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秀丽 谢屹 +1 位作者 温亚利 李洪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关系到农户实现增收、林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等目标能否达到,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文中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从主要内容、具体做...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关系到农户实现增收、林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等目标能否达到,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文中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从主要内容、具体做法和最近进展等3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改革的现状;探析了核心与本质、目的与手段、成本与收益等3组关键问题;并从创新生产经营形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优化利益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制度改革 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林权交易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姚星期 温亚利 秦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56,共5页
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个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林权交易的框架,据此对南方集体林区林权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林权交易市场的配置效率低下,林农参与林权交易是一个高交易成本和低收益的过程。健全各项交易... 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个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林权交易的框架,据此对南方集体林区林权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林权交易市场的配置效率低下,林农参与林权交易是一个高交易成本和低收益的过程。健全各项交易制度、进行组织创新和创设便捷的交换媒介是解决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交易效率低下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林业要素 林权 交易成本
下载PDF
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新进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璨 吕金芝 +2 位作者 杨燕南 王礼权 刘苇萍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4,共9页
分析了我国正在进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新进展,并将此制度变迁与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林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考虑目前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绩效具有滞后性,着重分析了此制度变迁对农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增加、林农税费负担降低、林地... 分析了我国正在进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新进展,并将此制度变迁与20世纪80年代的集体林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考虑目前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绩效具有滞后性,着重分析了此制度变迁对农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增加、林农税费负担降低、林地流转价格上升等短期绩效,并对此产权制度变迁进行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制度变迁 林业经济
下载PDF
福建永安集体林林权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彧挥 焦德泉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4-36,共3页
福建永安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极大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调查发现在改革过程中,森林保险、砍伐指标的公平合理分配、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村级财务使用监管等问题有待完善,提出了开展生... 福建永安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极大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调查发现在改革过程中,森林保险、砍伐指标的公平合理分配、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村级财务使用监管等问题有待完善,提出了开展生态林分类规模化承包经营试点,对承包者进行不同程度补偿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森林保险 生态林补偿
下载PDF
私有化不是林权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12
5
作者 侯元兆 吴水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最有效率的林权(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必须是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生产力)相适应的林权。我国提高国有林效率的核心措施是改革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取消分权,集中经营,以及剥离社会负担和改革用人制度等。那些国有林私有化和... 最有效率的林权(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必须是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生产力)相适应的林权。我国提高国有林效率的核心措施是改革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取消分权,集中经营,以及剥离社会负担和改革用人制度等。那些国有林私有化和分权化改革的意见违背森林经营的原则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在确保国有森林资产的前提下,鼓励发展私有林是可取的,但私有林权分散和林主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必然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价值。国外的经验是一旦造林后国家就要帮助林主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化或规模化经营。森林经营和农田经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营,林业改革如果仿效农业改革将是一场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私有化 国有林 集体林 管理体制
下载PDF
论中国集体林产权流转监管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5
6
作者 盛婉玉 蒋敏元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流转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交易不规范、登记发证存在缺陷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从规范林权变动审核制度、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完善林权流转合同... 在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流转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交易不规范、登记发证存在缺陷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从规范林权变动审核制度、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完善林权流转合同制度和改革森林资源档案管理4个方面来加强集体林产权流转监管,以保护森林资源产权主体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流转 监管制度
下载PDF
林场有限公司——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模式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友荣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7-460,共4页
首先对福建省尤溪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组建的5个林场有限公司的改革工作步骤和实施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了组建林场有限公司的改革经验和公司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认为这一改革模式值得借鉴,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制度改革 林场有限公司
下载PDF
湖南省浏阳市林权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8
作者 邵权熙 张大红 +2 位作者 刘金龙 谭景长 张佑华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1,共5页
介绍了湖南省浏阳市基层森林管理10种模式和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流转,分析了浏阳市林权流转中存在:流转政策方向不明;群众对流转认识不足;主管部门定位不清;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浏阳市加快林业改革... 介绍了湖南省浏阳市基层森林管理10种模式和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流转,分析了浏阳市林权流转中存在:流转政策方向不明;群众对流转认识不足;主管部门定位不清;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浏阳市加快林业改革,坚持实施“改革兴林、科学育林、依法护林、产业强林”四大战略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 流转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平与效率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文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111,共7页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公平 效率 产权
下载PDF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研究——兼论南方集体林产权制度内在机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敏新 张红霄 刘金龙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24,共6页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变革对山林产权的支配与控制以及导致的各种产权冲突是制度变迁的根源;林业市场化进程与农村社会政治体系的重构加速了集体山林统一经营制度失败的步...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变革对山林产权的支配与控制以及导致的各种产权冲突是制度变迁的根源;林业市场化进程与农村社会政治体系的重构加速了集体山林统一经营制度失败的步伐;农民对集体山林产权需求和博弈能力的提高推动了集体山林私有化进程;初始产权界定、政府行为定位以及农民权能和利益保障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 农民 博弈
下载PDF
参与式方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俊 何丕坤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6,共5页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为林业管理和改革的主体与核心,林农的参与十分重要。从参与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集体林权改制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可能性、应用的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建议在改革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有实际意义的真正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方法 集体林 林权制度改革
下载PDF
尤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景源 陈庆铨 林名堂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3-187,共5页
阐述了尤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总结了林改的经验和改革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探讨了林权发证、林地使用、采伐指标、生态公益林补偿、林地流转等问题。
关键词 尤溪县 集体林 产权制度 改革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文敬 白洁 +2 位作者 马静 徐基良 李忠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
文中从全国198个自然保护区以及东南五省43个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个层次全面阐述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现状,从历史上对土地权属问题的淡化或忽视、法律法规不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及补偿机制等方... 文中从全国198个自然保护区以及东南五省43个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个层次全面阐述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现状,从历史上对土地权属问题的淡化或忽视、法律法规不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及补偿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管理的成熟做法,提出了加强试点、科学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创新模式、充分尊重社区群众的利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对策,以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改工作,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集体林 林权改革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社区集体林治理及其制度视角的评述 被引量:12
14
作者 左停 柴浩放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1,共5页
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治理的基本态势,认为中国在发展社区集体林方面有着好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先天的局限;对集体林治理中的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集体行动能力、公平管理的政策手段、社区资源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评述,认为应从集体... 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治理的基本态势,认为中国在发展社区集体林方面有着好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先天的局限;对集体林治理中的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集体行动能力、公平管理的政策手段、社区资源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评述,认为应从集体林治理框架、治理模式、社区能力建设等方面完善集体林治理结构,促进社区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集体林 治理结构 能力 建议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震 刘伟平 翁凝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从集体林区平均水平来看,林业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约为10.0%;集体林区正经历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可分为3个... 针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从集体林区平均水平来看,林业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约为10.0%;集体林区正经历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可分为3个阶段:2008年之前为一个阶段,2008~2011年之间为一个阶段,2011年至未来某一年为另一个阶段;广东省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较高,林业发展速度较快;福建省林业产业工业化水平最高;浙江省林业人均创造价值最高,林业生产效率较高;湖北省经济林产业在集体林区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增加值占集体林区总增加值的19.3%;集体林区木材加工及制造业发展迅速,2011年增加值占中国总增加值的47.6%,但2012年下降幅度较大;广东省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总收入占集体林区总收入的40.2%,较大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区 林业产业 发展水平 评价
下载PDF
云南省集体林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彦明 刘德钦 +1 位作者 曹超学 王见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的方式,对云南省景洪、景谷、永胜等10县(市)农村集体林权流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500份.分析后认为,农户的林权流转意愿强,但参与流转的比例低;林地流转面积较大,期限较长,价格较低;流转对象以...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的方式,对云南省景洪、景谷、永胜等10县(市)农村集体林权流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500份.分析后认为,农户的林权流转意愿强,但参与流转的比例低;林地流转面积较大,期限较长,价格较低;流转对象以合作组织、农户和企业为主.林权流转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制度真空,配套制度冲突,农户缺乏相应信息,供需不足,流转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集体流转收益分配使用不够合理等问题.藉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流转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云南省
下载PDF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及动因分析——基于福建省村级案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红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背景及动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森林初始产权在农村集体成员间的公平分配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基础;农民权能和利益的赋予与救济是集体林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政府行为的有限与规范是集体林权制度安全与高效的... 本文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背景及动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森林初始产权在农村集体成员间的公平分配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基础;农民权能和利益的赋予与救济是集体林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政府行为的有限与规范是集体林权制度安全与高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初始产权 动因
下载PDF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冲平 李建友 何丕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构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 理论思考 云南省
下载PDF
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以辽宁丹东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秦悦 翟印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30-1832,1837,共4页
在创建集体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基础上,采取定性要素赋值、数据标准化、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等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再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改革前后均值的显著性分析以及改革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要素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在创建集体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基础上,采取定性要素赋值、数据标准化、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等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标指数。再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改革前后均值的显著性分析以及改革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要素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和结论:①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集体林可持续经营指数改革后比改革前上升了0.045 4;②林权改革对集体林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可持续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对集体林经济可持续影响最为显著,对集体林社会可持续的影响为其次,对集体林生态可持续的影响最小;③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改革 可持续经营
下载PDF
集体林地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地经营投入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谢芳婷 朱述斌 +2 位作者 康小兰 杜娟 刘小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32,共11页
【目的】试图回答集体林地不同经营模式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以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江西省集体林区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分析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对农... 【目的】试图回答集体林地不同经营模式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以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江西省集体林区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分析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结果】联户经营对农户是否参与资金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影响系数为1.013,且联户经营对农户资金投入规模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资金总投入和单位面积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4.174 和1.909;股份合作经营对农户劳动力投入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劳动力总投入和单位面积投入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21 和0.180;股份合作经营对采伐政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能够减轻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对劳动力投入的限制;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林地状况、经济能力等禀赋对农户林地经营投入也具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能够促进农户林地经营投入,但目前发展程度较低,对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引导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规范化、程序化,尤其在交通偏远的地区,倡导联户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发挥其成员多、信息广等优势;同时,加强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林区基础设施改善,增强农户营林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模式 集体林地 经营投入 农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