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素抗凝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王影 杨祥良 +1 位作者 刘宏 唐晓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凝血时间 (CT)、凝血酶原时间 (PT)、血小板第 3因子 (PF3 )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LT) ,从抗凝机制的不同角度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作用。结果 :灯盏花素能显著延长CT、PT ,抑制PF3 活性 ...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凝血时间 (CT)、凝血酶原时间 (PT)、血小板第 3因子 (PF3 )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LT) ,从抗凝机制的不同角度研究灯盏花素的抗凝作用。结果 :灯盏花素能显著延长CT、PT ,抑制PF3 活性 ,缩短ELT。结论 :灯盏花素的抗凝血作用是通过影响PF3 和凝血因子V而实现的 ,并能显著提高纤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抗凝血作用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第3因子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下载PDF
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钰 孙迎娟 郑春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2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凝血、抗凝、纤溶指标在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阃(脚)、纤维蛋白原(nB)、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VIII活性(VI—II:... 目的 研究凝血、抗凝、纤溶指标在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阃(脚)、纤维蛋白原(nB)、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因子VIII活性(VI—II:C)、D-二聚体(D—D)六项血凝指标共8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0例,正常晚孕组36例,正常非孕妇女20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胛、APIT均缩短,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孕妇AT—Ⅲ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P〈0.001、P〈0.01);VⅢ:C、FIB、D—dime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孕妇均明显高于正常非孕妇女(P〈0.001、P〈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做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检测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凝血因子 Ⅷ活性
下载PDF
凝血相关检测常见干扰因素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颜楠 刁艳君 +1 位作者 韩峰 刘家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当D-二聚体(D-D)检测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且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出现假性减低时,是否需要用稀释法排除干扰。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门诊与住院病例155例,将其分为3组。其中D-D假阴性组样本100... 目的:探讨当D-二聚体(D-D)检测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且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出现假性减低时,是否需要用稀释法排除干扰。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门诊与住院病例155例,将其分为3组。其中D-D假阴性组样本100例:收集D-D>5 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μg/mL;D-D假阳性组50例;狼疮抗凝物(LAC)阳性组5例,且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测定假性减低。将各组相关指标分别进行各梯度稀释检测。结果:D-D假阴性组:D-D稀释检测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假阳性组:D-D稀释检测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阳性组:将5例LAC阳性患者的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不同稀释度检测,发现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内源性Ⅷ、Ⅸ、Ⅺ、Ⅻ活性随之升高明显且最终会恢复至大概正常的水平。结论:当D-D出现假阴性时,可用稀释法使其暴露更多的抗原表位,以确保高浓度D-D结果检测的准确性;当D-D出现假阳性时,可通过稀释法降低干扰物质的浓度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LAC可对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检测造成干扰,稀释法可得到更加准确的凝血因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法 D-二聚体 假阴性 假阳性 LAC阳性 凝血因子活性
原文传递
三种速冻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晓丽 张微 +7 位作者 徐书琴 李天君 李美霖 车进 张燕华 麻静敏 张文学 贾艳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速冻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剂的质量差异,探讨适合血站使用的制备血浆的速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血浆速冻机速冻法、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法、速冻冰箱竖直速冻法3种方法速冻新鲜冰冻血浆,并随机抽取每种方法的20袋血浆进行... 目的分析不同速冻方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剂的质量差异,探讨适合血站使用的制备血浆的速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血浆速冻机速冻法、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法、速冻冰箱竖直速冻法3种方法速冻新鲜冰冻血浆,并随机抽取每种方法的20袋血浆进行血浆蛋白含量(TP)、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凝血因子Ⅴ(FⅤ)含量检测。结果 3种方法速冻过程的中心温度降低到-30℃的平均时间(min)分别为23.7±0.7、216.8±2.2、432.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速冻机速冻法、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法、速冻冰箱竖直速冻法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FⅤ含量(IU/m L)分别为1.13±0.1、0.98±0.13、0.84±0.09,FⅧ含量(IU/m L)分别为1.15±0.16、0.93±0.11、0.79±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含量(g/L)分别为64.17±5.32、64.06±4.67、63.92±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制备的Fg含量(g/L)分别为2.52±0.22、2.31±0.23、2.37±0.26,速冻机速冻法与速冻冰箱,平摆速冻放置和竖直放置这2种方法制备的F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2种方法制备的Fg含量(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是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2个关键参数,应建立科学的血浆速冻方法,保障血浆产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速冻 凝血因子 活性
下载PDF
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蛋白C及蛋白S活性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范臻佳 刘禹 +2 位作者 许冠群 武文漫 王学锋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Ⅱ(coagulation factorsⅡ,FⅡ)、FⅦ、FⅨ、FⅩ]及抗凝系统中蛋白C(protein C,PC)及蛋白S(protein S,PS)活性的下调作用,以及对抗凝促凝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Ⅱ(coagulation factorsⅡ,FⅡ)、FⅦ、FⅨ、FⅩ]及抗凝系统中蛋白C(protein C,PC)及蛋白S(protein S,PS)活性的下调作用,以及对抗凝促凝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肺栓塞患者和深静脉血栓患者,检测其FⅡ、FⅦ、FⅨ、FⅩ、PC及PS活性,分析其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INR)间的相关性;并参照INR进行四分位法分组,比较各组间凝血及抗凝因子活性水平的差异。结果:除PS活性外,不同INR四分位组间所对应的各因子活性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Ⅱ、FⅦ、FⅩ,P<0.000 1;PC,P<0.001;FⅨ,P<0.05)。患者的INR (1.32~5.85)与FⅡ、FⅦ、FⅨ、FⅩ及PC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8 7、-0.692 6、-0.376 7、-0.595 4及-0.466 6),但与PS活性间的相关性较弱(r为-0.212 2)。相较于抗凝蛋白PC及PS,华法林抑制的维生素K依赖的羧基化对凝血因子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更为显著,凝血因子活性与抗凝蛋白活性的比值随INR升高而降低。结论:华法林虽然同时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及抗凝蛋白PC、PS的羧基化,降低其活性,但对凝血因子的抑制更为显著。在使用华法林治疗时对抗凝和凝血因子进行检测,将有助于对患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凝血因子活性 蛋白C活性 蛋白S活性
下载PDF
ABO血型对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乔琛琛 梁云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同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0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型分为O型组(n=50)和非O型组(n=50),2组均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比较2组...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同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0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型分为O型组(n=50)和非O型组(n=50),2组均给予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3个月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房颤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蛋白C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房颤患者vWF及蛋白C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因子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所有凝血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型血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治疗时更应警惕出血事件的发生,并一定程度上可通过APTT和蛋白C活性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达比加群酯 ABO血型 凝血因子 蛋白C活性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in Thrombin Generation f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被引量:4
7
作者 Hai-ming K0U Xiao-ping ZHANG +3 位作者 Man-zhi WANG Jun DENG Heng MEI Yu H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4期546-550,共5页
In this study,we used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of the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o discuss their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f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 In this study,we used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of the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o discuss their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f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A total of 16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Union Hospital,between Apr 2014 and Dec.2014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re were 131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3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he laboratory results for DIC.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a DIC subgroup (n=59) and a non-DIC subgroup (n=72)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ISTH) Integral System,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subgroups [score ≤3 (n=35),score=4 (n=37),score=5 (n=47),and score >6 (n=12)] according to ISTH scores.Using 28-day mortality as the endpoint,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a survival subgroup (n=111) and a non-survival subgroup (n=2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and lag time and time to peak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factor V activity,peak and 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 (ET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DIC sub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n-DIC subgroup (P<0.01).Among factor V activity,lag time,peak,ETP,and ttPeak,only the factor V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nonsurvival subgroup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al subgroup (P<0.01).With the increase in ISTH score,the ETP and peak decreased gradually.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LT,D-dimer,factor V activity and ETP ha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DIC diagnosed by ISTH Integral System.Using DIC diagnosed by ISTH Integral System as the endpoint,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factor V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blood platelet count (PLT) and prothrombin time (PT).In conclusion,factor V activity,ETP and peak had diagnost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actor V activity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凝血与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韩轩茂 任景芳 +6 位作者 郝斌 曹文东 刘秀娥 侯丽虹 王学峰 丁秋兰 杨林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变化。方法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95名正常对照,用定量乳胶凝集试验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变化。方法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95名正常对照,用定量乳胶凝集试验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发色法底物检测蛋白C活性(PC∶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脉血栓栓塞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D-二聚体含量、FⅡ∶C、FⅤ∶C和FⅧ∶C水平均明显增高,FⅨ∶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A和AT∶A水平在静脉血栓栓塞组虽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因子联合作用在静脉血栓栓塞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因子 抗凝血因子 活性 含量
下载PDF
采用稀释法评价狼疮抗凝物对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干扰 被引量:2
9
作者 颜楠 韩峰 +2 位作者 刁艳君 陈启颖 刘家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3588-3590,3594,共4页
目的探讨稀释法在评价狼疮抗凝物(LAC)对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干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作为对照组,将这30例受试者的混合血浆标本分别按1∶1、1∶2^(1)、1∶2^(2)、1∶2^(3)、1∶2^(4)、1∶2^(5)6种不同稀释比例配... 目的探讨稀释法在评价狼疮抗凝物(LAC)对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干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作为对照组,将这30例受试者的混合血浆标本分别按1∶1、1∶2^(1)、1∶2^(2)、1∶2^(3)、1∶2^(4)、1∶2^(5)6种不同稀释比例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血浆,检测标本中的凝血因子FⅧ、FⅨ、FⅪ、FⅫ、FⅡ、FⅤ、FⅦ、FⅩ活性,将其与所对应稀释度的理论值作线性相关分析。选取于该院住院治疗的LAC阳性且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6例作为LAC阳性组。将6例LAC阳性组患者的血浆标本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梯度稀释并对上述8种凝血因子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8种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值与理论值均呈直线相关(R^(2)≥0.90,P<0.05)。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随之升高,能恢复到大致正常水平,且升高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继续升高。结论病理性抗凝物质如LAC可对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检测造成干扰,稀释法可通过降低干扰物质的滴度来获得更加准确的凝血因子检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抗凝物 凝血因子活性 稀释曲线法
下载PDF
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F Ⅷ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艳华 罗世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在速冻前即新鲜液体血浆(FLP)及融化后在4℃存放24 h过程中凝血因子Ⅷ(FⅧ)的活性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梧州市中心血站的FLP 20份;分别留样并立即检测FⅧ,其余的放入-50℃速冻,将制...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在速冻前即新鲜液体血浆(FLP)及融化后在4℃存放24 h过程中凝血因子Ⅷ(FⅧ)的活性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梧州市中心血站的FLP 20份;分别留样并立即检测FⅧ,其余的放入-50℃速冻,将制备好的FFP在37℃水浴中融化后,立即在超净工作室内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抽取2 mL于试管内,随即进行FⅧ活性检测即为0时值,然后把血浆放入4℃冰箱,在不同时间(4、8、12、24 h)融化后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在FFP的冰冻和融化过程中F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活性大约损失了15%左右。在融化后放置会有凝血因子活性衰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防FⅧ在新鲜冰冻血浆的制作和融化过程中过多损失;其融化后放置也会有FⅧ活性的衰减,为保证输血质量,尽可能融化后立即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Ⅷ 温度 时间 活性
下载PDF
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会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站经ACD-B抗凝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30份,37℃水浴融化,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融化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站经ACD-B抗凝全血分离制备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30份,37℃水浴融化,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FⅦ、FⅧ、FⅨ活性水平。结果新鲜冷冻血浆融化后,PT、APTT、FIB、TT在24h内不同时间点测定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因子FⅦ及FⅧ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明显的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与抽血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Ⅸ仅在12h的时候有一过性的下降,24h后又恢复。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融化后应该立即输注,以保证凝血因子生物学活性,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时间 凝血因子 生物学活性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FⅦ
下载PDF
Inter-chain disulfide bond improved protein trans-splicing increases plasma coagulation activity in C57BL/6 mice following portal vein FVIII gene delivery by dual vectors 被引量:1
12
作者 ZHU FuXiang LIU ZeLong +3 位作者 WANG XiaoLei MIAO Jing QU HuiGe CHI XiaoYa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Protein trans-splicing based dual-vector factor VIII (FVIII) gene delivery is adversely affected by less efficiency of protein splicing. We sought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pliced FVIII protein and plasma coagulati... Protein trans-splicing based dual-vector factor VIII (FVIII) gene delivery is adversely affected by less efficiency of protein splicing. We sought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pliced FVIII protein and plasma coagulation activity in dual-vector FVIII transgene in mice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of inteins, protein splicing elements, thereby facilitating protein trans-splicing. Dual-vector delivery of the FVIII gene in cultured cells showed that replacement of Met226 in the heavy chain and Asp1828 in the light chain with Cys residues could facilitate inter-chain disulfide linking and improve protein trans-splicing, increasing the levels of spliced FVIII protein. In this study, C57BL/6 mice were coadministered dual vectors of intein-fused human FVIII 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 with Cys mutations via portal vein injection into the liver. Forty-eight hours post-injection, plasm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FVIII antigen concentration and coagulation activity. These mice showed increased circulating FVIII heavy chain polypeptide (442± 151 ng mL i vs. 305±103 ng mL-1) and coagulation activi- ty (1.46±0.37 IU mL i vs. 0.85±0.23 IU mL-1)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ce co-administered dual vectors expressing the heavy and light chains of wild-type FVIII. Moreover, coagulation activit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mice receiving a single vector ex- pressing FVIII (1.79_+0.59 IU mL-l).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mproving protein trans-splicing by inter-chain disulfide bonding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acy of dual-vector based FVIII gene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gulation factor VIII protein trans-splicing dual-vector gene delivery plasma coagulation activity
原文传递
应用FⅧ:C/vWFAg比值诊断血友病A携带者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立 刘金玲 +2 位作者 张心声 程彦 房云海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能够区分中国血友病A肯定携带者与正常女性的凝血因子Ⅷ活性(coagulationfactorⅧactivity,FⅧ:C)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Willebrandfactorantigen,vWFAg)比值的临界值,并与基因诊断方法对照验证其对血友病A(hemop... 目的探讨能够区分中国血友病A肯定携带者与正常女性的凝血因子Ⅷ活性(coagulationfactorⅧactivity,FⅧ:C)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Willebrandfactorantigen,vWFAg)比值的临界值,并与基因诊断方法对照验证其对血友病A(hemophiliaA,HA)家系中可疑携带者进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国际通用的一期法检测HA肯定携带者和正常女性的FVl:C,ELISA法检测vWFAg,分别计算FⅧ:C/vwFAg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能够区分HA携带者和正常女性的临界值,然后在HA家系的可疑携带者中进行诊断;并应用长距离PCR、遗传连锁分析以及直接基因测序等方法对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DNA分析。结果90.6%的肯定携带者FⅧ:C/vWFAg比值小于0.82,如果以0.82作为临界值,可以使大多数可疑携带者得到初步诊断,经基因诊断方法验证均相符。结论应用FⅧ:C/vWFAg比值的临界值对HA家系中可疑携带者进行诊断的方法非常简便且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Ⅷ活性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血友病A 携带者
原文传递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放置时间凝血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正洪 常镜 +2 位作者 樊龙中 贺玉莹 陈丽娟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融化后不同放置时间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2份融化后4℃保存不同时间的FFP样品进行检测,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融化后不同放置时间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2份融化后4℃保存不同时间的FFP样品进行检测,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凝血因子Ⅴ、Ⅶ、Ⅷ、Ⅸ的变化情况。结果于4℃保存12 h后,FFP的APTT开始显著延长,但PT、TT及FIB均在24 h内均无显著变化;对凝血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除凝血因子Ⅸ在融化后12 h显著衰减外,Ⅴ、Ⅶ及Ⅷ在融化后6 h内即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衰减,衰减率分别为17.2%、9.47%和12.5%,但在融化24 h后Ⅷ最不稳定,衰减率达52%,而Ⅸ的衰减率最低,为21.1%。结论 FFP融化后,凝血因子的活性随时间逐渐衰减,因此融化后应越早输入越好,以确保临床用血的疗效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融化 凝血因子 活性
原文传递
维生素K代谢相关基因CYP4F2参与凝血因子FⅨ活化的研究
15
作者 刘佳 秦留安 +5 位作者 席少枝 刘军 王绪云 李晓琪 杨洁 尹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索维生素K代谢相关基因CYP4F2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化(凝血因子FⅨ为例)的影响。方法构建同时含有CYP4F2-cDNA片段与FⅨ-cDNA片段的pIRES质粒,通过酶切验证。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构建成功的pIRES-FⅨ-CYP4F2... 目的探索维生素K代谢相关基因CYP4F2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化(凝血因子FⅨ为例)的影响。方法构建同时含有CYP4F2-cDNA片段与FⅨ-cDNA片段的pIRES质粒,通过酶切验证。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构建成功的pIRES-FⅨ-CYP4F2质粒以及pIRES-FⅨ质粒、pIRES空白对照质粒瞬时转染LO2细胞。在不同质粒转染的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CYP4F2和FⅨ蛋白的表达,应用FⅨa Assay检测试剂盒检测FⅨa活性。结果经酶切证实,pIRES-FⅨ-CYP4F2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证实,pIRES-FⅨ及pIRES-FⅨ-CYP4F2质粒成功转染LO2细胞。FⅨa Assay检测发现,在过表达FⅨ的LO2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FⅨa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当同时过表达CYP4F2和FⅨ后,LO2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的FⅨa活性较单独过表达FⅨ组明显降低。结论维生素K代谢相关基因CYP4F2的过表达对维生素K依赖性FⅨ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4F2 凝血因子 羧化活性 维生素K
下载PDF
新型凝血酶原复合物中凝血因子及潜在致血栓性杂蛋白的分析
16
作者 余蓉 赵青蓉 +3 位作者 肖小璞 闻欣 袁野 许淑清 《血栓与止血学》 1997年第2期49-53,共5页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和由肝疾患、维生素K缺乏而继发的Ⅱ、Ⅶ、Ⅸ、Ⅹ因子缺乏症的血浆蛋白制品,传统的PCC存在病毒污染和潜在诱发血栓形成的高度危险性。本文对笔者所研制的经国际公认灭活病毒有...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和由肝疾患、维生素K缺乏而继发的Ⅱ、Ⅶ、Ⅸ、Ⅹ因子缺乏症的血浆蛋白制品,传统的PCC存在病毒污染和潜在诱发血栓形成的高度危险性。本文对笔者所研制的经国际公认灭活病毒有效的有机溶济/表面活性剂(S/D)法处理的新型PCC及传统PCC进行了质量考察,重点对PCC的凝血因子活性及潜在致血栓性的杂蛋白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新型PCC的Ⅱ、Ⅶ、Ⅸ、Ⅹ因子的比活性(u/mg)均比传统PCC约高1.5~2.5倍。同时也优于国内同类研制产品(P<0.05)。该结果提示随着新型PCC纯度的提高其相应的血栓副作用得以明显改善。此外,还对制品中与凝血抗凝及纤溶有关的杂蛋白进行了初探以进一步阐明新型PCC的血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凝血因子活性 血栓
下载PDF
反复输注血液制品对血友病抗体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叶康志 陈容平 张晓光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分析反复输注血液制品对血友病抗体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某院反复接受血液制品(FⅧ制品或FⅨ制品)替代治疗的血友病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初始输注FⅧ制品或FⅨ制品治疗的血友病患者40例为... 目的分析反复输注血液制品对血友病抗体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某院反复接受血液制品(FⅧ制品或FⅨ制品)替代治疗的血友病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初始输注FⅧ制品或FⅨ制品治疗的血友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FⅧ活性(FⅧ:C)、Ⅸ活性(FⅨ:C)采取一期法检测,FⅧ抗体(FⅧ:Ab)、FⅪ抗体(FⅨ:Ab)采取Bethesda法检测。结果研究组HA 36例,FⅧ抗体滴度(3.41±1.72)Bu/ml,阳性率16.67%,Hb 9例,FⅨ滴度(2.67±1.53)Bu/ml,阳性率11.11%,抗体高、中、低分型依次为1例、4例和40例;对照组HA 32例,FⅧ抗体滴度(1.02±0.84)Bu/ml,阳性率6.25%,Hb 8例,FⅨ滴度(0.79±0.69)Bu/ml,阳性率0%;两组在FⅧ抗体滴度及总抗体阳性率、FⅧ抗体滴度对比差异上均显著(P<0.05)。结论反复输注FⅧ制品或FⅨ制品行血液替代,与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抗体产生有直接的关系,这会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不利于血友病的出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血液制品 凝血因子活性
下载PDF
海藻糖对凝血因子保护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郑晓云 江明华 +1 位作者 郑美琴 潘智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在低温冻结贮存下,海藻糖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新鲜混合血浆分装7小瓶,分别配制使海藻糖的终浓度为0,0.05,0.10,0.15,0.20,0.25,0.30 m ol/L,再分装在-20℃下保存30,60,120,240,360 d后,测定凝血因子Ⅷ、Ⅸ、... 目的探讨在低温冻结贮存下,海藻糖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新鲜混合血浆分装7小瓶,分别配制使海藻糖的终浓度为0,0.05,0.10,0.15,0.20,0.25,0.30 m ol/L,再分装在-20℃下保存30,60,120,240,360 d后,测定凝血因子Ⅷ、Ⅸ、Ⅺ的活性,并计算保护率。结果在-20℃保存360 d时,无海藻糖保护组凝血因子Ⅷ、Ⅸ、Ⅺ的活性分别为66.7%,80.8%与79.6%。当海藻糖浓度为0.15 m ol/L时,对凝血因子Ⅷ、Ⅸ、Ⅺ的活性保护作用最为理想,分别为80.1%,92.0%与96.4%。结论在低温冻结贮存下,海藻糖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凝血因子 抗冻结性 活性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高凝血状态与炎性因子水平和NF-κB活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娜 刘春丽 +1 位作者 邓爱平 徐圣康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高凝血状态与炎性因子水平、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1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高凝血状态与炎性因子水平、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1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组(13~15分,n=54)、中度组(9~12分,n=44)与重度组(3~8分,n=32),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4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入院后均留取血样,进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检测,收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测定结果 ,同时均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测定NF-κB表达,分析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高凝血状态与炎性因子水平及NF-κB活性的关系。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D-D表达均上调,Fbg降低,PT、APTT、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1. 677、443. 983、29. 855、71. 473、93. 771,P <0. 01),中重度组D-D、Fbg高于轻度组,PT、APTT、TT短于轻度组(P <0. 05),重度组D-D、Fbg又高于中度组,PT、APTT、TT短于中度组(P <0. 05)。(2)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TNF-α、IL-6、IL-1β、CPR、GM-CSF水平均上升(F=1 679. 840、161. 233、123. 522、767. 162、609. 542,P <0. 05),中、重度组上升幅度高于轻度组(P <0. 05),重度组上升幅度又高于中度组(P <0. 05)。(3)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P65光密度值、P65 mRNA表达水平升高(F=1 452. 235、1 567.854,P <0. 05),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又高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4)TNF-α、IL-6、IL-1β、CRP、GM-CSF、P65 mRNA与D-D、Fbg表达呈正相关,IL-6、GM-CSF、P65 mRNA与APTT呈负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高凝血状态与炎性因子、NF-κB细胞活化均存在紧密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凝血状态 炎性因子 NF-ΚB活性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付甲 侯鸿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15-816,81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及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9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入组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蛋白...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及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9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入组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比较两组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变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变化,及血浆蛋白Z与凝血因子Ⅷ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蛋白Z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因子Ⅷ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血浆蛋白Z水平低于恢复期,而凝血因子Ⅷ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蛋白Z与凝血因子Ⅷ呈负相关。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明显降低,凝血因子Ⅷ活性明显增加,检测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能够预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浆蛋白Z 凝血因子Ⅷ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