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径流岩溶带垮塌充填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金强 田飞 +1 位作者 鲁新便 康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9-735,755,共8页
岩溶缝洞是塔河油田主要储集空间,但是它们70%以上的空间被地下河沉积砂泥和洞穴垮塌角砾等物质所充填,其中垮塌角砾约占30%。研究这些垮塌角砾的形成和分布对于岩溶储层地质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考察、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和地震资料... 岩溶缝洞是塔河油田主要储集空间,但是它们70%以上的空间被地下河沉积砂泥和洞穴垮塌角砾等物质所充填,其中垮塌角砾约占30%。研究这些垮塌角砾的形成和分布对于岩溶储层地质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考察、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发现径流岩溶带垮塌角砾大小、形态不一,而且与地下河砂泥沉积呈互层出现,颗粒较小的垮塌角砾有被搬运迹象;洞穴规模越大(如厅堂洞和干流洞)、越靠近活动性断层的溶洞和表层岩溶带的溶洞,垮塌角砾岩堆积厚度越大;颗粒较小的(<2 cm)垮塌角砾岩孔渗性差,颗粒较大者可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和含油性,后者构成了塔河油田岩溶缝洞储层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 垮塌角砾岩 径流岩溶带 奥陶系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大宁河特大拱桥桥址溶崩角砾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洪丹 陈卫忠 +2 位作者 谭贤君 彭元诚 戴永浩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9-734,共6页
由于大跨径上承式拱桥在拱座处将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导致地基变形,而溶崩角砾岩岩质较软,对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宁河特大桥桥址处溶崩角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得到溶崩角砾岩抗压特性并提出溶崩角砾岩的... 由于大跨径上承式拱桥在拱座处将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导致地基变形,而溶崩角砾岩岩质较软,对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宁河特大桥桥址处溶崩角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得到溶崩角砾岩抗压特性并提出溶崩角砾岩的流变力学模型,并将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所得的研究成果与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流变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本文研究成果为对我国建设中最长的上承式钢管拱桥———巫山大宁河大桥的长期稳定性分析及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崩角砾岩 力学特性 流变力学模型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水利枢纽工程溶塌角砾岩隧洞涌水塌方施工技术
3
作者 张斌 李国祥 +2 位作者 杨文 蔡润 白子斌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191-193,共3页
对溶塌性角砾岩特性地貌岩溶发育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使用普通的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对塌方体的高效处理,因此,出台了自进式管棚处理办法,使塌方体得以高效处理。论文针对水利枢纽工程溶塌性角砾岩隧洞涌水塌方的初期支护和施工工序等... 对溶塌性角砾岩特性地貌岩溶发育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使用普通的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对塌方体的高效处理,因此,出台了自进式管棚处理办法,使塌方体得以高效处理。论文针对水利枢纽工程溶塌性角砾岩隧洞涌水塌方的初期支护和施工工序等情况开展了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实现了人们从涌水塌方段的安全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塌性角砾岩 长石板隧洞 水利枢纽工程 涌水 塌方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台前斜坡沉积特征对黄石—广济铅锌(银)矿带的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得科 《湖北地质》 1991年第1期1-10,111-112,共12页
本文着重讨论该地区早三叠世台前斜坡的位置及沉积特征。详细论述了上斜坡塌积角砾岩和滑积角砾岩的特征与区别。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铅锌(银)矿带与塌积角砾岩的成因联系和矿带的分布。
关键词 塌积角砾岩 滑积角砾岩 台前斜坡相 黄石—广济
下载PDF
新疆乌恰乌拉根铅锌矿地质特征及角砾岩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石苏东 李守业 +2 位作者 邹滔 胡海宾 杨洋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7期94-96,共3页
乌拉根铅锌矿是区内典型的砂岩型铅锌矿,矿化主要产于克孜勒苏群顶部第5岩性段,受区内褶皱构造的制约。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将矿区内坍塌角砾岩分为白云岩角砾岩、白云岩+石膏角砾岩和残余石膏层三种类型,并总结其空间分布,... 乌拉根铅锌矿是区内典型的砂岩型铅锌矿,矿化主要产于克孜勒苏群顶部第5岩性段,受区内褶皱构造的制约。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将矿区内坍塌角砾岩分为白云岩角砾岩、白云岩+石膏角砾岩和残余石膏层三种类型,并总结其空间分布,初步认为坍塌角砾岩是盆地卤水对阿尔塔什组硬石膏层的溶蚀坍塌形成的。从其与铅锌矿化的关系显示,白云岩+石膏角砾岩和残余石膏层可作为矿区内富矿找矿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铅锌矿 坍塌角砾岩 乌拉根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古溶洞充填特征与垂向物性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婧芸 马晓强 侯加根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4-67,74,共5页
塔河油田古岩溶储层的储集性能与溶洞内部充填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露头、岩心和成像测井的直接认知,区分了溶洞内部的充填物类型和充填程度,开展了溶洞充填特征的识别研究,最后建立了溶洞充填结构模式,并探讨了基于充填特征的古溶洞物... 塔河油田古岩溶储层的储集性能与溶洞内部充填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露头、岩心和成像测井的直接认知,区分了溶洞内部的充填物类型和充填程度,开展了溶洞充填特征的识别研究,最后建立了溶洞充填结构模式,并探讨了基于充填特征的古溶洞物性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溶洞充填物主要有搬运型沉积物、垮塌型堆积物及化学型胶结物三种类型,溶洞充填程度可分为部分充填型溶洞和全充填型溶洞;不同充填特征的溶洞表现出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溶洞的充填结构具有"多期次、准层状"的特点,垮塌角砾岩充填多与砂泥混积,物性较差,砂泥岩充填段物性相对较好,整体孔隙度分布表现出多段韵律叠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溶洞 充填物 充填程度 垮塌角砾岩
下载PDF
湖北利川福宝山盆地三叠纪嘉陵期成盐成钾条件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明声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从古地理、古构造入手阐述了福宝山盆地古地理条件的形成、发展,尤其是区内帚状构造应力的作用给盆地成盐成钾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地质条件。福宝山盆地以其优越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和成盐的岩相组合条件与邻区成盐条件进行比较,论述了本... 从古地理、古构造入手阐述了福宝山盆地古地理条件的形成、发展,尤其是区内帚状构造应力的作用给盆地成盐成钾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地质条件。福宝山盆地以其优越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和成盐的岩相组合条件与邻区成盐条件进行比较,论述了本区成盐成钾的优越性和探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宝山盆地 泻湖 帚状构造 垮塌角砾岩
下载PDF
多种勘探手段排查岩溶陷落柱的突水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立新 赵长征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5期75-78,共4页
为查明煤矿采区内疑似岩溶陷落柱是否存在突水的威胁,选用了三维地震法、电法、地质钻探、孔内测井和抽水试验等多种勘探及试验手段进行了探查分析。使用三维地震勘探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分析了陷落柱的构造空间展布规模;电法勘探解释了陷... 为查明煤矿采区内疑似岩溶陷落柱是否存在突水的威胁,选用了三维地震法、电法、地质钻探、孔内测井和抽水试验等多种勘探及试验手段进行了探查分析。使用三维地震勘探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分析了陷落柱的构造空间展布规模;电法勘探解释了陷落柱影响区域内各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其水力联系;孔内简易水文观测及抽水试验揭示了赋水区的充水强度;钻探和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揭露了陷落柱影响区内的岩层分布规律及岩石结构的完整性。探查结果表明,陷落柱范围内各含水层处富水性弱,通过陷落柱难以构成煤层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排除了通过岩溶陷落柱突水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岩溶陷落柱 含水层 突水
下载PDF
河北北部下寒武统馒头组沉积环境及找矿意义
9
作者 石立国 彭树华 《吉林地质》 2014年第1期8-10,共3页
冀北下寒武统馒头组底部有一套层位稳定的紫红色、灰黄色白云质砾岩和页岩。砾石具棱角状或次棱角状,粒度分选差,砾石成分与填隙物成分相同,主要为白云岩。根据对该层位岩石组成、沉积特征的分析,其成因与砾岩(碳酸盐岩)中盐类物质经次... 冀北下寒武统馒头组底部有一套层位稳定的紫红色、灰黄色白云质砾岩和页岩。砾石具棱角状或次棱角状,粒度分选差,砾石成分与填隙物成分相同,主要为白云岩。根据对该层位岩石组成、沉积特征的分析,其成因与砾岩(碳酸盐岩)中盐类物质经次生变化形成溶塌角砾岩相关。由于该层位稳定,含盐类物质较高,因此在一定层位有可能找到石膏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馒头组 页岩 溶塌角砾岩
下载PDF
物探方法对已知岩溶陷落柱的对比试验效果
10
作者 刘振铎 刘念慈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3-390,共8页
选择磁偶源频率测深法与地震折射波法,在岩溶陷落柱已被查明的河下矿区进行试验效果对比,证明利用低阻、低速带确定岩溶陷落柱是可行的。使用该两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互补,从而提高推断解释之准确性。这对于在条件相似的华北地区进行岩... 选择磁偶源频率测深法与地震折射波法,在岩溶陷落柱已被查明的河下矿区进行试验效果对比,证明利用低阻、低速带确定岩溶陷落柱是可行的。使用该两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互补,从而提高推断解释之准确性。这对于在条件相似的华北地区进行岩溶陷落柱的调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隐落柱 对比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贵州省天柱县大河边地区寒武系乌训组滑塌建造的物源及其意义
11
作者 王文杰 杨光忠 +4 位作者 刘灵 林泽渊 李永刚 杨贵龙 罗邦良 《贵州地质》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沉积岩中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乌训组即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通过地质调查分析,可见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瘤状灰岩建造、散布于炭质粘土岩中的“钙质结核”和灰岩中的泥岩脉,以及一系列滑移褶皱褶曲... 沉积岩中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乌训组即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通过地质调查分析,可见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瘤状灰岩建造、散布于炭质粘土岩中的“钙质结核”和灰岩中的泥岩脉,以及一系列滑移褶皱褶曲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等类型。根据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和乌训组沉积建造处于大陆斜坡环境的古地理背景分析,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应来源于乌训组北西侧处于台地边缘相的清虚洞组,结合灰岩中的泥岩脉即典型震积泥岩脉现象,综合认为,乌训组普遍发育的各种类型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和其它变形建造,系地震营力及其导致的滑塌滑移事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 鲕粒灰岩 “钙质结核” 震积泥岩脉 瘤状灰岩 贵州天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