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及其机理 被引量:78
1
作者 张小璇 任源 +1 位作者 韦朝海 陈金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3-1120,共8页
采用粉末活性炭静态吸附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的TOC成分,考察pH值、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从分子结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等方面来判断其吸附类型和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并从理论上解析活性炭对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吸... 采用粉末活性炭静态吸附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的TOC成分,考察pH值、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从分子结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等方面来判断其吸附类型和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并从理论上解析活性炭对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对选定的活性炭,pH值升高对吸附有负效应;在TOC浓度为40.0-60.0 mg·L^-1的水样中投加1.000 mg·L^-1活性炭,吸附容量可达(37.2±7.8)mg·g^-1;长链烃、苯系物、卤代物等非极性有机物和酚类等酸性有机物在pH<8.0时吸附效果较好,胺类等碱性有机物在碱性条件下易于被吸附;TOC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分别是吸附初期和吸附后期的主要速率控制步骤,吸附活化能Ea=38.75kJ·mol^-1;吸附等温线符合linear方程,说明吸附过程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在活性炭与水溶液中的分配过程;热力学参数△G^0、△H^0为负值,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残留的长链烃、卤代物、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有机物可以通过吸附法分离去除,酚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含量少的活性炭或其它非极性有机吸附剂适合于处理该类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有机污染物 粉末活性炭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延迟焦化动态机理模型的开发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现峰 彭飞 +2 位作者 刘金龙 沙颖逊 王龙延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3,共4页
根据渣油热裂解反应的规律及工业延迟焦化过程的特点 ,建立了延迟焦化十一集总反应动力学动态机理模型 ,编制了可以动态模拟工业延迟焦化过程的模拟优化软件DCLK ,该软件可以体现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的非稳态性等特点 ,能够预测焦炭塔一个... 根据渣油热裂解反应的规律及工业延迟焦化过程的特点 ,建立了延迟焦化十一集总反应动力学动态机理模型 ,编制了可以动态模拟工业延迟焦化过程的模拟优化软件DCLK ,该软件可以体现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的非稳态性等特点 ,能够预测焦炭塔一个操作周期内任意时刻的产品产率和焦炭塔内各物料的即时组成 ,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装置的实际生产数据非常接近 ,基本反映了延迟焦化过程的规律 ,可用于对焦化工艺过程进行模拟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延迟焦化 动态机理模型 开发 动力学 反应机理 DCLK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制乙苯催化剂上积炭动力学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清遐 刘金香 +2 位作者 蔡光宇 张淑蓉 李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725-730,共6页
用热重法研究催化裂化干气与苯制乙苯催化剂上的积炭行为,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单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乙苯>乙烯>丙烯>苯;双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苯-乙烯>苯-丙烯。还研究了苯-乙烯... 用热重法研究催化裂化干气与苯制乙苯催化剂上的积炭行为,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单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乙苯>乙烯>丙烯>苯;双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苯-乙烯>苯-丙烯。还研究了苯-乙烯、苯-丙烯和乙苯在催化剂上的积炭动力学,求得积炭活化能分别为15.6、31.5和11.8kJ/mol,并依此建立了积炭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催化裂化 干气 苯烷 催化剂 积炭动力学
下载PDF
煤粉对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昌凤 郑西强 +1 位作者 高辉 左名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研究了煤粉对模拟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苯酚、喹啉的吸附,考察了pH、煤粉投加量、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粉对模拟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率焦煤略高于肥煤,煤粉(-0.5mm)吸附容量为0.1094~0.1544mg/g;焦煤吸附... 研究了煤粉对模拟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苯酚、喹啉的吸附,考察了pH、煤粉投加量、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粉对模拟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去除率焦煤略高于肥煤,煤粉(-0.5mm)吸附容量为0.1094~0.1544mg/g;焦煤吸附苯酚、肥煤吸附喹啉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焦煤吸附喹啉则符合Langmuir等温式;不同煤种和不同粒度煤粉吸附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特性相似,均较好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0.008;吸附过程以液膜扩散为速率控制步骤;在不同温度下得到了焦煤吸附苯酚的速率常数方程k=188.54e-11.64/(RT),吸附活化能Ea=11.6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焦化废水 吸附动力学 苯酚 喹啉 粒径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类Fenton法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 被引量:11
5
作者 殷旭东 李德豪 +2 位作者 毛玉凤 朱越平 刘正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216,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类Fenton法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pH、不同质量的微电解填料、H_2O_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COD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最佳控制条件是废水初始pH... 采用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类Fenton法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pH、不同质量的微电解填料、H_2O_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COD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最佳控制条件是废水初始pH为3、铁碳填料投加量为300 g/L、H_2O_2投加量为80 m L/L、反应时间为160 min,此时COD的去除率达到87%以上;H_2O_2的加入可使铁碳微电解/H_2O_2系统COD的去除率提高37.34%,铁碳微电解/H_2O_2系统COD反应动力学方程为y=0.5296x-0.6218,相关系数R^2为0.9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 内电解 焦化废水 降解动力学 COD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德敏 夏宏 袁建梅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mg/min,反应温度为20'E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0.9991,表观...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mg/min,反应温度为20'E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0.999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1.01×10^-3s-1。该条件下,臭氧氧化对COD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4.25~12.75mg/min)、不同的反应温度(10~40℃)和不同的初始pH(3.76~12.53)下,COD的降解也同样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COD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554×10^-3)s-1增加到(1.06×10&-3)s-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427×10^-3)s-1增加到(1.40×10-3)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在初始pH3.76~10.61范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18×10^-3)s-1增加到(1.01×10^-3)s-1,在初始pH为12.53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0.857×10^-3)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焦化废水 动力学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原文传递
循环比对胜利渣油焦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在春 苏君雅 杨继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16,共7页
采用胜利减压渣油和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料油配制了循环比(ThroughputRatio,简称TPR)分别为0.00、0.05、0.10、0.15、0.20、0.25及0.30的7种油样,在热重装置上考... 采用胜利减压渣油和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料油配制了循环比(ThroughputRatio,简称TPR)分别为0.00、0.05、0.10、0.15、0.20、0.25及0.30的7种油样,在热重装置上考察了循环比对其焦化反应行为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R<0.10时,可分别在高温区与低温区用一级动力学描述油样的热反应过程;TPR>0.10时,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出现油样热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不大的过渡温区;随循环比的提高,焦化进料反应的生焦率减小,而新鲜减压渣油焦化反应的生焦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比 热反应 动力学 减压渣油 焦化 渣油
下载PDF
Fenton氧化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周琳 何争光 付庆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3,共4页
为研究Fenton试剂氧化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特性及动力学机理,采用小试烧杯实验考察初始COD、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COD为260 mg/L、H2O2投加量为666mg/L、Fe2+投加量为200 mg/L、温度为... 为研究Fenton试剂氧化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特性及动力学机理,采用小试烧杯实验考察初始COD、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COD为260 mg/L、H2O2投加量为666mg/L、Fe2+投加量为200 mg/L、温度为298 K时,COD去除率达到89.53%;反应初始阶段COD氧化降解的表观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得到较好的拟合,因此该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Fenton试剂对焦化废水的氧化降解情况;反应总级数为2.001 7,其中H2O2的反应分级数(0.568 5)高于Fe2+的反应分级数(0.494 0),说明Fenton氧化降解COD过程中H2O2浓度的影响比Fe2+的大;较低的反应活化能说明反应较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FENTON氧化 动力学
下载PDF
焦煤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冯磊 张世红 +4 位作者 杨晴 车庆丰 闻明 梅艳阳 陈汉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58-2464,共7页
为探索焦煤微波干燥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河南平煤八矿-焦煤微波干燥实验,研究焦煤颗粒粒径、微波功率和初始含水量对焦煤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适于描述焦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 为探索焦煤微波干燥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河南平煤八矿-焦煤微波干燥实验,研究焦煤颗粒粒径、微波功率和初始含水量对焦煤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适于描述焦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的最佳模型。结果表明,当焦煤粒径小于1 mm时,随着焦煤粒径、微波功率或初始含水量的增加,相同时间内煤样失水量增加,干燥速率增大;而随着粒径或微波功率的增大,干燥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但初始水分对干燥达到平衡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焦煤微波干燥过程有一个非常短暂的预热升速阶段和恒速干燥阶段和一个长时间的降速干燥阶段,粒径、微波功率和初始水分越大,恒速干燥阶段越短暂;在常用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中,Diffusion approach模型是适于描述河南平煤八矿-焦煤微波干燥动力学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煤 微波 干燥特性 干燥动力学
下载PDF
喹啉降解菌Ochrobactrum sp.的好氧降解特性及其在焦化废水中的生物强化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伟超 吴翠平 +2 位作者 张玉秀 张琪 张怡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30-2035,共6页
喹啉是焦化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之一,以喹啉为唯一碳氮源从某焦化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喹啉降解菌KDQ3,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KDQ3为Ochrobactrum sp.,其对喹啉降解的最适条件为37℃和初始pH 7.0~8.0,喹啉降解动力学符合Hald... 喹啉是焦化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之一,以喹啉为唯一碳氮源从某焦化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喹啉降解菌KDQ3,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KDQ3为Ochrobactrum sp.,其对喹啉降解的最适条件为37℃和初始pH 7.0~8.0,喹啉降解动力学符合Haldane模型.KDQ3能在10.4 mg·L^(-1)Cr(Ⅵ)存在时降解200 mg·L^(-1)喹啉.此外,KDQ3能在实际好氧池焦化废水环境中降解喹啉和提高COD去除率,说明该菌具有生物强化焦化废水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苍白杆菌 喹啉 降解动力学 生物强化
原文传递
结焦抑制剂存在下轻柴油结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和平 邹仁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研究了结焦抑制剂存在下轻柴油裂解的结焦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裂解反应的结焦前兆体是乙烯、丙烯和芳烃,进而首次建立了该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可用于模拟或预测结焦抑制剂存在下裂解炉的焦炭分布及运转特性。
关键词 结焦 动力学 结焦抑制剂 轻柴油 乙烯装置
下载PDF
焦化废水尾水中被O_3/UV氧化的组分辨析及关键组分动力学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祥佳 赵国保 +6 位作者 韦朝海 蒋争明 刁春鹏 林冲 胡芸 任源 吴超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02-1509,共8页
经过生物和化学选择性降解后残留在焦化废水尾水中的多种惰性组分,仍会对人体和水生生态系统构成重大的风险,因此将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净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焦化废水尾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制的O3/UV催化氧化流化床反应器,从焦... 经过生物和化学选择性降解后残留在焦化废水尾水中的多种惰性组分,仍会对人体和水生生态系统构成重大的风险,因此将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净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焦化废水尾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制的O3/UV催化氧化流化床反应器,从焦化废水尾水成分出发,对焦化废水尾水能被O3/UV和重铬酸钾氧化的物质构成进行剖析,考察了pH、初始COD浓度对O3/UV氧化焦化废水尾水效果的影响,并对焦化废水被氧化的组分进行模拟动力学的统计性分析.实验表明,O3/UV比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更强,焦化废水尾水中能被O3/UV氧化的成分不仅包括COD,还包括对COD几乎没有贡献的NH4+-N等组分,初始pH=10—11时尾水COD氧化去除效果最佳,初始COD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O3/UV催化氧化焦化废水尾水中COD时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NH4+-N被O3/UV氧化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由于废水中存在SCN-、CN-等含氮物质,被O3/UV氧化后使得NH4+-N浓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NH4+-N浓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废水中含氮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结果表明,O3/UV催化氧化流化床反应器对焦化废水尾水具有深度处理效果,依赖于污染物组分的还原活性顺序、降解动力学的应用以及流态化的高传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O3/UV COD NH4+-N 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煤分子结构特性的炼焦煤热解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韩新杰 李凯 +2 位作者 岳伟明 崔贝贝 申岩峰 《燃料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借助固体核磁(13C 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4种不同煤化程度炼焦煤的分子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DSC-MS)解析了炼焦煤热分解行为并计算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4种炼焦煤的结构单元主体为2~4元苯环,其中,ZC... 借助固体核磁(13C 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4种不同煤化程度炼焦煤的分子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DSC-MS)解析了炼焦煤热分解行为并计算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4种炼焦煤的结构单元主体为2~4元苯环,其中,ZC煤中富含长链脂肪烃,LL煤中热稳定性较强的联苯结构较多。4种煤的热解过程均可用3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初始热解阶段煤基体失重量与煤中脂肪醚和环烷醚含量有关;剧烈分解阶段的活化能显著高于初始分解阶段和半焦缩聚阶段;半焦缩聚阶段与煤芳构化程度有关,主要发生芳香团簇的交联缩聚反应,CZ煤在此阶段释放出更多热量。通过从煤分子化学结构稳定性的角度解析炼焦煤热分解机制,以期为炼焦煤资源分质利用及精细化煤焦化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煤分子结构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供氢剂对热转化过程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
14
作者 叶磊 侯立新 +6 位作者 韩秉强 覃兴龙 马明轩 王天啸 刘纪昌 雷志刚 张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0-1344,共15页
为实现延迟焦化工艺优化与重油资源的高效利用,从热转化反应机理出发,利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的分子水平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下汽油、柴油产物中烃族组成和典型分子含量,并从分子水平揭示工艺条件的影响规律... 为实现延迟焦化工艺优化与重油资源的高效利用,从热转化反应机理出发,利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的分子水平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下汽油、柴油产物中烃族组成和典型分子含量,并从分子水平揭示工艺条件的影响规律。分子水平的延迟焦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考察不同供氢剂对延迟焦化产物分布的作用机理。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四氢萘能够有效地提供氢自由基,提高液体产物收率。当四氢萘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与未添加四氢萘相比,延迟焦化产物气体和焦炭收率分别下降3.60%和0.80%,液体收率增加4.40%。以增加汽油和柴油收率为目的,催化裂化柴油比焦化柴油更加适合作为供氢剂掺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供氢剂 反应动力学 结构导向集总 分子管理
下载PDF
延迟焦化分子尺度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艳霞 江洪波 翁惠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将延迟焦化分子尺度动力学模型应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桥石化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中,以工业标定数据为依据,对焦化原料油及焦化产物的产率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原料油模拟生成的分子数在1000-5000,能够很好地反映原料油的性... 将延迟焦化分子尺度动力学模型应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桥石化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中,以工业标定数据为依据,对焦化原料油及焦化产物的产率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原料油模拟生成的分子数在1000-5000,能够很好地反映原料油的性质;当原料油模拟生成的分子数为4000时,产物产率的稳定性较好,相对误差都较小,模拟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工业情况,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分子尺度 动力学模型 工业应用
下载PDF
等离子催化重整CH_(4)/CO_(2)中的协同效应及积碳动力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进桃 赵旭腾 +1 位作者 陈琪 林赫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8-1437,共10页
本文采用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NSD等离子体-催化剂协同重整CH_(4)/CO_(2)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以及积碳动力学进行研究。构建了包含中性分子、自由基、振动激发态、电子激发态、带电粒子、表面吸附态等物质在内的详细动力学机理... 本文采用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NSD等离子体-催化剂协同重整CH_(4)/CO_(2)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以及积碳动力学进行研究。构建了包含中性分子、自由基、振动激发态、电子激发态、带电粒子、表面吸附态等物质在内的详细动力学机理。采用ZDPlasKin-CHEMKIN耦合的方法迭代求解等离子体放电过程、气相反应动力学及表面反应动力学在内的详细动力学机理。在300~700 K的温度范围内,该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反应物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路径通量分析表明CH_(3)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直接吸附反应以及CH_(4)振动激发态分子的吸附态CH_(4)(vs)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解离吸附均可促进吸附态CH_(3)(s)的生成。积碳动力学研究表明催化剂上的积碳主要来源于吸附态CH(s)的脱氢反应CH(s)+Ni(s)→C(s)+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CO_(2)重整 激发态 协同效应 路径通量分析 积碳动力学
原文传递
馏份油热裂解炉汽化段结焦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文举 付晓阳 李德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裂解炉对流段结焦和结焦母体生成速率的研究表明,雷诺数和线速度的乘积愈大和反应深度愈低,结焦速度愈小。重油汽化呈环流时管壁不结焦,仅当准雾状流时才结焦。雷诺数和线速度的乘积越大,临界汽化率越大。
关键词 结焦 模型 馏份油 裂解 裂解炉 汽化段
下载PDF
焦化废水还原浸出软锰矿动力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雅丽 康金星 +2 位作者 李浩然 邓祥意 孙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60,共10页
以焦化废水为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利用收缩芯模型研究焦化废水加压直接还原浸出软锰矿的动力学,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软锰矿粒径、硫酸浓度和焦化废水CODcr浓度对锰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出率随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焦化废... 以焦化废水为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中利用收缩芯模型研究焦化废水加压直接还原浸出软锰矿的动力学,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软锰矿粒径、硫酸浓度和焦化废水CODcr浓度对锰浸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出率随反应温度、硫酸浓度、焦化废水CODcr浓度的增加和软锰矿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在393 K^423 K间,焦化废水还原浸出软锰矿受固膜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5.2 kJ/mol,硫酸和焦化废水CODcr浓度的表观响应级数分别为1.21和0.98。机理分析表明:软锰矿氧化焦化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而被还原溶出,或被小分子直接还原溶出;反应过程中,软锰矿表面残留的Fe、Si、Al形成孔洞薄壁而影响锰的溶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软锰矿 还原浸出 动力学
下载PDF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苯酚降解菌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春荣 高振凤 +1 位作者 王建兵 程方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
实验所用菌种分离自实际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沙雷氏菌属。对该菌种进行了苯酚降解性能研究,确定了该菌种的最佳降解条件:pH为8.0,温度为30℃,菌种量〔V(菌悬液)∶V(培养基)〕为5%,同时发现随着初始苯酚浓度的... 实验所用菌种分离自实际焦化废水处理系统,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沙雷氏菌属。对该菌种进行了苯酚降解性能研究,确定了该菌种的最佳降解条件:pH为8.0,温度为30℃,菌种量〔V(菌悬液)∶V(培养基)〕为5%,同时发现随着初始苯酚浓度的升高,菌种的降解性能下降;对该菌种的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苯酚对该菌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动力学方程符合Haldane方程;低浓度条件下菌种的动力学方程符合Monod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苯酚 生物降解 动力学
下载PDF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春雨 王黎 +3 位作者 李钰琦 胡宁 吴少奇 柳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武汉某焦化厂废水。Ir-Ta/堇青石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460℃,反应时间20~100 s,反应压力为22~30 MPa,过氧比0~4下,探究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用COD的去除率表示超临界水氧化降解有机物的进程对其进行动...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武汉某焦化厂废水。Ir-Ta/堇青石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460℃,反应时间20~100 s,反应压力为22~30 MPa,过氧比0~4下,探究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用COD的去除率表示超临界水氧化降解有机物的进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中添加催化剂后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催化剂;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和过氧比等影响因素与COD和氨氮去除率呈正相关;加入催化剂后,在反应压力24 MPa,过氧比为200%(2倍)时,反应活化能为46.26 kJ/mol,频率因子为73.2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超临界水氧化 去除率 COD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