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年代末大气环流及中国旱涝分布的突变 被引量:29
1
作者 彭加毅 孙照渤 朱伟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使用小波分析方法检验了副高脊线位置在 1979 年发生的突变,检验结果与 M K 方法检验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指出,东亚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在 1979 年也发生了突变,相应地中国降水分布也从中间旱、南北涝转变成中间涝、南北... 使用小波分析方法检验了副高脊线位置在 1979 年发生的突变,检验结果与 M K 方法检验结果一致;进一步分析指出,东亚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在 1979 年也发生了突变,相应地中国降水分布也从中间旱、南北涝转变成中间涝、南北旱的分布,旱涝分布型同时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旱涝分布 小波分析 气候突变
下载PDF
长江巴河流域“寨上遗址”衰落成因初步分析
2
作者 王兆夺 陈宗颜 +4 位作者 崔利芳 陈珂 戴国富 黄勇奇 关江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4-39,共6页
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支流巴河流域的“寨上遗址”,从考古挖掘所获得的石器和陶器来判断,在该遗址上存在大致6000~2800 a B.P.的新石器到西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迹,随后迅速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掩埋.本文从上覆沉积物的厚度、宏观特征、... 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支流巴河流域的“寨上遗址”,从考古挖掘所获得的石器和陶器来判断,在该遗址上存在大致6000~2800 a B.P.的新石器到西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迹,随后迅速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掩埋.本文从上覆沉积物的厚度、宏观特征、所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背景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成因问题.初步认为:寨上遗址古文化层上部覆盖的沉积物应属于河流泛流沉积物,在2800 a B.P.前后异常的气候条件下,区域突发特大暴雨引发了特大泥流洪灾,古人类聚落先民由此遇难或者摧毁居所,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迁往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河流域 寨上遗址 商周文明 洪水灾害 气候突变
下载PDF
内江市近40年日照变化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37
3
作者 谭友邦 谢利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7-30,共4页
利用1960—1995年内江市各测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内江市近40年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发现区域平均年日照以46.98小时/10年的倾向率减少,这种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冬、夏两季。同时还检测出内江市区域平均年日照... 利用1960—1995年内江市各测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内江市近40年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发现区域平均年日照以46.98小时/10年的倾向率减少,这种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冬、夏两季。同时还检测出内江市区域平均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突变,其后进入一个相对少日照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 气候变化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