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34
1
作者 施炜 叶列平 +1 位作者 陆新征 唐代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8,68,共9页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建筑结构需要足够的抗倒塌安全储备,以避免大震或特大地震的倒塌破坏。我国现行抗震设计尚缺乏大震抗倒塌定量设计方法和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定量评价指标。该文基于IDA的结...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建筑结构需要足够的抗倒塌安全储备,以避免大震或特大地震的倒塌破坏。我国现行抗震设计尚缺乏大震抗倒塌定量设计方法和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定量评价指标。该文基于IDA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按现行规范设计的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和抗倒塌安全储备,讨论了轴压比和倒塌机制对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动力增量时程分析 抗震设防烈度 倒塌机制 抗倒塌安全储备
原文传递
城市隧道施工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变机制及其控制 被引量:110
2
作者 张成平 张顶立 +2 位作者 王梦恕 李倩倩 刘胜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03-309,共7页
基于国内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面塌陷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地面塌陷事故案例,对城市隧道施工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变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北京地铁隧道施工诱发的44起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地面塌陷事故共16起,占全部事故的36%,所... 基于国内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面塌陷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地面塌陷事故案例,对城市隧道施工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变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北京地铁隧道施工诱发的44起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地面塌陷事故共16起,占全部事故的36%,所占比例较高;通过对国内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29起地面塌陷事故统计发现:管线渗漏和不良地质体是诱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两者诱发的事故合计比例高达69%,因此也是地面塌陷防控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案例统计分析结果,将地面塌陷的形成方式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隧道施工直接导致上覆地层失稳破坏形成的地面塌陷,隧道施工导致地层中不良地质体破坏而形成的地面塌陷,以及隧道施工导致管线渗漏水恶化而引发的地面塌陷。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城市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灾变机制及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面塌陷的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施工 地面塌陷 安全事故 灾变机制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我国岩溶塌陷研究综述 被引量:100
3
作者 张丽芬 曾夏生 +1 位作者 姚运生 廖武林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岩溶区资源的开发日益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也日趋频繁、严重,已成为岩溶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有效减轻其造成的危害势在必行。文章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岩溶塌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了岩溶塌陷的三大形成条... 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岩溶区资源的开发日益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也日趋频繁、严重,已成为岩溶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有效减轻其造成的危害势在必行。文章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岩溶塌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了岩溶塌陷的三大形成条件:一定发育程度的岩溶、上覆盖层、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及中国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规律,分别举例例证了它的几种成因机制,如重力致塌、潜蚀致塌等。由于其突发性及危害性,有必要对岩溶塌陷的预测防治进行深入研究,做到防灾减灾。基于此,总结了中国岩溶塌陷的监测预报和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措施等。针对塌陷的形成条件、塌陷现象或其危情的存在状况及其危害性,归纳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成因机制 监测预报 防治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确定的极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76
4
作者 杨峰 阳军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9-184,共6页
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浅埋隧道围岩压力,构造了浅埋隧道围岩两种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并推导了理论公式。将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转化为一个数学优化模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了两种破坏模式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对照... 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浅埋隧道围岩压力,构造了浅埋隧道围岩两种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并推导了理论公式。将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转化为一个数学优化模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了两种破坏模式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对照太沙基理论,对结果进行探讨,指出对于浅埋隧道而言,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隧道围岩压力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围岩压力 极限分析 上限法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振宇 刘晶波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3期43-48,共6页
如何衡量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1995年日本大阪(Kobe)地震使许多建筑物遭受严重损伤之后,人们对建筑物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从材料、构件... 如何衡量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1995年日本大阪(Kobe)地震使许多建筑物遭受严重损伤之后,人们对建筑物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从材料、构件和结构3个层次对国内外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伤评估 建筑结构 倒塌机制 地震作用 材料 构件 结构
下载PDF
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 被引量:60
6
作者 董金玉 杨继红 +2 位作者 伍法权 王东 杨国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7,共7页
由泥、砂岩互层或厚层砂岩夹泥岩等形成的类似"夹心饼干"的软硬互层近水平层状结构边坡,是三峡库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结构类型边坡。由于泥、砂岩风化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崩塌灾害现象是三峡库区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 由泥、砂岩互层或厚层砂岩夹泥岩等形成的类似"夹心饼干"的软硬互层近水平层状结构边坡,是三峡库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结构类型边坡。由于泥、砂岩风化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崩塌灾害现象是三峡库区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面组合、降雨作用和风化作用等方面对软硬互层高切坡的崩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软硬岩的差异性风化而造成的软岩空腔和硬岩中的结构面组合是造成崩塌的主要原因;其次,基于野外调查的地质现象分析,得到了软硬互层高切坡崩塌主要有倾倒、滑移、塑流拉裂、悬臂拉裂、错断等破坏机制,并概化出了各类破坏示意图;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泥砂岩软硬互层高切坡崩塌的形成破坏过程进行了再现和分析,其破坏过程为泥岩剥落-岩腔-砂岩裂隙张开-危岩体弯曲-倾倒崩塌-堆积坡脚;最后,在三峡库区高切坡各类破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对策。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高切坡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互层 崩塌 差异风化 破坏机制 离散元数值模拟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基于能量方法的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分析Ⅱ:悬链线机制 被引量:54
7
作者 李易 陆新征 叶列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6,共8页
悬链线机制下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计算是RC框架结构大变形阶段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关键。现有规范方法没有考虑非线性动力效应对该阶段抗力需求的影响,因而导致不安全的设计结果。根据RC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抗连续倒塌抗力需求分析... 悬链线机制下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计算是RC框架结构大变形阶段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关键。现有规范方法没有考虑非线性动力效应对该阶段抗力需求的影响,因而导致不安全的设计结果。根据RC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抗连续倒塌抗力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推导了RC框架结构在悬链线机制下抗连续倒塌子结构及其构件的非线性动力抗力需求与非线性静力抗力需求之间的关系,建立了RC框架结构悬链线机制下连续倒塌抗力需求计算的理论方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正确描述RC框架在悬链线机制下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抗连续倒塌 悬链线机制 抗力需求 能量方法
原文传递
盐穴储气库水溶造腔夹层垮塌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施锡林 李银平 +2 位作者 杨春和 屈丹安 马洪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15-3620,3626,共7页
盐岩矿床中难溶泥质夹层的存在给地下储库水溶造腔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地预测与控制水溶造腔过程中泥质夹层的垮塌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夹层垮塌力学机制研究以该问题为背景,建立了水溶造腔过程中夹层垮塌分析的力学模型,... 盐岩矿床中难溶泥质夹层的存在给地下储库水溶造腔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有效地预测与控制水溶造腔过程中泥质夹层的垮塌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夹层垮塌力学机制研究以该问题为背景,建立了水溶造腔过程中夹层垮塌分析的力学模型,并应用弹性板壳理论进行了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对夹层因局部破损及整体失稳引起垮塌的力学机制分别进行了论述,对夹层垮塌的力学机理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种计算夹层极限跨度的方法。研究成果对水溶造腔过程中夹层垮塌的预测与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盐岩 储气库 水溶造腔 夹层垮塌 力学机制
下载PDF
基于能量方法的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分析Ⅰ:梁机制 被引量:48
9
作者 李易 叶列平 陆新征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共8页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因偶然作用导致局部构件失效后剩余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现有规范对连续倒塌抗力需求计算采用经验系数法,因缺乏理论基础,难以合理考虑结构连续倒塌过程中的非线性和动力效应的影响,其可靠性不...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因偶然作用导致局部构件失效后剩余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现有规范对连续倒塌抗力需求计算采用经验系数法,因缺乏理论基础,难以合理考虑结构连续倒塌过程中的非线性和动力效应的影响,其可靠性不足。基于能量方法,建立了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推导出RC框架结构梁机制下抗连续倒塌子结构及其构件的非线性动力抗力需求与线性静力抗力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该关系对线性静力抗力需求的修正,能够综合考虑RC框架结构在梁机制下连续倒塌过程中的非线性和动力效应的影响。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现有规范中经验系数法的问题,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抗连续倒塌 梁机制 抗力需求 能量方法
原文传递
国外岩溶塌陷研究的发展及我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杨立中 王建秀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7年第S1期14-18,共5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岩溶塌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了岩溶塌陷的八种成因机制模式,六种诱发原因模式,并探索了利用岩溶塌陷破坏面性质及形状反演岩溶塌陷的力学成因机制,为岩溶塌陷成因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岩溶塌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了岩溶塌陷的八种成因机制模式,六种诱发原因模式,并探索了利用岩溶塌陷破坏面性质及形状反演岩溶塌陷的力学成因机制,为岩溶塌陷成因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在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诱发原因、预测预报、勘探方法、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新技术、新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影响因素 戌因机制 诱发因素 勘探方法 预测预报 工程处理
下载PDF
陷落柱形成的力学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许进鹏 梁开武 徐新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陷落柱存在是矿井安全的重大威胁,陷落柱形成机理的关键是溶洞顶板的破坏和塌陷机制,运用薄板理论分析了溶洞顶板的应力分布,得到溶洞顶板破坏是由于周边裂纹扩展开始的,并产生岩块分离体.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得出了溶洞顶板分离体塌陷的判... 陷落柱存在是矿井安全的重大威胁,陷落柱形成机理的关键是溶洞顶板的破坏和塌陷机制,运用薄板理论分析了溶洞顶板的应力分布,得到溶洞顶板破坏是由于周边裂纹扩展开始的,并产生岩块分离体.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得出了溶洞顶板分离体塌陷的判据.根据这些判据,分析了陷落柱的发生、发展及停止的过程,并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塌陷判据 形成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埋隧道工作面破坏模式与支护反力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杨峰 阳军生 赵炼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将浅埋隧道工作面稳定性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构造了隧道工作面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由一系列刚性滑块组成,其对应的速度场在隧道工作面正前方可由竖向逐渐变为近水平向,较为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由破坏模式和速度场的几何关系递推计算... 将浅埋隧道工作面稳定性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构造了隧道工作面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由一系列刚性滑块组成,其对应的速度场在隧道工作面正前方可由竖向逐渐变为近水平向,较为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上,由破坏模式和速度场的几何关系递推计算所需的几何参数,得到浅埋隧道工作面支护反力的目标函数,并建立了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利用Matlab编制程序求解该数学优化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维持浅埋隧道工作面稳定所需的支护反力及优化得到的破坏模式和速度场,并分析了影响工作面稳定的各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工作面 支护反力 稳定性 极限分析 上限法 破坏模式
下载PDF
浅谈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赵博超 朱蓓 +1 位作者 王弘元 赖柄霖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21,共7页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指出岩溶塌陷机制的多样性以及成因的复杂性;介绍了岩溶塌陷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及分析了岩溶发育、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补给、岩土性状、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重要因素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机理...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指出岩溶塌陷机制的多样性以及成因的复杂性;介绍了岩溶塌陷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及分析了岩溶发育、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补给、岩土性状、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重要因素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机理;介绍了岩溶塌陷的相关数学模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物理模型现阶段进展。展望岩溶塌陷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应着眼于结合多领域综合分析,完善定量研究体系和模型试验的功能。如今岩溶地区地下资源开采日益增多,通过对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和预测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深度了解岩溶塌陷的特征规律,既是社会发展需求,也具有推进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塌陷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数学模型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38
14
作者 何永金 《福建地质》 1995年第4期263-271,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的主要活动表现、特点、形成机理及其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并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提出防治的对策建议。此外,文中还扼要地介绍了福建发生地质灾害的背景条...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的主要活动表现、特点、形成机理及其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并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提出防治的对策建议。此外,文中还扼要地介绍了福建发生地质灾害的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岩溶塌陷 控制因素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岩溶塌陷的致塌力学模型研究——以泰安市东羊娄岩溶塌陷为例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滨 李治广 +1 位作者 董昕 陈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5,共7页
2003年5月泰安市东羊娄村发生大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仅塌陷坑面积就达750m2。经调查研究,真空吸蚀致塌和重力致塌是该岩溶塌陷形成的致塌力学机制,致塌力主要为覆盖层土体自身重力和地下水快速下降过程中形成的真空负压吸蚀力。根据岩... 2003年5月泰安市东羊娄村发生大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仅塌陷坑面积就达750m2。经调查研究,真空吸蚀致塌和重力致塌是该岩溶塌陷形成的致塌力学机制,致塌力主要为覆盖层土体自身重力和地下水快速下降过程中形成的真空负压吸蚀力。根据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分析结果,分3部分建立了岩溶塌陷的致塌力学综合模型,即基于普氏天然平衡拱理论的土洞极限平衡高度公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桶状塌陷坑形成判别公式和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的漏斗状塌坑形成判别公式,经东羊娄村岩溶塌陷后验分析,计算结果与岩溶塌陷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形成机制 力学模型 泰安市 东羊娄村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单向梁板子结构抗连续倒塌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初明进 周育泷 +1 位作者 陆新征 李易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40,共10页
梁和板组成的楼盖系统是框架结构的主要抗连续倒塌构件。为了分析各类结构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楼盖系统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该文首先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设计制作了8个钢筋混凝土单向梁板子结构缩尺试件,这些试件... 梁和板组成的楼盖系统是框架结构的主要抗连续倒塌构件。为了分析各类结构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楼盖系统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该文首先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设计制作了8个钢筋混凝土单向梁板子结构缩尺试件,这些试件具有不同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然后通过竖向加载试验研究这些试件在中柱破坏后的材料变形/损伤和抗连续倒塌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带楼板的子结构试件的承载能力明显高于相同截面的梁试件的承载能力;试件在梁机制阶段的承载能力主要由截面尺寸和钢筋面积所决定,而悬链线机制阶段的承载能力主要由截面中连续钢筋面积所决定;楼板的宽度、厚度和板内配筋以及梁高对梁机制下的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其中板宽在大于一定值后影响变得不显著;只有楼板宽度和楼板配筋率对悬链线机制下的承载力有显著影响;梁内抗震配筋对缩尺试件在两个阶段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影响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钢筋混凝土结构 梁柱子结构 抗连续倒塌承载力 梁机制 悬链线机制
下载PDF
方钢管柱-H形梁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抗连续性倒塌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伟 李玲 陈以一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9,共8页
以2个方钢管柱-H形梁内隔板式刚性连接节点试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半跨单柱型梁柱子结构,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梁柱节点在中柱失效的连续性倒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件梁柱节点采用栓焊混合连接方式,2个试件的腹板分别采用不同的螺栓排... 以2个方钢管柱-H形梁内隔板式刚性连接节点试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半跨单柱型梁柱子结构,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梁柱节点在中柱失效的连续性倒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试件梁柱节点采用栓焊混合连接方式,2个试件的腹板分别采用不同的螺栓排列形式。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均出现在节点区,发生于梁弦转角达到0.06 rad之后。最不利梁截面破坏时,首先发生下翼缘断裂,采用螺栓单列布置的试件发生下排螺栓孔壁局部承压与冲剪顺序破坏,而采用螺栓双列布置的试件发生剪切板内列螺孔处净截面开裂。梁柱子结构在加载前期主要通过受弯机制提供竖向抗力,在加载后期逐渐转变为依靠悬索机制抵抗上部荷载,且悬索机制最终可提供的竖向抗力高于前期受弯机制提供的竖向抗力。与梁柱节点采用腹板螺栓中部集中布置形式相比,腹板螺栓沿梁高度分散布置更利于梁翼缘开裂后剩余截面发展轴向拉力,可提高悬索机制竖向抗力与节点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节点 螺栓 静力试验 连续性倒塌 悬索机制 鲁棒性
原文传递
山东省泰莱盆地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延岭 陈伟清 +1 位作者 蒋小珍 管振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506,共12页
泰莱盆地位于山东省中部,截止2013年底,盆地内共发生有记录岩溶塌陷97处,161点次,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最新调查、监测成果,研究了泰莱盆地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地质结构模式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 泰莱盆地位于山东省中部,截止2013年底,盆地内共发生有记录岩溶塌陷97处,161点次,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最新调查、监测成果,研究了泰莱盆地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地质结构模式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盆地内岩溶塌陷点多集中分布于岩溶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其影响范围内;塌陷点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塌陷区第四系厚度一般小于30m,下伏基岩主要为奥陶纪灰岩;80%以上的塌陷集中发生于汛期。根据岩溶塌陷点土层结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建立了3种岩溶塌陷的基本地质模式:单层、双层和多层结构土层岩溶塌陷,其中单层结构土层岩溶塌陷的形成历经"真空吸蚀-崩解剥落-塌陷"3个阶段;双层土层结构岩溶塌陷形成演化过程可概括为"渗透变形-崩解垮塌-塌陷"或"真空吸蚀-渗透变形-塌陷"3个阶段;多层结构土层岩溶塌陷历经"真空吸蚀-渗透变形-崩解垮塌-塌陷"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莱盆地 岩溶塌陷 地质模式 机理
下载PDF
再论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前银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52-55,共4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努力探索,一些单位开展了大量野外和室内实验,获得了宝贵数据,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比较公认的"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作者通过对已有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努力探索,一些单位开展了大量野外和室内实验,获得了宝贵数据,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比较公认的"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作者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特别是对支撑"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结合在贵州六盘水地区岩溶塌陷的长期调查成果,认为研究岩溶塌陷,不能离开覆盖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不一,变形破坏方式也不一样。岩溶塌陷的形成发生,往往是多种作用的共同结果,同时提出了"溯源潜蚀"和"土体流变"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形成机制 溯源潜蚀 流变 潜蚀论 真空吸蚀论
下载PDF
黄土崩塌破坏模式及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根龙 张茂省 +1 位作者 苏天明 曾庆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1-549,共9页
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区最常见、致灾最为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黄土地形地貌、黄土类型及结构、黄土垂直节理、坡脚侵蚀、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黄土崩塌的成因,认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坡脚侵蚀作用是造成黄土崩塌的主要... 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区最常见、致灾最为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首先,从黄土地形地貌、黄土类型及结构、黄土垂直节理、坡脚侵蚀、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了黄土崩塌的成因,认为黄土中的垂直节理和坡脚侵蚀作用是造成黄土崩塌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野外黄土崩塌变形破坏特征及地质现象分析,将黄土崩塌归纳为拉裂-坠落式、拉裂-倾倒式、拉裂-下挫式和拉裂-滑移式4种主要破坏机制,并概化出了各类破坏示意图;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黑龙沟黄土崩塌的形成破坏过程进行了再现和分析,其破坏过程为侵蚀剥落-坡脚局部凹进-垂直节理张开-下挫解体-堆积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节理 黄土崩塌 坡脚侵蚀 破坏机制 离散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