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水分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96
1
作者 张群 杨锡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6-570,共5页
通过对近几年来采自不同地区, 各种煤级140 个煤样的平衡水分、等温吸附特性、煤岩组成和煤质的综合研究, 揭示了煤在平衡水分条件下等温吸附特性的变化规律, 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煤的等温吸附特性主要受煤级影响, ... 通过对近几年来采自不同地区, 各种煤级140 个煤样的平衡水分、等温吸附特性、煤岩组成和煤质的综合研究, 揭示了煤在平衡水分条件下等温吸附特性的变化规律, 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煤的等温吸附特性主要受煤级影响, 随着煤级增高, 表征煤最大吸附能力的兰米尔体积逐渐增大, 这一变化规律与以前对干煤样的研究结果明显不同; 其次, 煤中矿物含量和显微组分组成对煤的等温吸附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吸附特性 平衡水分 煤级 矿物和显微组分
下载PDF
煤氧化过程中气体的形成特征与煤自燃指标气体选择 被引量:57
2
作者 何萍 王飞宇 +1 位作者 唐修义 钱国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35-643,共9页
利用氧化模拟实验和色谱分析,结合煤岩学分析,对不同性质煤样在氧化模拟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在内因上主要取决于煤温、煤阶和显微组分组成3个主要因素。将煤自燃指标气体分为三... 利用氧化模拟实验和色谱分析,结合煤岩学分析,对不同性质煤样在氧化模拟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生成气体的组成和数量在内因上主要取决于煤温、煤阶和显微组分组成3个主要因素。将煤自燃指标气体分为三类,建立各类指标气体与煤温、煤阶、煤岩类型之间的数量关系。煤自燃指标气体产率随煤温上升基本上呈指数上升,但煤自燃指标气体产率与煤温相关关系曲线型式受控于煤阶和显微组分组成。不同煤阶煤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煤自燃指标气体,第一类指标气体主要适用于低变质褐煤和长焰煤阶段,而第二、第三类指标气体主要适用于高、中挥发分烟煤阶段,根据指标气体与煤温相关关系以及指标气体的选择原则,分析了平庄古山矿和枣庄柴里矿煤自燃指标气体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指标气体 煤氧化 模拟实验 煤温
下载PDF
用XPS研究兖州煤各显微组分中有机硫存在形态 被引量:34
3
作者 陈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应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按密度不同分离出的兖州煤中各显微组分内的有机硫存在形态是有差异的。据XPS分析,稳定组中含有大量的硫砜、硫醚含硫化合物,噻吩型硫次之;镜质组中硫... 应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按密度不同分离出的兖州煤中各显微组分内的有机硫存在形态是有差异的。据XPS分析,稳定组中含有大量的硫砜、硫醚含硫化合物,噻吩型硫次之;镜质组中硫砜、硫醚与脂肪族硫化物含量相当;惰性组中噻吩型硫与硫醚和硫醇型硫各占有机硫的一半。噻吩型硫在兖州煤各显微组分中,随密度增加,含量有所减少,硫醚、硫醇及二硫化物的含量也有类似的趋势。这些结果将有助于研究煤的结构和脱除有机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光电子能谱 有机硫 脱硫 元素分析
下载PDF
神木煤显微组分热解的TG-MS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庆雷 李文 +1 位作者 陈皓侃 李保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4-669,共6页
在TG-151热天平上考察了神木煤显微组分的热重特性,并用质谱对热解气体进行了在线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镜质组比惰质组有较高的挥发分收率和较高的最大失重速率,较低的起始热解温度和热解峰温.对热解产生的气体的在线质谱分析表明,镜质组... 在TG-151热天平上考察了神木煤显微组分的热重特性,并用质谱对热解气体进行了在线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镜质组比惰质组有较高的挥发分收率和较高的最大失重速率,较低的起始热解温度和热解峰温.对热解产生的气体的在线质谱分析表明,镜质组有较高的C_1~C_4轻质烃类和C_6~C_8芳香烃类收率,原煤居中,惰质组最少,反映了镜质组和惰质组在脂肪氢含量和芳香度方面的差异;同时镜质组比惰质组有较高的水生成,反映了镜质组较高的酚羟基含量对热解水生成的影响.而镜质组和惰质组CO_2逸出的不同则反映了其含氧官能团含量的差异.各种热解气体不同的逸出强度和分布反映了镜质组和惰质组因组成不同而导致在热解反应性方面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煤 显微组分 热解 TG-MS研究 气体逸出 逸出强度
下载PDF
我国西部弱还原程度煤分布及煤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白向飞 李文华 +1 位作者 陈文敏 马伟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2-506,共5页
以详实的原始测试数据为资料,分析了我国西部弱还原程度煤的煤岩、煤质总体特征.研究表明,与同变质程度的其它地区煤相比,西北侏罗纪弱还原程度煤中惰质组及过渡组分含量较高,导致其挥发分产率较低,氢含量低、氧含量相对较高,黏结性较弱... 以详实的原始测试数据为资料,分析了我国西部弱还原程度煤的煤岩、煤质总体特征.研究表明,与同变质程度的其它地区煤相比,西北侏罗纪弱还原程度煤中惰质组及过渡组分含量较高,导致其挥发分产率较低,氢含量低、氧含量相对较高,黏结性较弱,煤种以不黏煤和弱黏煤为主.沉积环境的弱还原程度主要对中低变质程度烟煤的性质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程度 变质程度 煤岩组成
下载PDF
马家塔煤及其显微组分的加氢液化特征(英文)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文华 霍卫东 +2 位作者 舒歌平 白向飞 戴和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用Fe2 O3 作催化剂 ,硫黄为助催化剂 ,脱晶蒽油为循环溶剂 ,在反应温度为 45 0℃ ,初始氢压为 10MPa ,反应时间为 6 0min 的实验条件下 ,在微型高压釜内对马家塔原料煤及其显微组分的加氢液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镜质组的液化反应性高... 用Fe2 O3 作催化剂 ,硫黄为助催化剂 ,脱晶蒽油为循环溶剂 ,在反应温度为 45 0℃ ,初始氢压为 10MPa ,反应时间为 6 0min 的实验条件下 ,在微型高压釜内对马家塔原料煤及其显微组分的加氢液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镜质组的液化反应性高于惰质组 ,在原料煤、镜质组和惰质组这三种实验原料中 ,原料煤的液化反应性是最高的。对总转化率和油收率而言 ,原料煤 >镜质组 >惰质组 ,对沥青烯产率而言 ,原料煤 >惰质组 >镜质组 ,水产率则是镜质组 >原料煤 >惰质组 ,气产率为惰质组 >镜质组 >原料煤。原料煤、镜质组和惰质组在加氢液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在组成上也是有所差异的。各显微组分在加氢液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液化 显微组分 马家塔煤 氧化铁催化剂
下载PDF
神东煤显微组分与基本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洪博 李文华 +1 位作者 姜英 白向飞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对神东煤显微组分及其反射率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及结构经验公式,研究了神东煤的结构特征与煤岩组成的关系.利用13C-NMR对神东煤显微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神东煤显微组分及其亚组分具有各自不同... 对神东煤显微组分及其反射率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及结构经验公式,研究了神东煤的结构特征与煤岩组成的关系.利用13C-NMR对神东煤显微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神东煤显微组分及其亚组分具有各自不同的反射率分布范围,煤中低反射率的惰质组含量较高.挥发分、氢含量、氮含量和氢碳比随惰质组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碳含量、芳碳率和缩合环数随惰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3C-NMR测得镜质组和惰质组的芳碳率分别为0.67和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煤 显微组分 结构 反射率
下载PDF
电脉冲应力波作用下煤体微裂隙形成与发展过程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晓亭 秦勇 +3 位作者 李恒乐 张永民 邱爱慈 师庆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0,143,共5页
为解决高聚能电脉冲应力波煤储层致裂增渗新技术发展初期的诸多问题,采用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与微区观测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肥煤样品微裂隙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中,随冲击次数增... 为解决高聚能电脉冲应力波煤储层致裂增渗新技术发展初期的诸多问题,采用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与微区观测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肥煤样品微裂隙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复电脉冲应力波加载试验中,随冲击次数增多,微裂隙线密度增大,新生微裂隙的形成起源于冲击波产生的张剪性应力;煤体受力破坏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冲击4次时煤体微裂隙网络基本形成,且没有明显的煤屑产生,为最佳冲击次数。煤体微裂隙网络主要发育在镜质组条带中,新生微裂隙优先从尺寸较大的原有结构性缺陷部位开始扩展,电脉冲应力波对煤体致裂增渗的效果十分明显,煤体中存在的原有结构缺陷是煤体微裂隙萌生的主要部位;煤岩条带类型及其组合方式,是制订煤储层增渗改造措施应考虑的重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电脉冲 冲击载荷 微裂隙 煤岩显微组分
下载PDF
CS_2-NMP混合溶剂中煤萃取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袁新华 范健 秦志宏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0-62,共3页
在温和条件、室温、常压下用CS2-NMP混合溶剂对徐州、淮北、龙口、枣庄煤各种宏观煤岩组分进行抽提,探讨了煤阶、煤岩组分与革取率的关系。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结构 混合溶剂 性质 CS2-NMP
下载PDF
煤岩显微组分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邢宝林 郭晖 +4 位作者 谌伦建 张传祥 黄光许 徐冰 仪桂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8-2334,共7页
为系统研究煤岩显微组分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印尼褐煤不同煤岩显微组分为前驱体,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利用低温N2吸附、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 为系统研究煤岩显微组分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印尼褐煤不同煤岩显微组分为前驱体,采用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利用低温N2吸附、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和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等测定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系统研究煤岩显微组分对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煤岩显微组分所制活性炭的孔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惰质组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最发达,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分别可达2 712 m^2/g和1.339 cm^3/g,中孔率(39.7%)最高,其次为镜质组,壳质组最低;改变煤岩显微组分,可以调控活性炭1.5-3.2 nm范围内的孔隙数量;煤岩显微组分活性炭电极在KOH电解液中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量最高可达400 F/g,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活性炭发达的微孔结构、合理的中孔分布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显微组分 活性炭 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煤中硫分布特征及其沉积成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横矿区南区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0-209,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侏罗纪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以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炭资源为主。作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一部分,榆横矿区南区原煤硫分普遍较高,中高硫煤和高硫煤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超过60%,属于该区一种特殊的...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侏罗纪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以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炭资源为主。作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一部分,榆横矿区南区原煤硫分普遍较高,中高硫煤和高硫煤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超过60%,属于该区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同时,煤中硫的富集也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为查明榆横矿区南区高硫区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和沉积成因,以煤岩煤质和钻孔资料为基础,从煤岩学、煤地球化学和沉积学入手,揭示高硫煤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建立了沉积微相与煤中硫分分布之间的成因联系,分析了相参数与硫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陆相含煤地层中硫的富集模式,进而为煤炭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清洁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原煤全硫含量0.31%~4.95%,平均1.83%(质量分数,下同),高于全国早、中侏罗纪煤中硫含量的平均值0.58%。平面上,原煤硫分由西北向东南、由物源向湖盆方向呈增高的趋势,垂向上自下而上逐渐增高。煤中硫的聚集主要受控于成煤同生阶段和早期成岩阶段沉积微相控制,分流河道以中硫煤为主,分流间湾以中高硫煤为主,高硫煤主要分布于局限浅湖发育区。硫化铁硫含量与煤岩显微组分中的镜惰比、灰成分指数之间呈正向变化,表明凝胶化作用和还原性水介质有利用煤中硫的富集,而水介质中Fe2+丰度是影响硫化铁硫含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硫 煤岩显微组分 沉积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系有机显微组分特征与生烃潜力 被引量:15
12
作者 敖卫华 黄文辉 姚艳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1-97,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系伊24井及其周围地区煤系为对象,重点研究煤的不同显微组分特征及生烃能力。结果显示:该地区烃源岩族组成中以高含量的沥青质、中含量的非烃和芳烃、低含量的饱和烃为特征,总体上属于气源岩;有机质类型属腐殖型。...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系伊24井及其周围地区煤系为对象,重点研究煤的不同显微组分特征及生烃能力。结果显示:该地区烃源岩族组成中以高含量的沥青质、中含量的非烃和芳烃、低含量的饱和烃为特征,总体上属于气源岩;有机质类型属腐殖型。煤的镜下鉴定以基质镜质组为特征,可观察到大量孢子体、角质体,但树脂体少见,且未发现藻类体。镜质组生烃潜力是壳质组的1/4,是惰质组的2.5倍,是主要的生烃组分,形成于弱还原环境。延安组主体进入低成熟阶段(R moax=0.50%~0.70%),山西组—太原组主体进入中—高成熟阶段(R moax=1.40%~1.80%)。伊24井延安组未进入主要的排烃期,山西组—太原组则进入了主要的排烃期,曾经发生了大量的排烃作用,是附近地区重要的气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有机显微组分 生烃潜力
下载PDF
鉴定煤中有机硫类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74-181,共8页
应用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法研究了几种煤中有机硫在脱硫过程中的存在形态 .通过模型化合物中硫的 2P层电子的XPS结合能 ,用来估算煤中硫的归属 ,如硫醇、硫醚有噻吩类硫 ;并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 :稳定组中含有大... 应用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法研究了几种煤中有机硫在脱硫过程中的存在形态 .通过模型化合物中硫的 2P层电子的XPS结合能 ,用来估算煤中硫的归属 ,如硫醇、硫醚有噻吩类硫 ;并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分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 :稳定组中含有大量的硫砜、硫醚含硫化合物 ;镜质组中硫砜、硫醚及脂肪族矿化物含量相当 ;惰性物中噻吩型硫约占有机硫的一半 .应用硫分子特征光谱 ,设计了无火焰光化学检测仪 ,对 4个煤样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对有机硫类型进行判定和定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及显微组分 有机硫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硫光化学
下载PDF
低变质烟煤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润湿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段旭琴 杨慧芬 王祖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粒级镜质组和惰质组在二次去离子水中的浸湿热,分析了低变质烟煤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镜质组和惰质组均具有天然亲水性,润湿自发进行;镜质组的亲水性更强.结合煤岩组分的工业和元素分析、XPS分析及漫反... 通过测定不同粒级镜质组和惰质组在二次去离子水中的浸湿热,分析了低变质烟煤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镜质组和惰质组均具有天然亲水性,润湿自发进行;镜质组的亲水性更强.结合煤岩组分的工业和元素分析、XPS分析及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认为:高含氧量和羟基基团是引起镜质组亲水性更强的决定因素;随粒度减小,有机煤岩组分的理论疏水性增强,其中镜质组的变化更显著;表面润湿性的差异是浮选分离煤岩组分的基础,但随着粒度减小,镜质组和惰质组的润湿性差别减小,煤岩组分浮选分离的选择性降低,分离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烟煤 煤岩显微组分 润湿性 浸湿热
下载PDF
低阶烟煤煤岩显微组分分选及其分质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安宁 张怀青 +4 位作者 李振 屈进州 赵伟 杨志远 赵世永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共22页
“双碳”目标下煤炭资源的加工和利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传统利用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环保要求,而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发挥巨大作用。我国超过40%的煤为优质的低阶烟煤,由于其惰质组质量分数过高(&g... “双碳”目标下煤炭资源的加工和利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传统利用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环保要求,而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发挥巨大作用。我国超过40%的煤为优质的低阶烟煤,由于其惰质组质量分数过高(>35%),限制了这部分资源的高值转化。同时,由于煤岩显微组分之间的相似性及其赋存特征的复杂性,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富集工作面临巨大的难度和挑战,极大制约了这部分资源的分质转化利用。为全面了解煤岩显微组分分质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笔者从煤岩显微组分的测定方法、分选方法和清洁利用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煤岩显微组分的测定方法面临细粒物料识别困难或测试精度低的问题,亟需开发一种基于煤岩显微组分结构参数,不受粒度限制的高效定量方法。在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方面,电浮选-电凝聚、油泡浮选和气流粉碎-精细分级等新分选方法,能有效改善传统分选方法选择性差、富集率低等问题,具有过程可调控、适应性强等优势。以煤岩显微组分分选为核心的煤炭分质清洁利用技术,打破了常规的用煤标准和煤种限制,煤岩显微组分经过有效的分离富集后,富镜质组煤可大比例应用于配煤炼焦、热解、液化等领域,富惰质组煤可作为制备碳材料的原料或燃料等,实现了各显微组分的物尽其用。基于煤岩显微组分的分质利用可从根本上提高煤转化利用能效、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量,对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显微组分 自动识别 分选方法 分质转化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平朔气煤的煤岩显微组分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文英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5-383,共9页
用显微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平朔气煤的等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GC)显微组分富集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镜质组和稳定组结构相似,含氧基团基本相同... 用显微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平朔气煤的等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GC)显微组分富集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镜质组和稳定组结构相似,含氧基团基本相同,但丝质组结构则不同,它含有较多的羧基和羰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三种显微组分的大分子结构,认为它们是由许多结构相似而又不相同的结构单元所构成。镜质组和稳定组的单元核心主要为脂环、缩聚芳环,环数为5—6个;丝质组单元核心主要为缩聚芳环,环数为7—8个,环缩合程度最高,芳香层片在空间排列规则,相互定向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显微构造
下载PDF
宁夏庆华煤镜质组和惰质组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强 毛宁 +2 位作者 杨妍 张金鹏 白红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42-151,共10页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宁夏庆华煤的显微组分进行分离,获得煤的镜质组和惰质组。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固体13C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等表征手段对不同显微组分进行物性...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宁夏庆华煤的显微组分进行分离,获得煤的镜质组和惰质组。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固体13C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等表征手段对不同显微组分进行物性表征。进一步基于统计平均的分子结构近似结合分子模拟计算,确定庆华煤镜质组和惰质组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可分别表示为C269H196N4O13S和C255H179N3O14S。通过FTIR光谱与13C NMR光谱验证,从而实现了不同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描述。对两种显微组分的分子模型和结构参数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发现镜质组的芳碳百分数为51.95,惰质组的芳碳百分数为62.16。镜质组模型中芳碳结构数目较少,脂肪碳结构丰富,不饱和度较小,还原度最大。惰质组模型中芳碳结构数量最大,脂肪碳结构数目少,不饱和度最大,煤化程度高。镜质组在原煤中含量高,是原煤的主要组成。惰质组的含量少且大分子结构缩合度高,分布在镜质组构成的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模型 计算机模拟 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南方树皮煤的生油潜力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爱云 翁成敏 蔡云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209-215,共7页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中的树皮煤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江西乐平、贵州六盘水、湖南对阳等地区。将树皮煤作为烃源岩研究,对中国南方油气资源的寻找、勘查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树皮煤的形成条...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中的树皮煤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江西乐平、贵州六盘水、湖南对阳等地区。将树皮煤作为烃源岩研究,对中国南方油气资源的寻找、勘查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对树皮煤的形成条件。有机质类型、演化程度以及各种显微组分对煤成烃的贡献的分析,讨论树皮煤的生烃潜力。并根据龙潭煤系生烃潜力、油气显示和生储盖的组合特征,讨论了龙潭煤系的成藏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潭煤系 树皮煤 生油潜力 成藏前景 油藏
下载PDF
大柳塔煤及显微组分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行为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史航 靳立军 +3 位作者 魏宝勇 王明义 王德超 胡浩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6-322,共7页
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CP-CRM)过程是提高焦油产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煤的显微组分组成是影响煤热解反应过程的因素之一,N2气氛下的显微组分热解过程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显微组分在CP-CRM过程中的热解行为规律尚待研究。通过固... 煤热解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耦合(CP-CRM)过程是提高焦油产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煤的显微组分组成是影响煤热解反应过程的因素之一,N2气氛下的显微组分热解过程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显微组分在CP-CRM过程中的热解行为规律尚待研究。通过固定床实验探讨不同反应温度和气氛对显微组分热解产物分布规律的影响,对比研究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CRM)与N2气氛下大柳塔原煤及显微组分热解特性的差异。通过模拟蒸馏、核磁共振和GC-MS等表征方法对焦油进行分析,认识显微组分结构对热解焦油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镜质组和惰质组展现出不同的反应特性,镜质组热解焦油产率明显高于惰质组,主要归结于显微组分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反应性不同。CRM气氛能显著提高热解焦油的产率,尤其对惰质组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使惰质组的焦油产率相比N2气氛提高16%,主要归结于CRM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参与煤热解反应。焦油组成分析表明,在N2气氛下得到的热解焦油中,镜质组具有较高比例的脂肪类物质,惰质组具有较高比例的芳香类物质; CRM气氛下焦油中单环芳香烃的比例提高,轻质组分中蒽油的相对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同时CRM气氛下惰质组产生的焦油中三环、四环芳香烃的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显微组分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焦油
下载PDF
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煤岩显微组分的加压气化动力学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克昌 李文英 朱素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用在线分析高温高压差热分析装置研究了平朔烟煤的三种基本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稳定组和丝质组)分别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氛中的加压气化动力学。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10K/min;最高操作温度,水蒸气气化为1250K,二氧... 用在线分析高温高压差热分析装置研究了平朔烟煤的三种基本有机显微组分(镜质组、稳定组和丝质组)分别在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氛中的加压气化动力学。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10K/min;最高操作温度,水蒸气气化为1250K,二氧化碳气化为1473K;操作压力,水蒸气分压为5kPa和10kPa,二氧化碳总压为0.1~2.0MPa。实验发现,三种显微组分的气化反应速率均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压力(如P_(CO_2)<1.0MPa)时更显著;反应级数均为2/3,属收缩球颗粒模型;在水蒸气气氛和二氧化碳中的气化反应速率顺序分别为丝质组>镜质组>稳定组和稳定组>镜质组>丝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热分析 煤岩 显微组分 加压 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