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曾凡虎 陈钢 +1 位作者 李泽海 黄学群 《化肥设计》 CAS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简述了我国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的研发过程;介绍了LCC工艺、DG工艺、MRF工艺、循环流化床煤分级转化多联产工艺、煤拔头——煤炭综合利用新工艺等13种低价煤热解提质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情况;提出了推进我国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工业化进程... 简述了我国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的研发过程;介绍了LCC工艺、DG工艺、MRF工艺、循环流化床煤分级转化多联产工艺、煤拔头——煤炭综合利用新工艺等13种低价煤热解提质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情况;提出了推进我国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工业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提质技术 技术进展 工业化进程
下载PDF
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生军 郑化安 +2 位作者 陈静升 樊英杰 李学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79-82,86,共5页
针对粉煤热解多联产工艺中热解挥发分除尘的技术难题,阐述了热解挥发分所含粉焦及煤灰颗粒的特性、热解工艺对除尘器的要求,对热解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认为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应该从热解工艺本身出发,... 针对粉煤热解多联产工艺中热解挥发分除尘的技术难题,阐述了热解挥发分所含粉焦及煤灰颗粒的特性、热解工艺对除尘器的要求,对热解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认为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应该从热解工艺本身出发,采用加氢(催化)热解方式,促进热解气中重质焦油组分裂解,使热解产物轻质化,从而降低煤热解挥发分的除尘难度。此外,可以采用多种除尘设备有机组合的方式并辅以分离前对细小粉尘进行预团聚等手段,强化除尘效果、提高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的除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挥发分 除尘技术
下载PDF
低阶煤热解影响因素及其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壮 田宜水 +4 位作者 胡二峰 马大朝 邵思 李沫杉 戴重阳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9,共10页
我国低阶煤储量巨大,全组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有助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低阶煤热解可得到高值化的煤气、焦油以及半焦,实现其高值化梯级利用。通过低阶煤热解过程3个阶段阐明了其热解机理,分析了煤阶、温度、粒径、升温速率、气氛等热解... 我国低阶煤储量巨大,全组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有助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低阶煤热解可得到高值化的煤气、焦油以及半焦,实现其高值化梯级利用。通过低阶煤热解过程3个阶段阐明了其热解机理,分析了煤阶、温度、粒径、升温速率、气氛等热解条件以及酸洗、水热、溶胀、离子液体等预处理方法对低阶煤热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催化热解通过定向调控获取高品质热解产物,基于催化剂特性的差异和催化行为的不同,分类梳理了不同催化剂对低阶煤催化热解的影响,包括分子筛、过渡金属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天然矿石等。在论述低阶煤热解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低阶煤固体热载体、气体热载体以及内构件移动床热解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促进我国低阶煤热解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热解机理 影响因素 热解工艺 催化特性
下载PDF
小粒径低阶煤热解油尘分离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白效言 裴贤丰 +3 位作者 张飏 周琦 王岩 王之正 《煤质技术》 2015年第6期1-4,共4页
分析了小粒径低阶煤热解过程中高温热解气含尘量大的原因及含尘热解气的体系特性,对比了各除尘技术在低阶煤热解领域的应用情况,认为从热解源头控制并衔接耦合的除尘工艺可有效解决热解工艺油尘分离的问题,并建议加强含尘热解气体系高... 分析了小粒径低阶煤热解过程中高温热解气含尘量大的原因及含尘热解气的体系特性,对比了各除尘技术在低阶煤热解领域的应用情况,认为从热解源头控制并衔接耦合的除尘工艺可有效解决热解工艺油尘分离的问题,并建议加强含尘热解气体系高温物性、低阶煤定向热解、焦油轻质化、扬尘除尘机理等基础研究以支撑相关技术的研发。抑尘、降尘、除尘结合的多段减尘工艺已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 油尘分离 除尘技术 小粒径 多段减尘
下载PDF
煤热解技术概述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巧霞 张月明 +3 位作者 黄勇 王汝成 王武生 汪良怀 《山西化工》 2015年第4期40-44,57,共6页
煤热解技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尤其是对低阶褐煤的分质利用有重要意义。热解所得气、液、固产品,经过进一步加工利用可得到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对国内外煤热解技术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管路结焦... 煤热解技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尤其是对低阶褐煤的分质利用有重要意义。热解所得气、液、固产品,经过进一步加工利用可得到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对国内外煤热解技术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管路结焦和煤焦油含粉尘问题进行进一步剖析,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技术 煤焦油 管路结焦 粉尘
下载PDF
选煤厂浮选尾煤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柳树成 舒新前 许泽胜 《选煤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89-93,共5页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及煤炭入选量的急剧增大,使我国浮选尾煤产生量越来越大,合理开发利用浮选尾煤资源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及控制因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浮选尾煤处理流程及其特性,分析了目前浮选尾煤处理中的流化...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及煤炭入选量的急剧增大,使我国浮选尾煤产生量越来越大,合理开发利用浮选尾煤资源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及控制因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浮选尾煤处理流程及其特性,分析了目前浮选尾煤处理中的流化床燃烧、型煤加工、建材制造、气化及热解、填埋等处理方式的特点,认为浮选尾煤的利用应从经济性和规模化出发,且应以混燃技术为主,积极发展其他利用方式,使尾煤的开发利用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尾煤 利用途径 流化床燃烧 型煤技术 建筑材料 气化及热解 混燃技术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地下加热技术及其高效工艺 被引量:9
7
作者 唐颖 吴晓丹 +2 位作者 李乐忠 苏展 王若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50,共9页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巨大,原位热解不但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低碳利用,还极大延伸了煤炭利用的深度范围。原位加热技术是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核心技术,其工艺效率决定了富油煤原位热解经济可行性。总结富油煤热物理性质和热解特征的基础上,介...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巨大,原位热解不但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低碳利用,还极大延伸了煤炭利用的深度范围。原位加热技术是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核心技术,其工艺效率决定了富油煤原位热解经济可行性。总结富油煤热物理性质和热解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传导加热、对流加热、化学加热和辐射加热4种原位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4种加热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富油煤中的适用性,并优选了富油煤原位加热的高效工艺。研究认为:①富油煤具有导热系数低、比热容高、热扩散系数低等热物理特点,350~650℃为主要热解阶段,提高热解温度有利于可燃气体特别是H2的产出;②富油煤导热系数低,传导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对流加热传热效率高,载热介质既有利于传热又有利于焦油产出;化学加热技术反应稳定性难以控制,传热依靠载热介质;辐射加热范围总体有限;③高效的加热技术、载热介质及传热网络是富油煤原位加热的高效条件,推荐对流加热、水蒸气及水力压裂作为首选加热技术、载热介质和致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热解特征 加热技术 对流加热 高效工艺
下载PDF
含尘含油高温热解煤气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帅强 都林 +1 位作者 李松庚 宋文立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3-201,共9页
高温热解气除尘问题是影响煤热解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高温热解煤气所携带粉尘的特点,分析了含尘含油热解气高温除尘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高温热解气除尘技术的特点,根据含尘热解气高温除尘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热解气... 高温热解气除尘问题是影响煤热解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高温热解煤气所携带粉尘的特点,分析了含尘含油热解气高温除尘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高温热解气除尘技术的特点,根据含尘热解气高温除尘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热解气除尘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高温含尘热解气具有组成复杂、对温度敏感、重质组分容易冷凝、粉尘粒径小、分离难度大等特点。旋风分离器用于高温热解气除尘,对于粒径大于10μm的粗粉尘除尘效率较高,一般用作高温热解气除尘的预分离器。静电除尘技术、金属微孔过滤除尘技术(金属膜除尘技术)和颗粒床除尘技术对高温含尘热解气中粒径较小的粉尘除尘效率较高,适合进行精细除尘。现有热解气除尘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过滤温度过低,焦油容易冷凝,造成油气收率下降,温度过高,热解气二次反应加剧导致过滤过程积碳严重,影响除尘器运行周期。高温含尘热解气的除尘效率方面,金属微孔除尘技术的过滤效率最高,过滤效率大于99%,颗粒床除尘器用于高温热解气除尘的过滤效率大于90%,受温度影响,温度高于400℃的条件下,静电除尘器的过滤效率一般低于90%。在相同过滤时间内,金属微孔过滤技术的过滤压降最高,静电除尘器压降最低,颗粒床过滤器的压降介于两者之间。静电除尘技术具有压降低、除尘效率低的"双低"特点,因此,在工艺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成为其发展方向。金属微孔过滤除尘技术具有过滤效率高和压降高的"双高"特点,开发低成本、耐高温、耐腐蚀的抗积碳材料,调控金属网孔的结构与分布是金属丝网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颗粒床除尘过程中存在床料积碳、热解气二次反应等问题,未来开发新型除尘滤料实现除尘提质一体化将是颗粒床除尘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各种除尘技术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除尘 煤热解气 颗粒床 除尘技术
下载PDF
国富炉低阶煤热解技术在兰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立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0年第1期53-56,I0002,共5页
介绍了国富炉技术的开发背景及当前我国兰炭行业的生产现状,国富炉具有科技创新优势,采用低能耗、低物耗的中低温热解方式进行低阶煤的分质转化利用,实现了中低温热解的工业化运行,煤气、焦油、半焦产品收率高,品质好,并可实现灵活调控... 介绍了国富炉技术的开发背景及当前我国兰炭行业的生产现状,国富炉具有科技创新优势,采用低能耗、低物耗的中低温热解方式进行低阶煤的分质转化利用,实现了中低温热解的工业化运行,煤气、焦油、半焦产品收率高,品质好,并可实现灵活调控,能量利用率高,装置可长周期运行,综合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国富炉技术可促进兰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兰炭 热解技术 国富炉技术 创新优势
下载PDF
煤热解技术工艺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玉凤 杨利芳 郭小梅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43-44,86,共3页
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石油资源相对匮乏,在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中,低阶煤占比较高,通过煤热解技术,发展煤制烯烃和芳烃等产业,实现对低阶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鲁奇三段内热式炉、Toscoa1工艺、LR工艺、DG热解... 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石油资源相对匮乏,在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中,低阶煤占比较高,通过煤热解技术,发展煤制烯烃和芳烃等产业,实现对低阶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鲁奇三段内热式炉、Toscoa1工艺、LR工艺、DG热解技术、LCC热解技术等9种国内外典型的煤热解技术工艺,并对每种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煤热解 工艺现状
下载PDF
低阶粉煤热解工艺技术的选择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珊珊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75-77,共3页
如何合理选择和设计低阶粉煤热解工艺技术,是实现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的核心所在,要结合自身煤质特性和目标产品来选择或设计热解工艺技术,尤其是干馏炉设计、选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油气回收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工作对实现建设项目高效转... 如何合理选择和设计低阶粉煤热解工艺技术,是实现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的核心所在,要结合自身煤质特性和目标产品来选择或设计热解工艺技术,尤其是干馏炉设计、选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油气回收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工作对实现建设项目高效转化、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 分质转换 工艺技术
下载PDF
固定床气化及热解焦油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鹏 杭智军 常秋连 《煤质技术》 2021年第6期50-55,共6页
焦油渣为煤转化过程中典型的废弃物,对其高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不同来源煤焦油渣的主要组成、基本性质及在我国的分布特征和目前企业的处理现状,分析我国当下煤焦油渣的4大主要处理技术即溶剂萃取技术、离心分离... 焦油渣为煤转化过程中典型的废弃物,对其高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不同来源煤焦油渣的主要组成、基本性质及在我国的分布特征和目前企业的处理现状,分析我国当下煤焦油渣的4大主要处理技术即溶剂萃取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热解分离技术以及焦油渣制活性炭技术,对焦油渣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概述,剖析各类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对相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可知:离子液体萃取技术将成为溶剂萃取的新方向,机械分离技术需结合其他手段才能达到较好效果;热解分离技术对不同性质组成的焦油渣适应力强,几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耗能较高。焦油渣制活性炭技术最贴合焦油渣的高碳低灰芳烃聚合结构特征,是焦油渣资源化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煤化工企业危废资源化高技术发展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渣 处理技术 煤化工 气化 焦化 热解分离技术 溶剂萃取 离心分离
下载PDF
煤热解分级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永存 谭晓莉 《煤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79-83,共5页
基于我国的能源现状,阐述了发展煤热解的意义,简介了煤热解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热解气氛、升温速率、热解压力、煤粒径等因素对煤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依据热载体类型的不同,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煤热解工艺,重点介绍了国内煤热解技术... 基于我国的能源现状,阐述了发展煤热解的意义,简介了煤热解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热解气氛、升温速率、热解压力、煤粒径等因素对煤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依据热载体类型的不同,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煤热解工艺,重点介绍了国内煤热解技术的开发情况、工艺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产物 热载体 热解工艺
下载PDF
富油煤煤质特征与原位热解技术开发利用现状
14
作者 朱士飞 刘威 +2 位作者 张静 秦云虎 毛礼鑫 《煤质技术》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富油煤是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利用富油煤的油气属性可拓展煤炭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通过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还可以促进深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我国富油煤分布特点为基础... 富油煤是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利用富油煤的油气属性可拓展煤炭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通过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还可以促进深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我国富油煤分布特点为基础,分析富油煤的煤岩组成、煤质特征及其对焦油产率的影响,并总结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的开发利用现状。由现有勘探实践表明,我国富油煤资源丰富,其形成和分布受控于构造演化、古气候、沉积环境以及成煤物质来源等因素;大量的测试分析显示,富油煤的焦油产率与煤成因类型、变质程度、煤岩组成、煤质特征有关;富油煤原位热解开发利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油页岩等其他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对富油煤适用性有限。为实现富油煤中潜在“油-气”资源的低碳化开发利用,仍需在富油煤资源精细勘查与评价技术、富油煤原位加热与地下体系封闭技术、富油煤中低温热解与热解油气高效抽采技术以及全工艺流程的施工、监测与评估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质特征 煤岩组成 焦油产率 原位热解技术 地下体系封闭技术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战略价值与科学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双明 师庆民 +9 位作者 孙强 崔世东 寇丙洋 乔军伟 耿济世 张蕾 田华 姜鹏飞 蔡玥 刘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背景】我国油气需求缺口大、供给制约多、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富油煤作为集煤、油、气属性于一体的煤炭资源,具有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的巨大潜力。【进展】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已在陕西榆林成功实施工程试验,目前仍处于探索阶... 【背景】我国油气需求缺口大、供给制约多、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富油煤作为集煤、油、气属性于一体的煤炭资源,具有立足国内增加油气供给的巨大潜力。【进展】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已在陕西榆林成功实施工程试验,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具备两大战略价值:一是弥补我国油气需求缺口,提高油气自主保障能力;二是变革煤炭开采技术,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富油煤原位热解包括钻孔式和矿井式两种实践途径,目标是持续高效提取煤中油气资源,主要面临热解选区、加热技术与高效传热传质等难题。【展望】“四性”是原位热解技术研发的关键,包括地质条件适宜性、加热技术匹配性、传热传质有效性和热解安全稳定性。主要内容为:(1)从富油煤资源条件、地层封闭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等方面阐明适宜富油煤原位热解的地质基础,揭示热辐射范围内围岩封闭动态稳定性的约束条件,为原位热解选址和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2)深刻认识富油煤在温度、应力约束下的热物理性质演化行为,基于地质−工程条件论证原位加热技术适宜性,并针对煤层低导热特性开展高效加热工艺设计,通过风、光、电多种供能方式互补实现供热能源经济性。(3)地应力、大尺度煤体、焦油高黏度是制约原位热解油气运移、产出的主要因素,煤层致裂、载热介质优化与温压调控、焦油降黏轻质化是改善煤层传热传质性能和提高热解油气可产出性的潜在方法。(4)原位热解持续稳定运行依赖于全过程监测与动态预警,需要监测手段立体化、地质信息反演精准化、多相多场环境模型化、突变阈值预测预警等技术予以支撑。进一步探索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富油煤原位持续高效热解关键技术,破解煤炭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制约矛盾,是推动富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油气资源 地质条件 加热技术 传热传质 安全稳定
下载PDF
煤热解富产焦油的工艺评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洪强 李文 +1 位作者 孙成功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在综合评述煤加氢热解工艺、煤甲烷共热解工艺及煤焦炉气共热解工艺的基础上,提出煤焦炉气催化热解新方法,以期实现煤催化热解富产焦油的新工艺,为煤非燃料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热解 工艺 焦油
全文增补中
煤科院低阶煤热解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岩 《煤质技术》 2016年第A01期20-24,共5页
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低阶煤热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代表性工艺技术,对比分析了低阶煤主流热解工艺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煤科院低阶煤热解技术发展历程,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等方面剖析了煤科院多段回转炉(MRF)、内热式滚动床、内旋移... 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低阶煤热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代表性工艺技术,对比分析了低阶煤主流热解工艺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煤科院低阶煤热解技术发展历程,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等方面剖析了煤科院多段回转炉(MRF)、内热式滚动床、内旋移动床的热解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对低阶煤热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发重点进行了展望,指出应结合低阶煤分子结构特点合理抑制热解过程中的粉尘产生,开发低阶煤热解产品的品质调控技术,形成以热解为龙头的低阶煤多联产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技术 工艺流程 技术特点 内热式滚动床 内旋移动床
下载PDF
煤热解工艺及其增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瑞春 牛犇 +1 位作者 张君涛 刘俊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1,45,共6页
综述了最新的煤热解工艺和典型的煤热解增油技术,内构件移动床碎煤热解工艺和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适用于小颗粒低阶煤,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240 t/d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可以更好地解决粉尘夹带的问题,... 综述了最新的煤热解工艺和典型的煤热解增油技术,内构件移动床碎煤热解工艺和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适用于小颗粒低阶煤,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240 t/d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可以更好地解决粉尘夹带的问题,双循环固体热载体工艺对不同煤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煤热解增油技术中,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和甲烷活化与煤热解耦合技术更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热解工艺 增油技术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19
作者 王苗 王长安 +6 位作者 宁星 陈美静 黄笑乐 薛香玉 毛崎森 邓磊 车得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69-3984,共16页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丰富,原位热解提取油气不仅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清洁低碳利用,还可以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是未来富油煤开采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简述了富油煤的热物理性质及分布特性,地面热解和原位热解的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富... 我国富油煤资源量丰富,原位热解提取油气不仅可以实现富油煤的高效清洁低碳利用,还可以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是未来富油煤开采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简述了富油煤的热物理性质及分布特性,地面热解和原位热解的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富油煤原位热解(布井方式、加热方式、原位气化热解一体化、余热利用、储层压裂、地下封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最后对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①梯级利用是富油煤地面热解的重要途径,井工式原位热解可实现井下收油,但需解决长距离输运管道保温问题,钻孔式原位热解是通过高温介质或电加热进行热解,可采用矿区的分布式能源加热载热流体。②推荐采用对流加热为主,其他加热方式为辅的复合加热技术,可利用原位热解后的余热预热载热流体,也可将煤层局部氧化反应的热量用于富油煤原位热解过程,降低载热流体的注热能耗。③原位气化热解一体化技术可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但气化空腔需进行填充。④综合考虑储层压裂和富油煤原位热解孔隙变化规律,控制煤层裂缝生成路径,形成裂缝网络,以增强煤层热传导效率,降低油气产物在煤层中的运移难度。⑤根据富油煤热解工艺特点,选择适宜的地下体系封闭技术,可促进富油煤原位热解过程中能量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其中CO_(2)气驱止水技术在实现地下体系封闭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油气驱替并实现CO_(2)的地质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加热技术 储层压裂 体系封闭
下载PDF
煤热解过程气体产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20
作者 蒋圆圆 王杰平 +1 位作者 李光跃 樊丽华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煤热解过程气体产物用途广泛,其复杂组成及结构的生成需结合多种联用表征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综述了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技术等表征手段及基于活性反应力场的动力学模拟在煤热解过程中主要气体... 煤热解过程气体产物用途广泛,其复杂组成及结构的生成需结合多种联用表征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综述了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技术等表征手段及基于活性反应力场的动力学模拟在煤热解过程中主要气体的组成、含量、演化规律及生成路径方面的应用;同时分析了通过这些手段得出的煤自身的煤化程度、显微组分以及煤热解过程中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主要气体逸出速率和逸出量的影响规律;展望了多种表征联用技术与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在煤热解气体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气体分析 联用技术 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