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分析 被引量:112
1
作者 王永丽 于君宝 +5 位作者 董洪芳 栗云召 周迪 付玉芹 韩广轩 毛培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24,共8页
利用GIS技术、RS影像和Fragstats3.3等景观统计软件,从景观面积变化、景观斑块特征和景观整体水平格局等方面,对比研究了黄河三角洲2000年和2009年湿地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0 a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海岸线和陆地面积... 利用GIS技术、RS影像和Fragstats3.3等景观统计软件,从景观面积变化、景观斑块特征和景观整体水平格局等方面,对比研究了黄河三角洲2000年和2009年湿地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0 a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海岸线和陆地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天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平均分维数大部分降低,湿地景观破碎度降低,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增加。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反映了旱田及水田的大面积种植,盐田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以及石油开采等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深刻影响,人类活动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3S技术 景观格局演变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中国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及碳中和对策 被引量:107
2
作者 王法明 唐剑武 +1 位作者 叶思源 刘纪化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提高其蓝碳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手段,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滨海湿地以盐沼湿地为主,红树林面积较小,而无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据保... 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提高其蓝碳碳汇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手段,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滨海湿地以盐沼湿地为主,红树林面积较小,而无植被覆盖的滨海滩涂面积广大。据保守数据估算,当前我国滨海湿地每年通过沉积物埋藏所固定的碳可达0.97Tg C·a-1,并将能持续增长,在21世纪末增加到1.82—3.64 Tg C·a-1。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应加强滨海湿地的科学研究,保护现存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停止破坏性的滨海湿地开发活动,恢复和新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增强其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护生态功能的同时受惠于增汇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碳中和 固碳 蓝碳 红树林 盐沼湿地 滩涂 恢复
原文传递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90
3
作者 邵学新 杨文英 +1 位作者 吴明 蒋科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8-664,共7页
通过研究杭州湾自然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揭示湿地植被演替、外来物种入侵和围垦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在4.41~8.58 g.kg-1,平均值6.45 g.kg-1.不同植被类型下表... 通过研究杭州湾自然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揭示湿地植被演替、外来物种入侵和围垦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在4.41~8.58 g.kg-1,平均值6.45 g.kg-1.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芦苇(8.56±0.04 g.kg-1)>互花米草(7.31±0.08 g.kg-1)>海三棱藨草(5.48±0.29 g.kg-1)>光滩(4.47±0.09 g.kg-1);围垦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20世纪60年代(7.46±0.25 g.kg-1)>2003年(5.12±0.16 g.kg-1)>20世纪80年代(1.96±0.46 g.kg-1),即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围垦时间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趋势.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的土壤有机碳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土壤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潮滩湿地有机碳与碳氮比相关性不明显,而围垦湿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围垦利用对湿地土壤碳氮比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潮滩湿地土壤固碳能力随着植物群落演替逐步增强,而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大量入侵和扩散将有可能降低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的储碳功能.围垦引起的土壤水分、颗粒组成的变化以及耕作、土地利用和利用历史是影响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滨海湿地 植被演替 围垦 有机碳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71
4
作者 徐东霞 章光新 《湿地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82-288,共7页
人类为了获取大量生产和生活资料对滨海湿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石油开发造成了石油污染、植被退化和动物栖息地减少等,大大降低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与经济效益。以辽河... 人类为了获取大量生产和生活资料对滨海湿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石油开发造成了石油污染、植被退化和动物栖息地减少等,大大降低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与经济效益。以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红树林湿地等滨海湿地为例,从石油开发、湿地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湿地开发、城市和港口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湿地水文过程和热带海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滨海湿地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滨海湿地 影响 污染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沿海滩涂围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5
作者 徐彩瑶 濮励杰 朱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8-1162,共15页
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既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区域,又承载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沿海国家大力从海洋中争夺陆地,围填海造地和围垦开发成为许多沿海地... 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既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区域,又承载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沿海国家大力从海洋中争夺陆地,围填海造地和围垦开发成为许多沿海地区和国家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方法。在此背景下,对沿海滩涂围垦历史进行简述,从滩涂土壤性质、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服务等5个方面综述了人类围垦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滩涂土壤在脱盐过程中累积养分,逐渐熟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朝着有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变化;植物物种多样性呈不断增加的总体趋势,且随着生境的变化,陆生昆虫和土壤动物逐渐替代湿地典型的底栖动物和水鸟;土地利用方式从自然状态转变为以人工方式为主,景观格局表现为破碎化程度升高、多样性降低和优势度上升;从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转为以人工景观为主的人工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中,供给服务的价值是唯一处于增长趋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供给服务的价值增加量小于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的减少量致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降低,而且滩涂湿地面临着土地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物入侵以及自然灾害加剧等风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权衡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并实现人与自然共生,是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围垦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因此,未来应以机理研究为基础,以长期定位监测为手段,以综合集成的研究体系及对策制定为目标,不断深化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为推动人类围垦活动下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围垦 土壤性质 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
下载PDF
中国海岸湿地的类型 被引量:57
6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2-82,共11页
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相交的区域,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强烈影响,是一个生态多样 性较高的生态边缘区.它不仅对保护岸线和维持生态功能有积极意义,而且是当地资源开发的基础.本文 在海岸湿地组成和成因基础上分潮上带、期... 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相交的区域,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强烈影响,是一个生态多样 性较高的生态边缘区.它不仅对保护岸线和维持生态功能有积极意义,而且是当地资源开发的基础.本文 在海岸湿地组成和成因基础上分潮上带、期间带和潮下带3类湿地论述,并从沉积学、地貌学和生态学角 度考虑,将我国海岸湿地划分为7种类型,即淤泥质海岸湿地、砂砾质海岸湿地、基岩海岸湿地、水下岸 坡湿地、■湖湿地、红树林湿地和珊瑚礁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湿地 湿地类型 中国海岸 潮上带 波浪 潮流
下载PDF
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9
7
作者 毛志刚 王国祥 +1 位作者 刘金娥 任丽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在盐城海滨湿地不同植被带下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盐沼植物对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海滨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介于1.71~7.92g·kg-1和0.17~0.36g·k... 在盐城海滨湿地不同植被带下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盐沼植物对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海滨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介于1.71~7.92g·kg-1和0.17~0.36g·kg-1之间,变幅较大,不同植被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各植被带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高于光滩.垂直方向上,各植被带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的分布均呈自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趋势,15cm以下其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但全氮与碳氮比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全氮 盐沼植被 空间分布 海滨湿地
下载PDF
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谷东起 赵晓涛 夏东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5,共8页
对我国海岸湿地类型、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指出围垦、城市与港口开发、污染、海岸侵蚀、油气资源开发、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压力因素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综合矩阵因子分析表明,不同的海岸湿地类型所承... 对我国海岸湿地类型、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指出围垦、城市与港口开发、污染、海岸侵蚀、油气资源开发、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压力因素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综合矩阵因子分析表明,不同的海岸湿地类型所承受的环境压力和所遭受的环境退化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三角洲、海岸(?)湖、砂质海岸、珊瑚礁、淤泥质海岸、滨岸沼泽和红树林等湿地类型遭受的环境压力最大,环境退化也最严重;指出了人为因素是造成海岸湿地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岸湿地 环境退化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围垦 海岸侵蚀 生物资源
下载PDF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4
9
作者 董洪芳 于君宝 +5 位作者 孙志高 牟晓杰 陈小兵 毛培利 吴春发 管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94-1599,共6页
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有机碳状况是开展我国典型砂质和淤泥型海滩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通过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新生滨海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湿地植... 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有机碳状况是开展我国典型砂质和淤泥型海滩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的基础,通过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新生滨海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湿地植物碳含量差异性不大,而植物碳密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其空间变化趋势与植物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均呈M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在0.75~8.35g·kg-1之间,明显低于淡水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负相关,土壤TN、C/N、含盐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线性正相关性,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TN、C/N、pH值、含盐量与植物碳密度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有机碳 空间分布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区域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62
10
作者 刘志杰 李培英 +2 位作者 张晓龙 李萍 朱龙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2-1188,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沉积环境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程度.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 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沉积环境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程度.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Hg、Cu、Pb、Zn、Cd和Cr的均值分别为0.034、18.733、19.393、65.317、0.235和62.940μg.g-1.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重金属分布存在区域差异,现行河口区重金属含量最高,鲁北古代黄河三角洲区重金属含量次之,废弃河口区为最低.重金属区域分布受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显著,黏土含量对重金属的富集和分布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综合污染指数为0.10~4.14,处于低污染状态,Cr是主要污染因子,均值为0.63.6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r>Cu>Zn>Cd>Pb>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0.46~51.88之间,具有较低的潜在生态风险.6种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参数由大到小顺序为Cd>Hg>Cu>Cr>Pb>Zn,Cd是黄河三角洲的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健康设计 被引量:55
11
作者 刘青松 李杨帆 朱晓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1 引言 本文所论及的滨海湿地指的是广义沿海滩涂湿地,不仅指全部潮间带,还包括潮上带和潮下带可供开发利用的部分,其作为新生的土地资源(有一定范围、面积),主要发育于潮滩—平原海岸与河流的三角洲地区。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滨海 湿地 生态系统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61
12
作者 于君宝 陈小兵 +8 位作者 孙志高 谢文军 毛培利 吴春发 董洪芳 牟晓杰 栗云召 管博 单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5-861,共7页
根据植被分布状况,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新生湿地内由黄河岸边至海滩方向布设两条平行样带,研究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表层土壤中TN、NH4+-N、NO3--N、TOC、TS和TP平均含量分别为419.... 根据植被分布状况,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新生湿地内由黄河岸边至海滩方向布设两条平行样带,研究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滨海湿地表层土壤中TN、NH4+-N、NO3--N、TOC、TS和TP平均含量分别为419.37mg·kg-1、3.27mg·kg-1、0.87mg·kg-1、3.43g·kg-1、381.27mg·kg-1和500.86mg·kg-1.从黄河岸边至近海光滩区,土壤中TN、NO3--N、TOC和TS含量逐渐升高.TOC、TN、NH4+-N和NO3--N含量在剖面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规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TS、NO3--N、TN含量与TOC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含盐量和pH是影响土壤中TOC、TS、NO3--N、TN含量和碳氮比大小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空间分布 滨海湿地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景观演变与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35
13
作者 肖笃宁 李晓文 王连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6,共6页
通过对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近年来的景观演变的研究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及湿地生境自然演变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 ,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影响。详细阐明了作为生境管理措施的生境更新与生境调整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并以辽东湾湿地为例 ,探... 通过对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近年来的景观演变的研究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及湿地生境自然演变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 ,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影响。详细阐明了作为生境管理措施的生境更新与生境调整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并以辽东湾湿地为例 ,探讨了生境更新与生境调整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滨海湿地 湿地资源 景观演变 生境更新 生境调整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4
作者 喻龙 龙江平 +2 位作者 李建军 冯慕华 郝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8,共10页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环境生物技术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 ,具有处理费用低、净化效果好、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并在治理污染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回顾近年...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环境生物技术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 ,具有处理费用低、净化效果好、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并在治理污染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回顾近年来生物修复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滨海湿地的特殊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滨海湿地 可行性 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自然和人工管理驱动下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空间差异 被引量:54
15
作者 张华兵 刘红玉 +1 位作者 郝敬锋 李玉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1987年、1997年、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景观斑块平均...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1987年、1997年、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景观斑块平均面积由205.31 hm2降至55.60 hm2,景观多样性指数1.4284降低到1.2928,优势度从0.3634上升到0.7766,表明景观破碎化明显,景观多样性呈降低趋势,优势度则呈上升趋势。景观变化的结果导致景观带状特征变弱,镶嵌性特征十分明显;1987—1997年期间,景观格局空间演变表现为从陆地向海洋的单向演替;而1997—2007年,景观演替呈现多向性特征。(2)自然湿地区,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从0.4844下降到0.3164;而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其指数从0.9019上升到1.4754。景观带状格局发育更加明显,各景观带宽趋于均匀,并且景观从陆地向海洋呈单向演替特征。(3)影响海滨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是:自然湿地区主要受海洋潮汐作用影响,其主要自然过程如地貌过程和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等呈连续性变化,从而导致景观演变呈带状连续性发展;人工管理区主要受人为管理影响,人为管理往往使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发生突变,从而使景观演变呈多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湿地 自然驱动 人工管理 景观格局变化 盐城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全国鸟类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Birds)建设进展 被引量:53
16
作者 徐海根 崔鹏 +7 位作者 朱筱佳 雍凡 伊剑锋 张文文 李佳琦 童文君 江波 蔡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鸟类分布于多种生境,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类群。为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自2011年起,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联合全国... 鸟类分布于多种生境,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类群。为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自2011年起,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牵头单位,联合全国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保护机构,开始探索建立全国鸟类观测网络。经过6 a多的努力,目前已建立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8个鸟类观测样区,包括样线1 822条、样点1 343个,其中繁殖期鸟类样点253个、越冬鸟类样点1 090个,基本建成了全国鸟类多样性观测网络。截至2016年,该观测网络共记录到鸟类22目86科943种,占中国现有记录鸟类种数的68.8%。通过观测,初步掌握了全国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部分滨海越冬水鸟栖息地因围垦开发而遭受破坏,面临着严峻威胁;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或拥有高种群数量(≥某物种种群数量的1%)的栖息地没有被纳入到保护范围,存在保护空缺。建议加强鸟类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的系统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观测网络 鸟类 保护空缺 繁殖地 越冬地 滨海湿地
下载PDF
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趋势 被引量:52
17
作者 李建国 濮励杰 +3 位作者 徐彩瑶 陈新建 张云峰 蔡芳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8,共12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研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式,研究1977-2014年(1977、1984、2000、2007与2014年)江苏中部滩涂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射阳河口以南岸线段总体以淤长为主,但是也存在侵蚀... 通过野外实地调研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式,研究1977-2014年(1977、1984、2000、2007与2014年)江苏中部滩涂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射阳河口以南岸线段总体以淤长为主,但是也存在侵蚀的岸线段,总体淤长/侵蚀速度在±20 m/yr左右,最高值出现在东台和如东洋口港附近。研究区湿地围垦的速度远高于岸线淤长的速度,基本维持在50 m/yr以上。1977-2014年江苏滨海湿地的生态关键区面积出现了快速的退化趋势,特别是盐生植被空间的快速萎缩,主要出现在射阳南部和大丰市。调查发现研究区传统的湿地围垦开发演变模式是光滩→盐生植被→养殖水面→耕地→建设用地。但是现在由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围垦演变路径和周期,有助于围垦经济效益的提高。江苏滨海湿地围垦后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江苏滨海湿地开发的热点空间在区域上主要集中于几个重要的港口及其腹地建制镇附近,但总体规模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围垦模式 淤长/侵蚀 演变路径 江苏
原文传递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外来种互花米草的时空动态及景观格局 被引量:50
18
作者 刘春悦 张树清 +1 位作者 江红星 王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1-908,共8页
基于1992—2007年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转移矩阵方法,定量分析了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外来种互花米草的时空动态及其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互花米草面积由1992年的3561hm2上... 基于1992—2007年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转移矩阵方法,定量分析了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外来种互花米草的时空动态及其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互花米草面积由1992年的3561hm2上升至2007年的14491hm2,增幅达306.94%,累计转入和转出面积分别为26291和15361hm2;其中,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互花米草面积由1992年的597hm2增长到2007年的2814hm2,年增幅达24.74%.研究期间,该区互花米草空间分布格局由初始的河口地带零星斑块逐渐演变为连续带状,并扩展到射阳河口至梁跺河口之间的滩涂外围;研究区互花米草的斑块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2.92km),平均斑块面积先增(1992—2002年)后降(2002—2007年),最大斑块指数及面积加权临近度指数逐年递增,斑块形状趋向规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 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崇明东滩湿地CO_2、CH_4和N_2O排放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43
19
作者 汪青 刘敏 +1 位作者 侯立军 程书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5-946,共12页
通过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长江口崇明东滩四类典型湿地(围垦湿地、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尺度下,CO2、CH4和N2O均以排放为主;在昼夜尺度下,CO2和CH4在夜间排放量大于白昼排... 通过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长江口崇明东滩四类典型湿地(围垦湿地、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尺度下,CO2、CH4和N2O均以排放为主;在昼夜尺度下,CO2和CH4在夜间排放量大于白昼排放量,而N2O的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在潮水退去、潮滩暴露初期,CH4和N2O有大量排放,CO2正好相反。崇明东滩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自岸向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总体趋势是越近岸通量值越大。观测与实验表明,温度、潮汐、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和土地利用变化都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滨海潮滩湿地特有环境因子潮汐以"淹没—暴露"光滩沉积物的方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排放 河口滨岸湿地 长江口
原文传递
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褚琳 黄翀 +1 位作者 刘庆生 刘高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2-1972,共11页
为研究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三期景观类型,使用马尔柯夫模型的转移矩阵分析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分级指数模型计算景观类型转化强度;采用In... 为研究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三期景观类型,使用马尔柯夫模型的转移矩阵分析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分级指数模型计算景观类型转化强度;采用In VEST模型评价生境质量,探究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0年间,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面积均增加,开发浅海水域形成的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00-2005年、2005-2010年转化强度指数均为负,景观生态级别下降,大量高生态级别的景观向低生态级别转化。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降低,生境质量发生退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滨海自然湿地人工化,湿地围垦以及城镇化扩张成为海岸带生态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海岸带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生境质量 驱动力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