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炼焦煤资源与焦炭质量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胜春 张德祥 +1 位作者 陆鑫 梁英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6,共5页
从我国炼焦煤资源和炼焦工业现状角度论述了二者间存在的矛盾.概述了国内外诸如提高焦炉炭化室高度、捣固炼焦、煤调湿、配型煤炼焦、干熄焦以及利用焦炉处理有机废弃物等措施扩大炼焦煤源的总体情况,以及这些措施对焦炭提质的作用效果... 从我国炼焦煤资源和炼焦工业现状角度论述了二者间存在的矛盾.概述了国内外诸如提高焦炉炭化室高度、捣固炼焦、煤调湿、配型煤炼焦、干熄焦以及利用焦炉处理有机废弃物等措施扩大炼焦煤源的总体情况,以及这些措施对焦炭提质的作用效果,展望了今后焦化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炼焦 焦炭质量 优化配煤
下载PDF
灰成分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胡德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3,共5页
通过在配煤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Fe2 O3 、Ca O、Mg O、K2 O、Na2 O、Si O2 、Al2 O3 、P2 O5、Ti O2 改变灰成分的炼焦试验 ,和大量的模拟生产配煤的炼焦试验。获得 169组试验数据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得了宝钢煤源条件下 ,焦炭灰成... 通过在配煤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Fe2 O3 、Ca O、Mg O、K2 O、Na2 O、Si O2 、Al2 O3 、P2 O5、Ti O2 改变灰成分的炼焦试验 ,和大量的模拟生产配煤的炼焦试验。获得 169组试验数据 ,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获得了宝钢煤源条件下 ,焦炭灰成分中十大主要成分对焦炭热性能影响的次序。确立了适合宝钢煤源条件的灰催化指数 ACI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焦炭 热性能 灰成分 高炉
下载PDF
煤焦油工业国内外发展动态 被引量:26
3
作者 唐英 王强 杨祺 《辽宁化工》 CAS 2002年第10期428-431,434,共5页
介绍了煤焦油加工工艺。
关键词 中国 国外 煤焦油工业 焦化工业
下载PDF
煤岩配煤技术在武钢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薛改凤 许传智 陈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71-573,585,共4页
研究不同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情形下煤的结焦特性,根据不同变质程度煤所制焦炭的显微组成,探讨配煤比改变导致煤反射率分布以及焦炭结构性能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适宜于武钢工业化生产的合理炼焦配煤方案。
关键词 煤岩 反射率分布 配煤 焦炭
下载PDF
热重法研究煤焦H_2O气化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1
5
作者 文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利用热天平实验装置对霍林河、义马、兖州、平朔、神华、大同6种煤焦进行了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实验,实验温度为850~1050℃.通过对实验数据处理,取得了6种煤焦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等,利用这些参数对煤焦水蒸气气化的反应活性进行分析比较后得... 利用热天平实验装置对霍林河、义马、兖州、平朔、神华、大同6种煤焦进行了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实验,实验温度为850~1050℃.通过对实验数据处理,取得了6种煤焦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等,利用这些参数对煤焦水蒸气气化的反应活性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温度是影响煤焦气化活性的因素之一,对同一煤焦而言,其碳转化率、反应速度常数、反应性指数和平均比气化速率等这些表征煤焦的气化反应性的参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6种煤焦的反应活性顺序为:霍林河、义马、神华、兖州、大同、平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水蒸气气化 动力学 活化能
下载PDF
煤岩学在炼焦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庞克亮 刘冬杰 +2 位作者 王明国 赵恒波 王超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29,共4页
为了改善焦炭质量,降低配煤成本,鞍钢鲅鱼圈利用测定煤显微结构的镜质组反射率,并将其绘制成分布图的煤岩学方法监控来煤质量,建立了本企业的煤岩配煤方法,开展煤岩配煤的应用研究,有效地杜绝了复杂混煤入厂,优化了配煤结构,提高了焦炭... 为了改善焦炭质量,降低配煤成本,鞍钢鲅鱼圈利用测定煤显微结构的镜质组反射率,并将其绘制成分布图的煤岩学方法监控来煤质量,建立了本企业的煤岩配煤方法,开展煤岩配煤的应用研究,有效地杜绝了复杂混煤入厂,优化了配煤结构,提高了焦炭质量。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后鲅鱼圈焦炭的冷态性能M40、M10、热态性能CRI、CSR提高明显,分别从2011年的88.11%、6.75%、27.36%、62.20%,逐步改善到2014年的88.88%、6.26%、23.89%、66.26%,主焦煤配比从2011年的75%下降到目前的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配煤 焦炭 炼焦
原文传递
宝钢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Ⅱ.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群 吴信慈 +1 位作者 冯安祖 史美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5,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改进的GMDH方法 ,以大量SCO(SimulatedCokeOven)炉炼焦试验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适用于宝钢的SCO炉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再校正到生产焦炉。实践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生产焦炭质量 ,指导... 在总结国内外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改进的GMDH方法 ,以大量SCO(SimulatedCokeOven)炉炼焦试验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适用于宝钢的SCO炉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再校正到生产焦炉。实践表明 ,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大生产焦炭质量 ,指导宝钢炼焦配煤生产。预测平均偏差DI1 501 5为 0 1 6 % ,CRI 0 65 % ,CSR 0 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煤 焦炭 质量预测模型 CRI CSR 炼焦
下载PDF
氧化镁真空碳热还原过程焦煤的热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郁青春 戴永年 +3 位作者 曲涛 邓勇 杨斌 李志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焦煤的热解经历干燥阶段、胶质体阶段和焦炭生成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焦煤失重较多。常压条件下焦煤热解时固定炭损失较多,孔隙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00℃热解30 min后胶质体数量较少,物料内部变化不大;真空条件下煤热解时固定炭不... 焦煤的热解经历干燥阶段、胶质体阶段和焦炭生成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焦煤失重较多。常压条件下焦煤热解时固定炭损失较多,孔隙度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00℃热解30 min后胶质体数量较少,物料内部变化不大;真空条件下煤热解时固定炭不损失,孔隙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升高,60 min后降低,500℃热解30 min可生成较多数量的胶质体,碳元素和镁元素分布趋于均匀。用焦煤做还原剂进行氧化镁真空碳热还原可以得到较纯净的金属镁,没有发生喷料现象。焦煤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和结焦性,适于做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焦煤 热解 还原
下载PDF
煤炭低温干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9
作者 米治平 王宁波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概述了煤炭低温干馏技术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的应用情况,并就煤炭低温干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煤干馏 煤热解 半焦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与焦炭中18种元素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雪莹 刘合燕 王娜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58,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直接测定煤与焦炭中Si,P,Al,V,Cr,Cd,Pb,Cu,Co,Ni,Zn,K,Na,Fe,Ca,Mg,Mn,Ti 18种元素。样品被灰化后取一定量灰样,用氢氧化钠熔融,热水和盐酸浸取,溶液用于测定Si和P,得到煤或焦炭灰中Si,P...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直接测定煤与焦炭中Si,P,Al,V,Cr,Cd,Pb,Cu,Co,Ni,Zn,K,Na,Fe,Ca,Mg,Mn,Ti 18种元素。样品被灰化后取一定量灰样,用氢氧化钠熔融,热水和盐酸浸取,溶液用于测定Si和P,得到煤或焦炭灰中Si,P含量。另取灰化后的全部灰样,用高氯酸和氢氟酸溶解并加热至赶尽高氯酸,用稀硝酸溶解,溶液用于测定Al,V,Cr,Cd,Pb,Cu,Co,Ni,Zn,K,Na,Fe,Ca,Mg,Mn和Ti,得到煤或焦炭中16个元素含量。Si和Al对其他元素的测定没有干扰,其他共存元素之间的干扰利用仪器的高分辨率和合适的背景扣除点消除,盐分引起的基体效应通过在标准曲线系列溶液中加入与试样相同体积的试剂空白克服。方法用于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煤与焦炭 灰成分
下载PDF
高炉喷吹用煤的配煤及使用兰炭的试验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杜刚 杨双平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了确定合适的配煤喷吹方案,对高炉喷吹用煤和兰炭的可磨性、爆炸性和着火点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配煤对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煤后煤的可磨性增加,爆炸性减弱,着火点降低,因此采用无烟煤、烟煤和兰炭搭配组成的混合煤... 为了确定合适的配煤喷吹方案,对高炉喷吹用煤和兰炭的可磨性、爆炸性和着火点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配煤对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煤后煤的可磨性增加,爆炸性减弱,着火点降低,因此采用无烟煤、烟煤和兰炭搭配组成的混合煤可以获得更优良的冶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煤粉 喷吹 配煤 兰炭
原文传递
粒径对煤在H_2/Ar等离子体中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吕永康 田原宇 +2 位作者 王大鸷 谢克昌 朱素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对粒径在H2 Ar等离子体煤热解制乙炔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煤的粒径与煤的裂解程度 (转化率 )、乙炔收率、乙炔在产品气体中摩尔分数和反应器壁结焦的关系 ,并且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下 ,对如何选择最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问题进行... 对粒径在H2 Ar等离子体煤热解制乙炔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煤的粒径与煤的裂解程度 (转化率 )、乙炔收率、乙炔在产品气体中摩尔分数和反应器壁结焦的关系 ,并且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下 ,对如何选择最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煤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反应器壁结焦的机理和煤粒径是影响反应器内结焦的重要因素 ,提出了进料粒径双峰分布缓解煤等离子体热解制乙炔装置结焦的新方法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等离子体 热解 乙炔 粒度 结焦 氢气 氩气
下载PDF
兰炭在电石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金元 《化工技术经济》 2004年第12期23-25,共3页
兰炭又称半焦炭,以高挥发分的弱粘结或不粘结性煤为原料,经中、低温干馏炭化制备,是一种廉价碳素原料.在焦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建议本来就利薄的电石生产厂掺用兰炭.经在23 MW开放电石炉上试用,掺30%~40%的兰炭,各项操作指标达到最佳.
关键词 煤焦 电石 低温干馏 半焦 降低成本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准东褐煤热解特性及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肖阳 周滨选 +3 位作者 安东海 崔琳 郑瑛 董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4-610,共7页
为了简化活性焦的制备工艺流程,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拓宽准东褐煤利用途径,需要对准东褐煤热解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利用热重(TGA)技术考察了准东褐煤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和50℃/min)热解失重特性并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其动... 为了简化活性焦的制备工艺流程,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拓宽准东褐煤利用途径,需要对准东褐煤热解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利用热重(TGA)技术考察了准东褐煤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和50℃/min)热解失重特性并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其动力学参数,同时利用程序升温和快速热解在终温为800℃条件下制备出活性焦SC1和SC2。采用氮吸附仪(BET)获得煤焦的孔隙结构参数,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和拉曼仪光谱仪(Raman)分别获取煤焦大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和碳骨架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热重法分析出准东褐煤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变化范围为38. 89~229. 13 kJ/mol和108. 26~1. 18×109s-1。升温速率为30℃/min时,有足够热量促进煤焦内部有机结构分解生成大量挥发分,煤焦内部形成合理的温度梯度,阻碍了热缩聚反应造成孔隙阻塞,挥发分顺利释放促进了孔隙结构形成。程序升温热解焦SC1烧失率为46. 5%,比表面积为312. 91 m^2/g,孔容为0. 178 cm3/g,平均孔径为2. 271 nm;而快速热解焦SC2烧失率为37. 3%,比表面积达到424. 25 m^2/g,孔容为0. 189 cm3/g,平均孔径2. 342 nm,以微孔为主,结构参数明显好于SC1。快速热解炭化制备活性焦前驱体,促进煤焦生成大量无定形结构和缺陷结构,利于活化阶段微孔孔隙结构的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速率 褐煤 快速热解 活性焦 孔隙结构
下载PDF
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对焦炭显微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项茹 薛改凤 +1 位作者 陈鹏 宋子逵 《煤化工》 CAS 2007年第5期47-49,52,共4页
对近年来武钢炼焦单种煤和配合煤进行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分析,并对相应焦炭进行显微结构和热性能测试。实验发现,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变化,引起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而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最终影响焦炭的热性能;要使含碱大型高炉用焦... 对近年来武钢炼焦单种煤和配合煤进行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分析,并对相应焦炭进行显微结构和热性能测试。实验发现,炼焦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变化,引起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而焦炭显微结构的变化最终影响焦炭的热性能;要使含碱大型高炉用焦炭的热性能保持良好,焦炭显微结构中的各显微组分要有合理的比例,细粒结构不能过高,其他各向异性结构也不能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 镜质组反射率 焦炭 显微结构 热性能
下载PDF
炼焦煤的煤岩特征对其结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代林 余亮 郑明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30,共5页
随着煤岩测定技术的进步,炼焦煤的煤岩性质已在炼焦配煤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多种单种煤和配合煤的煤岩特征以及对应的40kg试验焦炉所炼焦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单煤种的R0加。在1.3%~1.5%间,所炼制焦炭的冷态机... 随着煤岩测定技术的进步,炼焦煤的煤岩性质已在炼焦配煤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多种单种煤和配合煤的煤岩特征以及对应的40kg试验焦炉所炼焦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单煤种的R0加。在1.3%~1.5%间,所炼制焦炭的冷态机械强度(M40和M10)最好,其热性质(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也较好;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特征越接近正态分布,则所炼制的焦炭冷态机械强度(M40、M10)就较好,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特征偏离正态分布越远,其焦炭热性质越差;40kg试验焦炉所得焦炭的反应性CRI高,其反应后强度CSR较低,存在负相关线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岩相特征 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焦炭强度 焦炭反应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
原文传递
煤微孔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龙君 张代钧 鲜学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86,共6页
本文利用气体吸附数据确定了各种煤阶煤(从褐煤到无烟煤)和煤焦气化反应过程中微孔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变化规律。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煤的孔结构特征。
关键词 微孔结构 分形维数 煤焦
下载PDF
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军 孔凡朔 +2 位作者 赵晓明 宋剑华 张建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2,共4页
在研究未燃煤粉、焦炭反应性的基础上,通过未燃煤粉、焦炭与CO2的共同反应试验,进一步研究了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燃煤粉的反应性远大于焦炭的反应性,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并没有改变焦炭与CO2的反应能力,... 在研究未燃煤粉、焦炭反应性的基础上,通过未燃煤粉、焦炭与CO2的共同反应试验,进一步研究了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燃煤粉的反应性远大于焦炭的反应性,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并没有改变焦炭与CO2的反应能力,但可减少焦炭与CO2反应的机会,从而可减少焦炭的熔损反应,提高焦炭的反应后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高温性能 反应性
下载PDF
工业硅生产中碳质还原剂的选择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达 《铁合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0,共7页
介绍了工业硅生产中常用的木炭、石油焦、烟煤及蓝炭等碳质还原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对烟煤和蓝炭作为木炭替代品做了可行性分析,得出:在工业硅生产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几种合适的碳质还原剂替代单一的还原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在... 介绍了工业硅生产中常用的木炭、石油焦、烟煤及蓝炭等碳质还原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对烟煤和蓝炭作为木炭替代品做了可行性分析,得出:在工业硅生产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几种合适的碳质还原剂替代单一的还原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在生产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硅 还原剂 木炭 石油焦 烟煤 蓝炭
下载PDF
2003~2012年国际资源性商品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以煤炭、焦炭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青龙 刘培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9,共14页
根据2003。2012年煤炭和焦炭的国际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两个角度研究了这两种商品的贸易格局及其在样本期内的变化。分析显示,煤炭、焦炭贸易网络相对稳定但结构松散。当面对金融危机时。许多国家倾... 根据2003。2012年煤炭和焦炭的国际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两个角度研究了这两种商品的贸易格局及其在样本期内的变化。分析显示,煤炭、焦炭贸易网络相对稳定但结构松散。当面对金融危机时。许多国家倾向于寻求更多的贸易伙伴以分散风险,但处于常态时则存在区域化发展的趋势。运用“核心-边缘结构模型”分别分析煤炭、焦炭贸易的无权网络和加权网络(以两国间贸易规模为权数),并将两种网络形成的核心区域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核心国家可细分为绝对核心国家、强度型核心国家和关系型核心国家,各类核心国家整体稳定,但局部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趋势,且“关系结构”比“强度结构”更为稳定。金砖国家(巴西除外)和部分发达国家在核心区域中地位突出,但大部分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较大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显现。根据结论可知,对煤炭和焦炭进行深加工处理是降低流通成本和拓展贸易范围的重要方法,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对煤炭和焦炭贸易的健康发展格外重要。此外还应设法降低外部冲击可能给煤炭和焦炭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焦炭 社会网络分析 中心性 核心-边缘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