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杆纵向非线性弹性碰撞的瞬间响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誉峰 诸德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把处于弹性碰撞接触状态下的两个杆件看作是一个振动体系,此弹性碰撞问题被转化成该碰撞体系在碰撞杆具有初始扰动速度下的振动响应问题,于是将此碰撞问题的分析纳入了常规的振动分析范畴.论文给出了该非线性弹性碰撞问题的描述方法... 把处于弹性碰撞接触状态下的两个杆件看作是一个振动体系,此弹性碰撞问题被转化成该碰撞体系在碰撞杆具有初始扰动速度下的振动响应问题,于是将此碰撞问题的分析纳入了常规的振动分析范畴.论文给出了该非线性弹性碰撞问题的描述方法,给出了一种考虑非线性Hertz弹性接触变形的线性化方法和详细的实现步骤,给出了该碰撞问题在不考虑接触变形和考虑线弹性接触变形两种情况的解析解,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振动 模态分析 接触 弹性碰撞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机器人无碰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剑 孙杏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轨迹规划的新算法.该算法模拟了人在障碍环境中寻找目标点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思路简捷,易于编程,求解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同时还完成了相应轨迹规划应用软件,能够自动规划无碰轨迹,并绘制无碰位姿的机构... 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轨迹规划的新算法.该算法模拟了人在障碍环境中寻找目标点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思路简捷,易于编程,求解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同时还完成了相应轨迹规划应用软件,能够自动规划无碰轨迹,并绘制无碰位姿的机构仿真简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轨迹规划 碰撞 模拟仿真
下载PDF
利用弹塑性变形控制碰撞与接合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臻 邱阳 薄玉成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8-241,共4页
根据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系统中台车与吸能器之间的碰撞接合问题 ,用经典理论分析了两物体相互碰撞接合过程。充分利用弹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特性 ,设计弹 -塑性缓冲结构。采用 ANSYS- DYNA3D软件对缓冲结构进行大位移变形的动态分析计算。... 根据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系统中台车与吸能器之间的碰撞接合问题 ,用经典理论分析了两物体相互碰撞接合过程。充分利用弹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特性 ,设计弹 -塑性缓冲结构。采用 ANSYS- DYNA3D软件对缓冲结构进行大位移变形的动态分析计算。试验证明采用这种结构 ,能有效控制碰撞瞬间撞击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试验 碰撞模拟试验 缓冲结构 设计 能量消耗 弹塑性变形控制 接合过程
下载PDF
碰撞刚体的切向运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麟玉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38-44,共7页
分析了有摩擦与无摩擦的碰撞刚体的三种可能的切向运动(单向滑动、滑动反向、粘滞)及其产生条件,提出了确定这些运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初始切向动量,偏心碰撞下的法向冲量、摩擦冲量)。并建立了完整的求解有摩擦的则体碰撞动力学问... 分析了有摩擦与无摩擦的碰撞刚体的三种可能的切向运动(单向滑动、滑动反向、粘滞)及其产生条件,提出了确定这些运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初始切向动量,偏心碰撞下的法向冲量、摩擦冲量)。并建立了完整的求解有摩擦的则体碰撞动力学问题的一系列方程。同时指出,局部恢复系数不仅可以准确指出滑动反向(速度方向突变)发生的时刻,亦可用于区分和判别各个切向运动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动力学 碰撞 摩擦 切向运动
下载PDF
轮轨摩擦碰撞及脱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曾京 胡松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轮轨的三维摩擦碰撞问题 ,建立了碰撞动力学模型 ,导出了碰撞过程轮轨接触点切向运动的解析式和车轮跳起高度的表达式 ,推导了轮轨二维摩擦碰撞脱轨的判别准则。最后 ,对轮轨碰撞脱轨进行了实例计算 ,分析了轮对的横向冲击速度、... 研究了轮轨的三维摩擦碰撞问题 ,建立了碰撞动力学模型 ,导出了碰撞过程轮轨接触点切向运动的解析式和车轮跳起高度的表达式 ,推导了轮轨二维摩擦碰撞脱轨的判别准则。最后 ,对轮轨碰撞脱轨进行了实例计算 ,分析了轮对的横向冲击速度、摇头角、轮缘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力学 轮轨关系 脱轨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碰撞力学原理对刚体武术器械打击力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国凡 唐学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0-495,共6页
运用碰撞力学原理,以刚体武术器械的打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刚体武术器械的打击力与位置进行了定量计算:建立了打击力与转动惯量、刚体武术器械的质量、被击物体的质量、打击位置、恢复系数、手臂长度、刚体武术器械的质心到手握刚体武... 运用碰撞力学原理,以刚体武术器械的打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刚体武术器械的打击力与位置进行了定量计算:建立了打击力与转动惯量、刚体武术器械的质量、被击物体的质量、打击位置、恢复系数、手臂长度、刚体武术器械的质心到手握刚体武术器械端之间距离等因素之间的方程式,以此可计算出刚体武术器械的最适宜打击力、最大打击力及其位置;为武术器械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武术器械 碰撞力学 打击力 打击位置
下载PDF
钠原子团簇的碰撞动力学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丰收 葛凌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3-588,共6页
采用紧密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第一个满壳附近(n=8)钠原子团簇碰撞Nan+Nan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有限温度下的多次模拟事件,在各种碰撞参数与不同轰击能量时,双团簇(Nan)2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发... 采用紧密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第一个满壳附近(n=8)钠原子团簇碰撞Nan+Nan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有限温度下的多次模拟事件,在各种碰撞参数与不同轰击能量时,双团簇(Nan)2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当质心系单原子能量为0.025eV时,对中心碰撞,(Na8)2能够存在3000fs,而对周边碰撞,(Na8)2能够存在10000fs;不管对中心碰撞还是对周边碰撞,在较低的轰击能量下,这种暂态双团簇结构具有较长的寿命;在相同的单原子轰击能量和相同的碰撞参数,(Na8)2和(Na9)2的动力学寿命没有差别,只是(Na8)2比(Na9)2的温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原子团簇 原子 碰撞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