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务员信任公民的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浦劬 李锋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6,共9页
公务员对于公民的信任,是建构良好的政府与公民关系、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影响公务员对公民信任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个人因素、职位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我国六地市公务员问卷调查数据的多分类... 公务员对于公民的信任,是建构良好的政府与公民关系、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影响公务员对公民信任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个人因素、职位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我国六地市公务员问卷调查数据的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公务员的工作层级越高,其不信任公民的可能性越低;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越高、社会信任程度越高,越可能信任公民。调查分析还显示,与西方传统观点相反,越是认同"将按规章制度完成任务视为最重要的工作评价原则"的公务员,越愿意信任公民。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务员对公民的信任并不完全来自于其与公民的互动,而更多地来自于公务员自身属性、公务员所处的职位属性和公务员的工作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公民 信任 个人因素 职务因素 社会因素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中的政府立场与公民立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民安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6期75-79,共5页
在当代中国,如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处理好政府立场与公民立场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政府立场与公民立场间的关系以冲突性为主要表征;在当代,尤其是在中国,政府立场和公民立场以善性互动为主要表征。然而,这并非表明在当代中... 在当代中国,如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处理好政府立场与公民立场之间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政府立场与公民立场间的关系以冲突性为主要表征;在当代,尤其是在中国,政府立场和公民立场以善性互动为主要表征。然而,这并非表明在当代中国二者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抵牾。实质上,要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就是要在政府与公民立场的互动关系上不断努力。只有充分考量了政府立场和公民立场的生态文明才契合美丽中国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也才能沿着政府与公民立场预期的轨道上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立场 公民立场
下载PDF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与贡献 被引量:5
3
作者 舒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1,共7页
中国朝鲜族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研究中国朝鲜族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朝鲜族已成为我们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自我... 中国朝鲜族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研究中国朝鲜族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朝鲜族已成为我们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自我意识、认同意识和国家意识逐步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朝鲜族为开发中国东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韩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朝鲜族 人口积累 公民地位 认同意识 历史贡献
下载PDF
刍议农民工市民化在我国多维现代化中的独特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思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9-63,共5页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多维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有助于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农民工政...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多维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有助于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政治平等意识和组织化程度;它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为无论是文化现代化还是社会现代化,都是靠人来推动的,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有助于农民工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现代化,而且有助于农民工社会生活方式及我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多维现代化 独特地位
下载PDF
互联网对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华帼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2009年第6期78-79,共2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咆述了互联网给政府治理和公民参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政府该如何掌握主动、应对挑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政府信息公开 公民参政 政府门户网站 网络自治主张 政府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