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 被引量:6
1
作者 俞悦 过伟峰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4期337-339,共3页
探讨"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的病因病因、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查阅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文献报道,从头痛与肝的关系、从肝论治的分型、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当前"从肝论治"紧张... 探讨"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的病因病因、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查阅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文献报道,从头痛与肝的关系、从肝论治的分型、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当前"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紧张型头痛病变部位在肝,情志内伤为发病主因,辨证分型亦以"肝"为核心,"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已成为紧张型头痛治疗的主流。其治法方药主要有疏肝解郁、平肝祛风、清肝泻火、养血柔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疏肝解郁 平肝祛风 清肝泻火 养血柔肝
下载PDF
针药结合防治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索李慧 李文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9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以清肝泻火立法的针药结合疗法防治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9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结合1组、针药结合2组,每组53例。中药组予清肝化瘀方治疗,针药结合1组予清肝化瘀方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针... 目的观察以清肝泻火立法的针药结合疗法防治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9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结合1组、针药结合2组,每组53例。中药组予清肝化瘀方治疗,针药结合1组予清肝化瘀方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针药结合2组予清肝化瘀方结合清肝泻火针刺治疗,各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偏头痛症状(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过程中,中药组脱落4例,针药结合1组脱落7例,针药结合2组脱落6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42例,其中中药组49例、针药结合1组46例、针药结合2组47例。(2)中药组、针药结合1组、针药结合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7.41%、76.09%、95.7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针药结合1组、针药结合2组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结合2组优于针药结合1组(P<0.05)。(3)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随访4周时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偏头痛症状总积分及各分项(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4)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针药结合1组、针药结合2组偏头痛症状总积分、头痛程度积分差值大于中药组(P<0.05),且针药结合2组头痛程度积分差值大于针药结合1组(P<0.05);治疗8周后、随访4周时组间比较,针药结合1组、针药结合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积分及偏头痛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大于中药组(P<0.05),且针药结合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积分及偏头痛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大于针药结合1组(P<0.05)。结论以清肝泻火立法的针药结合疗法防治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满意,能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并改善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清肝泻火 针刺 清肝化瘀方
下载PDF
清肝泻火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仲华 曾庆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甲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他巴唑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30 d为1个疗程,治疗3... 目的: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甲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他巴唑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副反应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泻火法能够调节甲状腺素水平、改善中医症状和体征、减少不良反应,比单纯西药治疗甲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辨证 肝火旺盛 清肝泻火
下载PDF
贾英杰运用四时理论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婧瑶 李小江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493-495,共3页
中医四时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其从生理、病理及养生角度提出一身之气随四时而变。贾英杰教授总结肿瘤的病机特点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在治疗上善于结合四时理论,认为同种疾病,不同时节,选方用药亦有不同,需择时而治;... 中医四时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其从生理、病理及养生角度提出一身之气随四时而变。贾英杰教授总结肿瘤的病机特点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在治疗上善于结合四时理论,认为同种疾病,不同时节,选方用药亦有不同,需择时而治;总体上春季清热解毒与清肝泻火并举,夏季以清热解毒化瘀为主,秋季注意收敛肺气、养阴润燥,冬季以培补先天为主;同时,个人的养生调摄亦需应时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理论 因时制宜 清热解毒 清肝泻火 养阴润燥 培补先天 恶性肿瘤 贾英杰
下载PDF
王净净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凌靖秀 李文娟 +3 位作者 计亚东 李智雄 王净净 石学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国家级名中医王净净认为小儿体质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本质为阴不制阳,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外风引动为发病关键,常兼脾虚痰聚;治疗当以滋阴息风为大法贯穿始终,并遵循“风火虚并治”... 国家级名中医王净净认为小儿体质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本质为阴不制阳,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外风引动为发病关键,常兼脾虚痰聚;治疗当以滋阴息风为大法贯穿始终,并遵循“风火虚并治”,平肝息风,清肝泻火,滋阴潜阳;并应适当兼顾脾胃,而勿使疾病传变。临床多用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疏风解表类药物,所创TD基本方——抽动方,全方宗滋阴、潜阳、祛风为一体,并佐以少量调和脾胃药物,根据不同证型及兼证加减用药,临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名医经验 抽动方 滋阴息风 平肝息风 清肝泻火 滋阴潜阳 王净净 医案
下载PDF
花宝金辨治肺癌咳嗽八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席玉棚 杨子禛 +2 位作者 金志超 郑红刚 花宝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97-300,共4页
咳嗽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花宝金认为肿瘤为全身性疾病,临床上病理改变以"虚、瘀、痰、毒、湿"最为多见。从补肺益气、清热肃肺、温肺化饮、甘寒生津、泻肺利水、金水相生、清肝泻火、运脾化湿八个... 咳嗽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花宝金认为肿瘤为全身性疾病,临床上病理改变以"虚、瘀、痰、毒、湿"最为多见。从补肺益气、清热肃肺、温肺化饮、甘寒生津、泻肺利水、金水相生、清肝泻火、运脾化湿八个方面总结了花宝金治疗肺癌咳嗽的经验。列举验案一则说明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补肺益气 清热肃肺 温肺化饮 甘寒生津 泻肺利水 金水相生 清肝泻火 运脾化湿 花宝金
下载PDF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肝咳验案举隅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智凤 汪受传(指导)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6,共3页
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素问·咳论篇》将咳嗽分为五脏咳和六腑咳。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临床因肝累肺之肝咳并不少见。汪受传教授认为此类咳嗽证属肝火犯肺,病机为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 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素问·咳论篇》将咳嗽分为五脏咳和六腑咳。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临床因肝累肺之肝咳并不少见。汪受传教授认为此类咳嗽证属肝火犯肺,病机为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清肃而致咳嗽,治宜以清肝泻肺为主法。在清肝的基础上联合清肺、泻肺、润肺、止咳、化痰等诸法,泻其肝火、肃降肺气。临证灵活加减,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肝咳 清肝泻肺法 临床经验 汪受传
原文传递
吕海江运用茺蔚子治疗眼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学志 吕海江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期34-35,共2页
吕海江教授认为茺蔚子善活血行瘀,清肝泻火,行中有补,且破血之力不及红花、桃仁,止血之力不及三七、蒲黄,故对眼睛这个特殊部位的出血症最宜,可用于治疗暴盲气滞血瘀证,天行赤眼暴翳肝经风热证,聚星障阴虚邪留证。
关键词 茺蔚子 活血行瘀 清肝泻火 行中有补 吕海江
下载PDF
叶天士辨治带下病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边思怡 李艳丽 高静 《河南中医》 2022年第4期530-532,共3页
叶天士治疗带下病,遵仲景、东垣等多家学说,对阴虚性带下,善用柔润肝肾之法润补奇经固带;对虚寒性带下,善用温养冲任之法温通奇经摄带;对冲脉逆乱所致带下,常用和胃通阳之法调冲和胃敛带。脏腑内伤引起的带下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 叶天士治疗带下病,遵仲景、东垣等多家学说,对阴虚性带下,善用柔润肝肾之法润补奇经固带;对虚寒性带下,善用温养冲任之法温通奇经摄带;对冲脉逆乱所致带下,常用和胃通阳之法调冲和胃敛带。脏腑内伤引起的带下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由脾虚失运、肝郁乘脾、肾阳虚衰、肝肾阴虚所致。脾虚失运者,多用四君子汤健脾升阳固带;心统诸经之血,脾为生化之源,心脾损伤则带下不止,多用养心安神、顾护心气之药顾护心气束带;女子以肝为先天,对肝失疏泄、肝火妄动所致带下,采用滋阴潜阳,清热除湿药物清肝泻火蠲带。叶天士重视血水之间的关系,若络脉痹阻不通,精血耗伤,络脉不得濡养,或带下量多,阴液暗耗,下焦空虚,络脉失养则导致络虚滞痛,主张用辛温通络之法,补益精血而不滞,温补血络而不凝,下焦精血充盈,络脉通达则带下自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下病 润补奇经固带 温通奇经摄带 调冲和胃敛带 健脾升阳固带 顾护心气束带 清肝泻火蠲带 叶天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