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被引量:62
1
作者 肖凤秋 郑志伟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脑岛等脑区的激活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是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 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使他人获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共情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脑岛等脑区的激活与消极情绪体验有关,是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动机;颞顶联合区等脑区参与对他人意图的理解,是认知共情的神经基础,利于个体选择有效方式帮助别人。女性在共情时激活额下回等与情绪有关的脑区,而男性在共情时激活颞顶联合区等与认知有关的脑区,这为男女个体在亲社会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提供了新证据。未来研究应完善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脑区功能的解释,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结合病理学研究考察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情绪共情 认知共情 神经基础 性别
原文传递
翻译的范畴转换及其认知阐释 被引量:49
2
作者 文旭 余平 司卫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188,共12页
认知翻译学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认知翻译学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也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以往范畴化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视角上仍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和转换过程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以期回归翻译作为认知活动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化 认知翻译学 范畴转换 认知基础 认知机制
原文传递
语篇隐喻的符号学与认知理据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承宇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0,共3页
本文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语篇隐喻的存在理据.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样,语篇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隐喻性主位结构和隐喻性信息结构,把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组织成有意义的语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语篇隐喻缘... 本文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语篇隐喻的存在理据.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样,语篇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隐喻性主位结构和隐喻性信息结构,把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组织成有意义的语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语篇隐喻缘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从认知角度看,则缘于人类认知模式的顺序性和语言处理的"联系原则".语篇隐喻和小句/语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密切相关,考察语篇隐喻必须结合概念隐喻、人际隐喻,综合地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隐喻 符号学理据 认知理据
下载PDF
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许政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7-353,共7页
在对幼儿从出生到3岁语言发展追踪研究和有关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各阶段及起作用的因素,探讨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儿童在1岁前(前语言期)的具体思维阶段... 在对幼儿从出生到3岁语言发展追踪研究和有关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各阶段及起作用的因素,探讨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儿童在1岁前(前语言期)的具体思维阶段有认知(有感知、记忆、表象和思维),但还没有真正的语言。这说明语言不是先于思维,也不是所有的思维都与语言相联系。但是,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2)认知(思维)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3)认知(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关系是双向的,辩证的,是复杂地交互作用的。(4)应以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语言和认知(思维)的产生。人类所以有语言,有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都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语言 认知 思维 认知基础 语言作用
下载PDF
创造力的脑结构与脑功能基础 被引量:26
5
作者 沈汪兵 刘昌 陈晶晶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0-1429,共10页
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方面对创造力的脑神经基础进行了评述。就创造力的脑结构而言,尸体脑解剖研究表明创造力可能与顶叶与角回有关;活体脑结构成像研究则显示,创造力主要与额叶、扣带回以及皮下白质或灰质浓度有关。就创造力的脑功能而言... 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方面对创造力的脑神经基础进行了评述。就创造力的脑结构而言,尸体脑解剖研究表明创造力可能与顶叶与角回有关;活体脑结构成像研究则显示,创造力主要与额叶、扣带回以及皮下白质或灰质浓度有关。就创造力的脑功能而言,任务取向研究表明创造力任务主要激活了额叶和顶叶及少数其他皮层区域;而个体差异取向研究则表明创造力被试激活了右侧额叶、大脑皮层以及小脑的某些区域。未来研究需在加强脑结构影像研究基础上,注重从被试抽样和筛选等方面细化任务模式和个体差异模式的创造力研究,以获得更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认知神经科学 神经基础 领域特异 脑成像
下载PDF
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源流、认知基础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辉 张艳敏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8-640,共13页
近年来,批评话语研究与认知语言学呈现融合态势,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悄然兴起,形成了批评认知语言学,并在国际学术界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反观国内,相关研究却刚刚起步。基于此,本文从理论源流、认知基础、研究方法及... 近年来,批评话语研究与认知语言学呈现融合态势,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悄然兴起,形成了批评认知语言学,并在国际学术界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反观国内,相关研究却刚刚起步。基于此,本文从理论源流、认知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对批评认知语言学进行介绍和评价,以期推动国内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言学 理论源流 认知基础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认知发展:外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被引量:19
7
作者 曹志希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3-75,共3页
虽然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利维斯等对认知法不以为然 ,认为认知法不具系统性 ,而且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仅仅是语法规则的演绎使得所练习的内容比归纳法更具有认知意义而已 ,还有卡乐尔等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法只不过是语法翻译法的修正 ,但是本... 虽然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利维斯等对认知法不以为然 ,认为认知法不具系统性 ,而且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仅仅是语法规则的演绎使得所练习的内容比归纳法更具有认知意义而已 ,还有卡乐尔等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法只不过是语法翻译法的修正 ,但是本文认为外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而“认知法”作为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 ,坚持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习惯的养成 ,更是一种语言习得、脑力劳动和认知发展过程 ,强调学习者在语言 (特别是语法 )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具有坚实的教育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目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法 背景 理论基础 目标特征
下载PDF
论“视听说”的认知基础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绍龙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从认知科学出发,对我国大学外语'视听说'及其课程的认知基础、信息处理过程(或模式)、'视听说'三项并轨的可行性、心理策略的培养和亟待认识、解决的问题等展开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作者力图通过讨论说明,'视听... 本文从认知科学出发,对我国大学外语'视听说'及其课程的认知基础、信息处理过程(或模式)、'视听说'三项并轨的可行性、心理策略的培养和亟待认识、解决的问题等展开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作者力图通过讨论说明,'视听说'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它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策略的培养、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说 信息处理模式 认知能力 心理策略 英语教学 高校
原文传递
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二明 陈茵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3,共10页
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入手,剖析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组织管理机制对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和发展的影响。依据吸收能力经典文献对吸收能力的前因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对现有文献中各种思路有一... 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吸收能力这一概念入手,剖析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组织管理机制对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和发展的影响。依据吸收能力经典文献对吸收能力的前因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对现有文献中各种思路有一定的整理和明示作用。通过研究两种吸收能力的4类影响因素,辨识出中国企业在吸收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弱势,通过实证方法全面衡量和验证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两者之间以及两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通过模型的构造和分析,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286个中国企业样本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均是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其中代表创新的实际吸收能力对竞争优势的贡献更大。探讨中国企业应用外部知识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企业如何提高知识学习效果和效率提供理论根据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竞争优势 认知基础 组织管理机制 知识转移
原文传递
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松松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3,共8页
索绪尔在研究语言任意性的同时观察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一定具有相对理据性,即认知作用于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弱版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可能影响我们的记忆、感知和思维,即语言影响认知。基于以上两个基本观点,当代的语言... 索绪尔在研究语言任意性的同时观察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一定具有相对理据性,即认知作用于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弱版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可能影响我们的记忆、感知和思维,即语言影响认知。基于以上两个基本观点,当代的语言符号认知视角研究尝试回答:语言在多大程度上或有多少部分具有理据性?并且借助认知的"交换机"功能研究语言和其他人文因素的互动关系。语言符号的认知观阐述了构式的符号属性,引入语法隐喻和语法转喻这两大认知动因来解决句法和语义之间的冲突问题。本文对语言和认知互动活动提出了一些假设,有待基于语料的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语言理据性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 认知动因
原文传递
延迟折扣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特质性与状态性研究取向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雷 苏缇 +2 位作者 彭娟 郭逸群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7-1061,共15页
延迟折扣是指与当前或近期的获益(或损失)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获益(或损失)更小的权重。为什么人们在跨期选择中会表现出冲动性行为?怎样才能让人"目光远大",而避免"鼠目寸光"呢?这些都是延迟折扣研究力求... 延迟折扣是指与当前或近期的获益(或损失)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获益(或损失)更小的权重。为什么人们在跨期选择中会表现出冲动性行为?怎样才能让人"目光远大",而避免"鼠目寸光"呢?这些都是延迟折扣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本课题组利用行为、ERP、多模态MRI等技术,从特质性和状态性研究角度出发,系统考察延迟折扣的影响因素、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首先,从特质性角度,考察了跨期选择中价值评估和自我控制加工的神经分离、立即选项与延迟选项的神经表征与预测、调控方式对延迟折扣作用的神经机制;其次,从状态性角度,考察了框架效应、贫富线索等对延迟折扣的影响以及预期情绪对延迟折扣的调控机理。最后,根据特质性因素(控制能力、时间感知、识解水平等)和状态性因素(框架效应、贫富线索、预期情绪等)对延迟折扣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提出了延迟折扣可塑性的研究思路。本课题组的研究对于延迟折扣认知与神经机制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延迟折扣的可塑性及临床应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折扣 特质性 状态性 认知机制 神经基础
下载PDF
认知辞书学引论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仁强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9,共4页
文章尝试构建认知辞书学学科研究体系,并阐述其学科定位、理论基础、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本文把认知辞书学描述为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各类辞书编纂的过程和结果及其相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辞书微观结构中的... 文章尝试构建认知辞书学学科研究体系,并阐述其学科定位、理论基础、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本文把认知辞书学描述为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各类辞书编纂的过程和结果及其相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辞书微观结构中的释义、配例和标注为研究重点,以基于语料库的用法模式分析为方法特色,兼顾意义表征和用户接受视域的辞书学研究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辞书学 学科定位 理论基础 研究任务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及其后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贺梦依 杨坤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本文探讨了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及其后果,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使动构式的构式意义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其句法形式来自于对大量具体表达的抽象和共性提取;(2)一些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使动构式,是因为动词的内在意义和压制解读之间... 本文探讨了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及其后果,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使动构式的构式意义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其句法形式来自于对大量具体表达的抽象和共性提取;(2)一些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使动构式,是因为动词的内在意义和压制解读之间存在某种语义关联,而这种语义关联主要是通过概念隐喻来实现的;(3)使动构式的构式义对进入该构式的施事、受事和致使动词产生一定的语义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使动构式 构式化 力动态模型 认知基础
原文传递
非常规语序句中焦点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句法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健平 李波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0,共6页
焦点及焦点结构作为语言信息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很少涉及对焦点结构生成理据的探究。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焦点及焦点结构的前期研究,并在认知识解的框架下,探讨非常规语序句中焦点结构的主要类别及其句... 焦点及焦点结构作为语言信息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很少涉及对焦点结构生成理据的探究。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焦点及焦点结构的前期研究,并在认知识解的框架下,探讨非常规语序句中焦点结构的主要类别及其句法特征。本研究提出认知识解中的凸显是焦点结构生成的认知基础,并且认为非常规语序句的语义焦点化是概念内容凸显的选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 焦点结构 非常规语序句 认知基础 凸显
原文传递
形容词后续成分“一点儿”的制约作用及认知基础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颖 杨逸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2期20-25,共6页
在“请多吃一点儿”、“稍大了一点儿”、“谦虚一点儿”这些格式中如果缺少了形容词的后续成分“一点儿”就不完整,但它在有的结构中并不一定要出现。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同格式中形容词后续成分“一点儿”... 在“请多吃一点儿”、“稍大了一点儿”、“谦虚一点儿”这些格式中如果缺少了形容词的后续成分“一点儿”就不完整,但它在有的结构中并不一定要出现。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同格式中形容词后续成分“一点儿”的隐现和制约作用的强弱有所不同,有的是句法上的强制性成分;有的是语义上必要的成分;有的则是语用认知上的必有成分。对于不同句法制约的,做出了语义解释,并探究“请多吃一点儿”这种结构的认知基础。同时指出了在对外汉语中分段教学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语义 认知基础 制约 强制性
下载PDF
亲社会行为的认知过程及脑神经基础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蕾 刘衍玲 杨营凯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产生主要涉及几种认知过程:对他人行为和情绪的注意、社会信息加工、对结果的奖赏预期、社会规范表征、自我控制、以及社会信息整合与价值计算等。基于...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产生主要涉及几种认知过程:对他人行为和情绪的注意、社会信息加工、对结果的奖赏预期、社会规范表征、自我控制、以及社会信息整合与价值计算等。基于这些认知过程,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主要与前脑岛和前扣带回、默认网络背内侧子系统、奖赏系统以及前额叶皮层等神经区域有关,因此提出亲社会行为共同的认知-脑神经回路。未来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脑神经基础的共性、功能连接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认知过程 神经基础
原文传递
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公众形象及其认知基础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光喜 王奋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93,共11页
科技工作者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对北京、泉州、郑州、荆州和兰州等5个地区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形成这些印象的认知基础。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科技工作... 科技工作者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对北京、泉州、郑州、荆州和兰州等5个地区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形成这些印象的认知基础。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科技工作者公众形象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公众形象 评价 认知基础 抽样调查
下载PDF
语言中的刻板印象及其认知基础
18
作者 崔希亮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7,共11页
语言生活中存在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定型化看法,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认知结构中表现为一组心理表征,而在语言中则表现为一组能够反映我们认知图式的属性特征。刻板印象往往代表了某个特定的... 语言生活中存在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定型化看法,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认知结构中表现为一组心理表征,而在语言中则表现为一组能够反映我们认知图式的属性特征。刻板印象往往代表了某个特定的语言社团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的社会偏见。通过对BCC语料库和汉语认知库的调查,本文讨论了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职业和身份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地域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国家和族群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以及人们关于动物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并探讨了产生刻板印象的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社会偏见 认知基础
原文传递
动物隐喻的认知基础及语义演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遥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3-86,共4页
动物隐喻在各国语言中屡见不鲜,它的形成与人们的隐喻心理过程密不可分,而隐喻心理本质上是人对事物的一个认知过程。文章将探讨动物隐喻的认知基础,进而阐述基于认知基础上的动物隐喻的语义演变,从而阐明动物隐喻语义演变与认知是密不... 动物隐喻在各国语言中屡见不鲜,它的形成与人们的隐喻心理过程密不可分,而隐喻心理本质上是人对事物的一个认知过程。文章将探讨动物隐喻的认知基础,进而阐述基于认知基础上的动物隐喻的语义演变,从而阐明动物隐喻语义演变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为我们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隐喻 认知基础 语义演变
下载PDF
“自然”的数学教学:应有之义与实践路向
20
作者 刘成龙 余小芬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46,共7页
“自然”的数学教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主张,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自觉.从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三个方面可透视“自然”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然”数学教学的实践路向:厘清数学内在逻辑,立足学生认知基础,... “自然”的数学教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主张,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自觉.从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三个方面可透视“自然”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然”数学教学的实践路向:厘清数学内在逻辑,立足学生认知基础,转变数学呈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的数学教学 内在逻辑 认知基础 呈现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