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齐尔顿时空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高佑梅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英汉及其他语言中大量语言学方面的事实验证了齐尔顿的时空隐喻理论和认知语言学方法,提出了空间概念是意义构建的根本,隐喻在将物体空间概念投射到非物体空间意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时空隐喻 认知语言学方法 社会互动关系
下载PDF
国外认知语言学方法指导下的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9-73,共5页
本文对近十多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方法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这种词汇教学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语义延伸方式和语音延伸方式。前者主要涉及对学习者隐喻意识的培养是否有助于多义词意义的提取,后者主要关于语音重复是否... 本文对近十多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方法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这种词汇教学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语义延伸方式和语音延伸方式。前者主要涉及对学习者隐喻意识的培养是否有助于多义词意义的提取,后者主要关于语音重复是否对词汇形式的提取有影响。从研究情况看,语义延伸方式的研究较充分,但仍存在不足,需对实验材料和教学方法等加以完善;语音延伸方式的研究目前局限于语块,研究范围较窄,需进一步拓宽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方法 词汇教学 语义延伸 语音延伸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实验研究——基于认知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1-68,共8页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证明:集中教授几个隐喻概念的"V+down"构式时,对于中等水平的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来说,用认知语言学方法(CLA)与意义猜测法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独采用CLA更有效。实验一用CLA和传统教学法分别进行了教学实验,发...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证明:集中教授几个隐喻概念的"V+down"构式时,对于中等水平的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来说,用认知语言学方法(CLA)与意义猜测法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独采用CLA更有效。实验一用CLA和传统教学法分别进行了教学实验,发现两组教学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二选取实验一相同的材料,用CLA与意义猜测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实验,发现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CLA。本文还认为,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中国成年外语学习者,同时教授几个相关隐喻概念的同一短语动词构式比同时教授几个不相关隐喻概念的不同短语动词构式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down”构式 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 认知语言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 意义猜测法 以使用为基础的模型
下载PDF
二语词汇习得石化消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宝珠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词汇习得过程分析表明母语介入是二语词汇习得石化的主要原因,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二语词汇习得石化消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典型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解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及不同词汇之间的关... 词汇习得过程分析表明母语介入是二语词汇习得石化的主要原因,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二语词汇习得石化消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典型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解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及不同词汇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角度的二语词汇习得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较为系统的词汇网络,习得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与二语概念直接紧密的相通,理解和生成词汇,提高词汇能力,防止词汇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词汇习得 石化消解 认知语言学研究
下载PDF
文体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视角——《文本和话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从文学到政治》介评
5
作者 杨波 张蕊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2019年,Christopher Hart教授编辑的《文本和话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从文学到政治》由爱丁堡大学出版社出版。Hart尝试通过该书提出一条适用于各类文本和话语的更为统一和宽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本文在扼要介绍文体分析和批评话... 2019年,Christopher Hart教授编辑的《文本和话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从文学到政治》由爱丁堡大学出版社出版。Hart尝试通过该书提出一条适用于各类文本和话语的更为统一和宽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本文在扼要介绍文体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节内容概述,简要评述该书选材多样、紧扣认知、关注社会文化维度的特点,并指出这一研究路径未来应完善的方面和推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文体分析 认知批评话语分析 认知语言学研究路径
下载PDF
新的认知话语分析方法——评《语言、空间与意识:用几何概念分析话语意义》
6
作者 侯杰 翟红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语言、空间与意识:用几何概念分析话语意义》一书是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名誉教授Paul Chilton撰写完成的。在这本书中,他发展了一种新的认知话语分析方法“话语空间理论”(Discourse Space Theory),即用简单的几何理论... 《语言、空间与意识:用几何概念分析话语意义》一书是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名誉教授Paul Chilton撰写完成的。在这本书中,他发展了一种新的认知话语分析方法“话语空间理论”(Discourse Space Theory),即用简单的几何理论构成理论框架,研究话语意义。在作者看来,图像比语言更加清晰,书中所有的坐标系图表都是基于基础的几何概念构建的,其中,几何向量代表的指向、到达和注意等含义,共同构建抽象的三维立体空间,即作者所述的指代空间。该书在某些方面论述不够系统,也有些观点存在争议,不过这正是学术争鸣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空间理论 坐标系 认知语言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言学方法的思维表达中的时空隐语(英文)
7
作者 Paul Chilton(保罗·奇尔顿)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8,共8页
集中探讨时空概念及隐喻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的认知语言学方法。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有很多语言学方面的事实来表明空间概念对意义形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 时空概念 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方法
下载PDF
英语词汇体认教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0,共9页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不少学者对词汇教学进行了研究,但大多关注的是词汇的呈现方式,极少从词根和词缀的体认角度进行教学。有鉴于此,本文以快速扩大词汇量为目的,采用以词根为主、词缀为辅的体认教学法对英语专业一...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不少学者对词汇教学进行了研究,但大多关注的是词汇的呈现方式,极少从词根和词缀的体认角度进行教学。有鉴于此,本文以快速扩大词汇量为目的,采用以词根为主、词缀为辅的体认教学法对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学习者进行词汇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在识别词义方面,基于体认教学法的实验组比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组表现好得多,表明这种英语词汇体认教学法将大大有助于提高英语词汇教和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 体认教学法 词根 词缀 引导词
下载PDF
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晓霞 辛斌 Uwe SEIFERT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5,252,共11页
"语言-音乐"是以音乐为载体对语言进行探索的跨学科领域。以往的语言研究大都以语言自身为切入点,从语言看语言。"语言-音乐"为语言提供了具体比较对象,使研究者可以站在语言外部,从音乐看语言,是语言认知研究的新... "语言-音乐"是以音乐为载体对语言进行探索的跨学科领域。以往的语言研究大都以语言自身为切入点,从语言看语言。"语言-音乐"为语言提供了具体比较对象,使研究者可以站在语言外部,从音乐看语言,是语言认知研究的新思路。本文重点论述了这种方法可以进行语言认知研究的基础,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视角 语言 对比方法
原文传递
国外批评隐喻分析:困境与展望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莹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4期32-37,22,共7页
批评隐喻分析,是西方近年来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兴研究方向,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交叉研究中成果最丰富、也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但目前来看,批评隐喻分析还未能进入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主流视野,这与其本身在理... 批评隐喻分析,是西方近年来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兴研究方向,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交叉研究中成果最丰富、也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但目前来看,批评隐喻分析还未能进入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主流视野,这与其本身在理论架构、实证方法等方面的不完善有密切关系。本文在梳理批评隐喻分析主要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探究了此类研究在理论构建、研究方法、文本类型三个方面的困境,提出其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隐喻分析 认知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方法
下载PDF
认知转喻的研究路径:理论与应用——兼评张辉、卢卫中著《认知转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天伟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认知转喻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梳理了认知转喻的基本研究路径。在简评《认知转喻》这部专著的基础上,述评了认知转喻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及其研究特点,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研究方向和路径,以期弥补书中的不足,...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认知转喻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梳理了认知转喻的基本研究路径。在简评《认知转喻》这部专著的基础上,述评了认知转喻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及其研究特点,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研究方向和路径,以期弥补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拓宽思路并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转喻 认知语言学 路径 述评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用研究——《认知语用学导论》述评
12
作者 姚晓东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本文对Klaus-Uwe Panther(2022)新著《认知语用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ragmatics)进行内容述介与评价。该书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语用学核心概念与研究议题,意在融合语言使用的认知语言学路径与当代语用学的研究范式,... 本文对Klaus-Uwe Panther(2022)新著《认知语用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ragmatics)进行内容述介与评价。该书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语用学核心概念与研究议题,意在融合语言使用的认知语言学路径与当代语用学的研究范式,提出统一的认知语用学模型。该著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导向和方法引领作用。语用与认知的融合,既补充完善了认知语言学,也丰富了语用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语言使用背后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用学 理据 推理 认知语用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