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城市广场绿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欢 谢友超 《南京农专学报》 2001年第2期62-64,67,共4页
城市广场是一种颇受百姓欢迎的休闲绿地形式 ,作者通过对南京市市民广场绿化的调查 ,重点对影响城市广场绿化 (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为衡量指标 )的因素、如何进行一些绿化设计及绿化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广场绿化 城市广场 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绿化设计
下载PDF
大型城市广场踩踏事件应急管理:典型案例、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卢文刚 田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5-96,共12页
城市广场具有能够自由进出以及能提供巨大的活动场地的特点,成为城市人群聚集的重要场所。正因如此,对其进行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也较大。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广场和公共空间以及人群聚集踩踏事件的文献梳理综述,对上海外滩2014年跨年夜踩... 城市广场具有能够自由进出以及能提供巨大的活动场地的特点,成为城市人群聚集的重要场所。正因如此,对其进行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也较大。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广场和公共空间以及人群聚集踩踏事件的文献梳理综述,对上海外滩2014年跨年夜踩踏事件、沙特朝觐者踩踏事件、纽约时报广场跨年活动等正反典型案例分析比较,揭示人群聚集踩踏事件成因和转化演变的机理,对大型城市广场人群聚集踩踏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应急管理 城市广场 人群聚集 踩踏事件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广场活力测度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冰 李明慧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0期61-72,共12页
基于多源数据建构了城市广场活力测度模型,设计了“供给-可达-需求”3个维度识别广场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指标及方法,并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主城区城市广场活力呈现“高聚集-低稳定-多峰值”的活力态势,城市... 基于多源数据建构了城市广场活力测度模型,设计了“供给-可达-需求”3个维度识别广场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指标及方法,并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对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主城区城市广场活力呈现“高聚集-低稳定-多峰值”的活力态势,城市中心城区内占地面积小的市民广场是最具吸引力的空间。其他旅游景点、商业服务设施、居民点密度、公共交通站点、人口密度、广场面积对城市广场的活力聚集度呈显著影响。广场“需求”和“可达”维度因子是活力的核心作用力;“供给”维度因子多表现为广场活力聚集度的协同作用力,对广场活力稳定度的影响作用更显著。研究提供了一种从量化的角度对城市广场的使用现状进行“自下而上”的认知方法。其分析结果可为广场的规划、建设及更新提供决策层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地理探测器 活力测度 影响因子分析 南京
下载PDF
城市广场体育组织的“集散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邹蕾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城市广场体育组织,对于发展群众体育、繁荣广场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城市广场体育组织建设,发挥城市广场体育组织的"集散效应",就要采取"政府引领、民间划桨"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广场体育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 城市广场体育组织,对于发展群众体育、繁荣广场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城市广场体育组织建设,发挥城市广场体育组织的"集散效应",就要采取"政府引领、民间划桨"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广场体育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建设;就要重视广场体育虚拟社区的集散地作用,构建"集中指导—培训—分散指导"的广场体育组织模式;就要发挥广场体育组织文化"桥头堡"的作用,加强广场体育组织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就要改变城市社区体育原有的管理思维模式,积极构建虚拟性大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体育组织 “集散效应”
下载PDF
浅议西安市城市广场植物配置与功能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1期118-120,共3页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的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方式是体现城市功能和景观的主要手段。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西安市广场植物种类的选择比较简单,有特点的乡土植物较少,花卉类和彩叶植物应用季节性短,因此,广场的景观效果...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的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方式是体现城市功能和景观的主要手段。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西安市广场植物种类的选择比较简单,有特点的乡土植物较少,花卉类和彩叶植物应用季节性短,因此,广场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效益功能不能体现。广场植物选择和配置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城市广场 植物配置
下载PDF
城市广场的光环境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陶瑞峰 夏旭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随着城市广场的发展,城市广场的光环境设计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介绍了光环境,然后阐述了如何与城市广场设计进行完美结合,最后总结了城市广场光环境设计理念,即不应以夸张的照明来炫耀广场,而是应以光为手段,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随着城市广场的发展,城市广场的光环境设计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介绍了光环境,然后阐述了如何与城市广场设计进行完美结合,最后总结了城市广场光环境设计理念,即不应以夸张的照明来炫耀广场,而是应以光为手段,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照明 灯光 审美感受
下载PDF
建筑创作是一个解题的过程——北京地震局海湾科技减灾中心创作体会
7
作者 毛文清 徐全胜 《建筑创作》 2002年第10期12-14,共3页
作者通过北京地震局海湾科技减灾中心方案设计,阐述设计师工作的潜在目的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为自己遇到的难题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即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
关键词 建筑创作 北京地震局海湾科技减灾中心 城市广场 建筑设计
下载PDF
中西方城市广场起源与发展辨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汶欣 《科教文汇》 2020年第9期191-192,共2页
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展现形式,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以城市广场是民众交流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广场起源、设计以及城市广场民众活动的分析。认为中西方城市广场是不同的两种体系,西... 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展现形式,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以城市广场是民众交流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广场起源、设计以及城市广场民众活动的分析。认为中西方城市广场是不同的两种体系,西方城市广场发展特点是不断生长完善,功能多样化。中国城市广场则是注重整体谐和规范化,功能则趋于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中西比较 功能设计 和谐多样
下载PDF
从历史发展看我国当今的城市广场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军 任海龙 李玉荣 《科技信息》 2007年第22期131-132,共2页
城市广场是越来越受城市居民欢迎的城市开敞空间。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广场在我国的发展沿革,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在今后的设计、建设及使用中注意并得到改善。最后总结出城市广场顺应城市发展... 城市广场是越来越受城市居民欢迎的城市开敞空间。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广场在我国的发展沿革,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在今后的设计、建设及使用中注意并得到改善。最后总结出城市广场顺应城市发展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城市广场发展的美好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历史 问题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的广场步行空间设计初探
10
作者 敬威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9-22,72,共5页
广场步行空间具有交通、景观、游憩三重功能。片面强调空间的视觉审美,忽视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因素,会降低人们对广场整体的质量评价。基于此,从人在广场中的两种步行行为出发,通过分析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广场周边环境,探讨步行空... 广场步行空间具有交通、景观、游憩三重功能。片面强调空间的视觉审美,忽视使用者的环境行为因素,会降低人们对广场整体的质量评价。基于此,从人在广场中的两种步行行为出发,通过分析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广场周边环境,探讨步行空间的设计,为广场步行空间设计提出设计建议,构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广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步行空间 环境行为
下载PDF
居民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游憩需求与健康效益感知研究——以杭州城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以浙江省杭州市西城广场、白堤、西湖文化广场、吴山广场和钱江新城市民中心这6个居民日常户外活动较集中的绿地为数据采集地点,调查了城市居民在绿色空间的游憩活动倾向,分析了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程度(想要亲近绿色空间游憩的强烈程... 以浙江省杭州市西城广场、白堤、西湖文化广场、吴山广场和钱江新城市民中心这6个居民日常户外活动较集中的绿地为数据采集地点,调查了城市居民在绿色空间的游憩活动倾向,分析了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程度(想要亲近绿色空间游憩的强烈程度)与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绿色空间活动对居民身心健康的效益与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大多数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程度介于中等与比较高的水平;不同年龄和教育程度的群体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绿色空间的游憩活动有助于增强活力、舒缓心情与缓解疲劳,并能相应提高所感知的生活质量。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应建造更多可达性强、环境品质高、具有功能分区的城市绿色空间,促使居民更多更好地开展户外游憩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公共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活动 健康效益 城市公园 城市绿地
下载PDF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通济渠”命名及方位质疑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云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2-66,共5页
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在隋代名称为怀义坊,故"因坊得名"一说不成立。而... 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在隋代名称为怀义坊,故"因坊得名"一说不成立。而且通济坊南的分渠与其他隋唐文献记载隋代开凿的通济渠洛阳段流经路线并非一致。因此,隋开凿的通济渠洛阳城段并非徐松记载的"通济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两京城坊考》 通济渠 通济坊
下载PDF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孙洁 赵东平 《湖北体育科技》 2010年第6期647-648,共2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兴建的城市广场不仅成为了现代城市的地标与文化象征,而且成为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通过以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为着眼点,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出有效的对策,...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兴建的城市广场不仅成为了现代城市的地标与文化象征,而且成为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通过以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为着眼点,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出有效的对策,使广场体育文化彰显着城市独特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体育文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城市广场绿化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光新 李静 张浪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期87-88,46,共3页
针对目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了广场绿化的植物配置与造景的一些方法,特别探讨了如何进行广场植物景观布局,城市广场草坪区的植物如何配置以及如何突出广场植物的季相变化等热点问题。
关键词 城市广场 植物配置 造景
下载PDF
城市广场:概念及其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富臣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3-94,96,共3页
该文从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的基本关系入手,探讨了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城市广场的空间构成特点及其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影响。并从城市广场的空间特性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剖析了城市广场的内在结构特征,旨在建立全面的城市广场设计概念。
关键词 城市广场 空间 形态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兴起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伟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城市广场体育是广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状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兴起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广场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浅谈现代城市广场 被引量:9
17
作者 汤桦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47-52,共6页
简要介绍了城市广场的产生及其形式、功能的演变,并通过两个城市广场实例的分析,提出了对现代城市广场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交通广场 休闲广场 广场 规划 建设
下载PDF
我国城市广场健身文化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琨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3-695,共3页
城市广场健身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多元文化需要,对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城市广场健身文化正成为一种时尚文化,而且开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人文教育性的特... 城市广场健身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多元文化需要,对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城市广场健身文化正成为一种时尚文化,而且开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人文教育性的特征。通过对我国城市广场健身文化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城市广场健身文化的内涵、价值以及重要作用,以期能为推动我国城市广场健身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健身文化 文化发展
下载PDF
此地·此景·此时——城市广场特色设计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捷 黄明顺 《中国园林》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当前,我国城市广场的建设面临着面貌雷同、特色丧失的问题。从城市广场特色的内涵与成因出发,从地域性、地点性和时代性3个层面上探讨了城市广场的特色。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广场 讨论 地域性 地点性 时代性
下载PDF
广场空间与环境知觉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整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1-35,共5页
分析了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阐述人的环境知觉的三个特点。主张根据知觉的有限性。
关键词 环境知觉 城市广场 空间 广场空间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