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下公众的政府满意度: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1
作者 贾奇凡 尹泽轩 周洁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82,220,共21页
公众的政府满意度是公众基于主观感知对政府所持的心理认可状态。它作为"公民-政府"反馈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公共管理学区别于传统公共管理学的独特部分。论文基于"政府行为-公民体验"双轮模型中公共服务体... 公众的政府满意度是公众基于主观感知对政府所持的心理认可状态。它作为"公民-政府"反馈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公共管理学区别于传统公共管理学的独特部分。论文基于"政府行为-公民体验"双轮模型中公共服务体验的影响因素框架,在简要回顾政府满意度的定义和测量的基础上,从政府、公民、政府-公民互动三个层面,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未来研究应该正确选择测量方法,引入内隐的测量范式,并重点关注政府可着力改善的影响因素,将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的方法应用于提升政府满意度的公共管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的政府满意度 公民满意度 行为公共管理学 双轮模型 态度改变
下载PDF
政府客观绩效、透明度与公民满意度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文彬 何达基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111,206-207,共19页
对广东省治安、环保和就业的客观绩效数据和公民满意度数据的研究发现,公民满意度与客观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过,该关系不但因政策领域而异,也会受到公民对政府透明度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因素(如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总体来说,政府透... 对广东省治安、环保和就业的客观绩效数据和公民满意度数据的研究发现,公民满意度与客观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过,该关系不但因政策领域而异,也会受到公民对政府透明度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因素(如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总体来说,政府透明度对客观绩效与公民满意度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然而,当政府透明度高但信息不为公众所信任时,透明度则会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客观绩效 透明度 公民满意度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意度测评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华兵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9,共5页
顾客满意度测评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引入到我国之后,总体上经历了借鉴、国内模型构建、实际应用几个阶段。我国学者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还... 顾客满意度测评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引入到我国之后,总体上经历了借鉴、国内模型构建、实际应用几个阶段。我国学者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还处于探索期,没有确定一个公认的科学模型,特别是结构变量及其作用方向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二是相关调查问卷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因此,本文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特定的政策内容为载体,试图从模型构建和调查问卷的角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宏观的技术建构和设计,以期为我国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提供一个测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均等化 顾客满意度 公民满意度
原文传递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以公民满意度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28
4
作者 芮国强 宋典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9,共8页
政府信任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通过构建电子政务提升政府信任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在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政府信任等变量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公民满意度是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部分... 政府信任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通过构建电子政务提升政府信任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在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政府信任等变量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公民满意度是电子政务与政府信任的部分中介变量,揭示了电子政务对公民心理和行为倾向的作用机制。该结论表明:政府应当以公民为中心、通过有效设计"公民参与"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来提高政府的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务服务的公民满意度,提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府信任 公民满意度
下载PDF
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相关性问题的再审视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佃利 刘保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前,公民满意度调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这种广泛应用是建立在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显著相关这一理论预设基础上的,但综合国外该问题被提及以来30年间有代表性的研究,并没有客观数据证明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 目前,公民满意度调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这种广泛应用是建立在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显著相关这一理论预设基础上的,但综合国外该问题被提及以来30年间有代表性的研究,并没有客观数据证明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存在显著相关。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再研究,我们发现,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显著相关理论预设中,蕴含着它们之间具有方向一致和数量一致的判断。但是,公民满意度在反映公共服务绩效时存在诸多先天缺陷,公民满意度测评具有政治利益诉求性、政绩宣传性、政府价值表达性等工具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满意度 公共服务绩效 相关性 再审视
下载PDF
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质量与公民满意度:公民参与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明承瀚 徐晓林 陈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7,共7页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公民参与的调节作用模型,并基于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中心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及服务质量对公民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公民参与则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为保证公共服...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公民参与的调节作用模型,并基于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中心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及服务质量对公民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公民参与则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为保证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提升,应深化改革,完善公民评估与反馈机制,稳步提升各维度服务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鼓励公民参与,保证其"参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中心 服务质量 公民参与 公民满意度
原文传递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红灿 张冬梅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4,共4页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具有执行强大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文章着重对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基础上,结合粗糙集权重确定方法最终构建了政...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具有执行强大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文章着重对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基础上,结合粗糙集权重确定方法最终构建了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数体系,最后分析和检验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公众满意度 权重 指标体系 粗糙集
原文传递
客观绩效、信任度与公众满意度——基于调查-实验法的探索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文彬 沈涵 李雅婷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43,M0003,M0004,共19页
政府客观绩效信息对公众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及机理尚待深入研究。调查-实验法可以有效揭示公众关于空气质量的满意度与空气质量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客观绩效信息与公众主... 政府客观绩效信息对公众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及机理尚待深入研究。调查-实验法可以有效揭示公众关于空气质量的满意度与空气质量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客观绩效信息与公众主观满意度在方向上呈现一致。同时,公众对空气质量数据的信任度正向强化空气质量信息对满意度的影响,公众对空气质量数据的专业性或权威性的信任度越高,空气质量数据对满意度的影响力就越大。因此,为提升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政府除了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外,还应增强公众对空气质量数据的信任度;而引入专业机构监测和发布空气质量数据则是提升信任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绩效 信任度 公众满意度 调查-实验法
下载PDF
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陆敬筠 仲伟俊 梅姝娥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8,共8页
电子公共服务足信息社会中政府向公众传递公共服务的核心模式。公众是电子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应该成为电子公共服务的评价主体。公众满意度已成为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在对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内涵进行分析的基... 电子公共服务足信息社会中政府向公众传递公共服务的核心模式。公众是电子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应该成为电子公共服务的评价主体。公众满意度已成为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在对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提出了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政府网站、政府服务等方面人手,给出了慨念模型中各个潜在变量的观测变埴,设计了相应的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利用实证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得到了电子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路径图,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公共服务 公众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公众满意度与政绩有关系吗?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文彬 赖琳慧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159,共7页
政绩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核心追求,但政绩一定能提升公众满意度吗?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政绩不能单独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政务公开、政府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政务公开对公众满意度与政绩的关系产生了调节作用。不过,政务公开... 政绩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核心追求,但政绩一定能提升公众满意度吗?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政绩不能单独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政务公开、政府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满意度;政务公开对公众满意度与政绩的关系产生了调节作用。不过,政务公开的调节作用又取决于公众对政府绩效信息的信任程度。这意味着为提高公众满意度,建设透明政府和诚信政府是第一要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满意度 政绩 政务公开 政府信任
下载PDF
公共服务绩效、公众期望失验与公民满意度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学德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64,共15页
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随机分配给被试有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积极或消极信息线索,考察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绩效影响公民满意度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考察公众期望失验在公共服务绩效与公民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与消极绩效相... 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随机分配给被试有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积极或消极信息线索,考察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绩效影响公民满意度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考察公众期望失验在公共服务绩效与公民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与消极绩效相比,积极的绩效更能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绩效信息来源在绩效性质影响公民满意度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对于来自第三方的绩效评价结果,与消极绩效相比,积极绩效引发的公民满意度更高;公众期望失验在绩效性质对公民满意度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论揭示了绩效性质影响公民满意度的边界条件和内在机制,为反思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方式、科学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绩效 公民满意度 期望失验模型 实验法
原文传递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公民满意度研究——基于广东、河南、甘肃三县问卷调查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秀玲 张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质量与效率。县级政府是我国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最主要的供给者,对其公共服务能力、质量、效率等满意度评价的重要主体是公民。笔者于2叭4年8月通过问卷调查...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质量与效率。县级政府是我国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最主要的供给者,对其公共服务能力、质量、效率等满意度评价的重要主体是公民。笔者于2叭4年8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的方式对广东省增城市、河南省汝州市和甘肃省永登县三个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公民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三地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仍存在公共服务供需不匹配、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不高、公共服务公民满意度不高等困境。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三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公民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三地虽属个案,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不同区域县级政府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具有较大相似性,研究对促进我国县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进而推动政府整体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具有可供参考的理论与现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政府 公共服务 公民满意度 增城市 汝州市 永登县
下载PDF
国家电子政务绩效与公民满意度:欧洲国家的多层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亮(文/审校) 郑跃平 黎宇(译) 《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 2019年第3期119-141,共23页
公民是否对排名靠前的电子政务更感满意?在本文中,我们实证检验了供给侧的电子政务客观绩效与需求侧的公民感知之间的关系。对32个欧洲国家28000多个受访者进行的多层模型分析显示,排名靠前的电子政务受到公民的热烈欢迎,这表明在一定... 公民是否对排名靠前的电子政务更感满意?在本文中,我们实证检验了供给侧的电子政务客观绩效与需求侧的公民感知之间的关系。对32个欧洲国家28000多个受访者进行的多层模型分析显示,排名靠前的电子政务受到公民的热烈欢迎,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电子政务的供需双方是一致的。具体而言,在电子服务与电子参与方面,电子政务绩效-满意度相关性比在电子信息方面的更为显著。结果还显示,公民对电子政务的感知收益主要来自使用线上服务。虽然电子政务排名是对公民满意度的合理预测,但在用于电子政务政策时仍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满意度 跨国分析 电子政务 欧洲 多层模型 公共服务绩效 供需缺口
原文传递
基于公民满意度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秀香 李旭 +1 位作者 鲁永学 肖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1-47,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熵权法、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含义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公民满意度为出发点,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其实施步骤和数据统计进行了阐...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熵权法、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含义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公民满意度为出发点,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其实施步骤和数据统计进行了阐述。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自身的诊断,同时,为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建设,保障公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公民满意度 绩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公民满意度的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以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为选题对象,采用公民满意度的主观测量方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实证所需模型,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2个共识性理论结论,探索性地提出了1个论点。2个共识性理论结论是:第一,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 以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为选题对象,采用公民满意度的主观测量方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实证所需模型,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2个共识性理论结论,探索性地提出了1个论点。2个共识性理论结论是:第一,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第二,以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前推进社会建设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基础抓手。1个探索性论点是:结合对成都市社会建设状况的实际调查研究,认为成都市社会建设绩效满意度的高水平与其持续8年的统筹城乡工作密不可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乡社会体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满意度 社会建设 绩效评估 经济建设 社会体制改革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辉 孙燕 范丽 《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3期67-71,共5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惠民利民的一项安居工程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尽管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诸多人力物力以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这一领域仍然出现了一些不满意的声音。因此,特从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角度出发,尝试...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惠民利民的一项安居工程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尽管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诸多人力物力以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这一领域仍然出现了一些不满意的声音。因此,特从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角度出发,尝试运用解析结构模型的方法建立保障性住房满意度影响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并在青岛市保障性住房满意度的实例调查中加以应用,验证分析了影响保障性住房公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便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公众满意度 均值分析
下载PDF
基于市民满意度的城市更新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西安幸福林带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武林 范明月 史辉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伴随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更新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立足于中国城市更新实践,旨在优化城市更新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构建市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制定了包含空气质量、热岛效应、植被绿化、... 伴随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更新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立足于中国城市更新实践,旨在优化城市更新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构建市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制定了包含空气质量、热岛效应、植被绿化、资源节约、城市交通、城市空间在内的6个评价指标,并选取西安市幸福林带城市更新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使用调查结果对评价模型进行拟合修正,综合评价了市民对西安幸福林带城市更新项目生态效益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市民的生态期望与整体期望达成率分别为94.3%和97.4%,市民预期得到较好满足;市民期望对生态效益市民感知具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81;生态效益市民感知对市民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903;市民满意度对市民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955.本研究验证了市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在城市更新生态效益评价中的量化作用,并证明了城市更新应着重提升生态服务质量以改善居民生态环境体验,应推动建立城市更新的生态、经济、社会、人文效益协同的发展机制以及政府、居民、开发商多元主体协同的建设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生态效益 市民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西安幸福林带
下载PDF
客观绩效、线上服务供给与民众满意度:一项调查实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飚 张彤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10,159,共17页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正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型,提高服务绩效成为提升民众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的客观绩效是否带来高的民众...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正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型,提高服务绩效成为提升民众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的客观绩效是否带来高的民众满意度?已有研究形成了两种竞争性观点。结合当代中国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本研究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语境,运用调查实验法探究客观绩效对民众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服务供给方式由线下转变为线上对绩效与满意度关系的型塑。研究发现,高客观绩效会带来高的民众满意度;而当政府服务供给由线下转为线上时,相同的高客观绩效并不会带来更高的民众满意度。这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供给的客观绩效来提升民众满意度,但服务供给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并不能自然带来满意度提升。政府需要进一步关注线上服务供给设计以真正降低使用者成本,以及线上服务供给可能加剧的满意度分布不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满意度 客观绩效 线上服务供给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基于政府成本约束的公民满意实现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爱英 张慧琴 韩润娥 《地方治理研究》 2019年第3期30-39,M0003,共11页
公民满意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内生性要求,而公民满意具有政府成本约束性,政府成本适度是公民满意的支出保障。基于我国政府高成本运行与公民满意度不高的现实,必须构建服务型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城镇化进程,建设智慧城市。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政府成本 财政支出 城镇化 公民满意 公共产品 社会公平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市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黄河流域7省(自治区)12个市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照亮 杨文府 +2 位作者 王斌 周小喜 段存儒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8,共10页
黑臭水体整治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黄河流域7省(自治区)12个市2068份样本为例,探究市民的黑臭水体整治效果满意度,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从“过程”、“结果”和“其他变量”三个维度定量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黑臭水体整治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黄河流域7省(自治区)12个市2068份样本为例,探究市民的黑臭水体整治效果满意度,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从“过程”、“结果”和“其他变量”三个维度定量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市民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表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比为47.85%,其中对水体环境质量改善的满意度较高,而对市民参与途径和信息公开的满意度偏低,该结果与客观指标反映的治理效果一致。2)“过程”维度变量中,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水体污染物清理、生活污水管网整修、生活垃圾设施完善、岸带修复、河道整修、监督与举报机制的建立、水体整治信息公开程度、宣传教育及公众参与程度均对黑臭水体整治效果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结果”维度变量中,水体颜色异常程度、水体异味程度、河面上漂浮物的存在程度及水质洁净程度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4)其他变量中,市民居住地离水体的距离和个人年总收入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市民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了解程度及个人健康状况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文中研究能够为多角度协同增进黑臭水体整治效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黑臭水体整治 市民满意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