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历代藏书与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承红 《四川图书馆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51-53,共3页
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藏书家和藏书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藏书事业就越繁荣;反过来通过藏书与学习,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藏书 经济
下载PDF
五桂楼藏书及其建筑特色
2
作者 鲁怒放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浙江余姚玉桂楼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本文主要介绍了五桂楼的藏书历史,而五桂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又为研究浙东地区清代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五桂楼 藏书 建筑风格
下载PDF
新书籍史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周少川教授的文章阐明了梳理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意义,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进行总结,纵向按照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行考察,横向按照基本史实、方法论、基本理论和学科理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探寻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发展的规律,明确古文献学研究的方向。王记录教授的论文讨论了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五个问题,即古文献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亟待建立、中国古代文献学思想遗产需要发掘、少数民族文献学在中国古文献学中的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体现、中西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亟待加强、古籍数字化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张升教授的论文论述了兴起于西方的新书籍史研究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认为新书籍史扩大了古文献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了古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其引进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使人看到文献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古文献学研究要眼光向下,借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内容。以下刊出他们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对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引发同行诸君的更多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史研究 文献学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社会史 其他学科 整体史 文化史 学术界
下载PDF
新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记录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6-40,45,共5页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周少川教授的文章阐明了梳理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意义,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进行总结,纵向按照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行考察,横向按照基本史实、方法论、基本理论和学科理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探寻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发展的规律,明确古文献学研究的方向。王记录教授的论文讨论了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五个问题,即古文献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亟待建立、中国古代文献学思想遗产需要发掘、少数民族文献学在中国古文献学中的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体现、中西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亟待加强、古籍数字化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张升教授的论文论述了兴起于西方的新书籍史研究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认为新书籍史扩大了古文献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了古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其引进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使人看到文献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古文献学研究要眼光向下,借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内容。以下刊出他们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对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引发同行诸君的更多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研究 先秦时期 文献典籍 古文献学 20世纪 改革开放 文献学史 文献学科
下载PDF
论百年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史的梳理与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少川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1-35,共5页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周少川教授的文章阐明了梳理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意义,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进行总结,纵向按照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行考察,横向按照基本史实、方法论、基本理论和学科理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探寻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发展的规律,明确古文献学研究的方向。王记录教授的论文讨论了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五个问题,即古文献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亟待建立、中国古代文献学思想遗产需要发掘、少数民族文献学在中国古文献学中的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体现、中西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亟待加强、古籍数字化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张升教授的论文论述了兴起于西方的新书籍史研究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认为新书籍史扩大了古文献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了古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其引进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使人看到文献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古文献学研究要眼光向下,借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内容。以下刊出他们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对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引发同行诸君的更多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 古籍整理 古文献学 少数民族文献学 西方文献学 古籍数字化 新书籍史
下载PDF
论清代乾隆时期的辑佚书活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长青 《甘肃高师学报》 200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中国古籍散失惊人,从宋代起重视辑佚,然而以清代辑佚贡献最大。清乾隆时期,征求天下遗书和纂修《四库全书》为最主要的辑佚活动,对后代影响很大。其辑佚活动,主要包括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和对《四库全书》所收书籍进行大量考证... 中国古籍散失惊人,从宋代起重视辑佚,然而以清代辑佚贡献最大。清乾隆时期,征求天下遗书和纂修《四库全书》为最主要的辑佚活动,对后代影响很大。其辑佚活动,主要包括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和对《四库全书》所收书籍进行大量考证及有关学术活动。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有:1.清代辑佚本《旧五代史》,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辑佚书活动 文献 学术研究 类书校勘
下载PDF
刘咸炘文献学贡献初探
7
作者 贾艳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刘咸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蜀中一位著名的学者簧淘萑春懿┭В屑已В?通四部,著作等身。除了在史学上,他在文献学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的文献学理论著作《目录学》是我国最早的文献学教材之一,内容丰富,体例独特。他也是... 刘咸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蜀中一位著名的学者簧淘萑春懿┭В屑已В?通四部,著作等身。除了在史学上,他在文献学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的文献学理论著作《目录学》是我国最早的文献学教材之一,内容丰富,体例独特。他也是民国时期较早对辑佚学做深入研究的学者之一,并撰有《辑佚书纠谬》一文。在辨伪学上,他反驳传统的辨伪方法,提出自己独特的真伪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咸炘 文献学 目录 辑佚 辨伪
下载PDF
苏州私家藏书的历史渊源
8
作者 陈建忠 《新世纪图书馆》 2007年第6期84-85,共2页
苏州的私家藏书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在推动学术研究和促进文化繁荣方面,作用不可低估。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是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私家藏书 历史渊源 苏州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典藏管理新模式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金玲 何晓岚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全开放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典藏管理工作应该顺应读者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将典藏工作从采编部转移到一线读者服务部门,与读者服务工作相结合的全新典藏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典藏管理 高校图书馆 典藏工作 采编部 读者服务工作 读者需求 开放服务 部门 模式 读者服务部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网上购书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广奎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自因特网问世以来 ,电子商务及网上书店迅速发展 ,网上书店虽然受一些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它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但其显示出的优越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得不引起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部门的重视 ,高校图书馆目前应采取传统与网上两条途径进行... 自因特网问世以来 ,电子商务及网上书店迅速发展 ,网上书店虽然受一些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它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但其显示出的优越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得不引起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部门的重视 ,高校图书馆目前应采取传统与网上两条途径进行图书采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因特网 书店 网上购书 图书采购
下载PDF
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梓 黄漫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6,共12页
教学、藏书和祭祀是传统书院的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支撑起传统书院走过千年的风雨,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研习学术的机构、传播知识的基地、实施教化的堡垒。传统书院的这三大功能,在现代已渐趋式微。传统书院人数不多的较小规模、和谐... 教学、藏书和祭祀是传统书院的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支撑起传统书院走过千年的风雨,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研习学术的机构、传播知识的基地、实施教化的堡垒。传统书院的这三大功能,在现代已渐趋式微。传统书院人数不多的较小规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朝夕相处地研究学问,是其最有生命力之所在,是传统书院对于现代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书院在现代依然保持生机、焕发活力、被新建或复修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教学 藏书 祭祀 现代价值
下载PDF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典藏管理新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艳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年第3期55-57,共3页
叙述了典藏管理的内涵和传统管理模式,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对印刷型文献、电子出版物、网络虚拟资源、随书光盘的新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搞好典藏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 典藏管理 模式 动态管理
下载PDF
周代藏书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饶龙隼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47-153,共7页
周代文献的收藏与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西周至春秋前期,藏书机制完善,周朝的室、府与列国的正宫、礼官署、象魏行使藏书职能,文籍藏在官家,完好无损。春秋后期,官方的藏书机制遭破坏,官家所藏文献日渐散失,私家藏书开始出现;幸... 周代文献的收藏与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西周至春秋前期,藏书机制完善,周朝的室、府与列国的正宫、礼官署、象魏行使藏书职能,文籍藏在官家,完好无损。春秋后期,官方的藏书机制遭破坏,官家所藏文献日渐散失,私家藏书开始出现;幸赖史、府世职恪尽职守,其所掌管的文献犹可凭信。战国时期,官家藏书遭受严重破坏,传世文献大量流落民间,私人藏书盛行;私人著述活跃,成为私家藏书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散失窜乱巨至,传世文献难以凭信,需疑择而用,甚至出现焚书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藏书制度 私人藏书 官府藏书
下载PDF
湖州藏书文化的特点及其地位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玉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99,95,共5页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以百数千计,但能集中于一个地区,且如接力一般做出显著成就的并不多见。湖州有幸忝列其中,成为闻名海内的藏书之乡、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文化重镇。其中,守先待后的文化守藏精神,是湖州藏书绵延不绝,薪尽火传的重要...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以百数千计,但能集中于一个地区,且如接力一般做出显著成就的并不多见。湖州有幸忝列其中,成为闻名海内的藏书之乡、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文化重镇。其中,守先待后的文化守藏精神,是湖州藏书绵延不绝,薪尽火传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湖州藏书特点与历史地位立题思考,认为,历史时期的湖州藏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湖州之地上演的藏书聚散轮回的史剧,最终造就了湖州藏书之乡、文物之邦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 藏书 特点 地位
下载PDF
陆游家世藏书、刻书与著书 被引量:2
15
作者 衡大新 欧明俊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1-34,共4页
陆游出身于文化世家,其家世历来重视藏书、刻书和著书。陆游高祖陆轸信奉道教,因此道书收藏是其家世藏书的传统,祖父陆佃多著述,父亲陆宰为宋代浙中三大藏书家之首。陆游多藏书、刻书,精于校勘、考证,所作藏书题跋极有文献价值,著述宏... 陆游出身于文化世家,其家世历来重视藏书、刻书和著书。陆游高祖陆轸信奉道教,因此道书收藏是其家世藏书的传统,祖父陆佃多著述,父亲陆宰为宋代浙中三大藏书家之首。陆游多藏书、刻书,精于校勘、考证,所作藏书题跋极有文献价值,著述宏富。陆游少子陆子聿亦擅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家世 藏书 刻书 著书
下载PDF
北京古代书院藏书探微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连稳 王春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北京古代书院藏书来源大致上有购置、赐书、出版和搜集几个途径,其中购置是其主要渠道,为了使藏书更好地服务于书院的师生,北京古代书院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藏书管理制度。北京古代书院藏书在培养人才、传播理学和保存文化典籍方面发挥... 北京古代书院藏书来源大致上有购置、赐书、出版和搜集几个途径,其中购置是其主要渠道,为了使藏书更好地服务于书院的师生,北京古代书院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藏书管理制度。北京古代书院藏书在培养人才、传播理学和保存文化典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古代书院 藏书 研究
下载PDF
大理古代私人藏书浅谈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俊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4年第6期88-91,共4页
本文从大理古代私人藏书出现和发展,历史分期,私人藏书家等几个方面对大理古代 私人藏书作了简要论述,以期推进大理古代藏书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 私人藏书 古代藏书 大理 推进 历史分期 事业
下载PDF
曾国藩的藏书思想与读书之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洪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96-98,共3页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声名显赫的中兴名臣,被尊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其学问造诣之深,古今罕见。他终生以书为伴,并形成一整套藏书思想和读书之道,其内容为现代人们的图书收藏与阅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曾国藩 藏书 读书
下载PDF
论晚清帝师翁同龢的书籍人生
19
作者 史岩松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显赫人物,也是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一生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翁同龢无论是藏书、校书,还是读书、藏家交往都达到了顶级藏书家的标准,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士大夫藏书的典范。文章以书籍为线索来解... 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显赫人物,也是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一生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翁同龢无论是藏书、校书,还是读书、藏家交往都达到了顶级藏书家的标准,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士大夫藏书的典范。文章以书籍为线索来解读不一样的翁同龢,揭示其丰富多彩的嗜书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藏书 校书 读书
下载PDF
黄恩彤的书卷人生
20
作者 魏伯河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黄恩彤是晚清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在日渐没落的清朝后期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怀抱修齐治平的理想,一生手不释卷,不仅勤奋读书,而且大量著书,家中藏书万卷。读书、著书和藏书,构成了黄恩彤的书卷人生。他的读书和著书本着经世致用的明确目... 黄恩彤是晚清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在日渐没落的清朝后期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怀抱修齐治平的理想,一生手不释卷,不仅勤奋读书,而且大量著书,家中藏书万卷。读书、著书和藏书,构成了黄恩彤的书卷人生。他的读书和著书本着经世致用的明确目的,与其职守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律学、农学、兵学、制义、方志、族谱、传记等多个门类,其本人也成为著作等身的学者。考察黄恩彤的读书、著书和藏书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传统社会里读书人的人生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恩彤 读书 著书 藏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