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区城市外交刍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 胡礼忠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19-132,M0007,共15页
在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的今天,各种全球性资源和要素在城市中集聚、流动、复合转化,这极大丰富了国家外交工作的布局点和发力点,使国际关系乃至世界秩序的演化有了新的可能性。同时,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功能... 在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的今天,各种全球性资源和要素在城市中集聚、流动、复合转化,这极大丰富了国家外交工作的布局点和发力点,使国际关系乃至世界秩序的演化有了新的可能性。同时,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功能区,承载着不同类别的国内国际资源,发挥着不同类型的城市外交作用,在城市外交的空间创建、网络拓展与作用创新上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探讨功能区城市外交,有助于在理论上推进外交研究与城市研究的结合,从学术角度减少两大学科的距离感,促成学科对话,拓展城市外交视野与实践。从理论角度看,功能区城市外交是总体城市外交的一部分,在属性上兼具官方性和民间性、主场性和平台性等多重特性。同时,功能区城市外交又具有专业领域外交的新特点,这特别体现在经济类城市功能区身上。从既有网络角度看,对于城市的居住区、中心商务区、金融区、文教区、工业区、港区、度假区、都市农业区等功能分区,都存在将其编织成网的全球性组织,这些网络或疏或密,但皆能够证明城市功能区可以作为富有专业性国际资源的“有限参与型”国际关系行为体存在。功能区城市外交研究将丰富目前城市外交多元化研究的范畴,打破城市外交的线性思维。今后,新时代的中国城市外交工作需要将更多的城市功能区资源纳入视野、作为抓手,围绕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城市发展开拓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交理论 功能区城市外交 全球城市网络 国际关系行为体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开展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汗青 《职大学报》 201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对促进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进行"城市外交"个案分析,从"城市外交"的定义与定位、"...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对促进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进行"城市外交"个案分析,从"城市外交"的定义与定位、"城市外交"实践及其启示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外交需求要服务于地区发展目标,开拓城市外交新形式要立足于地域特色,还要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丰富的国际资源为城市获取最大的发展利益,最终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城市外交 理论与实践 北京海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