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罐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干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寒湿凝滞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晓燕 陈泽林 李飞 《现代中医临床》 2022年第1期1-4,10,共5页
目的观察走罐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干预慢性盆腔炎(CPID)合并盆腔积液寒湿凝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PID合并盆腔积液寒湿凝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26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 目的观察走罐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干预慢性盆腔炎(CPID)合并盆腔积液寒湿凝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PID合并盆腔积液寒湿凝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26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走罐疗法。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腰骶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盆腔积液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6例中,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29例中,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1%。经秩和检验,Z=-1.737,P=0.082,P>0.05,说明2组中医证候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对照组除大便异常外,其余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2组腰骶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盆腔积液量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减少(P<0.05),2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罐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干预CPID合并盆腔积液寒湿凝滞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罐 桂枝茯苓胶囊 慢性盆腔炎 盆腔积液 腰骶胀痛 寒湿凝滞证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松解理筋手法联合微波理疗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荷琴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观察松解理筋手法联合微波理疗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理疗+牵引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松解理筋手法+微波理治疗。两组均以6 d为... 目的:观察松解理筋手法联合微波理疗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理疗+牵引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松解理筋手法+微波理治疗。两组均以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疗效评定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积分、疼痛程度、身体损害指数评定量表(PⅡ)和寒湿瘀阻证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JOA评分改善优良率为72.59%,对照组为54.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0.05);观察组JOA量表主观症状、运动障碍、日常功能活动受限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腰前屈、腰后伸、腰侧屈、单腿直腿抬高、脊柱触痛、双侧主动直腿抬高、仰卧起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和寒湿瘀阻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松解理筋手法联合微波理疗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寒湿瘀阻证 松解理筋手法 微波理疗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瘀阻证慢性腰痛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茹延龙 黄晓云 +4 位作者 王冰瑶 吴莉娜 王博毅 孙玲莉 闫建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瘀阻证慢性腰痛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寒湿瘀阻证慢性腰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瘀阻证慢性腰痛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寒湿瘀阻证慢性腰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估量表(JOABPE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肌等长收缩最大前屈肌力、最大后伸肌力均大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瘀阻证慢性腰痛患者的效果明显,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推拿手法 慢性腰痛 寒湿瘀阻证
下载PDF
腰骨痹痛汤治疗寒湿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勇 杨春智 +1 位作者 胡桂芳 余凤嫦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5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腰骨痹痛汤治疗寒湿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寒湿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腰骨痹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腰骨痹痛汤治疗寒湿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寒湿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腰骨痹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骨痹痛汤治疗寒湿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骨痹痛汤 寒湿瘀血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邹生燕 李春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病人均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腰痛病病人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病人均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腰痛病病人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纯的平衡火罐疗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泥灸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为节点,依据腰痛病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压痛及腰部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观察组病人压痛及腰部疼痛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能够有效缓解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火罐 中药泥灸 寒湿痹阻 腰痛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寒湿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蔡燕 周宗波 +3 位作者 桂树虹 陈桂珠 李玉玲 竺嘉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133,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9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普拉提运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 目的:观察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9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普拉提运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进行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在疼痛状况(PP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量表(JOA)和寒湿瘀阻证评分,治疗后患者行自我疗效评估;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 226,P <0. 05),自我疗效评估也优于对照组(Z=2. 104,P <0. 05);治疗后观察组SF-MPQ量表PRI,VAS和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JO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寒湿瘀阻证评分和OD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TNF-α,IL-1β,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6-Keto-PGFla高于对照组(P <0. 01),TXB2/6-Keto-PGFla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针刺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NLBP,近期能改善疼痛等症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并具有一定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寒湿瘀阻证 乌附麻辛桂姜汤 复发
原文传递
独活寄生合剂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谢心军 王林华 +2 位作者 严可 钟炜钰 卢敏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6-27,30,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合剂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60例符合诊标准的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合剂治疗3月,对照组服用双醋瑞因胶囊3月。在治疗结束时观察患者的疗效,采用生存质量SF-3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合剂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60例符合诊标准的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合剂治疗3月,对照组服用双醋瑞因胶囊3月。在治疗结束时观察患者的疗效,采用生存质量SF-36问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2月、治疗结束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疼痛、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9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方面:治疗1月时,2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2组患者的PF、BP、GH、SF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的RP、VT、RE、MH虽也有一定改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合剂和双醋瑞因胶囊均可缓解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但在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炎 寒湿阻络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249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永强 吴军豪 +3 位作者 姚宏明 吕建元 孙彦林 殷书梅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327例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和麝香追风膏外敷治疗,疗程6天。观察两组关节疼... 目的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327例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和麝香追风膏外敷治疗,疗程6天。观察两组关节疼痛VAS评分和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型骨关节炎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星止痛膏 骨关节炎 寒湿瘀阻型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药热敷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龙恩 苏楠 +1 位作者 祝远瑞 祝桂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8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型后按就诊顺序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卧床休息、腰椎牵引、针灸、腰背肌功能锻炼等。对照组143例大盐500g炒热装入布袋,置于腰骶疼痛...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8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型后按就诊顺序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卧床休息、腰椎牵引、针灸、腰背肌功能锻炼等。对照组143例大盐500g炒热装入布袋,置于腰骶疼痛处反复熨烫,1~2次/d,30min/次,每袋用2~3d。治疗组143例寒湿血瘀-腰痛热敷散Ⅰ号;湿热阻络-腰痛热敷散Ⅱ号;陈醋100m L将药粉100~150g拌湿(手握不流药汁为度),放入纱布袋内,微波炉加热/锅炒(温度40~45℃),反复熨烫腰骶疼痛处,1~2次/d,30min/次,每袋用2~3d;大盐500g炒热装入布袋,置于热敷袋上。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数)、下腰痛评分标准(JOA分数)、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评分(ODI分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随访3~6个月,观测远期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VAS、JOA、ODI评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不同证型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热敷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热敷 寒湿血瘀 腰痛热敷散Ⅰ号 湿热阻络 腰痛热敷散Ⅱ号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分数) 下腰痛评分标准(JOA分数) 0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评分(0DI分数)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于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灿灿 毛海燕 +7 位作者 吉秀家 连小龙 张作良 陈元欢 岳斌 张小花 申剑 武权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4-791,共8页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入核情况;qPCR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病灶中TLR2、MyD88、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PGE2、E2、P。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热痛潜伏期缩短,粪便含水率增加;子宫体积增大,腹腔可见明显异位灶且HE染色显示炎症浸润;免疫组化显示NF-κB表达增加;异位组织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外周血TNF-α、IL-6、PGE2、E2增高,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体积减小、异位灶重量减轻、疼痛潜伏期延长;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粪便含水率减少;药物干预后炎症反应改善、NF-κB表达下降;TLR2、MyD88、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外周血TNF-α、IL-6、PGE2、E2降低、P升高。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可以降低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这可能与抑制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腹腔炎症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湿瘀结证 痛经 加味少腹逐瘀汤 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微环境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瘀阻型产后身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颜华 刘学敏 +3 位作者 唐晓丽 郭莹莹 郭维秀 李亚男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瘀阻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中医辨证为寒湿瘀阻型产后身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瘀阻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中医辨证为寒湿瘀阻型产后身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口服正清风痛片治疗,每次2片,每天3次,共治疗4周。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症状量化总积分为(5.49±4.4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量化总积分为(7.82±4.19)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量化总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36例,占40.0%(36/90),显效38例,占42.2%(38/90),有效14例,占16.6%(14/90),无效共有2例,占2.2%(2/90),临床总有效率为97.8%(88/9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16例,占17.8%(16/90),显效38例,占42.2%(38/90),有效22例,占24.4%(22/90),无效14例,占15.6%(14/90),临床总有效率为84.4%(76/80),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瘀阻型产后身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加减 寒湿瘀阻型 产后身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桂枝、茯苓、桃仁治疗寒湿瘀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涵 顾成娟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5期574-576,共3页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过食寒凉冷饮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常态,寒湿直中中焦,脾胃则首当其冲,先受其害。寒湿中阻,脾胃气机运行不畅,日久气耗阴伤而成瘀。仝小林院士提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既要追根溯源,抓住寒湿之始动因素,又要活...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过食寒凉冷饮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常态,寒湿直中中焦,脾胃则首当其冲,先受其害。寒湿中阻,脾胃气机运行不畅,日久气耗阴伤而成瘀。仝小林院士提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既要追根溯源,抓住寒湿之始动因素,又要活血化瘀,从瘀论治。针对该病机,桂枝、茯苓、桃仁三味小方为治疗寒湿瘀的基础方,方中桂枝能化气而消其本寒,茯苓渗脾湿,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积癖,诸药合用,“调其寒温,扶其正气”,共奏散寒除湿、活血消癥之效。临床常用剂量为桂枝9~15 g,茯苓9~30 g,桃仁9~15 g,均较安全,未见不良反应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瘀 桂枝 茯苓 桃仁 仝小林
下载PDF
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IL-6/GP130通路的调控研究
13
作者 申剑 万文文 +8 位作者 康瀚卿 黄灿灿 梁莉 毛海燕 吉秀家 陈元欢 岳斌 张小花 武权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05-3112,共8页
目的基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糖蛋白130(Glycoprotein 130,GP130)通路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液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elper 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elper 2,Th2)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 目的基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糖蛋白130(Glycoprotein 130,GP130)通路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液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elper 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elper 2,Th2)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和冰水浴法构建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模型。采用HE、Masson染色比较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流式细胞学检测腹腔液中Th1、Th2细胞;Elisa测定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INF-γ(interferon-γ,INF-γ)。结果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疼痛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减少、盆腔粘连减轻,异位病灶总体积减少(P<0.05);病理显示药物干预后炎症改善,胶原沉积减轻;药物干预后异位组织IL-6、IL-6R、GP130蛋白表达降低;腹腔液中Th1细胞比例增高,Th2细胞比例下降;外周血IL-4、IL-10降低、外周血IL-12、INF-γ升高。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可以改善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腹腔液Th1/Th2平衡及调节IL-6/GP130信号通路,进而减轻模型小鼠腹腔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湿瘀结证 痛经 加味少腹逐瘀汤 白介素6/糖蛋白130通路 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
原文传递
时燕萍运用中医药从免疫炎症方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金秀 时燕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8-41,共4页
时燕萍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总结为"在内正气不足,在外寒湿阻滞",导致气血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肾阳虚弱,脏腑经络失于温养,不荣则痛,强调辨证属寒湿瘀阻者多见,病机可概括为"寒湿-蕴阻-癥瘕&quo... 时燕萍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总结为"在内正气不足,在外寒湿阻滞",导致气血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肾阳虚弱,脏腑经络失于温养,不荣则痛,强调辨证属寒湿瘀阻者多见,病机可概括为"寒湿-蕴阻-癥瘕";西医方面,本病发生多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局部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发生,导致盆腔微环境改变,炎性致痛因子及组织增生及盆腔粘连等多种途径共同造成慢性疼痛发作,反复日久,血流变学改变,盆腔异位包块形成,即"炎症-疼痛-包块"途径,中西医理念相互对应,不谋而合。治疗上主张不论何种病因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均应重视"炎症-疼痛-包块"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中医药早期扶正化瘀、温经散寒除湿,并从浅治,积极阻断上述途径,以期缓解疼痛及预防疾病进展演变,自拟经验方加味内异停,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 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盆腔痛 免疫炎性效应 中医药 寒湿瘀阻 痛经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腰痛宁胶囊治疗寒湿瘀阻型腰椎骨性关节炎量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竞 杨晓利 +1 位作者 张静 王志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给药研究腰痛宁胶囊在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镇痛、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作用及其是否存在量效关系。方法:将72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给予腰痛宁胶囊6粒/d,治疗B组给予腰痛宁胶囊4粒/d,疗程均为...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给药研究腰痛宁胶囊在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镇痛、功能等方面的改善作用及其是否存在量效关系。方法:将72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给予腰痛宁胶囊6粒/d,治疗B组给予腰痛宁胶囊4粒/d,疗程均为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止痛起效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其等级疗效指数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在有效性各项指标上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宁胶囊对腰椎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镇痛及功能改善作用,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宁胶囊 腰椎骨性关节炎 寒湿瘀阻 量效关系
下载PDF
温针灸对寒湿瘀阻型坐骨神经痛患者PGE_2、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航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0期3250-3252,共3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对寒湿瘀阻型坐骨神经痛患者PGE_2、IL-6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试验组则联合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 目的研究温针灸对寒湿瘀阻型坐骨神经痛患者PGE_2、IL-6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试验组则联合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积分以及血清PGE_2、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下肢疼痛、压痛、下肢麻木、功能障碍、恶寒畏冷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PRI、VAS、PPI等疼痛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PGE_2、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可通过降低寒湿瘀阻型坐骨神经痛患者血清PGE_2、IL-6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温针灸 寒湿瘀阻型 坐骨神经痛 前列腺素E_2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寒湿瘀阻证)6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尚欢 宋永伟 李建垒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1期29-31,4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随机、盲法、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腰椎增生性脊柱炎患者1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随机、盲法、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腰椎增生性脊柱炎患者1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熏蒸联合牵引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变化情况,并根据ODI改善率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62例,对照组完成64例。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ODI评分均逐渐下降,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及随访时,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 <0.05)。治疗组优5例,良38例,可16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优2例,良34例,可18例,差10例,总有效率为8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药熏蒸标准化操作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腰椎活动功能,简单有效,安全性高,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增生性脊柱炎 寒湿瘀阻证 中药熏蒸 牵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加味痹证“三两三”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伟 孔繁飞 +3 位作者 沈毅 钟柳娜 杨阳 张炳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痹证"三两三"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痹证&... 目的观察加味痹证"三两三"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痹证"三两三"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临床症状与体征(TJC28、SJC28、VAS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病情评估指数(PGA、MDGA、CDA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67.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TJC28、SJC28、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JC28、SJC28、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ESR、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SR、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GA、MDGA、CDA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GA、MDGA、CDA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痹证"三两三"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可缓解疼痛,降低疾病活动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瘀阻 加味痹证“三两三”方 甲氨蝶呤 和血法
下载PDF
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庆 张玮 +4 位作者 胡思源 钟成梁 李华南 赵娜 海兴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043-4048,共6页
目的评价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盲法(第3方评价)、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根据SAS 9.1.3生成的随机数字分入试验A组(4粒组)120例,试验B组(6粒组)120例,对照组12... 目的评价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盲法(第3方评价)、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根据SAS 9.1.3生成的随机数字分入试验A组(4粒组)120例,试验B组(6粒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试验组口服腰痛宁胶囊,对照组口服腰痹通胶囊,疗程4周。期间设立3个访视点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并记录患者治疗疼痛的起效时间,于治疗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ODI等级疗效显示试验A组(4粒组)的优秀率为85.83%、对照组为73.95%、试验B组(6粒组)为85.00%,试验A组优于试验B组及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最少。VAS评分和ODI的下降值试验B组优于试验A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阻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能快速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宁胶囊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瘀阻证 临床试验研究 视觉模拟(VAS)评分
原文传递
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寒湿瘀阻证非特异性下腰痛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宜军 杨勇 孙丽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95-200,共6页
目的:评价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_(lα)(6-Keto-PGF_(l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 目的:评价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_(lα)(6-Keto-PGF_(l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176例患者以入诊先后顺序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腰腿痛丸+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电针。两组疗程均为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简化McG ill疼痛量表(SF-MPQ),压痛情况评分,并进行压痛和痛阈值的测量;功能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法评估;进行寒湿瘀阻证和总体感觉(PGIC)评价;检测治疗前后IL-1β,TXB2,6-Keto-PGF_(lα),CGRP和VI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JOA总改善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3.95%(χ~2=5.564,P<0.05);观察组疼痛感觉评分、疼痛情绪评分、疼痛总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硬度值低于对照组,压痛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痛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JOA量表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GIC"明显好转"的患者为68.67%,多于对照组的50.62%(χ~2=5.558,P<0.05);观察组IL-1β,TXB2,CGRP和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_(lα)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NLBP寒湿瘀阻证患者,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寒湿瘀阻证 附子汤 芍药甘草汤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