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液化油窄馏分临界性质的研究(Ⅱ)假临界压力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肖曼 毛学锋 +3 位作者 张晓静 单贤根 章序文 赵渊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89-91,96,共4页
为考察石油馏分假临界压力的经验关联式对神华煤液化油窄馏分的适用性,对神华煤液化油300℃之前馏分进行实沸点实验,切割成8个窄馏分,利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110~200℃馏分的假临界压力计算值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0~300℃馏... 为考察石油馏分假临界压力的经验关联式对神华煤液化油窄馏分的适用性,对神华煤液化油300℃之前馏分进行实沸点实验,切割成8个窄馏分,利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110~200℃馏分的假临界压力计算值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0~300℃馏分的假临界压力随着蒸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采用不同计算关联式得到的窄馏分假临界压力与基团贡献法计算值相比较,由周佩正推荐式得到的假临界压力计算结果优于其他关联式,除150~180、180~200和220~240℃馏分外,其他馏分的假临界压力计算值与基团贡献法计算值的相对误差都在5%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生成油 窄馏分 假临界压力 关联式
下载PDF
中国沿海大陆架盆地含油气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毛希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沿海大陆架盆地油气富集区,受下第三系富生油凹陷控制,与其相联系的大型披复背斜,配以大型三角洲砂岩体或大型生物礁滩灰岩储层,及大面积分布的区域盖层,往往形成大油气田。油气田在陆州沉积中近烃源区分布,在海相地层中有良... 中国沿海大陆架盆地油气富集区,受下第三系富生油凹陷控制,与其相联系的大型披复背斜,配以大型三角洲砂岩体或大型生物礁滩灰岩储层,及大面积分布的区域盖层,往往形成大油气田。油气田在陆州沉积中近烃源区分布,在海相地层中有良好运载层及大面积顶盖层的条件下,石油可长距离运移,在远离油源区也可形成油田。下第三系煤系地层在大陆架大面积分布,具有雄厚的煤成气潜力。南海西部有巨厚上第三系海相地层,沉积速度快,地温梯度高,也有优越的成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陆架 盆地 油气运移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crude oils from the Tarim,Qaidam and Turpan Basins,NW China 被引量:17
3
作者 Zhang Min Paul Philp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over 100 crude 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abei and Tazhong uplifts in the Tarim Basin,the western depression area in the Qaidam Basin and the Tabei depre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over 100 crude 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abei and Tazhong uplifts in the Tarim Basin,the western depression area in the Qaidam Basin and the Tabei depression in the Turpan Basin,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ine(Tarim Basin),saline lacustrine(Qaidam Basin),and swamp(Turpan Basin) oils were investigated.The marine oils from the Tarim basin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ow abundance of diaromatic hydrocarbons such as biphenyl and naphthalene,and relatively high abundance of triaromatic hydrocarbons including phenanthrene,dibenzothiophene and fluorene.In contrast,the swamp oils from the Turpan Basin are dominated by the highest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the lowest relative abundance of tri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ll the oil samples in this study.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aromatic and tri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saline lacustrine oils from Qaidam Basin is between that in Tarim oils and Turpan oils.Aromatic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isomer distributions of dimethylnaphthalenes(DMN),trimethylnaphthalenes(TMN),tetramethylnaphthalenes(TeMN) and methylphenanthrenes(MP),i.e.,1,2,5-trimethylnaphthalene(TMN)/1,3,6-TMN ratio,1,2,7-TMN/1,3,7TMN ratio,(2,6-+2,7-)-dimethylnaphthalenes(DMN)/1,6-DMN ratio,1,3,7-TMN/(1,2,5-+1,3,7-)TMN,1,3,6,7-TeMN/(1,3,6,7-+1,2,5,6-+1,2,3,5-)-TeMN ratio and MP index,may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organic source input,thermal maturit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In addition,the dibenzothiophenes(DBTs)/fluorenes(Fs) and dibenzofurans(DBFs)/Fs ratios were found to the very useful and effective in determining genetic types of crude oils for the marine,saline lacustrine,and swamp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and for oil-oil cor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Tarim Basin Qaidam Basin Turpan Basin marine oil saline lacustrine oil coal-derived oil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omatic hydrocarbons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液态烃生成演化的热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春江 傅家谟 +3 位作者 盛国英 张中宁 夏燕青 程学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6-284,共9页
利用绝对密闭式干热解方法对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殖煤的液态烃生成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在低成熟阶段(R_0=0.40%~0.65%)的液态烃产率变化幅度较小、地球化学特征也保持未熟—低熟特征;热解物产率曲线在R_0=0.58%~0.59... 利用绝对密闭式干热解方法对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殖煤的液态烃生成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在低成熟阶段(R_0=0.40%~0.65%)的液态烃产率变化幅度较小、地球化学特征也保持未熟—低熟特征;热解物产率曲线在R_0=0.58%~0.59%阶段呈现一个低谷;液态烃大量生成于R_0=0.65%阶段,产率峰值出现于R_0=1.09%阶段。进一步通过热模拟产物Pr/Ph、Pr/nC_(17)、Ph/nCl_(18)及饱/芳值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热解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热模拟残渣的热解色谱特征,及与典型煤成油进行对比研究.证实了侏罗系煤成液态烃主要生成并排驱于成熟阶段(R_0=0.65%~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腐殖煤 煤成油 液态烃 热模拟 生烃阶段
下载PDF
吐哈盆地油源研究新认识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克明 JMichacelMoldowan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在亚稳态条件下,用GC-MS-MS研究m/z 233-262范围内二萜类的分布,发现吐哈盆地存在两种类型原油及相应的源岩。二叠系-三叠系所产原油富含扁枝烷,其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塔尔郎组泥岩;中、下侏罗统原油富含17-降四环烷,与中侏罗... 在亚稳态条件下,用GC-MS-MS研究m/z 233-262范围内二萜类的分布,发现吐哈盆地存在两种类型原油及相应的源岩。二叠系-三叠系所产原油富含扁枝烷,其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塔尔郎组泥岩;中、下侏罗统原油富含17-降四环烷,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煤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显示了煤成油特点,在吐哈盆地煤成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油源 研究 二萜 煤成油 下侏罗统 中侏罗统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成油初次运移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卫彪 钟宁宁 任德贻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3-627,共5页
基于对差异演化导致显微组分“分期生油”和“早生早排”是煤成油得以有效聚集的先决条件之一的认识 ,在对成烃演化过程中三塘湖盆地侏罗纪煤系有机岩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其煤成油的初次运移机理 .有机岩的脱水作用与煤成... 基于对差异演化导致显微组分“分期生油”和“早生早排”是煤成油得以有效聚集的先决条件之一的认识 ,在对成烃演化过程中三塘湖盆地侏罗纪煤系有机岩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其煤成油的初次运移机理 .有机岩的脱水作用与煤成油的排驱不存在较佳的时间耦合 ,依靠内在水分排出携带的水溶形式运移是不现实的 .而在过压作用下有机岩中连续的“沥青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侏罗纪煤系 有机岩 煤成油 初次运移 沥青网络
下载PDF
大庆探区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子辉 李景坤 李振广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大庆探区主要包括松辽及其外围盆地 ,勘探实践证实这些盆地在晚侏罗系、早白垩系和第三系广泛发育的煤层和煤系烃源岩层是油气生成的潜在物质基础。探讨这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对指导各研究区块的煤成烃勘探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因此 ,应... 大庆探区主要包括松辽及其外围盆地 ,勘探实践证实这些盆地在晚侏罗系、早白垩系和第三系广泛发育的煤层和煤系烃源岩层是油气生成的潜在物质基础。探讨这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对指导各研究区块的煤成烃勘探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因此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热模拟实验技术并结合地层的沉积史和热演化史分析 ,系统研究了大庆探区煤系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及其勘探潜力。结果表明 ,煤系烃源岩的生油潜力分为好、中、差、非 4种类型 ,各类煤系烃源岩的生烃特征、有机质结构和成烃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 ,从而影响了煤成油气的勘探方向。地质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 ,海拉尔盆地煤成油的勘探前景相对较好 ;汤原断陷煤成油的勘探以低熟油为主 ;鸡西盆地煤成油的勘探以寻找次生油藏为主 ;松辽盆地煤成油的勘探前景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煤系烃源岩 成烃模式 煤成油 煤成气
下载PDF
煤和煤系泥岩生油能力再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帅燕华 张水昌 陈建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3-590,共8页
煤和分散有机质(煤系泥岩或页岩)对煤成油田的贡献大小一直没有获得统一认识,这导致煤是否具有生排油能力直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选择了两个典型侏罗系煤和一个煤系泥岩样品,分别进行了限定体系热解生烃模拟,结果表明热解特征较差的泥岩... 煤和分散有机质(煤系泥岩或页岩)对煤成油田的贡献大小一直没有获得统一认识,这导致煤是否具有生排油能力直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选择了两个典型侏罗系煤和一个煤系泥岩样品,分别进行了限定体系热解生烃模拟,结果表明热解特征较差的泥岩(H/C0.77,IH146mg/g)却比中等富氢煤(H/C0.82,IH260mg/g)的生油量高出2.7倍,是一般煤(H/C0.75,IH199mg/g)生油潜力的6倍。这暗示着在煤成油评价中,不能简单把煤和煤系分散有机质对等进行评价,不然会低估煤系相对分散有机质的贡献而过高估计了煤的作用。热解模拟结果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系岩石中有机质含量对比结果表明,该凹陷煤成油更可能来自于煤系泥岩而不是煤本身。此外,通过分析发现煤中液态烃稳定性较差,一般在低熟阶段就开始裂解生气,因此,被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纳的IH(或S1)随成熟度变化的趋势不能作为判断煤排油门限的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泥岩 煤成油 排烃门限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应用于煤液化油中酚类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振楠 刘立麟 朱肖曼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9,共5页
介绍了多种核磁共振方法应用于分析煤炭直接液化产物中酚羟基含量及酚类化合物组成等方面的情况,逐一评析了每种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煤炭直接液化 煤液化油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南鄱阳坳陷龙潭组树皮煤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松源 徐克定 +3 位作者 杨斌 蒋维三 彭军 刘家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2,69,共7页
南鄱阳坳陷的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因富含树皮体而称之树皮煤。树皮煤的树皮体含量大于40%,同时富含基质镜质体、小孢子体等富氢组分。用生烃模拟实验方法得知树皮煤产油率很高,达到413.80 kg/t,是迄今已知的最好的煤成油烃源岩之一。... 南鄱阳坳陷的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因富含树皮体而称之树皮煤。树皮煤的树皮体含量大于40%,同时富含基质镜质体、小孢子体等富氢组分。用生烃模拟实验方法得知树皮煤产油率很高,达到413.80 kg/t,是迄今已知的最好的煤成油烃源岩之一。通过单组分生烃模拟实验证实树皮体最有利于生成液态烃,是树皮煤生油的主要贡献者。南鄱阳坳陷的龙潭组是中国南方演化程度较低的,白垩纪盆地的叠合造就了烃源岩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地质条件。乐探1井油藏的原油经油源对比为典型的树皮煤生成的煤成油,表明在中国南方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龙潭组煤成油的勘探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成藏 油源对比 煤成油 树皮煤 龙潭组 南鄱阳坳陷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翠山 郭稚弧 +4 位作者 包建平 马安来 黄光辉 李贤庆 钟宁宁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3,共5页
依据生物标志物分布和组成特征 ,可把三塘湖盆地的原油和油显示分成中生界煤成油和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两大类。中生界煤成油以塘参 1井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原油为代表 ,表现为正构烷烃系列具明显的奇碳优势 ,Pr/Ph值高 ( >4 .0 ) ,... 依据生物标志物分布和组成特征 ,可把三塘湖盆地的原油和油显示分成中生界煤成油和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两大类。中生界煤成油以塘参 1井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原油为代表 ,表现为正构烷烃系列具明显的奇碳优势 ,Pr/Ph值高 ( >4 .0 ) ,四环萜烷 /三环萜烷 >1 .0 ,三环萜烷系列中 C1 9和 C2 0 相对丰度高于 C2 1和 C2 3,有 C31 六环藿烷 ,无伽玛蜡烷 ,C2 9甾烷占绝对优势 ,该原油源于中生界煤系源岩。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包括塘参 3井、条 2井和条 3井油显示 ,其主要特征为正构烷烃系列没有明显的奇偶优势 ,Pr/Ph值低 ,三环萜烷 /四环萜烷 (仅检测到 C2 4一个化合物 ) >1 .0 ,且 C2 1 和 C2 3 三环萜烷的相对丰度高于 C1 9和 C2 0 ,无 C31 六环藿烷 ,有较高含量的伽玛蜡烷和β-胡萝卜烷 ,C2 7甾烷丰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三塘湖盆地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形成煤成油田的制约条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春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3,共5页
煤成油田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形成煤成油田的有利条件是:煤系沉积于湖湾沼泽相或三角洲间湾沼泽相,具备较佳的生油显微组分和较好的地球化学综合指标,具备较低的热演化程度、较佳的孔隙结构并经受了适宜的地质营力;含煤盆地在... 煤成油田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形成煤成油田的有利条件是:煤系沉积于湖湾沼泽相或三角洲间湾沼泽相,具备较佳的生油显微组分和较好的地球化学综合指标,具备较低的热演化程度、较佳的孔隙结构并经受了适宜的地质营力;含煤盆地在宏观上具备完整的湖(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局部有良好的岩性组合和构造;最直接的标志是已发现的原油或油砂具备典型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即族组成中饱和烃含量异常高、饱/芳值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具有反映高等植物生源的甾、萜烷分布特征;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沉积环境偏氧化;富集重碳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煤成油 煤成油田 有利条件
下载PDF
神华上湾煤液化油窄馏分密度和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肖曼 李培霖 +1 位作者 史士东 王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1-684,共4页
在0.1 t/d煤液化连续试验装置上对神华上湾煤进行煤液化试验,将得出的煤液化油产品经实沸点蒸馏切割成14个窄馏分.对于每一个馏分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得出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体胀系数E... 在0.1 t/d煤液化连续试验装置上对神华上湾煤进行煤液化试验,将得出的煤液化油产品经实沸点蒸馏切割成14个窄馏分.对于每一个馏分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得出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体胀系数E和线性系数也呈线性关系.根据每一馏分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计算得出对应窄馏分的动力黏度,动力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符合Vogel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油 窄馏分 密度 黏度 实沸点蒸馏
下载PDF
南鄱阳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松源 郑华平 +3 位作者 彭军 徐克定 蒋维三 刘家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8-622,共5页
南鄱阳坳陷为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与中-古生代海相-海陆过渡相盆地的叠合盆地,具有上张下压的结构特征。下构造层发育九岭推(滑)覆构造,自北向南推(滑)覆至南鄱阳坳陷中-南部,南侧的官帽山逆冲体系向北冲,其间的对冲前缘带为二叠系保存的... 南鄱阳坳陷为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与中-古生代海相-海陆过渡相盆地的叠合盆地,具有上张下压的结构特征。下构造层发育九岭推(滑)覆构造,自北向南推(滑)覆至南鄱阳坳陷中-南部,南侧的官帽山逆冲体系向北冲,其间的对冲前缘带为二叠系保存的有利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演化受燕山运动中期古构造格局和赣江断裂带活动的控制。烃源岩发育在二叠系,龙潭组树皮煤为本区富有特色的优质煤成油烃源岩;纵向上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具备以断块构造圈闭和砂岩岩性圈闭为主的多种圈闭类型;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龙潭组自生自储岩性-构造复合圈闭为最有利的成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鄱阳坳陷 构造演化 煤成油 生油层 生储盖组合
下载PDF
关于煤成油形成演化阶段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春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401,共8页
煤成油形成演化阶段问题是关系到煤系地层油气勘探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综合研究提出了煤成油的形成演化阶段与模式,并就低成熟阶段后期可溶有机质的热缩聚作用,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油形成阶段,轻质油形成机理及第三纪煤系地层低熟油形... 煤成油形成演化阶段问题是关系到煤系地层油气勘探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综合研究提出了煤成油的形成演化阶段与模式,并就低成熟阶段后期可溶有机质的热缩聚作用,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油形成阶段,轻质油形成机理及第三纪煤系地层低熟油形成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演化阶段 可溶有机质 热缩聚作用 油矿床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长毅 赵文智 +3 位作者 程克明 牛嘉玉 张研 李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12期16-23,共8页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通过对该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煤成油藏的形成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1)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煤系生储油岩系发育;(2)存在低成熟成烃母质以利于烃类排出;(3)成煤沼泽氧化还原环境与成煤植...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通过对该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煤成油藏的形成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1)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煤系生储油岩系发育;(2)存在低成熟成烃母质以利于烃类排出;(3)成煤沼泽氧化还原环境与成煤植物差异造成了煤原始富氢程度的不同。下三角洲平原沼泽及分流间湾沼泽是煤成烃发育的有利场所,流水沼泽相是煤成烃最有利的相带;(4)适合古地温梯度及后续盆地继承发展以保持源岩熟化,上覆湖相沉积发育以利于烃类的保存;(5)适合的构造挤压条件以利于煤成油的排驱与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煤成油 形成条件 油气藏 地质条件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深部煤系地层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润泽 刘海涛 +2 位作者 李宏军 赵长毅 李传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4-1090,共17页
煤系地层中往往包含了源内成藏、调整成藏等多种类型油气藏,特别是在经历多期构造活动的盆地中,煤系地层油气成藏类型多、成藏机制复杂。为揭示深部煤系地层油气成藏机制,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从区域构造演化史出... 煤系地层中往往包含了源内成藏、调整成藏等多种类型油气藏,特别是在经历多期构造活动的盆地中,煤系地层油气成藏类型多、成藏机制复杂。为揭示深部煤系地层油气成藏机制,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从区域构造演化史出发,通过岩心观察、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测试、镜下薄片观察、包裹体测试及典型油气藏剖面解析等多种手段,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史,明确了煤系地层油气成藏机制,建立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存在源下、源内、源上3种成藏组合;区域构造演化控制了烃源岩早、晚2次生烃过程,呈现“早油晚气”的生烃特征;油气2期成藏,第一期成藏发生于中白垩世,低熟原油和少量天然气主要储集于粒间孔及溶蚀孔隙中,晚白垩世的构造抬升使古油藏遭受破坏。第二期成藏发生于古近纪中期至今,大量天然气和高熟原油主要储集于溶蚀孔隙和构造裂缝中;烃源岩成熟演化、储层改造及构造活动共同控制了黄骅坳陷煤系油气成藏。基于上述认识,提出煤系油气“中转站”成藏模式,即油气优先在源内或近源储集体中聚集,后期由于构造活动改造,油气由“中转站”向其他油气低势区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油气 生烃史 成藏组合 成藏机制 调整成藏 黄骅坳陷
原文传递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Coal and Carbonaceous Mudstone as the Possible Major Oil Source Rock in the Jurassic Turpan Bas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3
18
作者 MENG Jianghui ZHANG Min +4 位作者 ZHAO Hongjing LIU Luofu WANG Zhiyong ZHOU Jieli WANG Y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171-1181,共11页
Petroleum geologists have debated whether the hydrocarbons from Jurassic coal measures are derived from the coals, carbonaceous mudstones or coal-measure mudstones in the Turpan Basin. Based on the geochemistry analys... Petroleum geologists have debated whether the hydrocarbons from Jurassic coal measures are derived from the coals, carbonaceous mudstones or coal-measure mudstones in the Turpan Basin. Based on the geochemistry analysis of the 20 crude oils and 40 source rocks from the Turpan Basin, some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as follows: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and methylphenanthrene index of the Jurassic oils are 1.16-1.45 and 0.28-0.80, and the ααα C29 sterane 20S/(20S+20R) and C29 sterane ββ/(ββ+αα) are 0.44-0.51 and 0.4-0.54 respectively, which show the normal maturity of oils;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the source rocks from the Xishanyao to Badaowan Formations range from 0.47% to 0.97%, which indicate immature to mature thermal evolutionary stage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generating mass mature oil. The effect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tudying the source of coal-derived oil by using Biomarkers. Biomarkers in the Jurassic oils from the basin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coals and carbonaceous mudstones, with a strong predominant content of pristane, relatively high ratio of C15 /C16 sesquiterpenoids (1),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low carbon number tricyclic terpanes and C 24 tetracyclic terpane, little gammacerane and C 29 Ts detected, an absolute predominant content of C29 sterane and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diasterane. However, the opposite characteristics are shown in mudstones, with an approximately equal content of pristane and phytane, relatively low ratio of C15 /C16 sesquiterpenoids (1),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high carbon number tricyclic terpanes and a low content of C 24 tetracyclic terpane, peaks of gammacerane and C29 Ts detected obviously and an increasing C27 sterane content. All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y the coals and carbonaceous mudstones as the possible major oil source rocks in this area, and they were formed in the stronger oxidizing environment with shallower water than mudst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RKER coal-derived oil oil-source correlation coal carbonaceous mudstone MUDSTONE JURASSIC Turpan Basin
下载PDF
陆相生油及其衍生热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永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68,共13页
对陆相生油而言 ,关键性的问题是何种地质背景是形成优质油源层和向成油转化的环境。认识之一是古气候和古构造有利因素的叠加 ,如“陆相、潮湿、拗陷”的学说。 70年代以来陆相生油地球化学研究在陆相油源岩的质、量 ,成烃转化特征 ,... 对陆相生油而言 ,关键性的问题是何种地质背景是形成优质油源层和向成油转化的环境。认识之一是古气候和古构造有利因素的叠加 ,如“陆相、潮湿、拗陷”的学说。 70年代以来陆相生油地球化学研究在陆相油源岩的质、量 ,成烃转化特征 ,油气源对比等方面确证了陆相沉积中存在优质源岩和向成油转化的条件 ,并足以保证陆相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油源供给。陆相有机质的特性衍生出近年油气地学的 3个热点 ,即煤成气、煤成油、未熟 低熟油气 ,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丰收。笔者在文中提出了陆相生油的地质构架———环境控源、源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生油 有机质 煤成油 未熟油 衍生热点 油矿
下载PDF
煤液化生成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肖曼 李培霖 +2 位作者 王雨 史士东 吴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6-389,共4页
对神华上湾煤、内蒙古胜利煤和新疆黑山煤进行煤炭直接液化试验,将得到的液化生成油切割成12个窄组分.参照石油馏分平均分子量的4种计算关联式和日本Gray等人推荐式,得到3种煤液化生成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计算值,与平均分子量的测量值... 对神华上湾煤、内蒙古胜利煤和新疆黑山煤进行煤炭直接液化试验,将得到的液化生成油切割成12个窄组分.参照石油馏分平均分子量的4种计算关联式和日本Gray等人推荐式,得到3种煤液化生成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计算值,与平均分子量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得出Riazi-Daubert关联式和Gray等人推荐式的计算值和测量值比较接近,<150℃的馏分相对误差比较大,而>150℃的各馏分相对误差都在5%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生成油 窄馏分 平均分子量 关联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