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沙海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针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全面分析了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解决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文明传承 保护与开发利用 措施与对策
下载PDF
传统纸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彭艳霞 黄兰 张友胜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4,共4页
分析了传统纸艺的种类、题材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论述了纸材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广泛性,并且从传统纸艺的造型语言、图形符号和审美意蕴等方面阐述了传统纸艺如何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提出了传统纸艺和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既符合现... 分析了传统纸艺的种类、题材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论述了纸材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广泛性,并且从传统纸艺的造型语言、图形符号和审美意蕴等方面阐述了传统纸艺如何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提出了传统纸艺和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既符合现代包装设计在功能、环保和民族性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为包装设计开辟新的发展思路,也有利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发扬与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纸艺 包装设计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农耕文明传承与乡村现代文化建设
3
作者 孙大鹏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3,共9页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灵魂,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农耕文明的传承,不仅是对祖先智慧的继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弘扬。建设中国式现代乡村文化,意味着需要传承和创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具有着丰富的内...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灵魂,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农耕文明的传承,不仅是对祖先智慧的继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弘扬。建设中国式现代乡村文化,意味着需要传承和创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传承价值。近代以来,传承农耕文明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传承和创新农耕文明需要从单一的农耕文明走向农业、工业、商业文明多元发展,需要融合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需要从礼俗文化走向礼俗与契约文化并举。新时代农耕文明传承的实践进路包括产业多元发展、推进“三治合一”格局,以及做好价值引领、树立文明乡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农耕文明 文明传承 文明多元发展
下载PDF
谈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基础
4
作者 田雪莲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年第3期70-73,共4页
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团体利益和谐、社会外部环境与格局和谐的社会形态。圆道思维——和谐共生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扩大民主、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生... 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团体利益和谐、社会外部环境与格局和谐的社会形态。圆道思维——和谐共生是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扩大民主、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生命之源;文明传承、文化创新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底蕴 哲学基础、圆道思维 科学发展 文明传承
下载PDF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子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断可以用"人民满意"、"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人类文明传承"三个关键词来诠释。"人民满意"就是要通过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和个性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断可以用"人民满意"、"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人类文明传承"三个关键词来诠释。"人民满意"就是要通过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将教育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位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人类文明传承"就是要对内推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对外推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 人民满意 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 人类文明传承
下载PDF
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传承与弘扬
6
作者 杨婷婷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每一方面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连续性表现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字、历史书写和元典传承;创新性表现为守正创新与互鉴创新;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发展上的共生共荣、认同上的交流融合和家国上的众志成城;包...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每一方面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连续性表现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字、历史书写和元典传承;创新性表现为守正创新与互鉴创新;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发展上的共生共荣、认同上的交流融合和家国上的众志成城;包容性表现为和合为念的价值追求、博采众长的德性精神、协和万邦的气概胸襟;和平性不仅仅表现为爱好和平,而且更强调“立人”“达人”。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优秀文明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特性 文明传承与创新 “两个结合”
下载PDF
甘肃红色文化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燕飞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4-58,共5页
通过对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西路军和兰州战役为代表的甘肃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分析,重新审视甘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抓住战略转变、传承创新区建设、党史学... 通过对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西路军和兰州战役为代表的甘肃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分析,重新审视甘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抓住战略转变、传承创新区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机遇,履行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激发潜力,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红色文化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下载PDF
羲黄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受宽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国务院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推动了羲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2013年是全面启动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阶段,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羲黄文化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 天水 甘肃
下载PDF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机遇与挑战
9
作者 梁燕飞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第4期76-8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考察法和分析法等对甘肃省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相关政策背景与政治导向以及对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所属的神话传说文化、帝王文化、养生文化、军事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建议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抓住工作重点,统筹规...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考察法和分析法等对甘肃省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相关政策背景与政治导向以及对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所属的神话传说文化、帝王文化、养生文化、军事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分析,建议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抓住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将渭流域崆峒武术文化品牌合理布局,避免文化资源重复使用,出现市场经济价值贬值;丰富充实文化内容,做大、做精、做强品牌;树立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和大发展的战略意识,构建"两区""一网"大格局,最终使泾渭流域崆峒武术文化品牌大发展,形成武术文化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泾渭流域 崆峒武术 文化园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大项目推进研究
10
作者 杨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87-89,共3页
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起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建设的主体框架,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呈现出设计规划空挂、压力传导受阻、建设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市场驱动乏力、智力支撑不强、项目推进受阻等问题,制约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程。... 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起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建设的主体框架,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呈现出设计规划空挂、压力传导受阻、建设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市场驱动乏力、智力支撑不强、项目推进受阻等问题,制约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程。从完善协调机制,构建压力传导系统;明晰职能区划,理顺管理体制;设计规划科学,项目建设落地;项目建设强调原生态保护与开发,防止利益驱动文化断脉;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速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大项目推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重大项目推进
下载PDF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被引量:13
11
作者 尹晓华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3,共3页
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尊重和保护民间艺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支持和保障民间艺人传承活动的开展,是各级政府、文化单位乃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 民间艺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活动 制作过程 物质形态
下载PDF
论民法典继承编的立法理念与制度新规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苇 贺海燕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48,共17页
民法典继承编是我国新时期自然人私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宪章"。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坚持了国家对自然人继承权的保护、维护被继承人处分遗产的自由、注重发挥扶养关系在继承和遗产处理中的作用、保障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 民法典继承编是我国新时期自然人私有财产继承的"权利宪章"。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坚持了国家对自然人继承权的保护、维护被继承人处分遗产的自由、注重发挥扶养关系在继承和遗产处理中的作用、保障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将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释上升为立法等立法理念,新增或修改补充完善了二十一项制度或规则,包括死亡时间先后的推定、遗产范围的界定、继承和遗赠的接受与放弃、继承权丧失与宥恕、代位继承、遗产酌分请求权主体、遗嘱信托、遗嘱形式、遗嘱见证人、遗嘱效力、遗嘱撤回、附义务遗嘱、遗产管理人、转继承、遗赠扶养协议、收归国有的无人继承遗产的用途、遗产债务清偿责任分配、遗嘱指定监护、遗嘱设立居住权、遗嘱捐献人体器官、受遗赠权的效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继承编 立法理念 继承 遗产处理 新规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