲 周力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在应用中某些关键技术环节的处理。方法应用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对大肠癌GST-Pi(胎盘型谷胱苷肽S转移酶)和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NGF(神经生长因子)和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进行定位观察。结果 大肠粘膜细胞... 目的探讨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在应用中某些关键技术环节的处理。方法应用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对大肠癌GST-Pi(胎盘型谷胱苷肽S转移酶)和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NGF(神经生长因子)和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进行定位观察。结果 大肠粘膜细胞和神经上皮细胞结构清晰,金颗粒呈团状、点灶状分布,特异性强,无非特异性散在金颗粒。结论免疫电镜金标记技术应用中某些关键性技术环节的处理是获得理想免疫金染色切片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电镜 胶体金标记 关键环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