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酶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翀 邢新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816,共6页
辅酶再生是实现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的必需步骤 ,是关系到氧化还原酶工业应用的关键。通过介绍酶法再生和电化学方法再生的机理 ,分别总结了有关还原态辅酶和氧化态辅酶再生方法的研究现状 ,包括酶学再生过程中涉及到的酶、自由酶和整体... 辅酶再生是实现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的必需步骤 ,是关系到氧化还原酶工业应用的关键。通过介绍酶法再生和电化学方法再生的机理 ,分别总结了有关还原态辅酶和氧化态辅酶再生方法的研究现状 ,包括酶学再生过程中涉及到的酶、自由酶和整体细胞再生及其反应器的设计 ;以及电化学再生中电极修饰及中间体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再生 电化学 生物催化 氧化还原
下载PDF
解决氧化还原酶反应体系中辅酶问题的策略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江金鹏 吴旭日 陈依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氧化还原酶还原醛或酮生成各种手性醇或手性胺类化合物。然而,氧化还原酶的催化过程通常需要价格昂贵的烟酰胺类辅酶提供或接受电子,这严重阻碍了氧化还原酶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如何降低辅酶的成本已成为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 氧化还原酶还原醛或酮生成各种手性醇或手性胺类化合物。然而,氧化还原酶的催化过程通常需要价格昂贵的烟酰胺类辅酶提供或接受电子,这严重阻碍了氧化还原酶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如何降低辅酶的成本已成为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问题。随着工业化应用的实际需求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各种解决辅酶问题的策略被相继提出,如构建体外辅酶再生系统,利用发酵工程与代谢工程等手段提高内源性辅酶利用率,研究和开发辅酶替代物等。文中对这些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列举相关应用实例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拓展氧化还原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烟酰胺类辅酶 辅酶再生 辅酶替代物 辅酶工程
原文传递
化学修饰——提高酶催化性能的重要工具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松平 王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8,15,共6页
讨论了化学修饰对酶的稳定性、有机溶剂溶解性、特殊条件下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常见的和近期出现的酶修饰技术,包括交联酶晶体、酶蛋白侧链功能基共价修饰、酶蛋白表面修饰、结合定点突变的化学修饰、通过酶活性位点氨基酸原子置... 讨论了化学修饰对酶的稳定性、有机溶剂溶解性、特殊条件下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常见的和近期出现的酶修饰技术,包括交联酶晶体、酶蛋白侧链功能基共价修饰、酶蛋白表面修饰、结合定点突变的化学修饰、通过酶活性位点氨基酸原子置换进行化学突变等方法作了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酶稳定性 非水相生物催化 定点突变 辅因子重构
下载PDF
(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与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孙莹 张荣珍 徐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解决较高底物浓度下不对称转化反应的辅酶限制性问题。【方法】分别以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和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 【目的】通过研究(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解决较高底物浓度下不对称转化反应的辅酶限制性问题。【方法】分别以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和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基因(rcr)和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克隆到共表达载体pETDuet^(TM)-1中进行表达。共表达质粒pETDuet-rcr-fdh转化稀有密码子优化型菌株E.coli Rosetta,获得重组菌E.coli Rosetta/pETDuet-rcr-fdh。【结果】在30℃条件下,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8 h后,SDS-PAGE结果表明(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和甲酸脱氢酶均有明显的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 kDa和40 kDa。以高浓度(6 g/L)2-羟基苯乙酮为底物时,0.1 g重组菌细胞催化产生(R)-苯基乙二醇,产物光学纯度为100%e.e.,产率为85.9%。与无甲酸脱氢酶参与辅酶再生循环的重组菌E.coli Rosetta/pETDuet-rcr相比,产物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提高了1.3和2.7倍。【讨论】该重组菌的构建为基因工程法生物合成(R)-苯基乙二醇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还原酶 甲酸脱氢酶 共表达 辅酶再生 不对称还原
下载PDF
辅因子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蔡谨 杨晟 +1 位作者 许建和 袁中一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许多有价值的酶催化反应都需要辅因子的参与。因为辅因子价格昂贵,所以,在酶催化工业应用中,需要实现辅因子原位再生。经过几十年研究,出现了酶法、化学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基因工程法等手段实现烟酰胺类辅因子(NAD(P)H)、ATP、糖... 许多有价值的酶催化反应都需要辅因子的参与。因为辅因子价格昂贵,所以,在酶催化工业应用中,需要实现辅因子原位再生。经过几十年研究,出现了酶法、化学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基因工程法等手段实现烟酰胺类辅因子(NAD(P)H)、ATP、糖核苷酸等辅因子再生。对辅因子再生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因子再生 NAD(P)H ATP
下载PDF
加强辅酶循环再生实现不对称合成(S)-1-苯基-1,2-乙二醇 被引量:4
6
作者 欧阳健 徐岩 +2 位作者 穆晓清 羊明 聂尧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1-866,共6页
以β-羟基苯乙酮为底物,利用羰基还原酶不对称合成(S)-1-苯基-1,2-乙二醇(PED)过程中,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NADPH再生反应与还原反应形成耦联,合成(S)-PED的浓度分别达到0.78 g.L-1和0.75 g.L-1,对映体过量值(e.e.%)分... 以β-羟基苯乙酮为底物,利用羰基还原酶不对称合成(S)-1-苯基-1,2-乙二醇(PED)过程中,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NADPH再生反应与还原反应形成耦联,合成(S)-PED的浓度分别达到0.78 g.L-1和0.75 g.L-1,对映体过量值(e.e.%)分别为91.84%和63.96%;连续分批还原反应后其总转化数(TTN)为26和58;经硫酸铵盐析、离子交换层析DEAE Sepharose、苯基疏水层析Phenyl Sepharose和亲和层析Blue Sepharose后得到电泳纯的羰基还原酶,比活为99.9 U/mg,亚基分子量为29,800;纯酶耦联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合成(S)-PED的浓度达到了1.04 g.L-1和1.19 g.L-1,证明了辅酶循环再生的存在.同时发现在利用胞内酶自耦联再生NADPH过程中,以乙醇作为辅助底物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1 2-乙二醇 羰基还原酶 不对称合成 辅酶再生 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下载PDF
复合交联酶聚集体的制备及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醇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猛 江惠娟 +2 位作者 宁晨曦 魏东芝 苏二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3,共10页
尝试建立一种复合交联酶聚集体辅酶再生方法.以Corynebacterium sp.酮还原酶KRED 30和Bacillus subtilis D-葡萄糖脱氢酶GDH 1为模式酶,通过对沉淀剂类型、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制备了高活力复合交联酶聚集体.酶学性质研... 尝试建立一种复合交联酶聚集体辅酶再生方法.以Corynebacterium sp.酮还原酶KRED 30和Bacillus subtilis D-葡萄糖脱氢酶GDH 1为模式酶,通过对沉淀剂类型、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制备了高活力复合交联酶聚集体.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由酶混合物相比,复合交联酶聚集体的稳定性和底物耐受性得到明显提升.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仅添加少量辅酶启动反应,在水相体系中复合交联酶聚集体可有效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和间氯苯乙酮(CPO)还原合成手性醇,连续催化10次,残余活性仍保留70%以上;在双相体系中,复合交联酶聚集体的催化性能更加优越,催化COBE的总转化数(TTN)达到6595,催化CPO的TTN达到7500.结果表明,复合交联酶聚集体是一种可行的辅酶再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还原酶 D-葡萄糖脱氢酶 辅酶再生 复合交联酶聚集体 手性醇
下载PDF
手性醇脱氢酶与甲酸脱氢酶的融合蛋白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希 张翀 邢新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62-2567,共6页
The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systems consisting of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chiral alcohol dehydrogenase(READH),Candida boidinii formate dehydrogenase(CbFDH) or 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 were constructed to rege... The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systems consisting of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chiral alcohol dehydrogenase(READH),Candida boidinii formate dehydrogenase(CbFDH) or 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 were constructed to regenerate the cofactors for biocatalysis.READH originated from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is an(S)-specific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dependent alcohol dehydrogenase,meanwhile,CbFDH originated from Candida boidinii is an NADH-dependent formate dehydrogenase.The strategies of the different fusion protein systems included:(1) fusion of the N terminus of READH to the C terminus of MBP,(2) fusion of the N terminus of CbFDH to the C terminus of MBP,(3) fusion of the N terminus of READH to the C terminus of CbFDH,(4) fusion of the C terminus of READH to the N terminus of CbFDH.The activities of READHs were depressed in all fusion strategies.When the N terminus of READH was fused to the C terminus of CbFDH,READH reached the highest activity,but CbFDH had no activity.In contrast,when the C terminus of READH was fused to the N terminus of CbFDH,CbFDH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and both moieties displayed activities.From this study,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bifunctional fusion protein system may improve the biocatalysis efficiency by the simultaneous cofactor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辅酶再生 手性醇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 麦芽糖结合蛋白
下载PDF
亮氨酸脱氢酶研究进展及其工业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春辉 林陈水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微生物脱氢酶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制备光学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亮氨酸脱氢酶能选择性地催化α-酮酸,氨化还原得到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本文综述了亮氨酸脱氢酶的来源,理化性质,底物特异性,酶基因工程菌构建等方面的内... 微生物脱氢酶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制备光学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亮氨酸脱氢酶能选择性地催化α-酮酸,氨化还原得到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本文综述了亮氨酸脱氢酶的来源,理化性质,底物特异性,酶基因工程菌构建等方面的内容及研究进展。从辅酶再生策略,酶膜反应器两方面讨论了其工业化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脱氢酶 辅酶再生 酶膜反应器
下载PDF
酶法制备熊去氧胆酸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宋士奎 张路 +1 位作者 蔡东越 比拉力·艾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9,共10页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用于治疗多种肝胆疾病的临床优选药物,对某些癌症及其他疾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然而,UDCA的化学合成普遍存在路线繁琐、反应条件苛刻、对环境不友好,产率低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与...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用于治疗多种肝胆疾病的临床优选药物,对某些癌症及其他疾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然而,UDCA的化学合成普遍存在路线繁琐、反应条件苛刻、对环境不友好,产率低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因此,具有合成路线短、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等优势的绿色生物合成技术逐渐成为UDCA合成的主要研究方向。生物转化法合成UDCA通常是以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或胆酸(cholic acid,CA)为底物,利用全细胞转化法或酶法合成UDCA,该生物合成的本质主要是利用酶的特异性将底物转化为UDCA。因此,具有特异性辅酶依赖性、高酶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浓度底物耐受性的7α/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7α/β-HSDH)和P450单加氧酶的设计开发成为研究热点。综述UDCA的酶法制备技术,探讨现有酶法合成的优缺点,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实现UDCA的绿色、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生物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生物合成 全细胞转化 酶催化 辅因子再生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强化酶电催化CO_(2)转化制甲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志博 李放放 +3 位作者 白银鸽 聂毅 吉晓燕 张香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57-3665,共9页
二氧化碳作为典型温室气体和重要的碳源,其利用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围绕生物酶催化CO_(2)生成甲醇所面临的问题,如辅酶的再生、CO_(2)低转化率等,对国内外酶电催化和离子液体作为助剂在CO_(2)酶催化,以及离子液体用于CO_(2)电化学... 二氧化碳作为典型温室气体和重要的碳源,其利用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围绕生物酶催化CO_(2)生成甲醇所面临的问题,如辅酶的再生、CO_(2)低转化率等,对国内外酶电催化和离子液体作为助剂在CO_(2)酶催化,以及离子液体用于CO_(2)电化学催化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提出离子液体生物酶催化CO_(2)生成甲醇新方案,为未来生物酶催化CO_(2)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辅酶再生 电催化 离子液体 甲醇
下载PDF
氧化还原酶电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世珍 刘凯泷 詹东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0-1249,共10页
由于选择性好、效率高、无副产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生物电催化合成反应备受关注.氧化还原酶分子内部及其与电极界面间的电子传递效率,决定了生物电化学合成的效率.本文对近年来酶电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聚焦氧化还原酶分子内的电子... 由于选择性好、效率高、无副产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生物电催化合成反应备受关注.氧化还原酶分子内部及其与电极界面间的电子传递效率,决定了生物电化学合成的效率.本文对近年来酶电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聚焦氧化还原酶分子内的电子传递机制,阐述氧化还原酶共进化电子传递网络改造、分子开关设计、导电模块组装等酶分子内电子传递的调控策略;同时,以优化酶分子与电极界面间的电子传递为导向,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新型高效氧化还原酶,构建酶电催化还原反应器,实现高效生物电催化还原制备手性化合物,推动绿色生物制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生物电催化 辅酶再生 分子开关 共进化 电子传递
原文传递
醇脱氢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催化增值生物基呋喃化合物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庠诗 吴奕禄 +3 位作者 詹鹏 黄天灏 蔡的 秦培勇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6期1122-1139,共18页
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可应用于多种有机物选择性氧化还原。近年来,随着对酶的催化机理、结构认知、分子改造和反应系统构建及强化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ADH在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催化氧化还... 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可应用于多种有机物选择性氧化还原。近年来,随着对酶的催化机理、结构认知、分子改造和反应系统构建及强化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ADH在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催化氧化还原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ADH分子设计和定向改造的前沿技术和进展,面向常见的辅因子依赖性ADH催化过程中的辅因子高成本及稳定性差等局限,聚焦酶反应过程中的辅因子再生强化技术,梳理了适用于ADH催化系统的化学驱动、酶驱动和光电驱动辅因子再生路径,并从单酶催化体系开发、多酶协同催化系统挖掘、全细胞催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等多个角度概述了ADH在催化生物基呋喃化合物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对ADH应用潜力的进一步挖掘,未来ADH有望成为生物基呋喃增值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源生产的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脱氢酶 呋喃类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辅因子再生 生物质增值
下载PDF
伴有辅酶原位再生的胞外酶耦合法制备(R)-苯基乙二醇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益强 李汉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27-233,226,共8页
经5轮诱变筛选,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ICC1676)中分离得到产NADH依赖型羰基还原酶(Carbonyl reductase,CR)菌株CP-9。所产羰基还原酶(CRCp-9)经两步快速纯化获得纯化倍数为11.5倍,比活力为1.84 U/mg的酶液,其还原反... 经5轮诱变筛选,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ICC1676)中分离得到产NADH依赖型羰基还原酶(Carbonyl reductase,CR)菌株CP-9。所产羰基还原酶(CRCp-9)经两步快速纯化获得纯化倍数为11.5倍,比活力为1.84 U/mg的酶液,其还原反应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该酶转化β-羟基苯乙酮制备手性化合物(R)-苯基乙二醇,因此是(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该酶与NADH普适性再生酶-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在胞外相耦联,构建伴有辅酶再生与反复利用的CR/FDH双酶催化制备立体醇体系,底物β-羟基苯乙酮转化率达95.4%,产物(R)-苯基乙二醇得率为93%,辅酶的总转化数(Total turn number,TTN)达267,产物e.e.值为98.6%,批次耦合反应生产能力达0.8 g/L/h,较单酶催化有较大提高,与细胞转化法相比也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因此,伴有辅酶再生的胞外酶耦合催化具有潜在的制备手性醇化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假丝酵母 羰基还原酶 (R)-苯基乙二醇 辅酶再生 酶耦合反应
下载PDF
应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合成(S)-乙偶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检秀 陈先锐 +4 位作者 陈小玲 黄艳燕 莫棋文 谢能中 黄日波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8,共9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宿主中过量表达丁二酮还原酶(DAR),同时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利用全细胞高效催化丁二酮不对称还原合成(S)-乙偶姻。方法:PCR克隆多黏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dar基因连到质粒pETDuet-1,转化至大肠杆菌(Es... 目的:在大肠杆菌宿主中过量表达丁二酮还原酶(DAR),同时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利用全细胞高效催化丁二酮不对称还原合成(S)-乙偶姻。方法:PCR克隆多黏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dar基因连到质粒pETDuet-1,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构建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通过Hi Trap TALON柱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DAR酶蛋白,测定DAR的比酶活和分子动力学参数。在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中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协同表达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葡萄糖脱氢酶(GDH),构建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GDH,并以此重组菌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优化催化条件,提高(S)-乙偶姻的产量和产率。结果:获得重组工程菌E. coli BL21(DE3)-DAR和E. coli BL21(DE3)-DAR/GDH。DAR以NADH为辅酶还原丁二酮的米氏常数Km、最大催化速率Vmax、催化常数Kcat分别为2. 59mmol/L、1. 64μmol/(L·min·mg)、12. 3/s,还原丁二酮生成(S)-乙偶姻光学的纯度为95. 86%,具有较好的催化效率和立体异构体选择性。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后,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GDH可高效催化丁二酮合成乙偶姻。在最优催化条件下分批补料,乙偶姻产量达51. 26g/L,转化率为81. 37%,生产速率为5. 13g/(L·h)。结论:使用非手性化合物原料丁二酮生产高附加值的手性化合物(S)-乙偶姻,以重组菌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合成(S)-乙偶姻,不需额外添加昂贵的辅酶,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生物催化剂 辅酶再生系统 丁二酮还原酶 乙偶姻
原文传递
基于辅因子的光驱动酶催化复合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一诺 杨楠 +5 位作者 田瑶 宗永超 李建圣 张劢 郭之旗 宋浩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213-4222,共10页
氧化还原酶因其优越的区域、立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低能耗等优点,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和燃料等合成中有重大应用.然而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需要依赖昂贵的辅因子来提供或接受电子.最近的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有机(或无机)光... 氧化还原酶因其优越的区域、立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低能耗等优点,在医药、食品添加剂和燃料等合成中有重大应用.然而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需要依赖昂贵的辅因子来提供或接受电子.最近的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有机(或无机)光敏剂诱导电子转移实现光驱动下的辅因子再生,并通过将光催化和生物催化相结合的方法构成一个基于辅因子的光驱动酶催化体系,实现清洁、高效的化学品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不同辅因子的光驱动酶催化复合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光直接激发辅因子驱动酶催化的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 辅因子 辅因子再生 光催化 光驱动酶催化体系体
原文传递
吡啶核苷酸转氢酶的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旵军 黄恩启 +1 位作者 龚仁敏 朱国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7-803,共7页
吡啶核苷酸转氢酶(pyridine nucleotide transhydrogenases)是能直接催化NADP(H)与NAD(H)之间氢负离子可逆转移的氧化还原酶,主要调控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中NADH与NADPH之间的动态平衡.膜结合吡啶核苷酸转氢酶(TH)是ATP依赖性跨膜蛋... 吡啶核苷酸转氢酶(pyridine nucleotide transhydrogenases)是能直接催化NADP(H)与NAD(H)之间氢负离子可逆转移的氧化还原酶,主要调控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中NADH与NADPH之间的动态平衡.膜结合吡啶核苷酸转氢酶(TH)是ATP依赖性跨膜蛋白,由2个亚基构成,每个亚基包含dⅠ、dⅡ和dⅢ三个结构域.在TH结合可变催化机制中,氢负离子的转移总是与质子转移相偶联.可溶性吡啶核苷酸转氢酶(STH)是非能量依赖性的黄素蛋白,以可溶性多聚体形式存在.目前认为,很多因活性氧自由基异常增多而引起的线粒体疾病都与TH的活性有关,包括糖尿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TH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这些线粒体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为其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分子依据.STH作用机理的研究及其在辅酶再生系统中的应用,将会推动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催化过程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合转氢酶 可溶性转氢酶 分子机理 线粒体疾病 辅酶再生
下载PDF
工程菌发酵产酶及其在1,3-丙二醇耦合酶催化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益强 庄园 +2 位作者 林志强 黄文爱 方柏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43-2148,共6页
培养定向进化后的质粒保藏菌E.coli BL21(DE3)pLysS/PET-15b-dhaT’-24并进行质粒抽提,将抽提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宿主细胞E.coli BL21(DE3)pLysS中得产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工程菌。工程菌经乳糖诱导后进行发酵培养获得酶活为182 U/mL... 培养定向进化后的质粒保藏菌E.coli BL21(DE3)pLysS/PET-15b-dhaT’-24并进行质粒抽提,将抽提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宿主细胞E.coli BL21(DE3)pLysS中得产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工程菌。工程菌经乳糖诱导后进行发酵培养获得酶活为182 U/mL的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最适反应pH值为10,pH值稳定范围为7.0~9.0,最适反应温度为55℃,温度稳定范围为30~45℃。利用工程菌产的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进行转化3-羟基丙醛为1,3-丙二醇的反应,同时偶联甘油脱氢酶(由另一工程菌制备)转化甘油的反应进行辅酶NADH的再生,实现了1,3-丙二醇的双酶耦合的连续反应。由于来源于工程菌的双酶酶学性质相适应,反应连续进行34 h后,底物3-羟基丙醛的转化率达63.4%,产物1,3-丙二醇的产率达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 工程菌 辅酶再生 1 3-丙二醇
下载PDF
辅因子再生在生物转化反应中的应用
19
作者 谢丽萍 胡又佳 朱春宝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0-464,共5页
依赖辅因子的酶可以催化复杂的合成反应。由于生物转化过程辅因子使用成本高,故需进行原位再生。目前可使用全酶或整个微生物细胞进行几种辅因子如NAD(P)H、ATP、糖核苷酸、及PAPS的再生,这些方法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得到了应用。随着蛋白... 依赖辅因子的酶可以催化复杂的合成反应。由于生物转化过程辅因子使用成本高,故需进行原位再生。目前可使用全酶或整个微生物细胞进行几种辅因子如NAD(P)H、ATP、糖核苷酸、及PAPS的再生,这些方法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得到了应用。随着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基因组及蛋白组研究的不断深入,辅因子再生技术将进一步拓展生物转化在医药和化学工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因子再生 生物转化 应用
下载PDF
源于博伊丁假丝酵母的甲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与反应机制
20
作者 彭益强 方柏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08-1813,1827,共7页
使用两步发酵法培养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菌株细胞经破碎与分离所得粗酶液经DEAE SepHaroses Fast Flow层析快速纯化获得NAD+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酶的比活从0.83U/mg提高到2.67U/mg,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3.22倍和29.7%... 使用两步发酵法培养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菌株细胞经破碎与分离所得粗酶液经DEAE SepHaroses Fast Flow层析快速纯化获得NAD+依赖型的甲酸脱氢酶,酶的比活从0.83U/mg提高到2.67U/mg,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3.22倍和29.7%。研究了从反应物消耗到产物生成之间的酶反应历程,确定了甲酸脱氢酶的酶促反应为有序BiBi反应机制,其中NAD+是第一底物,HCOONa是第二底物,NADH是首先释放的第一产物,HCO3ˉ是随后释放的第二产物;二次作图法求解出Vmax、KiS1、KmS2、KmS1等动力学参数,确定甲酸脱氢酶有序BiBi反应速度方程为r=(2.3*10-4[S1][S2])/(1.123*10-2[S1]+1.91*10-6+[S1][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反应动力学 辅酶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