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与热毒证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运伦 李静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5-197,共3页
根据古今文献提出热毒证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理类型 ,认为体质是其形成的内在基础 ,五志过极、饮食失节是其主要促危因素 ,具有火热性、从化性、损伤广泛性、兼夹性、病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治疗当清热解毒 ,又分清心疏肝泻脾以绝毒... 根据古今文献提出热毒证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理类型 ,认为体质是其形成的内在基础 ,五志过极、饮食失节是其主要促危因素 ,具有火热性、从化性、损伤广泛性、兼夹性、病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治疗当清热解毒 ,又分清心疏肝泻脾以绝毒源、清热泻火以减毒势、调气通腑以排毒、发散郁火以祛毒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热毒证 清热解毒
下载PDF
清热解毒方药对兔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关雪峰 刘元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4期829-8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清热解毒中药与西药秋水仙碱以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证实热毒内蕴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清热解毒中药与西药秋水仙碱以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证实热毒内蕴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将64只兔随机分为四组,采用McCarty方法DJ向兔膝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MSU)溶液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以清热解毒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模后第2h,6h,9h,12h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h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免膝关节液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1)造模组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显著差异,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TNF-α和IL-1β。(2)中药组TNF-α和IL-1β的水平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TNF-α和IL-1β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清热解毒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TNF-α和IL-1β的水平,其结果优于西药组。(3)热毒内蕴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之一,清热解毒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风性关节炎 TNF—α IL-1Β 清热解毒
下载PDF
基于“伏毒”学说论治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天将 由凤鸣 祝捷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1期13-16,共4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首次提出了伏邪的概念。伏邪临床特点表现为毒性猛烈,病情危重,或迁延反复难祛,称为伏毒。放射性肺损伤是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主要为射线直中肺脏,然后热...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首次提出了伏邪的概念。伏邪临床特点表现为毒性猛烈,病情危重,或迁延反复难祛,称为伏毒。放射性肺损伤是肿瘤患者胸部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主要为射线直中肺脏,然后热毒内伏,耗伤人体气阴,导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与热毒蓄积,最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其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多个环节均与"伏毒"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属于伏毒的范畴。初起隐伏、缠绵、暗耗,伏而不觉,急性期暴戾、杂合、多变,发时始显。放射性肺损伤的主要治法为清热解毒、养阴清肺、健脾和胃、益气活血化瘀。从伏毒的角度看,其关键治法应为扶正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伏毒 火郁发之 治法研究 清热解毒 扶正透毒 活血益气
下载PDF
顾氏外科乳腺癌治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帅 刘胜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综合顾氏外科几代人的临床实践总结,"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病机,"余毒"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临床以益气养阴、养血疏肝、温肾扶阳为治则,"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复发转移;因乳腺癌术后... 综合顾氏外科几代人的临床实践总结,"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病机,"余毒"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临床以益气养阴、养血疏肝、温肾扶阳为治则,"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复发转移;因乳腺癌术后余毒残留体内,日久痰毒瘀结致毒性渐变而易旁窜他处的特点,以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为治则"截断扭转"防止复发转移。临证以生黄芪、淫羊藿、麦冬等安未受邪之地,以山慈菇、露蜂房、八月札等截断扭转。诸药合用组成乳腺术后方,防止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转移 益气养阴 养血柔肝 化痰软坚 清热解毒
下载PDF
数据挖掘BLQ复方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付烊 赵旭 +3 位作者 刘亚琪 胡梦云 朱学明 乔占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49-5252,共4页
目的:观察数据挖掘BLQ复方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襄阳市中医院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BLQ方案组、BLQ方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各25例。... 目的:观察数据挖掘BLQ复方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襄阳市中医院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BLQ方案组、BLQ方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各25例。比较3组患者生存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BLQ复方中药+化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BLQ方案组和单纯化疗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AFP、CA199和CEA均有所下降,且BLQ方案+化疗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增加,且BLQ方案+化疗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P<0.05);BLQ方案+化疗组和BLQ方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BLQ方案+化疗药物诱导联合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延长生存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协同治疗可能会提高肝癌化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BLQ方案 肝癌 化疗 补气健脾 理气化疗 清热解毒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6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忠珍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西药 (甲氰咪胍、思密达、柳氮磺嘧啶 )口服配中医辨证治疗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 6例。结果 :有效率 89.1%。结论 :本方法具有抗炎消肿止痛 ,促进溃疡修复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西药 (甲氰咪胍、思密达、柳氮磺嘧啶 )口服配中医辨证治疗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 6例。结果 :有效率 89.1%。结论 :本方法具有抗炎消肿止痛 ,促进溃疡修复 ,提高免疫力以及改善消化功能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解毒 调气活血 补肾健脾 养血活血
下载PDF
毒素清颗粒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宗铎 赵君玫 李建生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毒素清颗粒对 10 %鲜啤酒酵母混悬液及 10 %蛋白胨溶液致家兔体温升高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 0 .5ml(0 .0 5g) /kg/d、1ml(0 .1g) /kg/d、2ml(0 .2g) /kg/d毒素清溶液给家兔灌胃给药 ,观察其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结果 :毒素... 目的 :探讨毒素清颗粒对 10 %鲜啤酒酵母混悬液及 10 %蛋白胨溶液致家兔体温升高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 0 .5ml(0 .0 5g) /kg/d、1ml(0 .1g) /kg/d、2ml(0 .2g) /kg/d毒素清溶液给家兔灌胃给药 ,观察其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结果 :毒素清各剂量组 (低、中、高 )对 10 %鲜啤酒酵母混悬液及 10 %蛋白胨溶液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5和P0 .0 1)。结论 :毒素清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清颗粒 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剑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5-36,共2页
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34例 ,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 34例 ,治愈 2 7例 ,并发症 6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2 6例 ,治愈 15例 ,并发症 8例 ,无效 3例 ,说明加有大柴胡汤的治疗组疗效显著。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通里攻下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大柴胡汤
下载PDF
从热毒湿瘀虚辨治小儿IgA肾病 被引量:4
9
作者 翟文生 张兵洁 杨濛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43-744,共2页
IgA肾病病理机制复杂,热邪为IgA肾病诱发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湿毒内蕴是IgA肾病关键病机,瘀血为IgA肾病病理基础,气阴两虚为IgA肾病的根本病机。设立总治则为祛邪扶正,常用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关键词 小儿IgA肾病 清热解毒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
下载PDF
清热化痰散结法治疗聚合性痤疮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菁 田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15期64-65,共2页
聚合性痤疮在临床上存在皮损严重、病程漫长、治疗困难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文章总结田静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经验。田静教授认为热毒痰湿凝结是聚合性痤疮的主要病机,清热化痰散结乃治聚合性痤... 聚合性痤疮在临床上存在皮损严重、病程漫长、治疗困难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文章总结田静教授治疗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经验。田静教授认为热毒痰湿凝结是聚合性痤疮的主要病机,清热化痰散结乃治聚合性痤疮之法,治疗上常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并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性痤疮 清热化痰散结 内外合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肿瘤转移概况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淙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81-83,共3页
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正不抑邪,癌毒扩散。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配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湿利水为辅。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病因病机 扶正固本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化湿利水 综述
下载PDF
刘霞教授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浅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静 刘霞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6期33-34,共2页
刘霞教授认为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由血热妄行及气阴两虚兼血瘀所致,临床主要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法,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治疗 益气养阴 清热解毒 凉血化瘀
下载PDF
魏开建教授运用解毒消癥饮方治疗正虚热毒证恶性肿瘤的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裕海 魏开建(指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8期88-92,共5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疾病致死率的首位,它无疑是威胁人类健康安全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魏开建教授从事科研、教学、临床工作近30年,在预防和诊治恶性肿瘤方面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魏开建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热、毒、痰...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疾病致死率的首位,它无疑是威胁人类健康安全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魏开建教授从事科研、教学、临床工作近30年,在预防和诊治恶性肿瘤方面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魏开建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热、毒、痰、瘀、虚密切相关,其病机主要是正气亏虚和热毒内蕴两方面。魏开建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证型多属热毒内蕴证,治疗上以清热解毒为基础,同时注重扶正固本,攻补兼施,兼顾他证,处方用药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清热解毒 扶正固本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中药溻渍对哺乳期非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世华 王超 +1 位作者 孔晶 郭丹丹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4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哺乳期非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曲松钠静滴加上五味消毒饮合瓜蒌牛蒡汤中药加减方于患侧乳房溻渍,对照组单纯采用头孢曲松静滴治...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哺乳期非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曲松钠静滴加上五味消毒饮合瓜蒌牛蒡汤中药加减方于患侧乳房溻渍,对照组单纯采用头孢曲松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白细胞总数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定量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及继发脓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总数及C反应蛋白定量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脓肿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患者出现继发脓肿中转手术治疗(8%,4/50)(P<0.05)。结论: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哺乳期非化脓性乳腺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非化脓性 中药溻渍 清热解毒
下载PDF
李晓教授运用四妙勇安汤临证验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焕 李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2期59-60,97,共3页
四妙勇安汤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及中医中药的发展,该方被广泛运用于对如胸痹病、消渴病、粉刺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通过列举云南省名中医李晓教授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口糜、舌... 四妙勇安汤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及中医中药的发展,该方被广泛运用于对如胸痹病、消渴病、粉刺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通过列举云南省名中医李晓教授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口糜、舌疮、脉痹病案3则,以窥名医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之一二,以期为广大同行在临床诊治中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名医经验 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下载PDF
清热解毒法与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建平 陈晨 +1 位作者 孙克伟 伍玉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4,I0002,共5页
目的:比较清热解毒法与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成熟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使DCs增殖、成熟,大鼠清热解毒和疏肝健脾... 目的:比较清热解毒法与疏肝健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成熟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使DCs增殖、成熟,大鼠清热解毒和疏肝健脾药物血浆干预;检测DCs表面HLA-DR、CD-1α、CD80及CD86的表达,DCs培养上清液IL-12的水平及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干预前后DCs功能的变化。结果:清热解毒药物血浆、疏肝健脾药物血浆干预后CD80表达率升高,且疏肝健脾组大鼠CD80表达率的提高要超过清热解毒组,而HLA-DR、CD-1α、CD86的表达水平在干预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含药血浆干预后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提高,但两组药物血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含药血浆干预前后DCs分泌IL-12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清热解毒法和疏肝健脾法都能促进CHB患者DCs功能的恢复,疏肝健脾法对CHB患者DCs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法 疏肝健脾法 肝炎 乙型 慢性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健儿清解液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少珊 洪育萍 +2 位作者 陈海 李晓玲 周容霞 《现代医院》 2005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健儿清解液(JQOL)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酵母致热、氨水引咳、二甲苯致耳肿胀、醋酸致腹膜通透性增高等模型,并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大鼠灌胃给予JQOL18.14、9.072、4.536g/kg可显著抑制酵母性发热时的体温升...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健儿清解液(JQOL)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酵母致热、氨水引咳、二甲苯致耳肿胀、醋酸致腹膜通透性增高等模型,并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大鼠灌胃给予JQOL18.14、9.072、4.536g/kg可显著抑制酵母性发热时的体温升高;给予JQOL11.35、7.258、2.835g/kg可明显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并能减少其咳嗽次数,能显著拮抗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降低腹膜通透性。小鼠最大耐受量为人用量的205.2倍。结论健儿清解液具有清热、止咳、抗炎作用,临床用量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儿清解液 药效学 中药制剂 急性炎症反应
下载PDF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苗榕生 周炜 金美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69,共2页
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6 0例 ,将其分为穿琥宁治疗组与红霉素对照组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33%明显优于对照组 80 0 0 %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关键词 穿琥宁注射液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赵坤教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用药规律 被引量:6
19
作者 仝其飞 张岩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对赵坤教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833张中药处方中使用的139味中药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从药物频数分析认为:药物总频数为15 614次,其中频次在400次以上的主要药物有10味,依次为:芦根、桃仁、川贝母、金荞麦、红花、橘络、鱼腥草、葶苈子... 对赵坤教授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833张中药处方中使用的139味中药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从药物频数分析认为:药物总频数为15 614次,其中频次在400次以上的主要药物有10味,依次为:芦根、桃仁、川贝母、金荞麦、红花、橘络、鱼腥草、葶苈子、橘红、海蛤壳;从药类频数分析认为:使用频次大于100次的药物共35味,总频次13 756次,按药物功效排序,前3位的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类药、活血化瘀药;从药物归经分析认为,常用的65味中药中,药物归经前3位分别是肺、胃、肝,使用频次前3位是肺、肝、胃,提示药物归经以肺经为最多,共有47味入肺经,共使用10 858次,占35.86%,可见,赵坤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主要是清热解毒、化痰祛瘀药并用。通过该研究,有助于把握赵坤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大叶性肺炎 用药规律 清热解毒法 化痰祛瘀法 赵坤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季刚 刘秀英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三年期间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三年期间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0例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蓝科肤宁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皮损症状评分评估受试者的皮损程度,依据疗效判定标准评估受试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皮肤表皮测定仪测定受试者表皮含水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损评分为(4.90±0.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1±1.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表皮含水量为(32.85±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3±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清热解毒方可有效降低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损评分、提升表皮含水量,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清热解毒方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临床疗效 皮损症状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