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非洲到东亚:亲属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麻国庆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121,共11页
以英国为主的社会人类学对非洲亲属制度研究的诸多理论,在进入东亚社会后,需要结合其自身的社会结构特点进行修正和讨论。东亚的人类学者应该首先立足自身,发现自己,而不应该完全沉溺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当然,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一... 以英国为主的社会人类学对非洲亲属制度研究的诸多理论,在进入东亚社会后,需要结合其自身的社会结构特点进行修正和讨论。东亚的人类学者应该首先立足自身,发现自己,而不应该完全沉溺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当然,这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一个东方和西方之间有选择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在亲属制度的研究领域就是一个普遍与特殊的内在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制度 民俗生物学的亲属 社会学的亲属 中日亲属制度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下载PDF
论宗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夏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古代父系氏族形成后,宗法制的确立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在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演变,对我国历史、社会发展,民族精神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父系氏族 宗法制 族权 儒家思想 封建社会 民族精神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宏村水系的规划与规划控制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浩锋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2期224-228,共5页
该文分析了宏村水系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以及宗族在水系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规划控制和管理措施。同时指出,宗族在水系建设中采取的规划控制和管理措施为保障规划的实施和水系的运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宏村 宗族 水系 规划 控制机制
下载PDF
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达忠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5-79,共5页
宗族制度下对于共同祖先的祭祀,就是对于共同族源的认同。明清时期流行的祭祀始迁之祖,使人们的祖籍第一次变得明晰而具体可感了。对祖籍的认同过程,是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宗祠的建立,使宗族成员间的"天赋的联结"获得了一种... 宗族制度下对于共同祖先的祭祀,就是对于共同族源的认同。明清时期流行的祭祀始迁之祖,使人们的祖籍第一次变得明晰而具体可感了。对祖籍的认同过程,是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宗祠的建立,使宗族成员间的"天赋的联结"获得了一种具体的、形象的符号形式。在宗祠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完成性身份认同得到了回答。同时,宗族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族化活动,又决定了宗族成员"只能成为谁"、"会成为谁"的过程性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制度 文化认同 祖先 祖籍 宗祠
下载PDF
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新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5-94,共10页
自秦汉至明清之际的1800余年,中国历代王朝的“编户齐民”一直在2000万人至6000万人之间徘徊,全国的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8亿亩左右,县的数量大体保持在1500个上下,总体上并没有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因而属于一种“小县... 自秦汉至明清之际的1800余年,中国历代王朝的“编户齐民”一直在2000万人至6000万人之间徘徊,全国的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8亿亩左右,县的数量大体保持在1500个上下,总体上并没有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因而属于一种“小县制”。同时,县以下还有乡里制度和以什伍编制为基本组织原则的保甲体系,皇权专制集权统治以“县政”为依托,其政治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事不管。因此,由当代西方学者提出的所谓“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纯属于一种毫无历史根据和主观臆断的无稽之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专制 宗族自治 封建制 郡县制 小县治 乡里制度
下载PDF
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新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9-59,共11页
自秦汉至明清之际的1800余年,中国历代王朝的“编户齐民”一直在2000万人至6000万人之间徘徊,全国的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8亿亩左右,县的数量大体保持在1500个上下,总体上并没有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因而属于一种“小县... 自秦汉至明清之际的1800余年,中国历代王朝的“编户齐民”一直在2000万人至6000万人之间徘徊,全国的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8亿亩左右,县的数量大体保持在1500个上下,总体上并没有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因而属于一种“小县制”。同时,县以下还有乡里制度和以什伍编制为基本组织原则的保甲体系,皇权专制集权统治以“县政”为依托,其政治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事不管。因此,由当代西方学者提出的所谓“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纯属于一种毫无历史根据和主观臆断的无稽之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专制 宗族自治 封建制 郡县制 小县治 乡里制度
下载PDF
从井氏采邑看西周世卿制度的尊贤功能 被引量:9
7
作者 杜勇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4期43-55,124,共14页
关于西周井氏家族,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井方之后,姜姓,居于关中西部凤翔一带。实际上,井氏当为邢侯子裔,姬姓,采邑在扶风周原一带。畿内井氏从畿外邢侯公室中分化而出,是西周中期执掌王室大政的一个显赫世族。其分支井伯氏、井叔氏有... 关于西周井氏家族,过去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井方之后,姜姓,居于关中西部凤翔一带。实际上,井氏当为邢侯子裔,姬姓,采邑在扶风周原一带。畿内井氏从畿外邢侯公室中分化而出,是西周中期执掌王室大政的一个显赫世族。其分支井伯氏、井叔氏有几代人先后担任王朝卿士,成为周天子的肱股之臣。从井氏采邑看西周世卿制度,并非如通常所说世族政治完全与建官用贤绝缘。世卿制度以采邑制为基础,固然使王室任官范围受到严重局限,致使只有少数姬姓贵族子弟可以入为王朝卿士,但就姬姓贵族内部来说,世卿世禄并不是绝对的。世卿制度本身亦有尊贤的机制,是一个"亲亲"与"尊贤"相辅为用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王室官员的精英化和朝廷的政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氏 采邑 世卿制度 尊贤功能
下载PDF
马来西亚槟城福建五大姓华侨家族聚落空间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志宏 涂小锵 康斯明 《新建筑》 2020年第3期30-35,共6页
早期华侨虽身处海外,却与原乡家族联系紧密,海外华侨社会可以说是原乡社会关系的延伸,扩展了家族和侨乡在海外的空间维度。文章通过对马来西亚槟城代表性的福建五大姓家族聚落的实地调研,结合历史地图与族谱、碑刻等民间史料,从华侨家... 早期华侨虽身处海外,却与原乡家族联系紧密,海外华侨社会可以说是原乡社会关系的延伸,扩展了家族和侨乡在海外的空间维度。文章通过对马来西亚槟城代表性的福建五大姓家族聚落的实地调研,结合历史地图与族谱、碑刻等民间史料,从华侨家族聚落的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厦门原乡村落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华侨家族在东南亚迁移定居形成的聚落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城华侨 五大姓家族 聚落空间 宗族制度 民间史料
下载PDF
明代宗室分封制述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尔铭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5-39,共5页
宗室的分封制是明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包括八等爵位,性质与先秦分封制相比已有很大区别。在明代,宗室与政治的关系前后期变化极化。针对这个问题,明政府对之进行了改革,但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明代 宗室 分封制
下载PDF
村庄选举中的“家族争斗”与“群体焦虑”——以Z省S县西坪村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75,共7页
实行"乡村分治"之后,政府的行政权力适度回缩,造成了管理上的松动和缺位,于是村委会选举成为乡镇政府和村民都十分重视的大事。人们参选的动机各异,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积淀下来的"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 实行"乡村分治"之后,政府的行政权力适度回缩,造成了管理上的松动和缺位,于是村委会选举成为乡镇政府和村民都十分重视的大事。人们参选的动机各异,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积淀下来的"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派生的"群体焦虑"却是相同的。"群体焦虑"使基层的民主选举变成一场以家族为单位的"家族争斗",从而导致了群体对基层民主的强力冲击。但是平息"群体焦虑"仍需要更高层次的民主,没有现代化民主也不可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实体 宗族制 五服 城乡二元结构 群体焦虑
下载PDF
一个西南汉族宗族复兴的人类学阐释——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兴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7,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是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农村宗族复兴活动引起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罗氏宗族的复兴,可知其性质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是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农村宗族复兴活动引起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罗氏宗族的复兴,可知其性质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的过渡性组织,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罗氏宗族复兴的只是一套家族符号和仪式象征体系,而非纯粹的功能性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宗族 复兴 过渡性组织 象征体系 被发明的传统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的一般逻辑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139-153,共15页
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生存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宗族制度的兴衰与其功能的承担和发挥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宗族制度的衰退,是土改使宗族制度生存保障的必要性和能力大为下降的结果。1953年后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 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生存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宗族制度的兴衰与其功能的承担和发挥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宗族制度的衰退,是土改使宗族制度生存保障的必要性和能力大为下降的结果。1953年后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和灾年的自我保障能力,农民回归向宗族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以后,发展成为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宗族制度中以维持生存为目标的功能性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性,农民大量发掘宗族制度中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宗族制度在短暂衰退后再度复兴。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以及新经济组织对宗族制度的有效替代,中国乡村基本摆脱了对宗族制度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宗族制度 功能 演化
原文传递
昭穆制度异议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筱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6,共10页
周代"昭穆"是表示字辈的概念。父子之有昭穆,犹兄弟之有伯仲,伯仲用以区别同辈之长幼,昭穆意在辨别异辈之尊卑。昭穆依附于宗法而存在,在宗庙祭祀制、宗族伦理和继承制中产生作用,是宗法诸制度中的一项位序标准,其意义在于明... 周代"昭穆"是表示字辈的概念。父子之有昭穆,犹兄弟之有伯仲,伯仲用以区别同辈之长幼,昭穆意在辨别异辈之尊卑。昭穆依附于宗法而存在,在宗庙祭祀制、宗族伦理和继承制中产生作用,是宗法诸制度中的一项位序标准,其意义在于明确由辈分所决定的族人的地位尊卑,使宗族人伦关系明晰化、有序化。昭穆不是宗庙制度,也不是墓葬制度,是辈分概念却不是行辈标志"制度"。"昭穆"概念的产生与原始氏族社会及其婚姻形态毫无关系,也与所谓"母系分宗"无涉。昭穆是循环字辈,适应宗法强调区别尊卑长幼的需要而产生,虽与宗法有关,但与传子制或祖孙父子关系的亲疏毫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穆 宗法 宗庙 墓葬制度
原文传递
宗族文化对流动人口城市创业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盛亦男 尚佳佳 郑浩冉 《人口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宗族文化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宗族文化不仅在流出地产生深远影响,还在流入地持续影响着流动人口的行为决策。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数据,使用Probit模型考察宗族文化对流动人口... 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宗族文化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宗族文化不仅在流出地产生深远影响,还在流入地持续影响着流动人口的行为决策。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数据,使用Probit模型考察宗族文化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出地宗族文化显著提升流动人口创业概率,其通过形成家乡社会网络和构建社会信任模式影响流动人口创业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宗族文化促进流动人口选择生存型创业,但是会损害机会型创业者的创业效果,城市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宗族文化的作用。应利用家乡网络社会组织平台,构建超越宗族内部信任的一般信任文化,积极探索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和正式制度优势互补的作用机制,帮助流动人口进城创业并实现创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文化 流动人口创业 家乡社会网络 社会信任 正式制度
原文传递
事神与均惠:从儒家祭礼的两条脉络看中国社会的神圣性来源
15
作者 宋丹丹 凌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4,217,共15页
《仪礼》中所有的《特性馈食礼》记载了儒家祭祀父祖之礼,这一礼经文本显露了儒家尝试通过蕴含“事神”和“均惠”这两条脉络的祭礼在宗族中激发“尊祖敬宗”情感的努力。其中,“事神”指的是作为主祭者的主人和主妇在宗族族人和宾客的... 《仪礼》中所有的《特性馈食礼》记载了儒家祭祀父祖之礼,这一礼经文本显露了儒家尝试通过蕴含“事神”和“均惠”这两条脉络的祭礼在宗族中激发“尊祖敬宗”情感的努力。其中,“事神”指的是作为主祭者的主人和主妇在宗族族人和宾客的帮助下馈享父祖,“均惠”指的是神惠通过礼仪动作下的饮食在父祖之神、主人主妇、宗族族人和宾客间流转。“事神”和“均惠”的双重礼意明确了神惠来源于祖先、流向宗族,达成了祖先与宗族共在的仪式效果,祭礼对于宗法制度的动态维续至关重要。宗族始终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儒家祭礼文本揭示了祖先是宗族神圣性的来源,这一神圣性亦通过宗族构成中国社会的基础和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礼 祖先 宗法制度 礼物理论
下载PDF
中日两国忠孝观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世广 李含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8,F0003,共6页
考察中日两国的忠孝观,会发现在看似相近的表象下隐藏着各自不同的伦理要素。这一对道德观念反映了两国不同的伦理体系及社会形态。忠、孝道德观念在两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反映出中日两国传统意识间的差异,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于正... 考察中日两国的忠孝观,会发现在看似相近的表象下隐藏着各自不同的伦理要素。这一对道德观念反映了两国不同的伦理体系及社会形态。忠、孝道德观念在两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反映出中日两国传统意识间的差异,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于正确认识中日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孝 道德观 儒家文化 氏族制度 宗族制度
下载PDF
常熟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厚耀 叶华峰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新世纪以来,常熟民营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但也面临着家族制管理、融资困难、竞争力弱化、经营环境欠公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进一步改革家族制管理,扩大融资渠道,吸取内外资,改善经营软硬环境。
关键词 常熟市 民营经济 多元化融资 家族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创新 融资 名牌战略 体制障碍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泰国水尾圣娘信仰——以曼谷泰京三清水尾圣娘庙为例
18
作者 《八桂侨刊》 2024年第2期87-93,96,共8页
曼谷泰京三清水尾圣娘庙是泰国最早的一间水尾圣娘庙,是泰国水尾圣娘信仰的集中体现之一。水尾圣娘信仰是泰国海南族群的标志性信仰,其代表着一种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依照儒家宗法制为基础形成,旨在将移民原乡的社会基层组织移植到... 曼谷泰京三清水尾圣娘庙是泰国最早的一间水尾圣娘庙,是泰国水尾圣娘信仰的集中体现之一。水尾圣娘信仰是泰国海南族群的标志性信仰,其代表着一种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依照儒家宗法制为基础形成,旨在将移民原乡的社会基层组织移植到移民地,用以协调、统合琼籍移民社会。此外,这一社会形态也必然影响到泰京三清水尾圣娘庙的筹建团体。该庙除具有信仰属性的神庙职能外,还具有码头、公司总部、商团标识等职能,更是一座具有商业属性的自由贸易港。所以,泰京三清水尾圣娘庙及其信仰涵盖了“儒”与“商”两种社会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京三清水尾圣娘庙 海南族群 宗法制 祠堂 商帮
下载PDF
“邯郸”姓氏考
19
作者 杜杰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142-155,共14页
“邯郸”为地名,后因采邑又作姓氏。造父为赵氏始祖,七世孙叔带在周幽王时期入晋,一个世纪后赵氏发迹,逐渐掌控晋国军政大权。随着卿权膨胀,宗族势力扩张,侧室赵穿“食邑邯郸,因以为氏”,但采邑年月未见文献相关记载。根据仅有的几件史... “邯郸”为地名,后因采邑又作姓氏。造父为赵氏始祖,七世孙叔带在周幽王时期入晋,一个世纪后赵氏发迹,逐渐掌控晋国军政大权。随着卿权膨胀,宗族势力扩张,侧室赵穿“食邑邯郸,因以为氏”,但采邑年月未见文献相关记载。根据仅有的几件史料,结合采邑制度、卿权发展、宗族分化、婚姻制度等多个方面分析,推测可能在公元前621年春至八月间,赵穿娶晋襄公女儿,成为“晋君之婿”,得以食邑;至赵穿之子赵旃晚期,正式立邯郸氏,世代相传。目前文献所见以“邯郸”为氏的人名有40余个,均为南北朝之前的人士,自隋唐以来未见“邯郸”姓氏的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 姓氏 采邑 赵穿 侧室
下载PDF
明代土司地区的宗族制度——以永顺彭氏土司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凯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7,共5页
明代的宗族制度不仅在汉族地区有着长足的发展,亦在土司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土司作为王朝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统代言人",对宗族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也是十分重视的。土司建立和推广宗族制度的内容包括族谱的编写、宗祠的... 明代的宗族制度不仅在汉族地区有着长足的发展,亦在土司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土司作为王朝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统代言人",对宗族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也是十分重视的。土司建立和推广宗族制度的内容包括族谱的编写、宗祠的修建、族学的设立等方面。而这一过程在湖广地区的永顺彭氏土司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土司地区 宗族制度 永顺彭氏土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