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鲁迅小说中的民族无意识的解读
1
作者 朱耀龙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文章运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民族文化理论,对鲁迅小说中所描写一些民族无意识进行了解读,主要是:对权力暴力性的认可;对别人痛苦的赏鉴;对有价值的事物的完全否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国民性 民族无意识
下载PDF
论郭风散文诗对人观照的变化
2
作者 宋桂友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3期53-57,共5页
郭风的散文诗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对人性的全方位观照到50、60年代观照的淡失再到新时期的全面回归,走了一条弯路。从中我们发现,文学只有穿越政治,保持它本质上的相对独立性,才能获得成功。而在创作过程中,潜意识所激发的灵感和集体无... 郭风的散文诗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对人性的全方位观照到50、60年代观照的淡失再到新时期的全面回归,走了一条弯路。从中我们发现,文学只有穿越政治,保持它本质上的相对独立性,才能获得成功。而在创作过程中,潜意识所激发的灵感和集体无意识的确立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风 散文诗 人性观照 灵感 集体无意识 文学 政治
下载PDF
论政治信仰 被引量:29
3
作者 井中雪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政治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人们在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认同、信服和敬仰的基础上,进而奉为自己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在社会的政治系统中隶属于政治文化,不同的政治文化会孕育和形成不同的政治信仰。政... 政治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人们在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认同、信服和敬仰的基础上,进而奉为自己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在社会的政治系统中隶属于政治文化,不同的政治文化会孕育和形成不同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之一,是意识形态中的“集体无意识”,它通过这种“集体无意识”表现出对社会的强大的凝聚、控制、导向和感召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现实的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上升到政治信仰的高度,才能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自觉贯彻,身体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仰 政治文化 意识形态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孔起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100,120,共7页
对儿童的日常审美与艺术活动的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一种具有吸收性的张力结构——先在审美图式。它是由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意识经验三者通过自组织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为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活动起着动力和选择作用。与成... 对儿童的日常审美与艺术活动的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一种具有吸收性的张力结构——先在审美图式。它是由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意识经验三者通过自组织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和谐的统一体,为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活动起着动力和选择作用。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先在审美图式更显示出其原始性和开放性,其动力功能也更为强烈些,因而儿童发生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可能性也超过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与艺术活动 先在审美图式 集体无意识 个人无意识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在我国翻译学上的投影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山柯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西方翻译术语的文化蕴涵逐渐被我国翻译界所接受 ,并与我国本土文化趋于融合 ,使得我国古老的玄学思想和“隐语游戏”的表达方式向西方直接、明了、清晰的表达方式让步 ,表现出一种消解我国传统翻译学中集体无意识的趋向。
关键词 翻译学 意识形态 集体无意识 嬗变
下载PDF
男子气概、美德替代与集体无意识:校园欺凌是如何发生的——一项来自“兄弟帮”领袖的口述史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宗锦莲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4-54,共11页
论文以目标人物L,即20年前某初中学校"兄弟帮"领袖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多次当面及电话访谈,深入了解了"兄弟帮"长期进行校园欺凌的状况,旨在通过一种"不在那里"的情境重建,揭示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基本条... 论文以目标人物L,即20年前某初中学校"兄弟帮"领袖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多次当面及电话访谈,深入了解了"兄弟帮"长期进行校园欺凌的状况,旨在通过一种"不在那里"的情境重建,揭示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基本条件:一是男子气概,即"兄弟帮"通过欺凌行为确证自身存在的价值,视其为一种荣耀的加冕。二是美德替代,即将欺凌视作一种道德义务,成为兄弟间不用明说的道义担当。三是集体无意识,即欺凌行为的发生在群体力量驱使下变得理所应当,欺凌者在由此所营造出来的虚假盛况里全体欢腾。研究试图通过挖掘校园欺凌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来丰富以往对于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的研究,以从源头上阻断校园欺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男子气概 美德替代 集体无意识
原文传递
过度医疗辨析:集体无意识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锦英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0期10-13,共4页
集体无意识源自于遗传因素,普遍存在但又不为人感知,它深刻地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各种行为。其潜在性、强制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今医学资本盲目扩张就是一种典型集体无意识有组织的... 集体无意识源自于遗传因素,普遍存在但又不为人感知,它深刻地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各种行为。其潜在性、强制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今医学资本盲目扩张就是一种典型集体无意识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其严重负面后果之一就是过度医疗泛滥,背离医学初衷和发展目标,医学正在走向极端的非理性,其对医学发展的损害将是难以预测的。因此,务必认清无意识表现和机制,构建正向集体无意识,抵制过度医疗干预,促进医学的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医疗 集体无意识 有组织无意识 不负责任行为
下载PDF
审美心理机制:基于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宁海林 王泽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4-158,共5页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视知觉层面阐述了审美心理动力机制,推动了审美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进程,但该理论过于专注视知觉直接经验建构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的建构作用,未能与文化的、历史的、社会...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视知觉层面阐述了审美心理动力机制,推动了审美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进程,但该理论过于专注视知觉直接经验建构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的建构作用,未能与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等方面的意义建立起联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实际上,不仅"纯粹的形式",而且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等方面的意义作为刺激物也会以力的式样在人的大脑中不断积淀并以同类型力的形式进行遗传。这样,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不仅能够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解释普遍的审美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而且能够说明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等因素在审美心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释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一种更为完善的审美心理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 审美经验 阿恩海姆 积淀说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及其对技术、资本主体的影响辨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锦英 姜华茂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0,共4页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深层次的无意识,其存在完全源自于遗传。它具有普遍性、潜在性、强制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集体的认同感、从众性、暗示作用以及外界对原型的刺激条件是集体无意识得以复演的现实机制。当今医学中的技术与资本主体化倾...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深层次的无意识,其存在完全源自于遗传。它具有普遍性、潜在性、强制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集体的认同感、从众性、暗示作用以及外界对原型的刺激条件是集体无意识得以复演的现实机制。当今医学中的技术与资本主体化倾向及其引发的负面结果,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无意识反应,并形成了有组织而无意识的不负责任行为。因此,当今医学转型发展和整合进程中,务必认识集体无意识对临床医疗的双重影响作用,以正向刺激唤醒临床医学中的集体无意识,从而规避其对医学发展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医学技术 医学资本 医学转型
下载PDF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国良 管文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31,共12页
按荣格的意识阈下的心理内容属无意识的定义,唯识学的第七识、第八识和种子,以及处于率尔心、寻求心状态的前六识,都属无意识范畴。荣格的无意识的心理内容与意识大都无关,无意识常成为非正常人格的根源;唯识学的意识就是种子的现行,而... 按荣格的意识阈下的心理内容属无意识的定义,唯识学的第七识、第八识和种子,以及处于率尔心、寻求心状态的前六识,都属无意识范畴。荣格的无意识的心理内容与意识大都无关,无意识常成为非正常人格的根源;唯识学的意识就是种子的现行,而第七识与第八识中的二执种子,决定了众生的有漏性和凡夫性。两种理论差异的根源在于:荣格心理学是心理实在论,认为神话和宗教都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具有无意识的原型;唯识学则认为轮回和解脱都具有实在性,解脱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从唯识学立场看,荣格心理学的理论是假设性的,其原型和自性等范畴都属假设,并不成熟完备;其治疗非正常人格的实用目标虽有相当价值,但其自性实现的超越性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集体无意识 原型 唯识学 种子 自性
下载PDF
二十世纪的神话——评《消失的地平线》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56-60,共5页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反映了人们对无忧无虑的自由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堪称一部20世纪的神话。本文依据原型批评理论,从地点、人物和情节等方面将该小说与《圣经》的《创世纪》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具有颇多相似之处。
关键词 原型批评 圣经 集体无意识 神话
下载PDF
基于景观原型设计方法的现代园林空间设计分析——以方塔园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云峰 陈希萌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寻找创造特色景观的有效设计方法,文中从"原型"理论出发,以方塔园的设计为例,进行了物质空间、情感空间、精神空间3个不同类型空间的原型分析,探寻景观原型设计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景观原型 设计方法 集体潜意识 方塔园
下载PDF
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社会无意识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罗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自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定位为人的心理结构之核心、精神分析学之基石以来,无意识成为精神分析学家们绕不开的一个概念。在精神分析学史上经历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社会无意识三大演变。三大无意识理论相互关联,但更存有异质。
关键词 个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社会无意识
下载PDF
美国小说中“水”的原型象征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万军 李淑琴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分析美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四部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老人与海》和《觉醒》中河流和海洋的意象,可以看出,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上与水的特殊渊源,"水"的意象已经... 分析美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四部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老人与海》和《觉醒》中河流和海洋的意象,可以看出,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上与水的特殊渊源,"水"的意象已经深入到了美利坚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许多美国小说中,"水"不仅仅作为人物和事件发生的背景,其本身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具有原型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原型 象征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核心价值研究——从共享的审美经验到共创的心态秩序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李莉 李玥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79-92,共14页
历史上中华民族以礼乐为纲,辅以释道的宗教与哲学,通过官方和民间礼俗活动的互动展演,形成了一套全民共享的礼仪制度及审美经验,潜在地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在这样的过程中保持了中华文明代际相传的稳定性。一方面以“礼制”... 历史上中华民族以礼乐为纲,辅以释道的宗教与哲学,通过官方和民间礼俗活动的互动展演,形成了一套全民共享的礼仪制度及审美经验,潜在地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在这样的过程中保持了中华文明代际相传的稳定性。一方面以“礼制”立等级、修外在礼节,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基本价值观,是一种指向社会秩序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乐教”和上下、修内在精神,在审美教化中平衡了群体差异和矛盾,暗藏了一套潜在认同观念的集体无意识,加强了内在心态秩序的建构。在古今共通的礼乐传统、族群共享的审美经验、官民共创的心态秩序中,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及认知系统,达成内部认知系统的一致性,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不断加强和传承,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核心价值与底层逻辑,也是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点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统核心价值 审美经验 心态秩序 礼乐文明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神话原型寻秘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立 苏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竹的巨大生命力和潜能,让华夏古人生成了自然崇拜,竹的物种本能呼唤着古人的生命意识,竹成为原始植物崇拜的一个代表。竹与龙,有类似的神秘内蕴与象征功能,两者互可置换,不仅因其长度、形状相似,色彩及功能亦颇相近。竹与中国古人惜命... 竹的巨大生命力和潜能,让华夏古人生成了自然崇拜,竹的物种本能呼唤着古人的生命意识,竹成为原始植物崇拜的一个代表。竹与龙,有类似的神秘内蕴与象征功能,两者互可置换,不仅因其长度、形状相似,色彩及功能亦颇相近。竹与中国古人惜命重生意识也极为切近。竹的质地坚硬耐久,四季不凋、葱茏蓬勃的生命力,使其神话内蕴更有理由持久延续。古人信奉竹的祛病养生之用,还由竹的美好质性联想到日常人世伦理。湘妃泣染斑竹的仙话传说,将男性文人的气节,泛化为女性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中国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繁盛不衰,缘其神话原型的稳定凝重和多样化,从而文人主体在诸多重大人生课题面前心中时现竹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意象 生命意识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信仰异化的社会心理动因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朝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然而,由信仰所衍生的迷信、邪教和恐怖主义等异化形态始终困扰着人类。无疑,社会经济因素是使信仰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信仰异化的社会心理成因。文章就试图从集体无意识、末日情结、施虐倾向与受虐...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然而,由信仰所衍生的迷信、邪教和恐怖主义等异化形态始终困扰着人类。无疑,社会经济因素是使信仰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信仰异化的社会心理成因。文章就试图从集体无意识、末日情结、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等社会精神现象入手,剖析信仰异化的心理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异化 集体无意识 末日情结 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
下载PDF
西方文学中认命型女性形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8
18
作者 褚蓓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7-118,共2页
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创作概括起来离不开两种模式 ,即叛逆或认命。本文着重从西方文学史中认命型的女性形象中考察了其历史及社会文化的原因 ,认为男权意识和女性第二意识的生成是这类形象形成的根本要素。
关键词 认命型 第二性 集体无意识
下载PDF
寻找自我的悲歌——浅析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 被引量:6
19
作者 庞书向 徐建纲 《南昌高专学报》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讲述一名职业妇女婚后如何在为妻为母的主妇生活中找寻自我,最终自杀的故事。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有关意识的理论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发现无意识是其自我迷失及最终崩溃的...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十九号房间》,讲述一名职业妇女婚后如何在为妻为母的主妇生活中找寻自我,最终自杀的故事。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有关意识的理论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发现无意识是其自我迷失及最终崩溃的内在心理动机,从而揭示女主人公心理建构的内在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菜辛 十九号房间 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 荣格
下载PDF
回归原始:论侠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言领 《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侠在本质上是人们实现回归原始之梦的一种方式。从起源上看 ,侠是渴望原始时代生活方式的集体无意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从它的存在意义上看 ,侠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那种渴望提供了一种现实或梦幻的可能...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侠在本质上是人们实现回归原始之梦的一种方式。从起源上看 ,侠是渴望原始时代生活方式的集体无意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从它的存在意义上看 ,侠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那种渴望提供了一种现实或梦幻的可能途径。作为侠文化的重要载体 ,武侠小说是满足原始攻击欲的一种无害的途径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文化 原始时代 集体无意识 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 心理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