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民自治中的表达——对捞车土家族村和摩哈苴彝族村的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炳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42,共6页
在民族学研究中,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民自治中的表达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捞车土家族村和摩哈苴彝族村的田野调查研究,指出某些少数民族在宗族观念上与汉族存在很大的差异:汉族对宗族血亲关系高度重视,而某些少数民族... 在民族学研究中,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民自治中的表达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捞车土家族村和摩哈苴彝族村的田野调查研究,指出某些少数民族在宗族观念上与汉族存在很大的差异:汉族对宗族血亲关系高度重视,而某些少数民族对此却相对轻视。土家族是将已故地域性领袖土王当做共同的族祖神进行供奉与崇拜,彝族则是将图腾植物当做祖先进行供奉与崇拜。宗族的这些民族性特征在村民自治中或表现为对地缘政治领袖群体的认同,或表现为对村民自治权力竞争的集体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宗族 民族性特征 捞车土家族村 摩哈苴彝族村 民族学
原文传递
徽商的宗族特征及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百灵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徽商是明、清时期活跃于全国商界的一支劲旅。徽商活动的宗族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利用宗族和乡党势力,扩大资本,垄断市场,立足两淮盐业,实行“月折”制度,建立商业会馆,使这支劲旅活跃商界数百年而不衰。
关键词 徽商 宗族特征 作用 商业垄断 “月析”制度 微州会馆
下载PDF
陕北宗族的形成与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高萍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9-204,198,共7页
陕北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开发较晚,其宗族形态呈现出了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以往学界对我国的东南宗族关注较多,对北方尤其对西北的宗族关注较少。本文就陕北宗族的形成与特征作一探讨,... 陕北处于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开发较晚,其宗族形态呈现出了独特的区域性特征。以往学界对我国的东南宗族关注较多,对北方尤其对西北的宗族关注较少。本文就陕北宗族的形成与特征作一探讨,以期为宗族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区域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宗族 形成 特征
原文传递
农村寄生性家族势力的回归与整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业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随着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因子的家族势力又回到农村社会舞台。回归后的家族势力与传统的家族势力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已不具有完整的家族形态了,表现出较强的寄生性。家族势力的回归虽... 随着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因子的家族势力又回到农村社会舞台。回归后的家族势力与传统的家族势力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已不具有完整的家族形态了,表现出较强的寄生性。家族势力的回归虽有着必然性,但我们必须分析其形态、效能,对其进行社会整合,以实现它与农村现代化的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寄生性 整合
下载PDF
诗余冷吟 毗陵花影如潮——浅议常州清代女词人群及其创作概貌
5
作者 高江风 张筠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清代常州词坛才媛辈出、花影如潮,王采薇、庄盘珠、左锡璇等闺秀词人的创作,不仅深得常州词派"师古质实"真髓,体现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同时开创了亲友酬唱,借词寄兴表情的清新之风,体现了独特的家族文化特征。
关键词 清代 常州 女词人群 地方文化 家族特征
下载PDF
基于舰船噪声仿真模型的目标识别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史广智 胡均川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98-1401,共4页
将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基于模型的识别技术应用到舰船目标识别中,提取舰船目标识别信息。在建立舰船辐射噪声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单、双螺旋桨舰船辐射噪声调制谱谐波族幅值特征的数学期望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仿真特征的舰船目标识别方... 将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基于模型的识别技术应用到舰船目标识别中,提取舰船目标识别信息。在建立舰船辐射噪声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单、双螺旋桨舰船辐射噪声调制谱谐波族幅值特征的数学期望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仿真特征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并对五类舰船目标进行了分类识别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2.6%,87.3%,83.5%,76.9%,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谱 谐波族特征 识别技术 建模仿真
下载PDF
徽州民间祭文类型、特征及社会文化内涵初探——以徽州族谱所见民间祭文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晓光 郭继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5-196,328,共12页
徽州族谱所见民间祭文按内容可分为祝祭文、哀祭文和杂祭文。祭文都是为祭奠本族逝者或先祖而写,具有归族性;收录的祭文其撰述时代前后相延,具有时序性;祭文类型多样,民俗性特征明显。徽州族谱所见民间祭文反映了徽州民间社会认为人死... 徽州族谱所见民间祭文按内容可分为祝祭文、哀祭文和杂祭文。祭文都是为祭奠本族逝者或先祖而写,具有归族性;收录的祭文其撰述时代前后相延,具有时序性;祭文类型多样,民俗性特征明显。徽州族谱所见民间祭文反映了徽州民间社会认为人死神魂不灭的观念,其撰述也是传统社会儒家孝道思想的体现。祭奠时撰述念唱祭文对增强宗族同源意识、维系与巩固宗族制度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民间祭祀实用性和功利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族谱 祭文 类型 特征 社会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