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五育融合”视野下的中小学集体劳动:价值、困境与路径 |
陈祖鹏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24 |
0 |
|
2
|
对抗无地方化的思考:地方认同视野下的城市环境教育研究 |
黄愉皓
张艺馨
李铭君
|
《华中建筑》
|
2024 |
0 |
|
3
|
当代中国文学的样貌及其独特性 |
阎连科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4
|
重构的场所与集体意向——奥洛特卡索旧宅废墟的遗产场地干预及其适应性策略解析 |
黄磊
李翔宁
|
《住宅科技》
|
2024 |
0 |
|
5
|
从班集体建设谈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
张海芳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6
|
集体记忆视角下红色精神的传播探赜——以蚂蚁岛精神为例 |
陈浩哲
陈改玲
|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3 |
0 |
|
7
|
试谈如何培养职校学生的集体观念 |
李芬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3
|
|
8
|
作为集体记忆的“东亚病夫情结”对武术精神复兴的意义 |
张建丰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9
|
对革命根据地妇女集体主义精神的思考 |
叶芳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0
|
论民间舞的民族性 |
潘丽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1
|
荣格“集体无意识积淀内容”辨疑及启示 |
胡立新
李吉勇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2
|
集体记忆:武术精神与“去病夫情结”的构建及当代意义 |
张震
|
《中华武术(研究)》
|
2015 |
2
|
|
13
|
女娲神话的“集体无意识”功能 |
夏云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14
|
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集体精神”传统:美国早期文化思潮探究及其启示 |
王一安
陈许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2
|
|
15
|
基于红色集体记忆视角下智慧文博的设计策略 |
周雅琴
吴波
王佳瑞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21 |
2
|
|
16
|
转型期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的成因及其调整 |
李鸿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论全球化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播策略 |
韩艳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8
|
班团活动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 |
张娟娟
|
《科教导刊》
|
2012 |
1
|
|
19
|
现代城市中的场所与人文精神传承——以南阳市宛城区民主街为例 |
王宇
刘富余
张陶成
|
《城市建筑》
|
2021 |
1
|
|
20
|
前新时期文学中的浩然评价 |
刘晓红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