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柑橘黄龙病防控对策的再思考 被引量:42
1
作者 周常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柑橘黄龙病系柑橘产业的头号杀手,该文分析其流行态势和防控形势,概述其研发主要进展,并分析思考了当前防控对策、面临的困窘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防控形势 对策思考
下载PDF
柑橘木虱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杜丹超 鹿连明 +3 位作者 张利平 胡秀荣 黄振东 陈国庆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78-181,共4页
防治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措施。主要阐述了柑橘木虱的防治技术手段,包括田间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并且探讨了柑橘木虱防治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防治柑橘木虱及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柑橘木虱 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
下载PDF
柑桔黄龙病病原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孔维文 邓晓玲 +1 位作者 梁志慧 唐伟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PCR) ,合成了中国柑桔黄龙病病原的一段 DNA片段。将此片段插入到 p UC18的 Eco RI位点 ,并转化进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的 DH5α菌株中。通过 PCR鉴定 ,限制性内切酶 (Eco RI)酶切分析及核苷酸序... 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PCR) ,合成了中国柑桔黄龙病病原的一段 DNA片段。将此片段插入到 p UC18的 Eco RI位点 ,并转化进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的 DH5α菌株中。通过 PCR鉴定 ,限制性内切酶 (Eco RI)酶切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均表明克隆成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克隆片段与已知相应序列间同源性达 98.6 %。该研究为制备柑桔黄龙病病原 DNA分子探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克隆 序列分析 PCR技术 病原
下载PDF
柑桔黄龙病诊断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田亚南 柯穗 柯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27-35,共9页
研究柑桔黄龙病的困难,在于它的病原无法人工培养。因此,长期以来对黄龙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黄梢和叶片斑驳症状。在柑桔园管理不良,缺乏营养或其它病虫混合为害时,便难依据症状作出正确的诊断。这是造成对黄龙病认识上种种混... 研究柑桔黄龙病的困难,在于它的病原无法人工培养。因此,长期以来对黄龙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黄梢和叶片斑驳症状。在柑桔园管理不良,缺乏营养或其它病虫混合为害时,便难依据症状作出正确的诊断。这是造成对黄龙病认识上种种混淆的主要原因。70年代应用电镜观察到黄龙病病原(BLO)之后,电镜便成为诊断黄龙病的重要手段。但因病原在病树体内的浓度较低,分布又不均匀,致电镜的检出率偏低。80年代,应用兔丝子将黄龙病BLO转到长春花上增殖、提纯,作为抗原,制备了多抗和单抗的血清,由于多抗血清的效价很低和单抗血清的专化性太狭,均难用于诊断。最近,在病原DNA序列测定的基础上,合成了引物P1及P2,并在引物P1及P2之间合成另一段DNA片段P3作为探针。使PCR(多聚酶链式反应)及Southern杂交技术可能用于黄龙病的诊断。研究结果证明PCR技术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大优点,能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而Q-PCR(竞争性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则能测定病原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电镜 抗血清 多聚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病原分化及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柏自琴 周常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由韧皮部难培养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的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主要综述了柑橘黄龙病菌的特性及种内分化新进展,病害的潜育期、时空动态及病害循环等田间发生特点,并从寄主植物、传播介体、生存条件等角度... 由韧皮部难培养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的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主要综述了柑橘黄龙病菌的特性及种内分化新进展,病害的潜育期、时空动态及病害循环等田间发生特点,并从寄主植物、传播介体、生存条件等角度对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病原 发病特点 流行因素
下载PDF
常规和巢式PCR对柑橘黄龙病菌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被引量:27
6
作者 鹿连明 胡秀荣 +2 位作者 张利平 黄振东 陈国庆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280-1287,共8页
根据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菌16SrDNA、16S/23S核糖体基因间隔区(ribosomal intergenic region,RIR)、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β-operon)和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 根据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病菌16SrDNA、16S/23S核糖体基因间隔区(ribosomal intergenic region,RIR)、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β-operon)和外膜蛋白(out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引物,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方法对各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不同。对于上述任何基因,巢式PCR的灵敏度均比常规PCR至少高103倍;对于同一种基因,扩增短片段的引物比扩增长片段的引物灵敏度高或相当;在扩增产物大小相同时,用以扩增核糖体蛋白β操纵子基因的引物较其他三种稍高。对不同症状柑橘样品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因此,对于柑橘黄龙病的检测,可优先考虑使用巢式PCR方法,若使用常规PCR,则宜选用具有高灵敏度的扩增小片段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常规PCR 巢式PCR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国际柑橘黄龙病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娟 王宁 +1 位作者 张以民 李云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了解国际柑橘黄龙病的研究总体水平以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方便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对1995—2013年间发表的柑橘黄龙病研究文献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科研机构、期刊... 【目的】了解国际柑橘黄龙病的研究总体水平以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方便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对1995—2013年间发表的柑橘黄龙病研究文献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科研机构、期刊、作者及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检索范围内发表的柑橘黄龙病研究文献共448篇,综合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等指标,美国、法国和巴西为世界该研究领域的三大强国。美国和法国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科研机构和作者上占据明显的优势。植物病理学专业期刊是该领域研究的高关注度期刊。【结论】通过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与世界同期发展水平相比,中国在柑橘黄龙病研究中虽然起步较早,但近20年来,除发文量占据世界第3位,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次数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高水平的论文,缺乏具有国际高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和领军人才,显示出我国在柑橘黄龙病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下载PDF
不同柑橘品种对黄龙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登全 崔朝宇 +1 位作者 蒋军喜 龙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为了能筛选到对柑橘黄龙病具有高感和高抗的不同柑橘品种,为后续的柑橘与黄龙病菌亲和性互作和非亲和性互作研究作准备,选择了椪柑、琯溪蜜柚和晚熟温州蜜柑3个柑橘品种,用筛选到的柑橘黄龙病毒源树作接穗对其进行芽接,定期观察嫁接植... 为了能筛选到对柑橘黄龙病具有高感和高抗的不同柑橘品种,为后续的柑橘与黄龙病菌亲和性互作和非亲和性互作研究作准备,选择了椪柑、琯溪蜜柚和晚熟温州蜜柑3个柑橘品种,用筛选到的柑橘黄龙病毒源树作接穗对其进行芽接,定期观察嫁接植株的症状表现,并用PCR方法检测植株体内是否含有黄龙病菌,结果发现,椪柑在嫁接3个月后叶片呈现斑驳黄化症状,在病叶中可检测到黄龙病菌,8个月后树叶全部脱落直至死亡;琯溪蜜柚在嫁接4个月后仅在嫩叶上呈现轻微褪绿症状,其体内也可检测到黄龙病菌,8个月后植株仍能抽梢生长;晚熟温州蜜柑在嫁接8个月后,植株仍表现正常状态,同时体内也未检测到黄龙病菌。结果表明,椪柑对柑橘黄龙病表现高度感染,晚熟温州蜜柑表现高抗,而琯溪蜜柚则有一定程度的耐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品种 抗病性鉴定 PCR检测
下载PDF
基于Mixup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黄龙病果实识别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陆健强 林佳翰 +4 位作者 黄仲强 王卫星 邱洪斌 杨瑞帆 陈平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1,共8页
【目的】解决传统柑橘黄龙病果实图像识别方法依赖人工设计特征、费时费力、网络模型参数量大、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方法】首先,采集柑橘黄龙病的果实图像,并对其进行翻转、旋转、仿射、高斯扰动等数据扩增;采用Mixup算法建立样本之... 【目的】解决传统柑橘黄龙病果实图像识别方法依赖人工设计特征、费时费力、网络模型参数量大、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方法】首先,采集柑橘黄龙病的果实图像,并对其进行翻转、旋转、仿射、高斯扰动等数据扩增;采用Mixup算法建立样本之间的线性关系,增强模型识别数据样本的鲁棒性;然后,迁移Xception网络在ImageNet数据集上的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基于Mixup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黄龙病果实识别模型-XResNeXt模型;最后,采用动量梯度下降优化方法,有效地减缓震荡影响,并且有效地加速模型向局部最优点收敛。【结果】采用数据扩增数据集训练的X-ResNeXt模型准确率可以达到91.38%;在进行迁移学习优化后,训练时间减少了432 s,准确率提升为91.97%;结合Mixup混类数据增强进一步训练,模型准确率提升为93.74%;最后,利用动量梯度下降方法进行模型收敛优化,最终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4.29%,比Inception-V3和Xception网络分别提高了3.98%和1.51%。【结论】在数据量较少情况下,降低模型复杂度并迁移已有先验知识,有助于模型性能提升;Mixup混类数据增强方法有利于提高模型识别柑橘黄龙病果实图像样本的适应性,提升柑橘黄龙病果实识别模型性能;X-ResNeXt模型在准确率与召回率指标上优于经典识别模型,可为柑橘黄龙病的高精度、快速无损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Mixup算法 梯度下降 卷积神经网络 Xception网络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入侵与疫情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余继华 汪恩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8期387-391,共5页
为了提示柑橘黄龙病入侵发病扩散规律,评估防控成效,有效控制疫情,2002—2007年在柑橘黄龙病初发生区采用设立自然条件、治虫防病和综合防控三处理类型,监测柑橘黄龙病发生扩散动态,结合面上疫情普查资料,创建柑橘黄龙病自然条件下、治... 为了提示柑橘黄龙病入侵发病扩散规律,评估防控成效,有效控制疫情,2002—2007年在柑橘黄龙病初发生区采用设立自然条件、治虫防病和综合防控三处理类型,监测柑橘黄龙病发生扩散动态,结合面上疫情普查资料,创建柑橘黄龙病自然条件下、治虫防病条件下以及综合防控条件下的疫情扩散模型,分别为:P1=12.9690N1-18.10(n=6,r=0.9945**)或P1=0.2293N12+11.135N1-14.89(n=6,r=0.9948**),P2=7.8857N2-10.2667(n=6,r=0.9675**)或P2=1.4107N22-1.9893N2+2.90(n=7,r=0.9996**)和P3=-0.1398xN32+1.1248N3-1.141(n=6,r=0.8396*),结果表明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从发病到毁园需要9a时间,单一治虫防病措施难以达到持续控制效果,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保障柑橘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黄龙病 发生流行 扩散模型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贤达 林雄杰 +2 位作者 胡菡青 王宗华 范国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8-924,共7页
建立柑橘黄龙病(HLB)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HLB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LAMP技术原理,针对柑橘黄龙病菌16S rDNA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在反应前的体系中加入1... 建立柑橘黄龙病(HLB)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HLB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LAMP技术原理,针对柑橘黄龙病菌16S rDNA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在反应前的体系中加入1∶10的钙黄绿素(calcein)和氯化锰(MnCl2)混合液作为荧光显色剂,建立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同时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样品检测进行了测试。该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反应体系中除了HLB具有特异性的扩增,产生黄绿色荧光扩增产物,其他供试菌株均无特异扩增。对柑橘黄龙病菌总DNA的检测限为1.51×10-3 ng/μL,而对含有目的基因的CG-pMD18-T质粒DNA的检测限为2.12×10-6 ng/μL,与定量PCR灵敏度相当,而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利用可视化LAMP技术和定量PCR对来自漳州、南平、福州等地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2种技术的检出率均为76.7%,符合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菌 钙黄绿素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可视化
下载PDF
利用虫生真菌生物防治柑橘木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晓兵 彭埃天 +3 位作者 程保平 陈霞 凌金锋 张炼辉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4期255-260,共6页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传播虫媒。目前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尚缺有效的药剂和抗病品种,加强对柑橘木虱的防治,对控制柑橘黄龙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治柑橘木虱多采用化学防治,杀虫剂的频繁使用造成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传播虫媒。目前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尚缺有效的药剂和抗病品种,加强对柑橘木虱的防治,对控制柑橘黄龙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治柑橘木虱多采用化学防治,杀虫剂的频繁使用造成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诸多问题,生物防治以其高效、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昆虫病原真菌能侵入昆虫寄主体内,导致昆虫发病死亡,具有良好的病害流行潜力及生产应用便利性,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柑橘木虱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总结了用于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虫生真菌种类,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球孢白僵菌、玫烟色棒束孢、淡紫紫孢菌、宛氏拟青霉、蜡蚧菌等虫生真菌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应用,并对虫生真菌防治柑橘木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虫生真菌 生物防治 柑橘黄龙病
下载PDF
不同引物对检测柑桔黄龙病菌灵敏度比较 被引量:18
13
作者 丁芳 王国平 +2 位作者 易干军 洪霓 钟云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对目前常用的5对引物(fOI1/rOI2c、fOI2/r23S1、fA2/rJ5、fP535/rP535、fP400/rP400)检测柑桔黄龙病菌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引物对的检测灵敏度不同,5对引物检测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fP400/rP400>fP535/rP535>fA2/r... 对目前常用的5对引物(fOI1/rOI2c、fOI2/r23S1、fA2/rJ5、fP535/rP535、fP400/rP400)检测柑桔黄龙病菌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引物对的检测灵敏度不同,5对引物检测灵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fP400/rP400>fP535/rP535>fA2/rJ5>fOI1/rOI2c>fOI2/r23S1;引物对fP400/rP400比广谱引物对fOI2/r23S1的灵敏度高近千倍。半巢式PCR及巢式PCR的检测灵敏度远高于常规PCR,可检测出接近极限浓度10-7ng/μL,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按照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引物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待测样品中的黄龙病菌浓度极低时,应选择高灵敏度的小片段特异性引物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常规PCR 半巢式PCR 巢式PCR 灵敏度
原文传递
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汪恩国 李达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4期278-282,共5页
为了研究柑橘黄龙病传播介体种群消长规律和疫情动态,破解柑橘黄龙病防控问题,以主栽的早熟‘宫川’品种为重点在古城和大田柑橘园设立2个柑橘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定人定树定枝定时方法对柑橘木虱进行系统监测;以乡镇为单位每年在10—1... 为了研究柑橘黄龙病传播介体种群消长规律和疫情动态,破解柑橘黄龙病防控问题,以主栽的早熟‘宫川’品种为重点在古城和大田柑橘园设立2个柑橘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定人定树定枝定时方法对柑橘木虱进行系统监测;以乡镇为单位每年在10—11月的果实显症期对全市柑橘园柑橘黄龙病进行全境式普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其气温关系模型:D=0.018T+17.365(n=36,r=0.3563*)。针对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的特征特性,摸索集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和"三防五关"防控技术。经过3年的全面应用,将柑橘黄龙病发病面积持续控制在5%以内,2008—2010年将加权平均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084%、0.077%、0.051%,基本达到了持续控制效果,保障了临海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黄龙病 柑橘木虱 疫情监测 防控技术
下载PDF
柑桔黄龙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利华 姚锦爱 +2 位作者 王茂珠 陈玉妹 种藏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柑桔黄龙病是由一种叫做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的病原引起的,已经确定的病原有亚洲、非洲和美洲3个种。病害通过种苗、嫁接和木虱介体等途径传播。病害可根据田间症状诊断,也可以通过血清学、电镜技术和PCR等分子生物学... 柑桔黄龙病是由一种叫做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的病原引起的,已经确定的病原有亚洲、非洲和美洲3个种。病害通过种苗、嫁接和木虱介体等途径传播。病害可根据田间症状诊断,也可以通过血清学、电镜技术和PCR等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鉴定。目前,柑桔黄龙病主要依靠综合防治的方法。开展病原的人工培养、抗病育种、致病机理和病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揭示病原特性和病害防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韧皮部杆菌 病原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邓小玲 郑建宝 +3 位作者 梅慧兰 李震 邓晓玲 洪添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105,共7页
【目的】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无法根治且易扩散的病害,建立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的方法,以及时发现并去除病株,防止感染其他果树。【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进行降维去噪、像元纯净... 【目的】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无法根治且易扩散的病害,建立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的方法,以及时发现并去除病株,防止感染其他果树。【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进行降维去噪、像元纯净指数获取纯净像元并建立训练集,通过Fisher判别法对柑橘黄龙病病情进行鉴别并分类。【结果】通过对训练集设置适当的门限值,柑橘黄龙病病情识别正确率达90%以上。【结论】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高光谱图像 MNF变换 Fisher判别法 PPI
下载PDF
南方5省区柑橘黄龙病病原16S r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单振菊 冯震 +1 位作者 周根 邓晓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9,共5页
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福建、云南5省区的8个柑橘黄龙病样品,利用黄龙病病原的特异引物对其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将其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并与pMD18-T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sherichia coli)DH5α,筛选含有黄龙病病原... 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福建、云南5省区的8个柑橘黄龙病样品,利用黄龙病病原的特异引物对其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将其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并与pMD18-T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sherichia coli)DH5α,筛选含有黄龙病病原16SrDNA片段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克隆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我国南方5省区的柑橘黄龙病病原16SrDNA的序列与亚洲种(L22532)的同源性为96.9%~98.6%,与非洲种(L22533)的同源性为94.5%~97.1%,与美洲种(AY742824)的同源性为92.5%-94.2%.表明我国南方5省区柑橘黄龙病均属于亚洲种,但在亚洲种内部不同地区的黄龙病病原也发生了微小的变异,其中福建厦门和云南个旧的2个菌株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16S RDNA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波 郑雪芳 +3 位作者 孙大光 阮传清 范国成 段永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325-7342,共18页
采用PCC(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系统聚类和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植株不同部位叶片、枝条及其根部内生细菌的相互关系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供试柑橘中分离得到26株内生细菌(叶... 采用PCC(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系统聚类和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植株不同部位叶片、枝条及其根部内生细菌的相互关系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供试柑橘中分离得到26株内生细菌(叶片10株,枝条14株,根部2株)隶属于10个属19个种。Nested-PCR结果显示,柑橘植株不同空间叶片中,黄龙病病原的阳性检出率为58.3%。用LSD法比较显示,柑橘内生细菌在不同器官的分布量大小依次为根>叶>枝条。上、中、下不同部位叶片和枝条内生细菌分布量差异不显著,而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叶片和枝条内生细菌分布量差异显著(P<5%)。柑橘内生细菌之间的PCC分析表明,Bacillus pumilus和Bacillus sp.与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呈显著负相关,Bacillus sp.和Bacillus pumilus与Bacillussubtilis呈显著正相关。Bacillus brevis和Escherichia hermannii与Bacillus vesiculariss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柑橘不同器官内生细菌的PCC分析表明,同种器官的内生细菌之间呈正相关,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之间呈负相关。以内生细菌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指标分析不同器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与枝条呈正相关,PCC为0.55,叶片与根部、枝条与根部均呈负相关,PCC分别为-0.19和-0.13。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表明,柑橘内生细菌可分为两大类,第Ⅰ大类为革兰氏阳性菌,第Ⅱ大类为革兰氏阴性菌。第Ⅰ大类又可以分为芽孢杆菌属和短小杆菌属两个亚类,第Ⅱ大类也可以分两个亚类。对柑橘黄龙病病原与叶片内生细菌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特征为内生细菌存在所有部位的叶片;第Ⅱ类特征为内生细菌与黄龙病病原菌存在负相关性;第Ⅲ类特征为内生细菌只存在特定部位叶片。当马氏距离为27.23时,可将柑橘黄龙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聚为3类,第Ⅰ类特点是在不同部位叶片均有分布,为完全分布类型,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内生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伟锋 洪添胜 +1 位作者 吴伟斌 Mwape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60-64,F0002,共6页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在北美、南美、西亚、东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世界柑橘产业。柑橘黄龙病的传统检测方法有病害田间诊断、指示作物鉴定、病原显微镜观察、血清学、DN...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在北美、南美、西亚、东亚和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世界柑橘产业。柑橘黄龙病的传统检测方法有病害田间诊断、指示作物鉴定、病原显微镜观察、血清学、DNA-DNA杂交和PCR检测等方法。近年来,美国一些科学家把高光谱图像技术应用在柑橘黄龙病检测领域,提高了检测速度,降低了检测成本。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柑橘黄龙病检测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领域传统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的主要特点,着重介绍了高光谱图像技术在黄龙病检测方面的最新应用技术、设备和实例。提出了柑橘黄龙病诊断领域,在实现无损检测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检测实时性和诊断速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检测方法 病原 高光谱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可见与近红外光谱联用的柑桔黄龙病快速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燕德 肖怀春 +5 位作者 孙旭东 韩如冰 叶灵玉 黄亮 肖禹松 廖小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8-534,共7页
黄龙病是柑桔果树的毁灭性病害,对柑桔产业危害巨大。基于模型平均理论,探讨联用可见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高柑桔黄龙病快速无损检测精度的可行性。采集记录柑桔叶片的可见与近红外光谱,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黄龙病叶片为轻度、中度和... 黄龙病是柑桔果树的毁灭性病害,对柑桔产业危害巨大。基于模型平均理论,探讨联用可见与近红外光谱技术,提高柑桔黄龙病快速无损检测精度的可行性。采集记录柑桔叶片的可见与近红外光谱,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黄龙病叶片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缺素和正常样品也经PCR鉴定,共五类叶片。基于光谱直接拼接、光谱归一化拼接和模型平均三种不同策略,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分别建立了柑桔黄龙病可见与近红外光谱联用无损检测模型。经比较发现,光谱联用模型的检测精度均高于可见或近红外单一检测模型,且经导数处理后的光谱直接拼接PLS-DA模型检测精度最高,模型预测相关系数为0.97,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67,模型总误判率为3%,其原因是导数消除了光谱的基线漂移。光谱归一化拼接的PLS-DA模型检测精度次之,模型总误判率为7%。可见与近红外模型平均的检测精度最低,模型总误判率为7.2%。实验结果表明,联用可见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光谱拼接方法,提高了柑桔黄龙病无损检测模型的检测精度,研究可为其他领域的光谱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光谱联用 归一化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