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微滤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甘胜 周旺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含镍废水,考察了酸碱度、混凝剂用量、过滤速度、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 9.5,较合适混凝剂投加量为800mg/L;较合适过流速度为90ml/min;较合适停留时间为10min,去除... 采用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含镍废水,考察了酸碱度、混凝剂用量、过滤速度、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 9.5,较合适混凝剂投加量为800mg/L;较合适过流速度为90ml/min;较合适停留时间为10min,去除率达97%以上.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的去除率为81.36%,说明本工艺对含镍废水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微滤 重金属 含镍废水
下载PDF
组合微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曹井国 李杨 张大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6-29,共4页
近年微滤技术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微滤膜孔径相对较大,在采用单纯微滤膜过滤时,往往处理效果欠佳。组合微滤则能较好地克服这一缺点,通过沉淀、吸附、混凝以及微生物技术与微滤技术的组合,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近年微滤技术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微滤膜孔径相对较大,在采用单纯微滤膜过滤时,往往处理效果欠佳。组合微滤则能较好地克服这一缺点,通过沉淀、吸附、混凝以及微生物技术与微滤技术的组合,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且灵活可靠,是微滤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混凝/微滤 沉淀/微滤
原文传递
饮用水除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晓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781,共5页
饮用水中的砷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介绍了从饮用水中去除砷的各种方法,总结了目前除砷技术存在的不足,指出混凝微滤工艺具有除砷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应成为今后饮用水除砷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饮用水 去除 混凝微滤
下载PDF
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帆 王暄 +3 位作者 韩宏大 何文杰 顾平 吕晓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5-78,共4页
采用处理能力为300 m3/d的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连续监测了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系统运行期间,跨膜压差及膜比通量仅... 采用处理能力为300 m3/d的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连续监测了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系统运行期间,跨膜压差及膜比通量仅有较小程度的下降,排泥周期由24 h变为48 h,对膜污染和出水水质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微滤组合工艺 饮用水处理 膜比通量
下载PDF
混凝/微滤去除滦河水中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效果
5
作者 张凤 顾平 +3 位作者 刘锋刚 何文杰 李爱斌 张长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72,77,共4页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滦河水,以DOC、UV254、THMFP为指标考察了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有机物以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为主,该部分有机物是生成THMs的主要物质,其中分子质量为1~3ku的有机物生成THM...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滦河水,以DOC、UV254、THMFP为指标考察了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有机物以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为主,该部分有机物是生成THMs的主要物质,其中分子质量为1~3ku的有机物生成THMs的能力最强;混凝/微滤工艺对分子质量〉10ku的DOC的去除效果较好,在各个分子质量区间,对UV254的去除率均高于对DOC的;系统对THMFP的去除率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水 混凝/微滤工艺 有机物 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