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聚煤盆地的形成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50
1
作者 张泓 白清昭 +4 位作者 张笑薇 高选政 何宗莲 李恒堂 吕志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印支运动使中国大陆处于板内构造体制之后,座落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侏罗-白垩纪盆地,并存在4个阶段的世代演替,其中第一世代是聚煤盆地。它是在中国东部左旋剪切与西部右旋剪切派生的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但在... 鄂尔多斯盆地是印支运动使中国大陆处于板内构造体制之后,座落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侏罗-白垩纪盆地,并存在4个阶段的世代演替,其中第一世代是聚煤盆地。它是在中国东部左旋剪切与西部右旋剪切派生的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但在西侧构造活动带的前渊位置缺乏大型砾质扇,这种憎况显然是由于鄂尔多斯西缘掩冲带前缘存在的隐伏冲断脊,阻碍了粗粒碎屑流向盆地注入,因而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形成了优质厚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建造 构造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 聚煤盆地
下载PDF
海孜煤矿构造变形及其对煤厚变化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琚宜文 王桂梁 胡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9,共6页
分析了海孜煤矿岩、煤层组合特征 ,总结了 7,8,9,1 0煤层的断层、层滑构造和煤厚变化情况 ,探讨了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变形对煤厚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7,8,9,1 0煤层等软弱层属于塑性层 ,而各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及构... 分析了海孜煤矿岩、煤层组合特征 ,总结了 7,8,9,1 0煤层的断层、层滑构造和煤厚变化情况 ,探讨了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变形对煤厚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7,8,9,1 0煤层等软弱层属于塑性层 ,而各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及构造变形又有较大区别 .在多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7,8,9煤层以层滑构造发育为主 ,形成煤层急剧增厚变薄带 ,并见压剪和张剪性两种层间断层 ;1 0煤层以中小型剪切式断层为主 ,层滑构造发育程度次之 ,煤厚变化幅度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作用 煤矿 含煤地层 构造变形 断层 层滑构造 煤厚变化
下载PDF
滇东北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康高峰 王辉 +1 位作者 王巨民 刘池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8,共8页
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及演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晚二叠世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煤层层位的空... 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及演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晚二叠世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煤层层位的空间叠置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初步分析了煤中硫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研究区厚煤层(C5)在层序格架下的聚煤特征和位置。结合最新的勘探资料,预测出研究区中西部盐津—彝良一带蕴藏着资源潜力巨大的优质煤。建议今后在保持东部威信—镇雄一带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注意加大对预测靶区煤田的地质勘探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格架 聚煤特征 晚二叠世 滇东北
下载PDF
煤系地层中砂岩火山尘填隙物的成岩作用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层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向博 王建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8,共7页
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泥炭沼泽环境下发育的富含火山尘填隙物砂岩是煤成气的主要储集层。研究表明,该类砂岩的原杂基主要由同沉积期初步水化作用的火山尘构成;在煤系地层水环境下,火山尘经过初步水化作用后并不能形成沸石... 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泥炭沼泽环境下发育的富含火山尘填隙物砂岩是煤成气的主要储集层。研究表明,该类砂岩的原杂基主要由同沉积期初步水化作用的火山尘构成;在煤系地层水环境下,火山尘经过初步水化作用后并不能形成沸石族矿物,主要形成了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的微细混合物;在埋藏过程中,砂岩火山尘填隙物的水岩反应受到煤系地层水介质性质及其活动性影响,主要发生脱水收缩作用、溶解作用、蚀变作用、碳酸盐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火山尘填隙物的成岩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可改善天然气储层,但也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尘填隙物 成岩作用 煤系地层 天然气储层 鄂尔多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在层序中的位置及对比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翟爱军 邓宏文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系统是自生、自储、自盖的煤成气含气系统,上古生界煤层为其最主要的烃源岩,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盆地煤层的各种成因类型,指出各自对应的层序位置及对比特征,以期对煤层的层序地层特征有一个统...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含气系统是自生、自储、自盖的煤成气含气系统,上古生界煤层为其最主要的烃源岩,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盆地煤层的各种成因类型,指出各自对应的层序位置及对比特征,以期对煤层的层序地层特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煤层 层序 特征 烃源岩 基准面旋回 煤成气含气系统
下载PDF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large gas field formation in thrust belt of Kuqa coal 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 basin 被引量:20
6
作者 SONG Yan JIA Chengzao +1 位作者 ZHAO Mengjun TIAN Zuoj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S1期55-61,共7页
Kuqa depression is a foreland basin developedwith Mesozoic-Triassic-Jurassic coal-bearing formation. The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oal-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basins in Kuqa depression indicated that the coal-bearin... Kuqa depression is a foreland basin developedwith Mesozoic-Triassic-Jurassic coal-bearing formation. The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oal-derived hydrocarbon forelandbasins in Kuqa depression indicated that the coal-bearingformation can be the rich sources for generating gas becauseof their thickness and rich source rocks with gas-generatingpredominant kerogen. Although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mainly acting in compression is very complicated, integrallarge structural traps can be formed. Moreover, the thrustbelt can act as the passag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deepsource rocks. The high quality gypsolish and gypseous mud-stone cap rock developed in the upper formation is the key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 gas field. The late formation ofreservoirs in the large gas fields depended on the hydrocar-bon-generating history controlled by the foreland basin and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foreland thrust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LAND basin THRUST belt coal-bearing formation large gas field.
原文传递
煤系地层中储层基本特征与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晓萍 顾家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1-895,共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煤系地层中发育的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优质储层主要受层序界面、有利沉积相带、有机酸性水的溶蚀作用等因素控制。一般来说,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的中下部、三角洲平原或前缘多期分流河道叠置...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煤系地层中发育的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优质储层主要受层序界面、有利沉积相带、有机酸性水的溶蚀作用等因素控制。一般来说,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的中下部、三角洲平原或前缘多期分流河道叠置的部位。它们在有机酸性水大量形成时期保留了较多的原生孔隙,酸性水容易进入并溶解其中易溶的碎屑颗粒,产生大量次生溶蚀孔隙,从而形成相对优质的有效储集层。因此,优质储层纵向上与不整合面或层序界面密切相关;平面上受沉积有利相带或断裂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储层 煤系地层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贵州织纳煤田晚二叠世海进海退旋回及煤聚积 被引量:18
8
作者 解习农 程守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共6页
黔西南上二叠统为以碎屑沉积为主的含煤层序。该层序包括3个沉积体系域,下部体系域为海湾—泻湖体系沉积,中部体系域为三角洲体系和障壁坝—泻湖体系沉积,上部体系域为碎屑海岸体系沉积,总体反映海平面上升过程。煤层分布范围随海平面... 黔西南上二叠统为以碎屑沉积为主的含煤层序。该层序包括3个沉积体系域,下部体系域为海湾—泻湖体系沉积,中部体系域为三角洲体系和障壁坝—泻湖体系沉积,上部体系域为碎屑海岸体系沉积,总体反映海平面上升过程。煤层分布范围随海平面上升不断由东向西后退,主要煤层富集与最大进积期有关,即赋存于下部体系域上部和中部体系域。因此,利用海平面升降旋回可较好地预测煤层分布范围及主要煤层赋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聚积 晚二叠世 海退 沉积
下载PDF
含煤建造露头层序地层分析──以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系剖面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世悦 刘焕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7,共5页
从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系标准剖面入手,探讨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在含煤地层格架研究中的应用。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可分为2个陆表海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混合沉积层序和2个河流碎屑岩层沉积层序,其形成受控于3级海平面变化。
关键词 含煤建造 石炭纪 层序地层 煤系 地层
下载PDF
煤和含煤岩系成油理论研究和演变历史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社荣 郎东升 +1 位作者 潘景副 陈建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运用系统的历史和现实类比分析方法 ,对世界含煤岩系煤成油田的源岩成熟度、烃源岩类型和煤成油田形成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煤虽能生油 ,但难以形成有商业意义的油田 ;含煤岩系中泥岩是煤成油田形成的主要贡献组分 ,在含煤盆... 运用系统的历史和现实类比分析方法 ,对世界含煤岩系煤成油田的源岩成熟度、烃源岩类型和煤成油田形成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煤虽能生油 ,但难以形成有商业意义的油田 ;含煤岩系中泥岩是煤成油田形成的主要贡献组分 ,在含煤盆地中 ,难以形成低熟煤成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煤成油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探区烃源岩生烃能力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波 聂海宽 +3 位作者 王敏 边瑞康 张有为 刘金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0,共3页
为全面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探区烃源岩生烃能力,进行了不同类型烃源岩样品的实验研究,并将实验所得结果与邻区已知烃源岩进行对比,确定杭锦旗探区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且能够为该区天然气成藏提供物质来源。在此基础上,通... 为全面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探区烃源岩生烃能力,进行了不同类型烃源岩样品的实验研究,并将实验所得结果与邻区已知烃源岩进行对比,确定杭锦旗探区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且能够为该区天然气成藏提供物质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过程的模拟,确定研究区烃源岩的主要类型为煤层,主力层系为山西组,最终计算出研究区烃源岩的生烃总量为34.054×10^8t油气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能力 对比 模拟 生烃量 煤系地层
下载PDF
北京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变形变质特征与地质灾害 被引量:10
12
作者 纪玉杰 《北京地质》 2004年第2期1-17,共17页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化剥蚀条件、煤炭开采技术及工艺等因素中 ,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是主要因素。对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的研究成果表明 ,其变形变质特征是决定煤系岩石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在北京西山的地质灾害调查和成因研究中逐步认识到 ,地质灾害类型及强度与煤系及煤层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因此 ,煤系的变形变质特征研究 ,既是基础地质问题 ,也是工程地质问题 ,应是煤炭分布区与采空相关的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纪 煤系 变形变质 地质灾害 采空区塌陷 北京
下载PDF
贵州省六枝新华煤矿区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及煤质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月琴 张盛泽 《贵州地质》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贵州六枝特区新华煤矿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属于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本文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地层背景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了该区含煤岩系基本特征、煤岩特征及煤的化学性质,认为该区煤质属于低-中灰,中-高硫煤,高-特高热值。通过... 贵州六枝特区新华煤矿上二叠统含煤岩系属于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本文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地层背景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了该区含煤岩系基本特征、煤岩特征及煤的化学性质,认为该区煤质属于低-中灰,中-高硫煤,高-特高热值。通过脱硫处理,该区煤可满足电厂锅炉用煤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煤质特征 新华煤矿 贵州六枝
下载PDF
聊城矿区煤质特征与形成环境 被引量:9
14
作者 庄新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9,共4页
探讨了山东荏平—阳谷煤田聊城矿区煤质特征与形成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煤系剖面中煤质特征的变化与古环境背景演化的关系。
关键词 煤田 煤质 沉积环境 煤系
下载PDF
川南地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与含煤建造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忠恕 吴玉东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2期14-18,共5页
川南地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韵律性旋回明显,局部夹煤层,是攀西裂谷中岩浆喷溢形成的岩体,研究认为本区玄武岩是C23-1以下含煤地层的"相变"。均衡作用和"坍塌"效应引发地壳下沉,与玄武岩岩体密切相关,从而控制了... 川南地区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韵律性旋回明显,局部夹煤层,是攀西裂谷中岩浆喷溢形成的岩体,研究认为本区玄武岩是C23-1以下含煤地层的"相变"。均衡作用和"坍塌"效应引发地壳下沉,与玄武岩岩体密切相关,从而控制了不同时期聚煤基底地形;本区晚二叠世属潮坪聚煤环境,是在总的海侵背景条件下,由海侵、基底升降和聚煤速率共同作用来造就聚煤可容空间,本区正向的同沉积构造,即基底上升,能协调三者造就有利的聚煤可容空间;"古蔺—温水正向同沉积构造","筠连蒿坝正向同沉积构造"为潮坪聚煤奠定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聚煤中心。该区上二叠统煤层主要属高阶煤,推测与幔源物质集聚活动有关,受深部高温幔源物质热能传导作用的影响,储蓄热能成为高温异常区,是高阶煤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含煤建造 均衡作用 同沉积构造 相变 聚煤带 变质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以层序古地理为背景的聚煤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东 柴东浩 程保洲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年第4期587-595,共9页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煤盆地。笔者通过对盆内49个典型剖面,50个辅助剖面的环境分析,以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划分为Ⅰ—Ⅲ级层序及Ⅳ级准层序,共4级地层单元。Ⅳ级准层序相当副层序。一个Ⅳ级准层序内所含的煤...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煤盆地。笔者通过对盆内49个典型剖面,50个辅助剖面的环境分析,以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划分为Ⅰ—Ⅲ级层序及Ⅳ级准层序,共4级地层单元。Ⅳ级准层序相当副层序。一个Ⅳ级准层序内所含的煤体称为煤层。全区自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早期所限定的7个成煤期内,共圈出煤组7个,煤层20层以上,以B3,D2,G71煤层最具工业价值。B3煤层分布于盆地北部,G71煤层分布于盆地南部,D2煤层全盆地均有分布。煤层聚积受多种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煤矿床 地层 聚煤特征
下载PDF
平庄盆地充填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宇林 刘志刚 +3 位作者 邵靖邦 杨福珍 于连喜 高明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根据地层和构造形迹发育特点,简述了平庄盆地诞生、成长及消亡的演化历史。从岩性、粒度分析、垂向层序、沉积断面结构、砂砾岩体几何形态等方面论述了盆地晚中生代充填沉积相的5种类型、各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盆地... 根据地层和构造形迹发育特点,简述了平庄盆地诞生、成长及消亡的演化历史。从岩性、粒度分析、垂向层序、沉积断面结构、砂砾岩体几何形态等方面论述了盆地晚中生代充填沉积相的5种类型、各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盆地含煤地层——下白里统古园组、元宝山组的沉积环境。指出了聚煤构造、沉积环境拉煤的规律及找煤远景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庄盆地 充填沉积 煤系 聚煤规律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东南部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房尚明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二叠纪早期,华北地台的陆表海不断向南退缩,从而在华北地台东南部开始了陆相三角洲的聚煤作用。伴随着三角洲体系的进积增生,含煤系数和煤层厚度由西北向东南同步增大,聚煤盆地和富煤带依次向东南迁移,含煤层位依次抬高,在淮河流... 二叠纪早期,华北地台的陆表海不断向南退缩,从而在华北地台东南部开始了陆相三角洲的聚煤作用。伴随着三角洲体系的进积增生,含煤系数和煤层厚度由西北向东南同步增大,聚煤盆地和富煤带依次向东南迁移,含煤层位依次抬高,在淮河流域形成了二叠纪的富煤区。在秦岭纬向古构造的影响下,本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的分区、分带及煤盆地的迁移展布,具有南北向变异、东西向延展的特点。晚二叠世由于南部的秦岭-北淮阳海槽脉动式抬升,导致海水沿确山海峡和肥东海峡向三角洲回流,三角洲的朵叶受到破坏,海湾泻湖和泥炭沼泽发育,沉积厂晚二叠世特有的淮南含煤组及用应的富煤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二叠纪 煤系 地层
下载PDF
滇黔北威信凹陷晚二叠世沉积环境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浅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文俊 任光明 +3 位作者 庞维华 卢君勇 张鹏 周洋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4,共10页
针对滇黔北威信凹陷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相变化地带,利用地层剖面上的沉积构造、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等沉积相判别标志分析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及其空间演化,并总结煤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识别层序与体... 针对滇黔北威信凹陷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相变化地带,利用地层剖面上的沉积构造、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等沉积相判别标志分析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及其空间演化,并总结煤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识别层序与体系域关键界面,建立研究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充分讨论研究区厚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为河流冲积平原体系、三角洲-潮坪体系及碳酸盐岩台地体系,成煤环境主要为河流冲积平原中的泛滥盆地河漫沼泽和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中的上三角洲平原;厚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位置与古地理背景有关,研究区C15,C19煤层形成于最大海泛面附近,C25煤层形成于初始海泛面附近;根据煤质变化规律和煤厚变化特征,在研究区西部的彝良-盐津一带有寻找优质煤炭资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信凹陷 晚二叠世 含煤地层 沉积环境 层序地层 聚煤规律
原文传递
黔西南地区煤系地层井壁稳定技术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海洋 李勇 +3 位作者 宋继伟 王虎 李勇 代云鹏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年第7期8-13,33,共7页
井壁稳定性问题对黔西南地区煤系气的勘探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对泥页岩和煤岩井壁失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化学、力学和化学与力学耦合等方面,探讨了煤泥互层段井壁失稳的对策。结合黔西南地区煤系地层煤层气井的实例,分析了井壁失稳对... 井壁稳定性问题对黔西南地区煤系气的勘探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对泥页岩和煤岩井壁失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化学、力学和化学与力学耦合等方面,探讨了煤泥互层段井壁失稳的对策。结合黔西南地区煤系地层煤层气井的实例,分析了井壁失稳对井径大小及岩心采取率的影响,发现煤泥互层段的井径扩大率较大而相应的岩心采取率较小。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探井的地层压力、选用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和密度、采用合理的钻井工艺有助于维持黔西南地区煤系地层井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地区 煤系地层 煤层气井 井壁稳定性 地层压力 井径扩大率 钻井液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