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辅导对网络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5
1
作者 白羽 樊富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辅导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以北京清华大学和吉利大学的24名网络依赖大学生作为实验组,24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其网络依赖行为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在团体辅导前、结束及结束后6周时施测修订后的中文网... 目的: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辅导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以北京清华大学和吉利大学的24名网络依赖大学生作为实验组,24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其网络依赖行为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在团体辅导前、结束及结束后6周时施测修订后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IAS得分无显著差异,在辅导结束(39.5±8.1/46.4±6.0,F=11.38,P<0.01)及结束后6周(39.6±7.7/47.1±4.5,F=16.97,P<0.01),实验组网络使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内干预前、后及6周追踪测试CIAS-R得分有显著差异(49.7±9.7/39.5±8.1/39.6±7.7,F=11.31,P<0.001),对照组内三时间段CIAS-R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对网络依赖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依赖 团体辅导 干预 效果
下载PDF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甫勤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84-89,共6页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 L.Tubbs)提出的小群体互动理论认为,影响小群体人际关系的主要... 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 L.Tubbs)提出的小群体互动理论认为,影响小群体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群体成员的相关背景因素以及该群体的内在结构因素等。大学生寝室群体是典型的初级小群体。研究发现,寝室人际关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学科、年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生对于寝室的价值定位、和室友聊天的时间以及参与寝室公共活动的多少等。这项研究发现与小群体理论的结论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寝室人际关系 小群体互动 有序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梁宝勇 郝志红 卢国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全国七个地区23所大学的746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采样调查,以比较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情况。结果表明,男生总的心理压力水平和学习压力均显著高于女生。从整体上看,本科学生所承受的总的...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全国七个地区23所大学的746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采样调查,以比较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情况。结果表明,男生总的心理压力水平和学习压力均显著高于女生。从整体上看,本科学生所承受的总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和社交压力都显著大于研究生。在本科学生中,二年级学生总的心理压力最大,其次为三年级,一年级和四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所感受到的总的心理压力没有显著差异。来自于农村和小城镇的学生所承受的由家庭问题所引起的压力和社交压力均显著大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大学生 群体差别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
下载PDF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在华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有生理疾患的学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 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有生理疾患的学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现状及其危害,并建议从制定政策、完善法律、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消除就业歧视,推进大学生无障碍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弱势群体
下载PDF
希望特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永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09,142,共5页
目的:研究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量表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对2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中选择考试焦虑水平高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0名大学生进入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试验并随机分配至干... 目的:研究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量表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对2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中选择考试焦虑水平高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0名大学生进入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试验并随机分配至干预组和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持续8周,每周一次,每次120分钟,在活动前、后重复测量被试希望特质和考试焦虑。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考试焦虑和希望特质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考试焦虑显著低于对照组[(13.5±2.7) vs (17.1±2.3)],干预组希望特质显著高于对照组[(163.4±20.2) vs(138.5±19.3)]。组内比较显示干预组干预后考试焦虑显著低于干预前[(13.5±2.7)vs(17.3±2.5)],希望特质显著高于干预前[(163.4±20.2) vs (136.5±18.6)],对照组数据没有任何显著性变化。结论:希望团体心理辅导不但提升了大学生希望特质水平,而且显著降低了大学生考试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希望特质 考试焦虑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被引量:18
6
作者 袁小娜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在介绍职业生涯辅导相关理论与团体心理辅导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包含认识自己(两个方案)和职业选择、完成施工图四个辅导方案,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基于对大学生线上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大均 朱政光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6-139,共14页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制约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在校大学生的在线调查数据,系统考察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发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正向积极,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个性品质发展良...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制约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在校大学生的在线调查数据,系统考察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发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正向积极,但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个性品质发展良好,认知品质与适应能力发展欠佳;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性别、年级、地区、家庭居住地以及有无留守儿童经历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家庭以及同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重要的近端环境因素;大学生心理素质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对大学生整体发展起着内在基础性作用。培养大学生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充分认识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群体特点与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策略,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社会适应 同辈群体
原文传递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志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以个人的喜爱为基础,其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并以个人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没有严格的权力机构。其成员性格相投、志趣相同或信念一致、情感亲近、关系密切。大...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以个人的喜爱为基础,其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并以个人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没有严格的权力机构。其成员性格相投、志趣相同或信念一致、情感亲近、关系密切。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非常普遍,自发形成,范围小、凝聚性强;在非正式群体有些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高校应从指导思想,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教育 引导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消费聚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世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两个,即基于消费心理和基于特定代表性产品两个研究视角。现有的研究将消费者研究与产品研究脱节,因而研究结论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结合消费心理和产品要素两个层面,从手段-目的链这一全新研究... 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两个,即基于消费心理和基于特定代表性产品两个研究视角。现有的研究将消费者研究与产品研究脱节,因而研究结论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结合消费心理和产品要素两个层面,从手段-目的链这一全新研究视角出发,一项规范的实证研究被用来考察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聚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根据消费的利益偏好,可以分为三类消费群:“注重效用族”、“BOBO族”和“中庸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行为 MEC理论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佰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名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干预训练,采用羞怯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在... 目的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名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干预训练,采用羞怯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在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3个因子分上,训练后比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训练后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P<0.05)、交流恐惧量表、羞怯量表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1),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训练后实验组在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P<0.01)、羞怯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训练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改善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因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羞怯等能够产生积极的改善作用;人际交往训练有助于改善被训练者的主观感受,对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咨询 人际交往训练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维芳 叶敏捷 +4 位作者 林峰 陈素玲 林春燕 蔡后界 林崇光 《医学与社会》 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疗效。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81名大学生,使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进行评估,筛选出≥5分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随访六个月,在不同时间点用Young氏...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疗效。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481名大学生,使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进行评估,筛选出≥5分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随访六个月,在不同时间点用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采用自身对照、对照组对照的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八周,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SCL-90自评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5分者比例比治疗前减少至46.7%,低于对照组90.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在三个月、六个月末两次随访,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Young氏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网络依赖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总体上有较大的改善效果,网络依赖者心理症状减轻,且半数以上的人不再对网络依赖。经过半年随访,未见明显复发,团体心理治疗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疗效较为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依赖 团体心理治疗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筛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戴梅竞 刘新军 +1 位作者 周曼云 邓旭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障碍病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为建立心理档案,促进精神健康服务。方法:采用EPQ、SCL-90和UPI心理测试方法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众多心理测试方法中筛选出EPQ(一贯个性特征)和SCL-90(近期精神健康状况)两...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障碍病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为建立心理档案,促进精神健康服务。方法:采用EPQ、SCL-90和UPI心理测试方法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众多心理测试方法中筛选出EPQ(一贯个性特征)和SCL-90(近期精神健康状况)两种方法可作为筛查工具,UPI虽与EPQ和SCL-90有一定相关性,但假阴性和假阳性率较高。结论:大学生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筛查和精神健康与个性完善衡量,以EPQ和SCL-90联合应用较为相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障碍 高危人群 筛查方法
下载PDF
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面试焦虑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倪士光 伍新春 张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考察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Morita therapy-based group counseling,MTGC)对大学生面试焦虑障碍(interview anxiety disorder,IAD)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山东省2所重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中,筛选出IAD学生41例,随机分... 目的:考察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Morita therapy-based group counseling,MTGC)对大学生面试焦虑障碍(interview anxiety disorder,IAD)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山东省2所重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中,筛选出IAD学生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0)。同时,由实验组选择非面试焦虑学生组成榜样组(n=21)。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自编量化和质性报告、专家评估于治疗前后及治疗2个月后进行施测。结果:(1)团体辅导前,实验组SAD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榜样组[如总分(104.8±10.1)vs.(67.0±7.7),P<0.001]。后测与追踪测试中,实验组SAD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团体辅导前[如总分(104.8±10.1)vs.(71.6±4.8)、(72.1±6.9),P<0.001],也均低于对照组[如后测总分(71.6±4.8)vs.(102.7±8.3),追踪测试总分(72.1±6.9)vs.(105.8±9.5);均P<0.001]。(2)实验组显效率为76.2%,总有效率90.5%。结论: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能改善大学生的面试焦虑,促进社会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试焦虑 森田疗法 大学生 团体辅导 干预研究
下载PDF
人际关系团体训练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钟佑洁 李艳华 郭淑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将团体训练课程引入到大学生选修课程,探讨人际关系团体训练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方法:将136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安慰剂组和控制组3组进行干预研究,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羞怯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评估。结... 目的:将团体训练课程引入到大学生选修课程,探讨人际关系团体训练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方法:将136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安慰剂组和控制组3组进行干预研究,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羞怯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训练后的交往焦虑(F=23.40,P<0.01),羞怯(F=23.38,P<0.01)、社交回避与苦恼(F=15.63,P<0.01)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而安慰剂组和控制组训练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人际关系团体训练课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大学生的交往焦虑,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羞怯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
下载PDF
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雪琴 李鹏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2-34,共3页
绘画心理疗法是表达性心理治疗法之一,弥补了谈话心理疗法的不足,目前已广泛应用到个体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从绘画心理疗法的概述、作用机制入手,对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具体操作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绘画心理疗法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人际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峥 钱铭怡 +2 位作者 朱松 沈东郁 张智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索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电脑游戏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线索取样,对某大学17名游戏成瘾倾向严重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干预,并与另外一所大学10名基线水平一致的个体进行对照,在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电脑游戏成瘾量表... 目的:探索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电脑游戏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线索取样,对某大学17名游戏成瘾倾向严重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干预,并与另外一所大学10名基线水平一致的个体进行对照,在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电脑游戏成瘾量表及多种情绪与认知问卷进行测量。结果:两组后测分数的协方差检验显示,在为期三周的人际团体辅导后,干预组电脑游戏成瘾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92.6±16.7)vs.(105.9±13.0)],也低于前测(98.9±16.4)(均P<0.01)。团体辅导后,干预组抑郁、焦虑、人际自我负性认知得分均低于对照组[(6.4±7.9)vs.(13.5±5.6),(39.7±6.4)vs.(49.9±10.3),(15.1±4.3)vs.(19.9±3.0);均P<0.01],而自尊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9.3±2.9)vs.(24.6±4.8),P<0.01]。结论: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电脑游戏成瘾 团体辅导 干预效果 对照试验
下载PDF
高职学生手机成瘾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亮 张淑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对高职学生手机成瘾的效果,为手机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自愿和动员方式选取手机成瘾总分大于48分的高职生40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对高职学生手机成瘾的效果,为手机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自愿和动员方式选取手机成瘾总分大于48分的高职生40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前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手机成瘾问卷、自尊量表、交往焦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孤独量表进行测量,干预后再测除一般情况问卷以外的所有量表,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手机成瘾总分下降,但干预组手机成瘾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交往焦虑、客观支持、自尊、孤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变量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综合干预效果较优,适于在校园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手机成瘾 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干预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闫东利 毕日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舆论事件,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迅速传播,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近年来几起高校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为例,剖析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的影...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舆论事件,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迅速传播,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近年来几起高校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为例,剖析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情绪产生的影响,并尝试探求化解引发群体性情绪事件的可能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论事件 大学生 群体情绪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直观表象与内涵探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童建福 沈锐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层次结构的全面转型,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集群性是大学生意识行为领域最为基本的特点。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若干现实表象,从特征着手,围绕情感内化、从众态势和行为过激等方面,...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层次结构的全面转型,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集群性是大学生意识行为领域最为基本的特点。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若干现实表象,从特征着手,围绕情感内化、从众态势和行为过激等方面,深入探析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群体行为的引导规律,为实践工作提出借鉴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群体 表象 内涵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探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笃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34-136,共3页
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人们的普遍关注。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助学保障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努... 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人们的普遍关注。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助学保障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逐渐解决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和谐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