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62
1
作者 杨加强 梅毅 +2 位作者 王驰 龙光花 李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5-704,共10页
NO_x是导致酸雨、形成以及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减少NO_x排放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综述了湿法脱硝技术现状,介绍了碱液吸收法、酸吸收法、络合吸收法、液相吸收还原法、微生物法、氧化吸收法的脱硝原理,详细阐述了NaClO_... NO_x是导致酸雨、形成以及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减少NO_x排放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综述了湿法脱硝技术现状,介绍了碱液吸收法、酸吸收法、络合吸收法、液相吸收还原法、微生物法、氧化吸收法的脱硝原理,详细阐述了NaClO_2、NaClO、H_2O_2、O_3、黄磷乳浊液氧化法、光催化、电环境技术、磷矿浆泥磷一体化脱硫脱硝法的氧化吸收脱硝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脱硝新技术的一些进展,光催化、电环境技术发展迅速,有许多优点,是湿法脱硝技术耦合的重要方向,磷矿浆泥磷一体化脱硫脱硝法通过磷化工与湿法脱硝技术的耦合,充分利用磷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原料产品内部循环一体化,在磷化工行业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指出未来脱硝技术总体要求是低成本、高效、绿色,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是多种技术耦合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适用于不同的脱硝技术,应根据资源状况、产品用途合理选择技术方法,降低NO_x排放,降低处理回收成本,提高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煤燃烧 烟道气 湿法脱硝 氧化吸收
下载PDF
北京市民用燃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31
2
作者 梁云平 张大伟 +2 位作者 林安国 马召辉 邬晓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75-1782,共8页
以北京远郊农村居民常用的蜂窝煤、煤球、烟煤散煤为实验用煤,开展燃烧实验.研究了烟气无机污染物排放因子、VOCs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在充分燃烧的条件下,蜂窝煤、煤球、烟煤气态污染物SO2排放因子分别为1.50、1.91、1.62kg·t^(-1);... 以北京远郊农村居民常用的蜂窝煤、煤球、烟煤散煤为实验用煤,开展燃烧实验.研究了烟气无机污染物排放因子、VOCs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在充分燃烧的条件下,蜂窝煤、煤球、烟煤气态污染物SO2排放因子分别为1.50、1.91、1.62kg·t^(-1);NOx排放因子分别为0.420、0.901、2.20 kg·t^(-1);CO排放因子分别为22.4、37.3、87.3 kg·t^(-1).燃烧排放的NOx和CO的排放因子顺序关系为:烟煤>煤球>蜂窝煤;SO2的排放因子大小顺序分别为:煤球>烟煤>蜂窝煤.获得了北京市2014年3种民用煤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清单,烟煤散煤排放的SO2超过了0.55万t,NOx超过了0.75万t,CO超过了29万t.3种煤质燃烧过程中点火和封火阶段VOCs排放浓度相对较高,各阶段VOCs排放因子为点火阶段最高,封火阶段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燃煤 烟气 排放特征 排放因子 排放清单
原文传递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颗粒物脱除特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阮仁晖 谭厚章 +5 位作者 段钰锋 杜勇乐 刘鹤欣 萧嘉繁 杨富鑫 张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4,共9页
在京津冀某660 MW超低排放发电机组,通过低压撞击器(DLPI)颗粒物取样系统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低低温省煤器(LLTe)、静电除尘器(ESP)、高效湿法脱硫塔(WFGD)、湿式静电除尘器(WESP)进出口烟气中的颗粒物取样,通过滤膜取样系统对W... 在京津冀某660 MW超低排放发电机组,通过低压撞击器(DLPI)颗粒物取样系统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低低温省煤器(LLTe)、静电除尘器(ESP)、高效湿法脱硫塔(WFGD)、湿式静电除尘器(WESP)进出口烟气中的颗粒物取样,通过滤膜取样系统对WFGD、WESP进出口颗粒物进行同步取样.获得了超低排放改造后,不同烟气处理设备对PM1、PM1~2.5、PM_(2.5~10)的脱除效率.结果表明,SCR能够明显增加PM1的质量浓度,PM1增加了52.11%;LLTe能够显著提高ESP的脱除效率,尤其是0.1~1μm范围内的颗粒物;WFGD能够协同脱除SO_2和颗粒物,但会增加PM1的排放,PM1质量浓度增加了59.41%,PM10中水溶性Mg2+、Cl-、SO2-4组分增加;WESP对PM1、PM1~2.5、PM_(2.5~10)均有较高的脱除效率,能够进一步降低颗粒物质量浓度.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下,该燃煤电厂最终排放的PM10质量浓度为2.04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煤燃烧 烟气处理设备 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原文传递
燃煤电厂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强 段钰锋 卢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60-4467,共8页
燃煤汞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燃煤电厂控制汞排放最成熟可行的技术是烟道活性炭喷射技术,但该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广泛应用还存在较多的科学问题,因为活性炭对烟气汞的脱除是包含吸附、扩散、传质及化学反应在内的多元化过程,因此,针对... 燃煤汞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燃煤电厂控制汞排放最成熟可行的技术是烟道活性炭喷射技术,但该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广泛应用还存在较多的科学问题,因为活性炭对烟气汞的脱除是包含吸附、扩散、传质及化学反应在内的多元化过程,因此,针对燃煤电厂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课题。本文从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原理、脱汞吸附剂的评价方法、汞吸附机理研究以及吸附剂喷射脱汞数学模型方面评述了燃煤电厂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近些年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廉价高效、可再生的脱汞吸附剂,全面深入研究吸附剂的脱汞机理以及开发简单、精确的吸附剂喷射脱汞数学模型等后续研究方向,可为我国燃煤电厂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的开发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吸附剂 烟道气 脱汞
下载PDF
煤燃烧排放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晏蓉 康忠汉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原煤二氯甲烷浸取液及燃烧排放烟气、飞灰中几类主要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如脂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和直链烃等的含量和种类随浸取时间、燃烧温度和气氛、煤种、不同燃烧方式(流化床和固定床燃烧)的... 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原煤二氯甲烷浸取液及燃烧排放烟气、飞灰中几类主要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如脂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和直链烃等的含量和种类随浸取时间、燃烧温度和气氛、煤种、不同燃烧方式(流化床和固定床燃烧)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获得煤燃烧排放有机污染物的一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烟气 飞灰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燃煤SO_2、NO_x污染和防治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韦章兵 姜旭峰 吴艳丽 《洁净煤技术》 CAS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讨论了燃煤产生的SO2和NOx污染现状和污染机理,较全面地概述了燃中、燃后降低SO2和NOx排放的方法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另外,对一些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性作了评述。
关键词 煤烟污染 脱硫 脱硝 燃煤 二氧化硫 NOx
下载PDF
湿法脱硫后烟气腐蚀现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佩媛 陈衡 +2 位作者 焦健 梁志远 赵钦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9,共9页
基于提升排放烟羽高度以及排烟脱白的需求,必须对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进行妥当处理。但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腐蚀性很强,将对下游设备造成严重腐蚀。本文在91 MW层燃供热锅炉湿法脱硫系统后烟道进行了现场腐蚀实验,测试和评估... 基于提升排放烟羽高度以及排烟脱白的需求,必须对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进行妥当处理。但湿法脱硫后的湿烟气腐蚀性很强,将对下游设备造成严重腐蚀。本文在91 MW层燃供热锅炉湿法脱硫系统后烟道进行了现场腐蚀实验,测试和评估了5种钢材的耐腐蚀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钢材的表面温度对腐蚀过程具有关键影响。随着表面温度的升高,钢材的腐蚀程度首先因为表面沉积物中氯离子浓度升高而加剧,然后因电解质的匮乏而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沉积物 烟道气 腐蚀 烟气再热器 排烟脱白
下载PDF
烟气汞脱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谭增强 牛国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共8页
从全球及我国汞污染的现状出发,介绍了汞的来源、危害、汞在燃烧过程中的迁徙转化规律,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对汞脱除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包括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分别对碳基汞吸附剂和非碳基脱汞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总结... 从全球及我国汞污染的现状出发,介绍了汞的来源、危害、汞在燃烧过程中的迁徙转化规律,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对汞脱除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包括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分别对碳基汞吸附剂和非碳基脱汞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总结了卤素改性、硫改性、金属及金属氧化物改性的碳基吸附剂和飞灰,以及矿石类吸附剂、金属及金属氧化物、新型可再生磁性沸石、纳米脱汞材料4种非碳基脱汞材料的脱汞特性和主要研究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脱汞技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烟气 脱汞 吸附剂 催化剂
下载PDF
燃煤烟气中汞氧化的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洪亮 周劲松 +1 位作者 骆仲泱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5-979,共5页
建造了小型动力学反应实验台,并用模拟烟气在该实验台上研究了燃煤烟气中汞氧化的动力学机理。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燃煤烟气中汞形态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有氯化氢存在情况下烟气中汞均相氧化的总反应速率方程和总反应速率常数。研究... 建造了小型动力学反应实验台,并用模拟烟气在该实验台上研究了燃煤烟气中汞氧化的动力学机理。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燃煤烟气中汞形态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有氯化氢存在情况下烟气中汞均相氧化的总反应速率方程和总反应速率常数。研究结果为开发烟气中汞的控制技术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燃煤烟气 氧化动力学 反应级数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烟气飞灰汞迁移规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勋 程乐鸣 +2 位作者 蔡毅 侯文慧 周劲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7-1395,共9页
在小型热态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褐煤、烟煤、无烟煤燃烧试验,研究3种典型煤的烟气气态汞和飞灰颗粒汞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褐煤、烟煤、无烟煤在燃烧过程中,炉膛温度、空截面风速、给煤量以及煤颗粒大小变化时,汞元素在烟气和飞... 在小型热态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褐煤、烟煤、无烟煤燃烧试验,研究3种典型煤的烟气气态汞和飞灰颗粒汞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褐煤、烟煤、无烟煤在燃烧过程中,炉膛温度、空截面风速、给煤量以及煤颗粒大小变化时,汞元素在烟气和飞灰之间的迁移规律相似;降低炉膛密相区温度和增大炉膛空截面风速可促进烟气气态总汞HgT(g)迁移到飞灰颗粒汞Hg(p)中,同时也促进烟气气态零价汞Hg0(g)向烟气气态二价汞Hg2+(g)和Hg(p)转化;增加给煤量,烟气气态总汞HgT(g)和烟气气态零价汞Hg0(g)减少,飞灰颗粒汞Hg(p)含量增加,并且影响Hg0(g)的转化;选择合适的煤颗粒粒度可以促进Hg0(g)的转化以及HgT(g)向Hg(p)迁移。随燃烧工况的变化,3种煤HgT(g)、Hg(p)和Hg0(g)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含量相差较大,Hg0(g)占HgT(g)的比例y值也不同,其中无烟煤的y值高于烟煤和褐煤的y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煤燃烧 迁移 烟气
下载PDF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彦亭 刘宝林 何伯述 《电力环境保护》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综述了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及危害,并分燃烧前,燃烧中及燃烧后分析了目前所采用的污染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燃煤引起的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煤燃烧 污染控制 烟气脱硫 烟气脱硝 烟气脱碳
下载PDF
变截面管内燃煤烟气PM2.5声波团聚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云 董彩霞 +3 位作者 田章福 曾新吾 龚昌超 何焰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6021-6028,共8页
声波团聚PM_(2.5)减排工业应用的瓶颈问题包括缺乏大功率高效强声源和能耗过高等。基于气流声源(高频旋笛)和突变截面驻波管建立了160dB以上燃煤烟气声波团聚实验系统。系统设计中,通过团聚敏感频率与驻波管共振频率相匹配,在相同... 声波团聚PM_(2.5)减排工业应用的瓶颈问题包括缺乏大功率高效强声源和能耗过高等。基于气流声源(高频旋笛)和突变截面驻波管建立了160dB以上燃煤烟气声波团聚实验系统。系统设计中,通过团聚敏感频率与驻波管共振频率相匹配,在相同输入声功率前提下提高了管内声强和团聚效率,并通过复合透声板实现了团聚舱内功率气流与强声场的分离。通过模态分析法和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舱内声场特性和共振频率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500Hz至1.5kHz宽频范围内舱内强声信号和共振工况条件,对比了不同频率和声压级条件下烟气中5μm以下粒径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全频段内声压级获得5dB至15dB的共振增益,700Hz最大基频声压级达到167dB。烟气团聚较优频率为700Hz和1.4kHz,PM2.5减排效率最高99%,达到了PM2.5高效脱除和提高声能利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气流声源 声波团聚 强声共振合成 燃煤 烟气
下载PDF
大型四角喷燃锅炉烟温、汽温偏差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明厚 袁建伟 +1 位作者 丁士发 曹汉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5-18,共4页
对大型四角切向喷燃锅炉中由于燃烧器四角布置带来的炉内燃烧不均匀性引起的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以至引起锅炉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偏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不同燃烧条件下一、二次风旋转方向、屏式过热器、二次风切圆直... 对大型四角切向喷燃锅炉中由于燃烧器四角布置带来的炉内燃烧不均匀性引起的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以至引起锅炉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偏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不同燃烧条件下一、二次风旋转方向、屏式过热器、二次风切圆直径等对烟温偏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温偏差 数值计算 燃煤锅炉 烟温偏差
下载PDF
燃煤工业锅炉黏性积灰和露点腐蚀耦合机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衡 潘佩媛 +2 位作者 赵钦新 梁志远 王云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774-4783,共10页
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燃煤工业锅炉的黏性积灰和露点腐蚀耦合机理,在现场测试了不同壁面温度(90、80、70、60、50和40℃)下20#碳钢实验段的积灰和腐蚀特性,然后利用XRF、XRD和SEM-EDS对灰样和金属试样进行了系统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壁... 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燃煤工业锅炉的黏性积灰和露点腐蚀耦合机理,在现场测试了不同壁面温度(90、80、70、60、50和40℃)下20#碳钢实验段的积灰和腐蚀特性,然后利用XRF、XRD和SEM-EDS对灰样和金属试样进行了系统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壁面温度低至70℃时,H2SO4开始在壁面上冷凝并沉积,引起黏性积灰和露点腐蚀。随着壁面温度的降低,实验段上的积灰量和腐蚀层厚度不断增加。当壁面温度降至40℃时,HCl开始在壁面上冷凝并加重积灰和腐蚀。烟气中的飞灰可以通过吸附冷凝的酸液并与其反应来减少壁面的黏性积灰和露点腐蚀。燃煤工业锅炉的低温受热面宜控制壁面温度在70℃以上,以减少酸液冷凝造成的黏性积灰和露点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工业锅炉 酸冷凝 沉积物 腐蚀 烟气冷却
下载PDF
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净化脱除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建英 贺克雕 马丽萍 《能源环境保护》 2007年第3期5-7,18,共4页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对比了烟气中较难脱除的单质汞(HgO)污染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概述了烟气中单质汞脱除方法,展望了蛭石黏土类矿物对燃煤烟气中汞的吸附脱除方面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对...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对比了烟气中较难脱除的单质汞(HgO)污染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概述了烟气中单质汞脱除方法,展望了蛭石黏土类矿物对燃煤烟气中汞的吸附脱除方面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吸附净化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脱除
下载PDF
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康丽 赵婷雯 +6 位作者 姚明宇 程广文 杨成龙 杨嵩 蔡铭 李阳 赵瀚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燃煤烟气汞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将其划分为除尘同时脱汞技术、常规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和新型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3大类。详细阐述了这3类脱汞技术的技术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除尘同时脱汞... 针对燃煤烟气汞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将其划分为除尘同时脱汞技术、常规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和新型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3大类。详细阐述了这3类脱汞技术的技术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除尘同时脱汞技术较为成熟,但脱汞性能较低;常规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脱汞效率高,但脱除汞进入脱硫副产物中,增加环保隐患;新型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脱汞效率较高,脱汞吸收剂络合脱硫系统中汞,避免汞进入脱硫副产物中,且可对汞回收利用。可见,新型湿法脱硫同时脱汞技术是最具前景的燃煤烟气脱汞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烟气 脱汞 脱硫 除尘
下载PDF
铈基催化剂催化氧化燃煤烟气中汞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海龙 张军营 +3 位作者 赵永椿 李立清 郑楚光 Chang-Yu Wu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1-1254,共4页
采用超声波增强的浸渍法合成了CeO_2-TiO_2催化剂,并采用BET,XRD,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燃煤烟气条件下研究了CeO_2-TiO_2催化剂对单质汞的催化氧化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CeO_2-TiO_2催化剂在低温范... 采用超声波增强的浸渍法合成了CeO_2-TiO_2催化剂,并采用BET,XRD,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燃煤烟气条件下研究了CeO_2-TiO_2催化剂对单质汞的催化氧化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CeO_2-TiO_2催化剂在低温范围(150~250°)具有很强的催化氧化汞的能力;最佳的CeO_2/TiO_2质量比在1.5左右,此时汞的氧化效率可高达90%以上;P25,Evonik TiO_2比锐钛矿TiO_2更适合做铈基催化剂载体;CeO_2-TiO_2催化剂上汞的催化氧化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即吸附态的汞与其邻近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氧化态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燃煤烟气 CeO_2 煤燃烧
原文传递
燃烧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减排的研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荣健 刘海涛 +1 位作者 高海潮 高志芳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2期123-126,131,共5页
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是造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源,现有除尘工艺对燃煤颗粒物的除尘效率能够达到99%以上,但是对超细颗粒物的脱除率不高,因此,降低超细颗粒物排放研究面临严峻挑战。综述了当前燃煤颗粒物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 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是造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源,现有除尘工艺对燃煤颗粒物的除尘效率能够达到99%以上,但是对超细颗粒物的脱除率不高,因此,降低超细颗粒物排放研究面临严峻挑战。综述了当前燃煤颗粒物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颗粒层减排工艺,且进行了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层除尘工艺可有效降低PM2.5的排放,为进一步研究烟气中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并对未来控制燃烧烟气中超细颗粒物排放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超细颗粒物 烟气除尘 减排
下载PDF
吸附剂控制单质汞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建英 马丽萍 贺克雕 《电力环境保护》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对比了烟气中较难脱除的单质汞(Hg0)污染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概述了烟气中单质汞脱除方法,展望了矿石类(沸石,蛭石等)吸附剂在烟气汞吸附脱除中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对...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控制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对比了烟气中较难脱除的单质汞(Hg0)污染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概述了烟气中单质汞脱除方法,展望了矿石类(沸石,蛭石等)吸附剂在烟气汞吸附脱除中的应用潜力,提出了对燃煤烟气中单质汞吸附净化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质汞 燃煤烟气 吸附剂
下载PDF
燃煤烟气CO_2和CO在脉冲电晕场中的转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谦 李胜利 +1 位作者 宁成 李劲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43,共6页
在对燃煤烟气与空气中电晕放电特性差异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层燃炉燃煤烟气中CO_2和CO在脉冲电晕条件下分解和转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在正、负脉冲电晕场中都有明显的减少;在相同的峰压下,CO_2减少量... 在对燃煤烟气与空气中电晕放电特性差异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层燃炉燃煤烟气中CO_2和CO在脉冲电晕条件下分解和转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_2在正、负脉冲电晕场中都有明显的减少;在相同的峰压下,CO_2减少量随其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加;烟气中CO浓度较低时,部分CO_2转化成CO,使CO浓度上升;而当CO浓度较高时,CO在脉冲电晕场中亦分解,使CO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场 燃烧 烟气 脱硫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