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田用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研发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毕卫宇 张攀锋 +4 位作者 章杨 杨棠英 刘笑春 王石头 任韶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7,共7页
利用可视化高温高压泡沫仪筛选出具有良好CO_2泡沫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在醇类等共溶剂的辅助下,评价其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性能;利用高温高压岩心驱替实验装置,评价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的能力。结果表明,所筛选的非离子型表面... 利用可视化高温高压泡沫仪筛选出具有良好CO_2泡沫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在醇类等共溶剂的辅助下,评价其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性能;利用高温高压岩心驱替实验装置,评价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的能力。结果表明,所筛选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P-12在125℃高温条件下可以产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CO_2泡沫,醇类等共溶剂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其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CO_2气溶性泡沫体系驱油过程中阻力因子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成的泡沫对体系流动起到流度控制的作用,且较常规CO_2泡沫能够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最终采收率高达9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泡沫 气溶性表面活性剂 共溶剂 溶解度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相分离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冰清 王懿 +2 位作者 万贤 徐军 郭宝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相分离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微结构聚合物制备方法,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和聚合物的种类等,可以方便地控制所制备聚合物微球的形貌。研究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苯乙烯(PS),油相使用的是相变材料十六烷(HD),共溶剂使用... 相分离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微结构聚合物制备方法,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浓度和聚合物的种类等,可以方便地控制所制备聚合物微球的形貌。研究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苯乙烯(PS),油相使用的是相变材料十六烷(HD),共溶剂使用的是二氯甲烷(DCM)或三氯甲烷(TCM),将聚合物溶于油相中,通过溶剂挥发导致的相分离作用,以及在界面张力的调控作用下,可以制得多种形貌的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微胶囊 相变材料 形貌 共溶剂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法连续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文 王存文 +4 位作者 王为国 吴元欣 池汝安 李世荣 刘启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在压力9~21MPa,温度260-400℃的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了生物柴油,并对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及摩尔比对大豆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2:1,温度400℃,压力15MP... 在压力9~21MPa,温度260-400℃的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采用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了生物柴油,并对不同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及摩尔比对大豆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2:1,温度400℃,压力15MPa,时间600s,此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达到53%.在连续操作条件下反应物的混合状况对酯交换反应及其转化率有重要影响,在甲醇中加入有机共溶剂四氢呋喃可明显提高甲醇与大豆油的互溶性,降低甲醇的临界点,使醇油的混合效果更好,当四氢呋喃与甲醇的摩尔比为0.04:1和温度为360℃时,大豆油的转化率可由36%提高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超临界甲醇 连续操作 共溶剂
下载PDF
夹带剂在超临界CO_2萃取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洋 杨静 黄雪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综述了夹带剂在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中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夹带剂的种类,以及夹带剂在提取生物碱、酚酸、皂苷、黄酮、脂肪酸等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夹带荆 超临界co2 天然产物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修成 袁程远 +3 位作者 赵文平 杨春艳 叶文豪 王向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SBA-15,利用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O2/P123摩尔比、反应溶液酸度、共溶剂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P123摩尔比的增...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SBA-15,利用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O2/P123摩尔比、反应溶液酸度、共溶剂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P123摩尔比的增加,介孔分子筛SBA-15的比表面无显著变化,孔径、孔容逐渐减小;随着反应溶液酸度的增强,样品比表面无明显变化,而孔径、孔容则明显变大;不同共溶剂的扩容效果不一,其中三甲苯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介孔分子筛SBA-15 酸度 共溶剂
下载PDF
以醇类为助溶剂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会芬 余红东 黄锦成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5,共4页
为了研究醇类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中的助溶效果,以及添加醇类助溶剂后,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性能,分别做了助溶试验和排放性能试验。助溶试验时,选择碳原子数依次增大的正丁醇、正庚醇、正癸醇作为助溶剂,按柴油、乙醇、助... 为了研究醇类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中的助溶效果,以及添加醇类助溶剂后,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性能,分别做了助溶试验和排放性能试验。助溶试验时,选择碳原子数依次增大的正丁醇、正庚醇、正癸醇作为助溶剂,按柴油、乙醇、助溶剂的体积比为75∶20∶5的比例,分别在温度为0、10、20、30℃的恒温条件下配制混合燃料,摇匀静置,观察互溶情况和分层时间,结果发现,柴油乙醇直接混合会立即产生分层;加入助溶剂后会提高互溶效果,过一段时间才会分层;10℃以上环境均能保证柴油乙醇燃料稳定互溶15 d以上;随温度的升高和助溶剂碳原子数的增加稳定互溶时间有增大趋势。排放试验在一台YC6 J170-21车用柴油机上进行,在100%负荷率下,分别测试不同助溶剂的柴油乙醇燃料的CO、HC、NOx和碳烟的排放,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柴油乙醇燃料的CO排放没有增加;中高转速下,HC和碳烟排放明显下降;NOx排放全程下降;以正丁醇为助溶剂的柴油乙醇燃料的CO、HC、NOx和碳烟的排放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柴油 混合燃料 助溶剂 醇类 排放
下载PDF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相溶性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齐飞 宋崇林 +6 位作者 张铁臣 赵庄 张延峰 刘志文 谭满志 刘金山 郭英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利用助溶剂解决乙醇/柴油的相溶性问题,讨论了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助溶剂添加量对相溶性的影响,并使用助溶剂体积分数为1.5%、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的混合燃料及-20号纯柴油(分别表示为E5、E10、E15和E0)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性... 利用助溶剂解决乙醇/柴油的相溶性问题,讨论了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助溶剂添加量对相溶性的影响,并使用助溶剂体积分数为1.5%、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的混合燃料及-20号纯柴油(分别表示为E5、E10、E15和E0)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性能和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的烃组成是决定相分离温度的决定性因素;对全部测试油品,乙醇体积分数在10%、助溶剂添加体积分数为1.5%时,混合燃料相溶性较好。台架试验显示,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掺烧比例的增加,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逐渐增加,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和最大扭矩逐渐降低,但最大扭矩降低的幅度较小;此外,随着乙醇掺烧比例的增加,CO比排放量减少,HC、NOx和PM的比排放量逐渐增加,但NOx和PM的比排放量增加幅度不大。10%体积分数的乙醇添加量是乙醇/柴油的最佳掺烧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助溶剂 柴油机性能 排放特性
下载PDF
活性染料无尿素印花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颖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自制液体助溶剂DN-0515代替尿素,对棉织物进行活性染料印花,解决尿素的氨氮排放问题。比较了尿素和助溶剂DN-0515对染料溶解度、印花色浆黏度的影响,测试了印花制品的色深、色差和色牢度,探讨了助溶剂DN-0515对各活性染料印花性能... 采用自制液体助溶剂DN-0515代替尿素,对棉织物进行活性染料印花,解决尿素的氨氮排放问题。比较了尿素和助溶剂DN-0515对染料溶解度、印花色浆黏度的影响,测试了印花制品的色深、色差和色牢度,探讨了助溶剂DN-0515对各活性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溶剂DN-0515可完全替代尿素,印花织物的染色深度、色牢度等各项指标与使用尿素印花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印花 助溶剂 尿素 棉织物
下载PDF
共溶剂促溶性能及其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中磊 蒋剑春 李翔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研究测定了醚类共溶剂异丙醚、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酮类溶剂丙酮和丁酮以及正己烷和丙酮的共沸物的促溶性能,发现四氢呋喃的促溶性最好,酮类溶剂中丁酮与四氢呋喃的促溶性能最接近,丙酮中加入正己烷后其促溶性能有所提高。由于丁酮... 研究测定了醚类共溶剂异丙醚、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酮类溶剂丙酮和丁酮以及正己烷和丙酮的共沸物的促溶性能,发现四氢呋喃的促溶性最好,酮类溶剂中丁酮与四氢呋喃的促溶性能最接近,丙酮中加入正己烷后其促溶性能有所提高。由于丁酮价格低又具有较好的促溶性能,故该文研究用丁酮作共溶剂,KOH做催化剂,以甲醇和菜籽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采用三水平中心复合实验设计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并得到了预测生物柴油转换率的二次关联式。得到了生物柴油的优化工艺条件:醇油摩尔比为9,温度65℃,催化剂为油脂质量的0.6%,反应时间为6min,转化率为94%(精制生物柴油比粗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共溶剂 促溶性能 丁酮 中心复合实验
下载PDF
叔丁醇共溶剂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学军 马婕 +2 位作者 朴香兰 王玉军 朱慎林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利用叔丁醇作为共溶剂可使棕榈油、甲醇和催化剂形成均相体系,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实验以棕榈油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带夹套的玻璃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考察了共溶剂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 利用叔丁醇作为共溶剂可使棕榈油、甲醇和催化剂形成均相体系,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实验以棕榈油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带夹套的玻璃反应器内进行反应。考察了共溶剂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叔丁醇质量为棕榈油质量的11.6%,催化剂质量为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60℃,醇油摩尔比为6∶1时,反应2 m in后生物柴油产率达到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棕榈油 叔丁醇 共溶剂
下载PDF
脱磷脂牛血红蛋白的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东旭 韦新桂 +2 位作者 谷振宇 张贵锋 苏志国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脱磷脂血红蛋白制备方法。在 2 %、5 %PEG40 0 0或 2 %、5 %PEG10 0 0 0作共溶剂的情况下 ,利用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基本上完全除去了新鲜牛血红细胞裂解液中的磷脂类成分 ,其中以 5 %PEG40 0 0为共溶剂时 ,血红蛋白的回收... 研究了一种新的脱磷脂血红蛋白制备方法。在 2 %、5 %PEG40 0 0或 2 %、5 %PEG10 0 0 0作共溶剂的情况下 ,利用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基本上完全除去了新鲜牛血红细胞裂解液中的磷脂类成分 ,其中以 5 %PEG40 0 0为共溶剂时 ,血红蛋白的回收率最高 ,达 85 .0 % ,在血红蛋白存在下所用的苯基琼脂糖 6B型疏水介质的吸附容量为 86 .6mg磷脂 mL介质。经过疏水作用色谱后 ,血红蛋白的P5 0是 3386 4Pa,Hill系数是 2 .5 4,较好地保存了血红蛋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磷脂牛血红蛋白 制备 疏水作用色谱 PEG 共溶剂 血液代用品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桔梗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彦 魏和平 +1 位作者 陈红梅 许远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桔梗总皂苷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萃取的影响。所得优化工艺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5MPa、萃取时间2h,夹带剂为95%乙醇,与药材投料量比例为1:1(v/w)。在95%乙醇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80或司盘-80...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桔梗总皂苷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萃取的影响。所得优化工艺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5MPa、萃取时间2h,夹带剂为95%乙醇,与药材投料量比例为1:1(v/w)。在95%乙醇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80或司盘-80可提高桔梗总皂苷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总皂苷 超临界co2萃取 夹带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乙醇柴油的物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古文英 史权 +1 位作者 彭勃 徐春明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2,共4页
分析了乙醇柴油的相溶性、十六烷值、密度、运动粘度、凝点和冷滤点、腐蚀性、闪点和馏程等性质。考察了乙醇含量及助溶剂对乙醇柴油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升高相溶性变差,在50%左右相溶性最差;加入助溶剂能明显改善乙... 分析了乙醇柴油的相溶性、十六烷值、密度、运动粘度、凝点和冷滤点、腐蚀性、闪点和馏程等性质。考察了乙醇含量及助溶剂对乙醇柴油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升高相溶性变差,在50%左右相溶性最差;加入助溶剂能明显改善乙醇和柴油的相溶性。十六烷值随乙醇体积分数升高而减小,乙醇体积分数为10%时十六烷值减小约5个单位;加入乙醇后,柴油的密度、运动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腐蚀性和凝点变化不大。乙醇柴油的闪点接近乙醇的闪点,初馏点接近乙醇的沸点。最后对乙醇柴油产品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柴油 性质研究 乙醇体积分数 十六烷值 运动粘度 相溶性 物化性质 乙醇含量 产品标准 腐蚀性 助溶剂 冷滤点 闪点 减小 初馏点 密度 凝点 接近 馏程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油挥发性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杰南 秦召 +5 位作者 刘华敏 庞会利 秦广雍 张文娟 何保江 屈展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1-248,共8页
玫瑰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在多个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方法(亚临界丁烷、超临界CO_2、有机溶剂乙醇等)提取玫瑰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玫瑰的开发利用提供... 玫瑰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在多个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方法(亚临界丁烷、超临界CO_2、有机溶剂乙醇等)提取玫瑰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玫瑰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测得玫瑰油中共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酸类、醛类、酯类、醇类、烯烃类、酮类、醚类、酚类、芳香烃类、烷烃类等物质。其中超临界CO_2提取的玫瑰油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占94.28%,其他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性物质含量均较低,可见超临界CO_2提取方法占绝对优势。醇类化合物是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物质,在不同提取方法中其含量均最高。棕榈酸、苯乙醇、丁香酚这3种挥发性物质在6种提取方法中均被检测到,但不同提取方法中其含量差异较大。通过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可为玫瑰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油 亚临界丁烷 超临界co_2 有机溶剂 夹带剂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反胶束萃取牛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强 李宽宏 施亚钧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研究了CTAB-正己醇-正辛烷反胶束溶液萃取BSA的性能。考察了水相的pH值与离子强度和种类、有机相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助溶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并从反胶束的微观结构予以解释。
关键词 牛血清 白蛋白 反胶束溶液 萃取 助溶剂 CTAB
下载PDF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山苍子油及其抗氧化效能测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芳 吴健斌 徐会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山苍子油,以正交设计法考察萃取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与此同时,以DPPH法测定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并首次研究了夹带剂使用与不同提取时段对山苍子油提取率及其抗氧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 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山苍子油,以正交设计法考察萃取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与此同时,以DPPH法测定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并首次研究了夹带剂使用与不同提取时段对山苍子油提取率及其抗氧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25MPa压力和40L/h流量时,油得率可高达36.7%;单位时间内山苍子油得率随着时间推延呈锐减趋势,第1时段(0~20min)占总出油量的80.86%~97.11%;但从抗氧化效能看,第2时段(20~40min)得到的山苍子油透明度高,抗氧化效果也明显优于前者;在超临界萃取过程中加入夹带剂可以显著提高山苍子油得率及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为夹带剂,萃取率最高可达45.88%;以甲醇为夹带剂时,山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达到最佳值,DPPH法测得IC50仅为0.30g/L,而对照组IC50为7.6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co2超临界萃取 抗氧化活性测定 夹带剂
下载PDF
动态夹带剂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万寿菊中叶黄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琦 高彦祥 刘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33,37,共5页
以粉碎后的万寿菊花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浓度和夹带剂种类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叶黄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黄素萃取率随压力、温度和夹带剂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以MCT作为夹带剂,叶黄素的提取率高于以大豆油、... 以粉碎后的万寿菊花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浓度和夹带剂种类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叶黄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黄素萃取率随压力、温度和夹带剂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以MCT作为夹带剂,叶黄素的提取率高于以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和正己烷作为夹带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带剂 超临界co2萃取 叶黄素
下载PDF
Fabricating low-temperature-tolerant and durable Zn-ion capacitors via modulation of co-solvent molecular interaction and cation solvation 被引量:7
18
作者 Fuyun Li Le Yu +5 位作者 Qiaomei Hu Songtao Guo Yueni Mei Qing Liu Yapeng He Xianluo Hu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609-1620,共12页
Aqueous Zn-based energy-storage devices have aroused mu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However,uncontrollable dendrite growth in the Zn anode significantly limits their cycle life.Moreover,the poor low-temperature perform... Aqueous Zn-based energy-storage devices have aroused mu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However,uncontrollable dendrite growth in the Zn anode significantly limits their cycle life.Moreover,the poor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rising from the freezing of aqueous electrolytes at sub-zero temperatures restrict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cold regions.Here,we fabricated low-temperature-tolerant and durable Zn-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ZHSCs)via modulating a co-solvent water/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The interaction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between water and ethylene glycol as well as cation solvation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tuning the co-solvent composition.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ZnSO_(4)/water/ethylene glycol(65%)electrolyte possesses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dendrite formation of the Zn anode.The as-fabricated ZHSCs exhibit long-term cyclability and are capable of working at sub-zero temperatures as low as -40℃.The present ZHSCs are anti-freezing and cost-effective,which may find new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next-generatio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temperature co-solvent electrolyte Zn-ion capacitors ionic conductivity rational modulation
原文传递
NFM-COS复合溶剂萃取精馏分离苯 被引量:4
19
作者 祝石华 唐文成 田龙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N -甲酰吗啉 (NFM )添加一种助溶剂 (COS)构成复合溶剂作萃取精馏溶剂 ,从裂解加氢汽油苯馏分中回收高纯苯。研究了助溶剂含量、溶剂比等因素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 ,适宜的助溶剂质量分数为 5 %~ 2 0 % ,溶剂比为 4 5~ 6 0。采... 采用N -甲酰吗啉 (NFM )添加一种助溶剂 (COS)构成复合溶剂作萃取精馏溶剂 ,从裂解加氢汽油苯馏分中回收高纯苯。研究了助溶剂含量、溶剂比等因素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 ,适宜的助溶剂质量分数为 5 %~ 2 0 % ,溶剂比为 4 5~ 6 0。采用复合溶剂 ,苯产品收率达到 99 8% ,溶剂回收温度降至 190℃以下 ,与NFM单溶剂萃取精馏工艺相比 ,具有产品质量好、苯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精馏 N-甲酰吗啉 助溶剂
下载PDF
混合溶剂对β-HMX结晶形貌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芳 刘圆圆 +3 位作者 王建龙 苏宁宁 李丽洁 陈红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0-1148,共9页
为了解释混合溶剂对β-HMX结晶形貌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β-HMX晶体表面与混合溶剂(丙酮/γ-丁内酯和二甲基甲酰胺/水)的相互作用,体积比从1:3到3:1。使用修正的附着能模型预测了β-HMX在混合溶剂中的生长习性。结果表... 为了解释混合溶剂对β-HMX结晶形貌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β-HMX晶体表面与混合溶剂(丙酮/γ-丁内酯和二甲基甲酰胺/水)的相互作用,体积比从1:3到3:1。使用修正的附着能模型预测了β-HMX在混合溶剂中的生长习性。结果表明:β-HMX晶体的(020)面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最弱,混合溶剂对β-HMX不同晶面的作用变化,可以显著地改变β-HMX的晶体形态。通过比较β-HMX在不同体积比混合溶剂作用下结晶形貌的纵横比,发现混合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水,其体积比为1:3时,有利于β-HMX晶体球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HMX 晶体形貌 混合溶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附着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