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E向北越赤道气流与ITCZ的强度增强具有明显的关系;10~15 d前130°E~140°E与150°E~160°E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145°E~170°E位置上ITCZ强度的增加具有指示意义。越赤道气流强度对同期110°E~140°E经度ITCZ位置的变化也有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冷空气的活动是造成越赤道气流加强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易造成100°E~160°E经度带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特别是140°E~165°E的越赤道气流有利于ITCZ强度增加,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高压
越赤道气流强度
影响
热带西太平洋
热带气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笑晨
智协飞
+1 位作者
赵欢
陈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70,共10页
利用1980—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气象局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研究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北半球夏季925 h Pa经向风超过6 m/s的频数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最高,达40 d/a。为此,确定澳大...
利用1980—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气象局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研究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北半球夏季925 h Pa经向风超过6 m/s的频数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最高,达40 d/a。为此,确定澳大利亚冷空气侵入南北半球低纬的关键区为澳大利亚东北部所罗门海地区,并用该区域经向风风速定义了一个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度指数。该指数与越赤道气流及赤道西风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还与同期的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南方涛动指数)显著相关。当SOI偏低(高)时,关键区经向风风速偏强(弱)。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弱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的变化与季风槽的变化一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总数则无显著差异。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年季风槽偏强偏东,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偏南;而弱年季风槽偏弱偏西,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西偏北。低层涡度场、水汽输送、风垂直切变以及低纬地区对流活动的分布表明,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年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偏南;弱年偏西、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南方涛动
所罗门海经向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OAC)
国家海洋局大连中心站
上海台风研究所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12)
上海台风研究所开放课题资助
文摘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E向北越赤道气流与ITCZ的强度增强具有明显的关系;10~15 d前130°E~140°E与150°E~160°E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145°E~170°E位置上ITCZ强度的增加具有指示意义。越赤道气流强度对同期110°E~140°E经度ITCZ位置的变化也有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冷空气的活动是造成越赤道气流加强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易造成100°E~160°E经度带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特别是140°E~165°E的越赤道气流有利于ITCZ强度增加,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和加强。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高压
越赤道气流强度
影响
热带西太平洋
热带气旋
Keywords
cold
air
over
australia
cross
equator
air
stream
affectio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分类号
P723.9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笑晨
智协飞
赵欢
陈龙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东亚季风与区域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团队
福建省气候中心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7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5204)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3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5052)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利用1980—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气象局的最佳台风路径资料,研究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北半球夏季925 h Pa经向风超过6 m/s的频数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域最高,达40 d/a。为此,确定澳大利亚冷空气侵入南北半球低纬的关键区为澳大利亚东北部所罗门海地区,并用该区域经向风风速定义了一个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度指数。该指数与越赤道气流及赤道西风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还与同期的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南方涛动指数)显著相关。当SOI偏低(高)时,关键区经向风风速偏强(弱)。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弱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的变化与季风槽的变化一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总数则无显著差异。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年季风槽偏强偏东,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偏南;而弱年季风槽偏弱偏西,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西偏北。低层涡度场、水汽输送、风垂直切变以及低纬地区对流活动的分布表明,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强年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偏东、偏南;弱年偏西、偏北。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南方涛动
所罗门海经向风
Keywords
cold
air
activity
over
australia
tropical
cyclon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OI
Solomon
Sea
V-wind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陈笑晨
智协飞
赵欢
陈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