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粒瓦斯解吸扩散规律实验 被引量:102
1
作者 聂百胜 杨涛 +2 位作者 李祥春 李丽 卢红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5-981,共7页
进行了不同粒径煤样、不同温度和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通过对解吸实验前600s实验数据的甲烷解吸率和槡t线性拟合,并结合计算得到了煤粒甲烷的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平衡压力越大,初始... 进行了不同粒径煤样、不同温度和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通过对解吸实验前600s实验数据的甲烷解吸率和槡t线性拟合,并结合计算得到了煤粒甲烷的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平衡压力越大,初始有效扩散系数越大,瓦斯解吸率越大;温度越高,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也越大;煤样的粒径愈大初始有效扩散系数愈大,而动力学扩散参数越小,相同解吸时间内的甲烷解吸率越小.通过Arrhenius方程得到了甲烷解吸扩散活化能的表达式,通过处理数据得到1#和3#煤样的解吸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38kJ/mol和9.9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 扩散系数 活化能
原文传递
温度对煤粒瓦斯扩散动态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48
2
作者 刘彦伟 魏建平 +1 位作者 何志刚 刘明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00-105,共6页
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的运移理论,推导出了含瓦斯煤粒的扩散通量、扩散系数与温度分别呈指数函数、幂函数关系。运用自制设备,实验研究了吸附平衡压力为(0.74±0.01)MPa,吸附温度为303 K,解吸环境温度为283~313 K条件下,不同煤阶含... 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的运移理论,推导出了含瓦斯煤粒的扩散通量、扩散系数与温度分别呈指数函数、幂函数关系。运用自制设备,实验研究了吸附平衡压力为(0.74±0.01)MPa,吸附温度为303 K,解吸环境温度为283~313 K条件下,不同煤阶含瓦斯煤粒的扩散通量与温度的量化关系,确定了3种煤阶煤粒瓦斯放散量随温度变化的修正方法和回归系数,查明了不同煤阶煤粒的瓦斯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的量化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前60 min的温度影响回归系数a可在0.011 0~0.012 0之间取值,无烟煤取0.011 0,高变质烟煤可取0.011 5,低变质烟煤可取0.012 0。揭示了温度对含瓦斯煤粒扩散动态过程的影响机理,温度升高增强了甲烷分子的活性、促使孔隙扩张,特别是小孔隙的扩张,大大提高了瓦斯在煤粒中的扩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煤粒 瓦斯扩散规律 瓦斯扩散机理
下载PDF
煤粒瓦斯放散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 被引量:44
3
作者 秦跃平 王翠霞 +1 位作者 王健 杨小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6-1471,共6页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和放散规律,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不同粒径煤样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达西定律,建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利用Visual Basic语...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和放散规律,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不同粒径煤样在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达西定律,建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数学模型进行解算,得出煤粒内部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和煤粒内不同压力下的累积解吸量。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得出瓦斯从煤粒中放散出来符合达西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 解吸 放散 数学模型 数值解算
下载PDF
燃煤电厂排放细微灰粒中痕量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30
4
作者 陆晓华 曾汉才 +2 位作者 欧阳中华 张保军 魏路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89-493,共5页
本文测定了武汉市青山热电厂5^#锅炉在两种不同燃烧工况条件下,除尘器入口烟道灰的四种不同粒径灰粒中的Cu,Co,Ni,Pb,Cd,Cr和Be等七种痕量元素的含量。发现大部分元素有在细微粒子中富集的倾向,富集程度与颗粒... 本文测定了武汉市青山热电厂5^#锅炉在两种不同燃烧工况条件下,除尘器入口烟道灰的四种不同粒径灰粒中的Cu,Co,Ni,Pb,Cd,Cr和Be等七种痕量元素的含量。发现大部分元素有在细微粒子中富集的倾向,富集程度与颗粒物粒径大小、元素性质、元素存在形态及燃烧工况条件有密切关系。这种富集倾向可用痕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蒸发-凝集作用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痕量元素 环境化学 分布 富集规律
下载PDF
粒度对煤粒燃烧和热解影响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薛永强 来蔚鹏 王志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中引入表面项,并由此来分析和讨论粒度对煤颗粒燃烧和热解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颗粒的粒度对其燃烧和热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影响,粒度越小,影响越大;减小煤颗粒的粒径,化学反应... 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中引入表面项,并由此来分析和讨论粒度对煤颗粒燃烧和热解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颗粒的粒度对其燃烧和热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影响,粒度越小,影响越大;减小煤颗粒的粒径,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差减小,煤颗粒燃烧和热解的趋势增大,使着火温度和热解温度降低,自燃容易发生;并且减小煤颗粒的粒径,其摩尔表面能增大,导致其燃烧和热解的表观活化能降低和速率常数增大,使煤颗粒的燃烧和热解速率加快,使转化率、燃尽度和热解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颗粒 燃烧 热解 多相反应 热力学 动力学 活化能 表面效应
下载PDF
典型煤种加压热解与气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杨海平 陈汉平 +2 位作者 鞠付栋 王静 张世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8-22,共5页
为了解压力对煤粉颗粒热解特性与固体煤焦的气化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煤粉颗粒特性的关联关系,采用加压热重分析仪在常压和3MPa下分析了4种我国典型工业用煤的热解失重特性,同时对煤焦的孔隙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常压热分析仪... 为了解压力对煤粉颗粒热解特性与固体煤焦的气化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煤粉颗粒特性的关联关系,采用加压热重分析仪在常压和3MPa下分析了4种我国典型工业用煤的热解失重特性,同时对煤焦的孔隙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常压热分析仪比较了所得煤焦的CO2气化特性。结果显示高压不利于煤颗粒的热解,增加了煤焦的产量,而煤焦中H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煤焦的气化活性也有明显降低。压力对不同煤种的影响因煤特性而异,褐煤焦的比表面积明显减少,而烟煤、无烟煤与贫煤的比表面积却有所增加,进而对煤焦气化特性的影响也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颗粒 热解 压力 煤焦 表面孔隙 气化活性
下载PDF
煤泥水中黏土颗粒对钙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明青 刘炯天 李小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钙离子在煤系黏土(主要为高岭土和蒙脱土)表面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钙离子在2种实验样品表面吸附量先不断增大而后趋于平衡;蒙脱土表面的钙离子吸...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钙离子在煤系黏土(主要为高岭土和蒙脱土)表面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钙离子在2种实验样品表面吸附量先不断增大而后趋于平衡;蒙脱土表面的钙离子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高岭土表面钙离子的吸附量在溶液pH值介于6.5到7.0时最小,小于6.5时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缓慢减小,大于7.0时吸附量随pH的增大而迅速增加;2种吸附过程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钙离子在样品表面3种可能的吸附形式为一羟基络合、Ca(OH)2沉淀和离子静电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黏土颗粒 钙离子 吸附机理
下载PDF
流化床条件下煤的一次爆裂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马利强 路霁鸰 岳光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8,共5页
流化床锅炉中煤的爆裂特性对锅炉运行的炉内传热、碳转化率和细微颗粒的排放等许多方面有重要影响。本文在一台小型常压流化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一种烟煤的一次爆裂特性。对此烟煤不同宏观煤岩类型 (亮煤和暗煤 )的一次爆裂特性进行了比较... 流化床锅炉中煤的爆裂特性对锅炉运行的炉内传热、碳转化率和细微颗粒的排放等许多方面有重要影响。本文在一台小型常压流化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一种烟煤的一次爆裂特性。对此烟煤不同宏观煤岩类型 (亮煤和暗煤 )的一次爆裂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发现颗粒的一次爆裂率和爆裂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颗粒粒径以及煤颗粒的组成 ,亮煤具有与暗煤不同的一次爆裂特性 ,同一粒径的煤颗粒爆裂后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粒径分布。针对不同煤岩类型的爆裂实验研究了煤颗粒的显微组分、矿物质含量、挥发分含量、硬度及其孔隙性质和热解中爆裂特性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爆裂 煤岩 类型 煤颗粒 流化床 锅炉
下载PDF
定压动态瓦斯解吸规律实验 被引量:26
9
作者 秦跃平 王健 +1 位作者 罗维 王亚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5,共5页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规律,设计了恒温定压动态瓦斯吸附解吸实验,提出一种计算瓦斯累积解吸量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参考罐和样品罐的压力,计算得到两罐自由空间瓦斯量,连通后得出两罐自由空间瓦斯量分别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得到瓦斯累积解... 为了研究煤粒瓦斯的解吸规律,设计了恒温定压动态瓦斯吸附解吸实验,提出一种计算瓦斯累积解吸量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参考罐和样品罐的压力,计算得到两罐自由空间瓦斯量,连通后得出两罐自由空间瓦斯量分别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得到瓦斯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研究了同一煤质不同粒径的煤样在不同初始煤粒瓦斯压力下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煤粒瓦斯累积解吸量的倒数与时间函数成线性关系;同一粒径煤粒初始压力越大,最大瓦斯解吸量越大;相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煤粒粒径越小煤粒瓦斯解吸速率越快.该研究成果对预测煤矿瓦斯涌出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 恒温 定压 动态 解吸 粒径 初始压力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及其高分散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村彦 朱晓苏 吴春来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通常使用微米粒径的铁基催化剂,加入量高达于煤重量的.3%.如果使用高分散催化剂即使加入量远低于1%也有非常高的活性。高分散催化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例如使用催化剂前期物以及超微粒子,特别是纳米粒子催... 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通常使用微米粒径的铁基催化剂,加入量高达于煤重量的.3%.如果使用高分散催化剂即使加入量远低于1%也有非常高的活性。高分散催化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例如使用催化剂前期物以及超微粒子,特别是纳米粒子催化剂。后者可以通过激光裂解等多种方法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高分散 催化剂 纳米粒子 液化
下载PDF
煤层气井煤粉颗粒表观机械运移规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韩国庆 高飞 +1 位作者 竺彪 郭宏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64-369,共6页
煤粉颗粒在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中会随着流体运移至井筒,研究煤粉颗粒在井筒中的运移规律,对于优化排采参数、避免煤粉在井筒内沉积甚至埋泵非常必要。自行设计了煤粉颗粒运移实验装置,开展了煤粉颗粒静态沉降实验和动态运移实验,得到了... 煤粉颗粒在煤层气井的排采过程中会随着流体运移至井筒,研究煤粉颗粒在井筒中的运移规律,对于优化排采参数、避免煤粉在井筒内沉积甚至埋泵非常必要。自行设计了煤粉颗粒运移实验装置,开展了煤粉颗粒静态沉降实验和动态运移实验,得到了煤粉颗粒静态沉降末速和最小携带速度。结合球形颗粒自由沉降末速的理论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粉颗粒实际沉降末速的计算模型,并确定了不同目数煤粉颗粒的最小携带速度与实际沉降末速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了煤层气井最小日排水量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对于产水量较小的井,流体携带煤粉颗粒的能力与煤粉颗粒的粒径、井筒内流体流速间的关系敏感,本文提出的最小排水量计算公式对于煤层气井的排采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井筒 煤粉颗粒 运移规律
下载PDF
煤泥浮选中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万里 邓政斌 +1 位作者 刘志红 童雄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5,共8页
煤泥浮选是选煤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善煤泥浮选效果是提高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煤泥浮选过程的强化越来越受到选煤行业的重视。论文总结了当前煤泥浮选体系中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综述... 煤泥浮选是选煤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善煤泥浮选效果是提高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煤泥浮选过程的强化越来越受到选煤行业的重视。论文总结了当前煤泥浮选体系中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综述了浮选药剂、电解质、矿浆pH值、钙镁离子、机械搅拌、磁化处理、电化学处理、超声波处理以及微生物对矿物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对实现煤泥的高效分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煤泥 矿物颗粒 相互作用力
下载PDF
煤矿井下护孔筛管煤粉颗粒通过性分析及抽采效果试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金宝 王毅 +5 位作者 姚宁平 金新 张杰 王力 陈斌 马腾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00-2506,共7页
煤矿井下煤层钻孔后筛管完孔已成为碎软煤层瓦斯抽采的有效护孔措施。为了研究常规圆孔筛管和割缝筛管的缝眼参数变化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离散单元法,利用PFC3D离散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煤粉颗粒通过筛管的颗粒流模型,对煤粉颗粒... 煤矿井下煤层钻孔后筛管完孔已成为碎软煤层瓦斯抽采的有效护孔措施。为了研究常规圆孔筛管和割缝筛管的缝眼参数变化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离散单元法,利用PFC3D离散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煤粉颗粒通过筛管的颗粒流模型,对煤粉颗粒在围压下穿过筛管筛眼或割缝的体积量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筛眼直径、割缝宽度和割缝长度等参数变化对煤粉颗粒通过筛管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模拟分析结果,设计了3种割缝筛管和1种圆孔筛管,并在淮北童亭煤矿864工作面进行了瓦斯抽采效果试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同样过流面积下,筛管煤粉通过体积量随筛眼直径或割缝宽度和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同一筛眼直径和割缝宽度下煤粉通过体积量基本相当,且筛眼直径和割缝宽度对于煤粉通过体积量的影响要远大于割缝长度。现场抽采试验表明:3组割缝筛管瓦斯抽采纯量分别比圆孔筛管提高60.0%,43.3%,33.4%,且抽采51 d后的瓦斯混合流量和纯量也分别是圆孔筛管的约4倍,2.5倍和1.5倍以及约2.5倍,2倍和1.5倍,结合10 mm圆孔筛管煤粉体积通过量分别是缝宽2,3,4 mm割缝筛管的22,6,3.3倍,可以发现减小筛管的煤粉体积通过量可有效提高筛管在整个抽采过程中的抽采混合量和瓦斯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管 离散元法 瓦斯抽采 煤粉 颗粒流
下载PDF
煤粒瓦斯解吸实验中的初始有效扩散系数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涛 聂百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5-1229,共5页
为研究煤体瓦斯解吸过程瓦斯初始扩散规律,采用理论分析煤粒瓦斯解吸扩散过程,根据扩散方程解析得到瓦斯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的近似解计算方法.对振兴二矿煤样进行不同粒径煤样、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 为研究煤体瓦斯解吸过程瓦斯初始扩散规律,采用理论分析煤粒瓦斯解吸扩散过程,根据扩散方程解析得到瓦斯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的近似解计算方法.对振兴二矿煤样进行不同粒径煤样、不同温度条件和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煤粒瓦斯解吸扩散实验,并计算各种实验状态下的瓦斯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有效扩散系数与吸附平衡压力、温度和煤样粒径呈正相关.不同粒径的煤粒,在压力和温度相同的平衡条件下,煤粒的粒径越大,初始有效扩散系数越大.同一粒径条件下,初始有效扩散系数随温度和吸附平衡压力的升高而增大.而动力学扩散参数则基本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随吸附平衡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吸附平衡压力 解吸 初始有效扩散系数 扩散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颗粒煤的多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及扩散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登科 王洪磊 魏建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5,共6页
为研究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基于Fick定律建立了颗粒煤的多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完成了颗粒煤瓦斯解吸模型的数值试验。引入了非负约束最小二乘法反演算法(NNLS),通过试验数据反演得出颗粒煤的扩散参数的B谱,从而确定出颗粒煤瓦斯扩散系... 为研究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基于Fick定律建立了颗粒煤的多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完成了颗粒煤瓦斯解吸模型的数值试验。引入了非负约束最小二乘法反演算法(NNLS),通过试验数据反演得出颗粒煤的扩散参数的B谱,从而确定出颗粒煤瓦斯扩散系数D的准确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煤瓦斯解吸符合Fick扩散定律,颗粒煤的多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能很好地解决单一扩散系数模型的扩散系数随时间衰减的问题,准确反映了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单一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只是多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的一个特例;NNLS是一种有效的反演算法,利用NNLS方法可以准确反演出颗粒煤瓦斯解吸过程中的扩散参数的B谱,通过B谱可方便计算出颗粒煤的瓦斯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煤 瓦斯解吸 多扩散系数瓦斯解吸模型 非负约束最小二乘法 扩散系数反演
下载PDF
煤尘浓度和粒度对煤尘燃烧爆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育德 曲志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140,共5页
煤尘粒度和浓度对煤尘燃烧爆炸存在重要影响,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挥发分15%~30%和灰分小于30%的煤尘的爆炸下限随挥发分的增加而减少。实验研究发现,当燃料室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煤粉而发生燃烧爆炸时,混合物的爆压... 煤尘粒度和浓度对煤尘燃烧爆炸存在重要影响,爆炸的危险性随粒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加。挥发分15%~30%和灰分小于30%的煤尘的爆炸下限随挥发分的增加而减少。实验研究发现,当燃料室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煤粉而发生燃烧爆炸时,混合物的爆压和爆速变化也各不相同。煤粉加入量少,爆压、爆速很低,混合物处于爆燃状态。实验中,当煤尘浓度为276g/m3、368g/m3时,煤尘出现稳定爆轰。爆压随着煤尘粒度的减小而增大,45~75μm粒度煤尘出现稳定的爆轰过程,采用此粒度等级煤尘进行燃烧爆炸特性实验研究是非常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浓度和粒度 燃烧爆炸 爆压和爆速
下载PDF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数浓度排放特征试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在 谢小芳 +2 位作者 杨文俊 陈秋方 蔡志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26-3132,共7页
利用快速迁移率粒径谱仪(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FMPS)对煤燃烧排放的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进行测量研究,并对单位质量煤粉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数浓度粒径谱呈对数双峰分布,... 利用快速迁移率粒径谱仪(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FMPS)对煤燃烧排放的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进行测量研究,并对单位质量煤粉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数浓度粒径谱呈对数双峰分布,颗粒几何平均粒径(the geometry mean diameter,GMD)约为23.1 nm.在燃烧阶段,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数浓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各模态颗粒物数浓度与煤粉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单位质量煤粉燃烧产生的核模态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为(1.50±0.64)×1010个·mg-1,爱根核模态颗粒为(1.18±0.56)×1010个·mg-1,积聚模态颗粒物为(0.19±0.06)×1010个·mg-1,总颗粒物为(2.87±1.09)×1010个·mg-1.在扩散过程中,颗粒粒径随时间呈线性增长,粒径增长速率与煤粉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单位质量煤粉燃烧排放的颗粒粒径平均增长速率为7.5 nm·h-1·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超细颗粒物 数浓度 排放因子 增长速率
原文传递
均匀磁场中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永旺 赵长遂 +2 位作者 吴新 鲁端峰 韩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6,共6页
在均匀磁场中分别对东胜、大同和徐州烟煤燃烧产生的3种飞灰细微粒子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了粒径、外磁场强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以及粒子质量浓度对聚并脱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东胜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脱除... 在均匀磁场中分别对东胜、大同和徐州烟煤燃烧产生的3种飞灰细微粒子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了粒径、外磁场强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以及粒子质量浓度对聚并脱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东胜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最高,大同烟煤次之,徐州烟煤最小;在0.098~9.314μm粒径范围内,0.576~3.758μm粒径的3种飞灰粒子聚并脱除效率最高;聚并总脱除效率随磁感应强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以及粒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粒子饱和磁化时,聚并总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变化。采用二元碰撞聚并模型计算了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求解了粒子聚并动力学方程,预测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在粒子质量浓度为40g·m^-3时,东胜烟煤、大同烟煤和徐州烟煤燃烧产生的3种飞灰粒子聚并总脱除效率分别为52.6%、43.1%、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燃煤 细微粒子 磁聚并 脱除效率
下载PDF
煤颗粒热解过程中孔隙分形维数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亮 何榕 陈永利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7,共4页
为研究煤粉热解过程中孔隙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更好地预测煤焦的燃烧行为,建立了基于颗粒分形孔隙的热解模型,对煤颗粒热解过程中孔隙分形维数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模型生成的颗粒在孔隙分形维数、孔隙率和颗粒密度方面与真实的煤粉颗... 为研究煤粉热解过程中孔隙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更好地预测煤焦的燃烧行为,建立了基于颗粒分形孔隙的热解模型,对煤颗粒热解过程中孔隙分形维数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模型生成的颗粒在孔隙分形维数、孔隙率和颗粒密度方面与真实的煤粉颗粒相同。模型中采用官能团的裂解来描述热解中的化学反应,颗粒的膨胀由气体压力造成,热解模拟条件与沉降炉的实验条件相同。与实验结果相比,数值模拟能够定性地反映煤粉热解过程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孔隙 分形 热解模型
原文传递
微细粒螺旋溜槽在含钒石煤选矿中的分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鑫 张一敏 +3 位作者 刘涛 孙坤 汪博 许承宝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7,共8页
采用微细粒螺旋溜槽分选含钒石煤,研究了分选过程中主要化学组分和粒度的分布特性,并从动力学的角度阐明了获得较好分选指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V_2O_5品位的分布范围较宽,介于0.21%~1.19%,溜槽內缘的品位最低为0.21%,中间区域的品位... 采用微细粒螺旋溜槽分选含钒石煤,研究了分选过程中主要化学组分和粒度的分布特性,并从动力学的角度阐明了获得较好分选指标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V_2O_5品位的分布范围较宽,介于0.21%~1.19%,溜槽內缘的品位最低为0.21%,中间区域的品位最高为1.19%,中间至外缘区域的品位介于0.97%~1.19%,V_2O_5主要富集在中间至外缘区域;SiO_2、Fe2O3和P2O5则主要富集在內缘至中间区域,可以实现它们与V_2O_5的重选分离;Ca O在槽外缘有微弱的富集趋势,与V_2O_5的富集区域部分重叠。由粒度分布特性可知,精矿的粒度组成较细,-30μm粒级含量占51.3%,而中矿和尾矿的粒度较粗,+74μm粒级含量分别为47.1%和41.7%;给矿各粒级中,粒级越细V_2O_5的回收率越高,其中-30μm粒级V_2O_5的回收率高达94.58%,预示白云母的选择性磨碎有利于V_2O_5的回收。动力学分析表明,缩小距径比(P/D)可以提高颗粒径向分布函数(rj)对密度的敏感度,提高螺旋溜槽的分选效率;P/D的极小值同时受颗粒密度和粒度的影响,即颗粒密度σ越低,P/D的极小值越小,颗粒的粒度越小,P/D的极小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石煤 微细粒 螺旋溜槽 分选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