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波阻抗反演重构地震数据提高煤层厚度预测精度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喆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4,共5页
地震波勘探预测煤层厚度是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技术。以提高煤层厚度预测精度为目的,研究了噪声对煤层厚度预测精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波阻抗反演结果重构地震数据的方法,对重构后的地震数据进行煤层厚度预测,提高了煤层厚度... 地震波勘探预测煤层厚度是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技术。以提高煤层厚度预测精度为目的,研究了噪声对煤层厚度预测精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波阻抗反演结果重构地震数据的方法,对重构后的地震数据进行煤层厚度预测,提高了煤层厚度预测精度。此方法在煤层厚度预测的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预测 波阻抗反演 地震数据重构
下载PDF
淮南煤田第四含煤段砂体的演化特征及对煤层厚度的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衡秋 刘钦甫 +2 位作者 彭苏萍 谭儒蛟 付正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讨论了淮南煤田第四含煤段砂体的演化特征及其对 13- 1煤层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煤层底板砂体展布型式变化较大 ,继承性较差 ,反映出网状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发育特点 ;顶板分流河道沉积作用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 ,岩体演化具有较好的... 讨论了淮南煤田第四含煤段砂体的演化特征及其对 13- 1煤层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煤层底板砂体展布型式变化较大 ,继承性较差 ,反映出网状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发育特点 ;顶板分流河道沉积作用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 ,岩体演化具有较好的继承性 ;在靠近煤层发育的时期内 ,底板砂岩和煤层空间分布呈现互为消长的关系 ,而在顶板砂体发育的早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砂体演化 分流河道沉积 煤层厚度 淮南煤田
下载PDF
利用反射波能量、振幅等属性解释煤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飞 鲍怀伟 王晶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3,共3页
依据地震地质模型及理论,根据煤层厚度与煤层反射波的能量、振幅等地震属性存在的单调非线性关系,解释煤层的厚度变化,圈定无煤带等地质异常区。
关键词 反射波能量 振幅 煤层厚度 三维地震勘探
下载PDF
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宁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12期181-183,共3页
主要探讨了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煤矿的产能和安全。因此,了解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是必要的。介绍了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表现,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合... 主要探讨了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煤矿的产能和安全。因此,了解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是必要的。介绍了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表现,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应对地质构造给煤矿开采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地质结构 断层 褶皱 煤层厚度
下载PDF
对水采适用条件的再认识
5
作者 任鹏程 朱国春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分别对煤层倾角,厚度,顶底板.煤的硬度,裂隙和水质等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具体分析。
关键词 煤层倾角 煤层厚度 水力采煤法
下载PDF
煤层厚度变化时地震槽波理论频散曲线计算方法及频散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乔勇虎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74-3384,共11页
槽波地震勘探利用槽波的频散特性反演煤层的结构特征,故理论频散曲线的计算是一个重要方面.使用水平层状模型假设下的面波频散曲线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煤层厚度恒定模型地震槽波频散曲线;但当煤层厚度变化时该方法不再适用.基于前人水平层... 槽波地震勘探利用槽波的频散特性反演煤层的结构特征,故理论频散曲线的计算是一个重要方面.使用水平层状模型假设下的面波频散曲线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煤层厚度恒定模型地震槽波频散曲线;但当煤层厚度变化时该方法不再适用.基于前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的面波理论频散曲线计算方法,对于含煤三层模型,本文发展了煤层厚度变化情况下的地震槽波理论频散曲线计算方法,并使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厚度函数模型的频散曲线形态特征.研究表明:与稳定厚度煤层相比,煤层厚度变化使得地震槽波群速度成为与频率及传播射线在水平面投影路径相关的二元函数;射线路径上煤层厚度的变化使得频散曲线在群速度方向上压缩,群速度变化范围变小,且使处于最小值位置的埃里相群速度增大;而煤层厚度的线性变化模型频散曲线只与射线首、尾处的煤层厚度有关,与煤层厚度恒定模型相比,曲线形态不发生改变;煤层厚度呈非线性变化时,频散曲线形态上可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槽波 煤层厚度变化 射线路径 理论频散曲线 频散特征
下载PDF
煤层厚度与振幅、频率地震属性的正演模拟 被引量:49
7
作者 董守华 马彦良 周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依据地质、地震资料设计了地震地质模型,模拟了在煤层缺失、剥失、分叉、合并等情况下反射波振幅、频率等地震属性;同时讨论了这些属性对不同煤层厚度灵敏度.结果表明,当煤层厚度为0-8m时,振幅、频率地震属性与煤层厚度之间存在一单调... 依据地质、地震资料设计了地震地质模型,模拟了在煤层缺失、剥失、分叉、合并等情况下反射波振幅、频率等地震属性;同时讨论了这些属性对不同煤层厚度灵敏度.结果表明,当煤层厚度为0-8m时,振幅、频率地震属性与煤层厚度之间存在一单调非线性关系;当煤层厚度为8-13m时,只有频带宽度作为煤层厚度预测唯一参数;当煤层厚度大于13m时,根据煤层顶、底板反射波旅行时与速度预测煤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振幅 频率 地震属性 正演模拟 地震地质模型
下载PDF
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物理-数学模拟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8
8
作者 皮娇龙 滕吉文 +3 位作者 杨辉 刘国栋 李建新 李松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8-974,共17页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生产环境使得中国的煤业生产时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地震槽波井下探测技术做为当前可探明煤层中局部小构造和异常体的有效技术,具备分辨率高和预测性强等特点,是煤矿生产中井下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生产环境使得中国的煤业生产时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地震槽波井下探测技术做为当前可探明煤层中局部小构造和异常体的有效技术,具备分辨率高和预测性强等特点,是煤矿生产中井下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法.本文回顾了地震槽波勘探研究的发展概况,并基于地震槽波在煤层中传播的物理特征和影响煤层中地震槽波传播等主要因素,对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方面已经开展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工作进行了综合阐述,进而指出了地震槽波勘探存在的理论问题、应用难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槽波 频散 煤层厚度 物理-数学模拟 动力学特征
下载PDF
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刘程 李向东 杨守国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6,共3页
为了正确指导煤矿的采掘工作,要求随着采掘巷道施工及时测量煤层厚度,探查煤层厚度的变化。根据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和桃园煤矿的勘探钻孔资料和已经揭露的井下地质情况,通过对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构... 为了正确指导煤矿的采掘工作,要求随着采掘巷道施工及时测量煤层厚度,探查煤层厚度的变化。根据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和桃园煤矿的勘探钻孔资料和已经揭露的井下地质情况,通过对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构造因素,对煤矿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 煤层厚度 岩浆岩
下载PDF
深部煤层卸压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魏明尧 王恩元 +1 位作者 刘晓斐 王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39-2543,2560,共6页
卸压爆破技术可降低煤岩体中应力集中程度,有效避免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以跃进煤矿23 130工作面卸压爆破工程为例,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卸压爆破前后围岩应力分布和转移规律,并结合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对采掘现... 卸压爆破技术可降低煤岩体中应力集中程度,有效避免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以跃进煤矿23 130工作面卸压爆破工程为例,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卸压爆破前后围岩应力分布和转移规律,并结合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对采掘现场卸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装药量越大,应力峰值降低和转移越明显;煤层厚度越大,应力峰值降低越明显,但推移距离基本不变;采深越大,应力峰值降低越大,但峰值区推移距离减小;爆破区域的电磁辐射检测值降低明显,表明卸压爆破效果理想。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可为采掘区域合理确定爆破参数和有效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压爆破 数值模拟 电磁辐射 煤层厚度 开采深度
下载PDF
煤岩散射特性对探地雷达探测煤岩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昕 丁恩杰 +1 位作者 胡克想 赵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让采煤机滚筒沿着煤岩分界面开采,采用探地雷达方法进行煤岩界面探测.建立了煤岩界面的分层介质模型,结合雷达方程分析了雷达波在该模型中的散射规律,提出了煤岩界面雷达回波强度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仿真,分析了煤岩电参数... 为了让采煤机滚筒沿着煤岩分界面开采,采用探地雷达方法进行煤岩界面探测.建立了煤岩界面的分层介质模型,结合雷达方程分析了雷达波在该模型中的散射规律,提出了煤岩界面雷达回波强度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仿真,分析了煤岩电参数和天线对探测深度的影响.利用LTD-2100型探地雷达在郭庄煤矿进行了相关验证,并对相关数据做出分析.结果表明:在1GHz以下,测试数值可以较好的和理论数值吻合.在文中所列的煤岩样本组合中,可探煤层深度范围为0.3~8.0m.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煤层厚度的计算,并为实际应用中天线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分层介质 煤岩界面 煤层厚度 电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透射槽波的工作面煤层厚度高精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崔伟雄 王保利 王云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82-2490,共9页
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煤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煤层结构和煤岩层组合特征、以及巷道条件导致炮检点环境的差异,均会影响槽波的形成及传播,使实际槽波传播特征与理论“岩-煤-岩”模型差别甚远,增加了透射槽波方法反演煤层厚度的准确性... 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煤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煤层结构和煤岩层组合特征、以及巷道条件导致炮检点环境的差异,均会影响槽波的形成及传播,使实际槽波传播特征与理论“岩-煤-岩”模型差别甚远,增加了透射槽波方法反演煤层厚度的准确性和难度。为提高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槽波频散理论和分频处理技术反演煤层厚度变化的方法,通过理论情况下Love型槽波传播规律建立了不同频率下槽波群速度与煤层厚度的关系,采用窄带滤波方法分析了成像频带对反演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层析成像频带优选策略,提高了群速度反演煤层厚度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陕西铜川焦平矿区2408工作面煤层厚度探测,该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7.6 m,选择50~80 Hz的频率区间对层析成像频带进行研究,定义了煤层厚度采样点与槽波群速度的分类关系,利用87个巷道采样点评价了各成像频段对群速度和反演煤层厚度的影响,优选60~75 Hz频带的成像群速度与巷道采样点和回采揭露点的相关性分别为81.6%和85.1%;将优选频带反演的煤层厚度与回采前后181个实际煤层厚度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煤层厚度预测误差绝对值小于0.40 m(误差小于5%)和0.80 m(误差小于10%)的点数,分别达到48.62%和85.64%。结果表明:透射槽波层析成像预测工作面煤层厚度的精度与层析成像的频带有关,成像主频越高、频带越窄,层析成像对煤层厚度的反演精度就越高,但可反演最大煤层厚度变小。因此,成像主频应考虑层析成像对研究区煤层大部分区域都有良好效果,选择槽波群速度变化率极大值曲线上平均煤层厚度对应的频率,使层析群速度与煤层厚度采样点相关性更高的最小频率范围为最佳频带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透射槽波 煤层工作面 频散 速度层析 成像频带
下载PDF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煤层厚度及古河流冲刷带的方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吴奕峰 孟凡彬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10期52-56,共5页
根据山西宁武煤田某煤矿2#煤层采掘及钻孔揭露情况,发现该井田中部和南部存在古河流冲刷带。通过对比基于优选的4个地震属性的四元一次、四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决定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煤层厚度数据应用于... 根据山西宁武煤田某煤矿2#煤层采掘及钻孔揭露情况,发现该井田中部和南部存在古河流冲刷带。通过对比基于优选的4个地震属性的四元一次、四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决定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煤层厚度数据应用于整个测区古河流冲刷带的预判工作。首先利用GeoFrame系统和Landmark公司Poststack模块,提取2#煤层反射波的各类沿层切片,分析并圈定出2#煤层古河流冲刷带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垂直时间剖面中2#煤层反射波的各种波形特征,进一步判别2#煤层古河流冲刷带解释的可靠性,然后结合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获得的2#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图,最终解释出2#煤层古河流冲刷带范围:勘探区内2#煤层厚度变化范围0~5.3m,根据其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将全区划分出一大二小3个古河流冲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属性 煤层厚度 古河流冲刷带 山西宁武煤田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递进式煤厚动态预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程建远 朱梦博 +1 位作者 崔伟雄 王云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4,共8页
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已知煤厚点主要分布在回风巷、运输巷与开切眼构成的"U"型巷道上,煤厚数据点分布疏密不均,除了克里格空间估值技术外,常用的钻孔煤层厚度插值方法难以适应,基于煤厚变化的准确预测对煤矿回采工作面高效... 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已知煤厚点主要分布在回风巷、运输巷与开切眼构成的"U"型巷道上,煤厚数据点分布疏密不均,除了克里格空间估值技术外,常用的钻孔煤层厚度插值方法难以适应,基于煤厚变化的准确预测对煤矿回采工作面高效开采的重要性,采用克里格空间估值技术,以"U"型巷道实际控制的煤厚"静态数据"为基础,构建煤厚预测的初始模型,开展第一阶段的煤厚预测;在回采工作面递进式推采过程中,不断融入回采新揭露的煤厚"动态数据",建立煤厚预测的优化模型,对未采区段开展递进式煤厚预测。选取某矿完成回采的S1工作面,以其"U"型巷道控制的306个煤厚点作为已知数据,以回采揭露的204个煤厚点为验证点,每50 m作为一个推采阶段,将S1工作面分为29个推采阶段,进行递进式煤厚预测的精度测试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仅采用"U"型巷道已知煤厚点的静态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预测误差绝对值小于0.10、0.50、1.00 m的煤厚点数量分别占25.98%、74.50%和90.73%;(2)综合利用"U"型巷道与工作面递进式回采揭露的煤厚信息,构建煤厚动态预测模型,预测误差绝对值小于0.10、0.50、1.00 m的煤厚点数量,分别占48.01%、85.51%和94.86%。可见,回采工作面递进式煤厚动态预测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煤厚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煤层厚度 递进式预测 克里格空间估值技术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与煤层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冀涛 杨德义 《中国煤田地质》 2007年第5期28-30,61,共4页
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含煤面积29 500km2,煤炭储量5 100亿t,为特大型含煤盆地。通过分析沁水盆地煤层埋深、厚度、构造特征、顶底板岩性及煤储层特征,认为该区主要煤层含气量高,煤层割理、裂隙发育,煤变质程度高,煤层厚度大、埋深... 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含煤面积29 500km2,煤炭储量5 100亿t,为特大型含煤盆地。通过分析沁水盆地煤层埋深、厚度、构造特征、顶底板岩性及煤储层特征,认为该区主要煤层含气量高,煤层割理、裂隙发育,煤变质程度高,煤层厚度大、埋深适度,构造简单,煤层气资源量大,产出条件优良,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最有利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 煤层厚度 割理 裂隙 构造特征 沁水盆地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产能差异及采收率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升贵 陈含 +2 位作者 彭智高 张新亮 崔超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1-724,共4页
为揭示沁水盆地不同含气区域煤层气产能差异,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沁水盆地典型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基于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气量数据,总结发现各区块煤层气产能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 为揭示沁水盆地不同含气区域煤层气产能差异,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沁水盆地典型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基于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气量数据,总结发现各区块煤层气产能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提出以目标煤层资源丰度、渗透率、临界解吸压力作为关键参数评价产能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资源可采性优于北部,典型区块煤层气开发前景优劣排序为潘庄、大宁、寿阳、古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资源丰度 临界解吸压力 渗透率 产气量 采收率 埋深 煤厚
下载PDF
超厚煤层分布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18
17
作者 胡社荣 蔺丽娜 +3 位作者 黄灿 彭纪超 陈大野 郝国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煤厚的分级主要是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确定的,大于8m的厚煤层一概以巨厚煤层来称之。世界上,煤层总厚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总厚达到700多米;加拿大哈溪煤田二号露天区则为单层煤厚最大的矿区,煤厚达510m;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胜... 煤厚的分级主要是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确定的,大于8m的厚煤层一概以巨厚煤层来称之。世界上,煤层总厚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总厚达到700多米;加拿大哈溪煤田二号露天区则为单层煤厚最大的矿区,煤厚达510m;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煤田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单层(6煤层)厚达244.7m,总煤厚达320.65m。从沉积、层序地层与构造诸角度出发,依据现代泥炭堆积与阴沉木堆积等现象进行厚煤层的成因研究,对异地成煤及一些超厚煤层的成因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厚煤层 单层煤厚 累计煤层总厚 成因模式
下载PDF
长距离定向钻探技术在补连塔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立辉 李伟 范文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0-32 36,共4页
针对传统钻探技术存在钻探距离短、精度低、极易造成探测盲区等问题,提出采用长距离定向钻探技术,并以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为背景,研究了定向钻机在探测煤层冲刷带、煤层厚度变化以及探放水等方面的应用,给出了定向钻探成套设备、施... 针对传统钻探技术存在钻探距离短、精度低、极易造成探测盲区等问题,提出采用长距离定向钻探技术,并以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为背景,研究了定向钻机在探测煤层冲刷带、煤层厚度变化以及探放水等方面的应用,给出了定向钻探成套设备、施工工艺和解决方案,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为补连塔矿解决了实际难题,也为其他矿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探技术 煤层冲刷带 煤层厚度变化 探放水
下载PDF
自然γ射线法在采煤机摇臂自动调高中检测煤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增才 王汝琳 +1 位作者 徐建华 王泉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5-429,共5页
根据顶板岩层中自然γ射线穿过剩留煤层后其辐射强度逐渐衰减的特性 ,对采用自然γ射线方法检测剩留煤层厚度的理论和实验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剩留煤层厚度与自然γ射线辐射强度衰减量的数学模型 ,通过在水峪煤矿采煤工作面的实测数据 ,... 根据顶板岩层中自然γ射线穿过剩留煤层后其辐射强度逐渐衰减的特性 ,对采用自然γ射线方法检测剩留煤层厚度的理论和实验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剩留煤层厚度与自然γ射线辐射强度衰减量的数学模型 ,通过在水峪煤矿采煤工作面的实测数据 ,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另外对自然γ射线辐射强度衰减量受辐射角度和顶板岩层厚度的影响也进行了较详细地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摇臂 自动调高 自然γ射线 煤层厚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不同煤厚条件下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玉兵 甄恩泽 +1 位作者 马资敏 王亚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8-173,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煤厚条件下切顶成巷技术体系,以禾草沟二号煤矿薄煤层工作面、店坪煤矿中厚煤层工作面和柠条塔煤矿厚煤层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以煤厚为主要影响条件下的切顶成巷关键技术参数,并开展了现场工程试验。研究发现:巷道顶板... 为了探究不同煤厚条件下切顶成巷技术体系,以禾草沟二号煤矿薄煤层工作面、店坪煤矿中厚煤层工作面和柠条塔煤矿厚煤层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以煤厚为主要影响条件下的切顶成巷关键技术参数,并开展了现场工程试验。研究发现:巷道顶板切得开、留巷围岩护得好是保证切顶成巷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其关键技术可概括为顶板定向预裂成缝技术、NPR恒阻锚索支护技术、动压区临时支护技术和碎石帮挡矸护巷技术;不同煤厚条件下,采空区矸石的垮落状态和顶板覆岩的运动规律不同,从而决定了应采取不同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切顶卸压 无煤柱自成巷 关键技术 参数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