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赵菁 《博物院》 2020年第4期92-98,共7页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校外课程资源为健全人格的学生培养提供了支持,为学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但实践中出现了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不够和教师因缺乏开发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技能技巧...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校外课程资源为健全人格的学生培养提供了支持,为学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但实践中出现了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不够和教师因缺乏开发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技能技巧,而使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功能和价值未能被充分利用起来等问题。厘清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概念,明确开发范围,总结博物馆藏品课程化转换的方法,推动教师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意识的提升将有助于馆校资源更好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馆校合作 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 5R方法 教师
原文传递
矛盾、边界和文化工具:西方国家馆校合作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季娇 翟俊卿 王秀江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26,共15页
博物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域,在儿童核心素养培育中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馆校合作是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博物馆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得到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相较而言,在北美、欧洲和... 博物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域,在儿童核心素养培育中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馆校合作是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博物馆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得到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相较而言,在北美、欧洲和澳洲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博物馆已经纳入到常态教育体系中,馆校合作呈现出持续和动态的良性发展态势。本文以实践共同体理论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视角,发现西方国家馆校合作历史进程中存在以下矛盾和冲突:(1)基于博物馆情境的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不足;(2)馆校双方教育人员缺乏深度对话和反思;(3)博物馆教育实践没有凸显独特的非正式性;(4)馆校双方教育人员专业发展存在瓶颈。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本文以"文化工具"作为框架提出以下建议:(1)以合适的教育理论指引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和实践;(2)构建以儿童服务为宗旨的馆校双方教育人员对话平台;(3)合理采用技术工具支持儿童的博物馆学习;(4)培养促进馆校双方合作的"破冰者"。馆校合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本文通过综述西方国家馆校合作共同体的建构与发展,以期为建构和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馆校合作共同体提供多种可能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馆校合作 博物馆教育 共同体 社会文化理论
下载PDF
协同论视角下的馆校合作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乐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9,47,共7页
馆校合作不应简单地被描述为一种教学行动,而是具有更深理论内涵的教育概念,也是由特定因素和合法条件共同构筑的综合命题。从协同论的角度分析,当学校和场馆同意建立合作关系时,这也意味着它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双方均渴望彼与己获得... 馆校合作不应简单地被描述为一种教学行动,而是具有更深理论内涵的教育概念,也是由特定因素和合法条件共同构筑的综合命题。从协同论的角度分析,当学校和场馆同意建立合作关系时,这也意味着它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双方均渴望彼与己获得某种收益,并将这种合作关系长期维持下去,从而构建成一种基于非对称的有序系统的伙伴关系。参与主体的独特身份也使馆校双方的共识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合作 场馆 展品
下载PDF
场馆教育的前沿问题与热点探讨——访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大卫·安德森教授 被引量:6
4
作者 大卫·安德森 王乐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年第5期61-67,96,共8页
场馆教育内涵与功能的教育争议主要源于历史发展的民主进程和场馆教育学科视角的差异。通过反思教育与学习的本质演进,场馆应当更具包容性,并且与现代教学理论相关联。场馆与学校、家庭等主体的关系也应当服务于后者动态和变化的需要。... 场馆教育内涵与功能的教育争议主要源于历史发展的民主进程和场馆教育学科视角的差异。通过反思教育与学习的本质演进,场馆应当更具包容性,并且与现代教学理论相关联。场馆与学校、家庭等主体的关系也应当服务于后者动态和变化的需要。在数字化时代,场馆教育要正视技术升级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科学地让技术服务于教育。在此过程中,中国应当转变借鉴模式,基于本土环境探索适合自己的场馆教育。当展望未来时,我们会发现场馆教育正在向学术化、学科化和理论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场馆教育 馆校合作 家庭教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以承德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艾虹 吕晓青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博物馆作为集教育、研究、保护、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非盈利性常设机构,收藏和铭记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以承德博物馆为例,从馆校合作、资源开发等角度探究博物馆开展铸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博物馆作为集教育、研究、保护、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非盈利性常设机构,收藏和铭记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以承德博物馆为例,从馆校合作、资源开发等角度探究博物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与策略,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促进新时代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及其教育职能的践行,需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研发、统筹协作、质量保障等,从而构建科学系统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博物馆 馆校协作 长效机制
下载PDF
馆校合作在线直播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6
作者 吴媛 张英姿 +1 位作者 苗秀杰 周丽娟 《今日科苑》 2024年第6期17-25,共9页
在线直播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使用视频、语音与学生进行多向实时互动的教学活动,已成为衔接馆校合作的新途径。本文在分析馆校合作在线直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具体实施路径包括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 在线直播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使用视频、语音与学生进行多向实时互动的教学活动,已成为衔接馆校合作的新途径。本文在分析馆校合作在线直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具体实施路径包括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及数字化教学能力;发挥科技馆优势做大做强数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合作 在线教育 科学教育
下载PDF
论数字化时代馆校合作教学的智慧型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乐 《现代教育论丛》 2019年第1期34-41,共8页
馆校合作在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和教学范式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适应性,有效地补偿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与不足。如今数字化已经融入生活,人们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数字化成长",馆校合作的智慧型建设也势在必行。基于IBM提出的以学习... 馆校合作在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和教学范式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适应性,有效地补偿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与不足。如今数字化已经融入生活,人们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数字化成长",馆校合作的智慧型建设也势在必行。基于IBM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系统,学习环境、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和交互技术共同构成了智慧型的馆校合作教学。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从场馆和学校两个场域着手;智慧课程资源建设包括课程资源的智慧型采集与智慧型利用两个步骤;智慧教学模式建设以虚拟导览教学、教学资源专项服务和专属网络空间服务为主;智慧交互技术建设包括人与展品互动的技术、辅助参观的技术和社会交往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馆校合作 智慧教育
下载PDF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赵慧勤 张天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71,96,共9页
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随着场馆的普及与发展,发挥这一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传统学校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不足,以... 核心素养的提出,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随着场馆的普及与发展,发挥这一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传统学校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不足,以及场馆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优势,指出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纽带的馆校合作的契合点,从主题式课程构建、学习活动设计、协同学习平台搭建、教学团队打造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化的馆校合作策略,实现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师资队伍的紧密对接,为我国现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馆校合作 主题式课程 学习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