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循环纤维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亚东 牛建昭 +2 位作者 王继峰 李健 李彧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人循环纤维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其细胞生物学特征。方法取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对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流式细胞仪分析和电镜观...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人循环纤维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其细胞生物学特征。方法取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对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流式细胞仪分析和电镜观察,并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研究其胶原合成能力。结果细胞培养9d后CD34、CD45、Ⅰ型胶原分子阳性,其中Ⅰ型胶原分子阳性细胞含量为83.5%;电镜下观察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特征;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为11.17mg/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8.07mg/L(P<0.01),表明培养细胞具有胶原合成能力。结论成人外周血中存在成纤维细胞的前体细胞,经体外分离、培养可分化为循环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电镜 成人外周血
下载PDF
小鼠间质性肺病循环纤维细胞的水平与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有关 被引量:4
2
作者 符亚璐 戎梦瑶 +5 位作者 朱平 陈丽娜 樊春梅 王彦宏 李嘉 符向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4-818,共5页
目的 研究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和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联合博来霉素诱导的间质性肺病(CIA-ILD)小鼠模型肺部病变的发展、病理特点及其与循环纤维细胞(CF)消长的相关性。方法 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 目的 研究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和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联合博来霉素诱导的间质性肺病(CIA-ILD)小鼠模型肺部病变的发展、病理特点及其与循环纤维细胞(CF)消长的相关性。方法 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S)组、 BLM诱导(B)组和CIA联合BLM诱导(CB)组。分别于BLM处理后第2、7、14、21、28天, HE染色观察肺组织急性炎症, 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F(CD45+Col1+细胞)并与病变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均呈现为肺泡炎至纤维化的动态改变, B组在BLM刺激后第7-14天炎性病变最明显, 第21、28天病变趋于好转; CB组第14天开始出现肺泡结构明显破坏伴有胶原沉积, 病变逐渐加重至第28天达最高峰; 与B组相比, CB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第14天后明显增加(P〈0.05); 2组外周血CF均在给药后出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 且CB组在第14、21、28天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B组的CF数量(P〈0.05);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CB组亦在第14天至第28天有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 外周血CF数量与肺部炎症、 纤维化评分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r=0.847、 0.826、 0.735, P〈0.01)。结论 CIA-ILD小鼠模型更为接近RA-ILD病理过程, 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了肺部炎症和纤维化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博来霉素 胶原诱导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中迁移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孙肇晟 张栋 +2 位作者 刘菲菲 李善刚 李军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循环纤维细胞,证明该细胞参与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取直系同窝GFP阳性的兔血并分离出单核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循环纤维细胞,并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另一只...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循环纤维细胞,证明该细胞参与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取直系同窝GFP阳性的兔血并分离出单核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循环纤维细胞,并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另一只直系同窝GFP阴性兔中,然后在直系同窝转基因GFP阴性兔耳上制作增生性瘢痕模型。实验组分别在3、7、10、14、21、28 d时间点取兔耳创面组织和增生性瘢痕标本组织;对照组取每个时间点阴性兔耳伤口旁的正常兔耳皮肤组织。将瘢痕标本制作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内GFP绿色荧光,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双重染色(CD34、CD45)。结果实验组中,GFP荧光阴性兔耳3、7、10、14、21、28 d获取的创面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可检测到来自GFP荧光阳性兔耳的循环纤维细胞;对照组中兔耳的正常皮肤检测显示,该细胞呈阴性。结论来自外周血的循环纤维细胞迁移至伤口,即逐渐从伤口肉芽组织迁移至伤口表面并参与形成增生性瘢痕这一过程,可作为研究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循环纤维细胞 GFP荧光 外周血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Role of Circulating Fibrocytes in Cardiac Fibrosis 被引量:4
4
作者 Rong-Jie Lin Zi-Zhuo Su +5 位作者 Shu-Min Liang Yu-Yang Chen Xiao-Rong Shu Ru-Qiong Nie Jing-Feng Wang Shuang-Lun Xi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26-331,共6页
Objective: It is revealed that circulating fibrocytes are elevated in patients/animals with cardiac fibrosis, and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circulating fibrocytes and their role in cardiac fibros... Objective: It is revealed that circulating fibrocytes are elevated in patients/animals with cardiac fibrosis, and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circulating fibrocytes and their role in cardiac fibrosis.Data Sources: This review 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4 to present obtained from PubMed.The search terms were &quot;circulating fibrocytes&quot; and &quot;cardiac fibrosis&quot;.Study Selection: Articles and critical reviews, which are related to circulating fibrocytes and cardiac fibrosis, were selected.Results: Circulating fibrocyt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represent a subset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exhibiting mixed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hematopoietic and mesenchymal cells (CD34+/CD45+/collagen I+).They can produce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many cytokines.It is shown that circulating fibrocytes participate in many fibrotic diseases, including cardiac fibrosis.Evidence accumulated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aging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eart fail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have more circulating fibr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or heart tissue, and this elevation of circulating fibrocyte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fibrosis in the hearts.Conclusions: Circulating fibrocytes are effector cells in cardiac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g Atrial Fibrillation circulating fibrocy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IBROSIS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原文传递
循环纤维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亚东 牛建昭 +3 位作者 王继峰 李彧 李健 李银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比较人循环纤维细胞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合成胶原的能力。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循环纤维细胞,用酶水解法和天狼星红染色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和细胞层中的胶原含量,比较其在不同分化阶段与培养的人胚肺成... 目的比较人循环纤维细胞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合成胶原的能力。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循环纤维细胞,用酶水解法和天狼星红染色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和细胞层中的胶原含量,比较其在不同分化阶段与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分泌胶原的类型。结果循环纤维细胞在体外分化过程中,形态学特征不断变化,从圆形幼小、多聚集成“细胞岛”的纤维细胞向梭形、透明、边缘多纤毛状突起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不断合成胶原,尤其在培养的细胞层中伴有大量胶原沉积,所分泌的胶原以Ⅰ型和Ⅲ型胶原为主。结论循环纤维细胞能够在体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具有相似的胶原合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原 天狼星红 体外培养
下载PDF
TGF-β3在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汪倩君 徐龙 +4 位作者 熊珊珊 肖凤君 杨陟华 潘秀颉 朱茂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观察经60Coγ射线全胸照射后小鼠肺脏的改变,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在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18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TGF-β3组。照射组和TGF-β3组经60Coγ射线单次全胸照射,照射后每周... 目的观察经60Coγ射线全胸照射后小鼠肺脏的改变,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在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18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TGF-β3组。照射组和TGF-β3组经60Coγ射线单次全胸照射,照射后每周分别腹腔注射0.5 ml 0.9%生理盐水和TGF-β3(1μg/kg)一次。于照射后3、7、14 d和1、3、6个月活杀,肺脏经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病理,检测小鼠肺内循环纤维细胞(CF)的数量。结果建立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照射后6个月时,TGF-β3组肺脏见点状实变,部分成纤维细胞增生,少量胶原纤维沉积。照射后14 d到6个月,照射组肺脏CF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照射后1个月时,TGF-β3组肺脏CF数量比照射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TGF-β3使CF在肺内的聚集明显减少,其可能在延缓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纤维化 循环纤维细胞 TGF-Β3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春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CD34、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CXCR4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61例早产儿生后1、3、5、7、28 d外周血中CD34、COLⅠ、CXCR4... 目的:探讨CD34、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CXCR4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61例早产儿生后1、3、5、7、28 d外周血中CD34、COLⅠ、CXCR4的表达,并比较CD34、COLⅠ、CXCR4在BPD组及非BPD组间表达的差异。结果:BPD组患儿较非BPD组患儿CXCR4在生后第1天有明显增高[(61.4±13.37)%]。随着日龄的增大,BPD患儿COLⅠ水平在第28天达到高峰[3.42(2.87,4.98)%],而CD34、CXCR4水平降至最低[(0.67±0.25)%;(31.9±13.48)%]。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显示,日龄的增大及CD34、COLⅠ、CXCR4水平的变化对BPD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F=77.6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COL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7,高于CD34、CXCR4,且当COLⅠ值为1.3%时,敏感度为69.7%,特异度为86%。不同时间点BPD各组测量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循环纤维细胞的COLⅠ水平高表达及CD34、CXCR4水平持续降低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循环纤维细胞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在ALI/ARDS中的预后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邰文琳 丁家伟 +5 位作者 郑博洋 吴翰欣 高凌 张伟 董昭兴 徐益恒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的对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的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CFs)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外周血液中的纤维细胞数量与ALI/ARDS进展及预后的关系及价值.方法采用全血溶解流式细胞技术对32名ALI/ARDS患者和23例健康人外周血液中CD45^+Col... 目的对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的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CFs)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外周血液中的纤维细胞数量与ALI/ARDS进展及预后的关系及价值.方法采用全血溶解流式细胞技术对32名ALI/ARDS患者和23例健康人外周血液中CD45^+Col-1^+循环纤维细胞进行计数,统计分析循环纤维细胞结果与ALI/ARDS进程和28 d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ALI/ARDS组CFs数量比对照组高(6.2%vs 0.9%,P<0.05),ARDS组高于ALI组(16.5%vs 2.9%,P<0.01).ALI/ARDS患者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损伤评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0.01).循环纤维细胞>5.85%预测ALI/ARDS患者28 d死亡率具有最佳的预测能力(敏感度:0.889,特异性:0.928).结论 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CD45^+Col-1^+循环纤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ALI/ARDS患者外周血液中CD45^+Col-1^+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功能指标和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循环纤维细胞可以鉴别病情的严重程度,是一个有用的ALI/ARDS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纤维化
下载PDF
肾脏纤维化大鼠外周血纤维细胞计数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党艳梅 李新建 +3 位作者 张少青 曲小菡 魏明明 张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3,111,共4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5/6肾切除大鼠外周血中的纤维细胞计数变化,观察外周血纤维细胞数量与肾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外周血纤维细胞作为肾纤维化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模型组...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5/6肾切除大鼠外周血中的纤维细胞计数变化,观察外周血纤维细胞数量与肾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外周血纤维细胞作为肾纤维化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模型组(n=6)。模型组5/6肾切除制作肾脏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只剥离肾包膜,不切除肾实质。以CD45和Ⅰ型胶原作为循环纤维细胞的表面标记,使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大鼠外周血纤维细胞计数;结合肾功能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学改变,分析循环纤维细胞计数在肾纤维化中的意义。结果造模后第4、8、12周,模型组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清肌酐、尿素氮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模型组在造模后的第4、8、12周,外周血纤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高于对照组(P均<0.01)。外周血纤维细胞计数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550,P均<0.05)。结论外周血纤维细胞计数在肾纤维化早期与肾脏病理改变一致,可早期预示肾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哮喘患者体内血清淀粉样蛋白P与循环纤维细胞含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兰 钟金男 +4 位作者 陈毅斐 黄革 何光珍 杨炯 高亚东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纤维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P(SAP)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和哮喘患者外周血,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SAP浓度,并对哮喘患者上述两个指标进行相... 目的:探讨循环纤维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P(SAP)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和哮喘患者外周血,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SAP浓度,并对哮喘患者上述两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患者体内循环纤维细胞(CD45+ColⅠ+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而SAP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在哮喘患者,两者呈负相关(r=-0.566,P<0.05)。结论:哮喘患者体内循环纤维细胞比例上调,而SAP浓度下调,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提示SAP可能作为哮喘气道重塑的一个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哮喘 血清淀粉样蛋白P 气道重塑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对循环纤维细胞参与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圆圆 杨炯 +1 位作者 李平 曹远飞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孟鲁司特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作用及对肺组织中循环纤维细胞(C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支气管基底膜和平滑肌厚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免疫组化观察肺... 目的:研究应用孟鲁司特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作用及对肺组织中循环纤维细胞(C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支气管基底膜和平滑肌厚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中CF的表达及定位。各组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与CF数目关系做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和胶原面积增厚(P<0.01),支气管周围CF数量增加(P<0.01)。孟鲁司特处理后,基底膜厚度(P<0.01)、平滑肌厚度(P<0.01)、胶原沉积面积(P<0.01)及CF数量(P<0.01)较哮喘组明显减少。基底膜厚度和平滑肌厚度与CF数目有相关性。结论:基底膜厚度和平滑肌厚度与CF数目成正相关,孟鲁司特能够通过抑制肺组织中CF增加,从而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循环纤维细胞 孟鲁司特
原文传递
STIM1和STIM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及鉴定
12
作者 钟金男 陈实 +1 位作者 李发久 李承红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探讨SOC通道的相关基因STIM1和STIM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模式鉴定及功能。方法:比较STIM1和STIM2在人各部位的表达模式。采集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为循环纤维细胞。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 目的:探讨SOC通道的相关基因STIM1和STIM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模式鉴定及功能。方法:比较STIM1和STIM2在人各部位的表达模式。采集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为循环纤维细胞。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循环纤维细胞中STIM1和STIM2的表达情况。并检测SOC通道促进剂IL-4和抑制剂SKF-96365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对STIM1和STIM2表达的影响。结果:STIM1和STIM2在人体组织组成型表达,且STIM1的表达量均高于STIM2。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循环纤维细胞表达STIM1和STIM2,并且SOC通道促进剂IL-4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成熟具有促进作用,SOC通道抑制剂SKF96365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成熟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人循环纤维细胞中表达STIM1和STIM2,其中STIM1可能起主导作用,且人循环纤维细胞中STIM1和STI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受IL-4和SKF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STIM 表达 分化 IL-4 SKF
下载PDF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在人循环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金男 兰兰 +3 位作者 何光珍 黄革 杨炯 高亚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3-737,744,共6页
目的:研究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C)相关功能蛋白ORAI1-3和STIM1-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中的表达及SOCC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目的:研究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C)相关功能蛋白ORAI1-3和STIM1-2在人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中的表达及SOCC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分化为循环纤维细胞。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循环纤维细胞中ORAI1-3及STIM1-2的mRNA表达情况,并检测SOCC抑制剂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ORAI1-3和STIM1-2 mRNA在循环纤维细胞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SOCC抑制剂SKF-96365对循环纤维细胞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SOCC表达于循环纤维细胞中,并且影响循环纤维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 ORAI1-3 STIM1-2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镇 陈信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5期2989-2991,共3页
循环纤维细胞(crculating fibrocytes CF)是一类骨髓来源的间质性细胞,可以同时表达造血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系的细胞标记。现有越来越多动物实验证据表明,CF的分化、转移功能在慢性炎症反应和胶原过度沉积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 循环纤维细胞(crculating fibrocytes CF)是一类骨髓来源的间质性细胞,可以同时表达造血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系的细胞标记。现有越来越多动物实验证据表明,CF的分化、转移功能在慢性炎症反应和胶原过度沉积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实验表明,对CF的计数可以作为纤维化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标记物,尤其在肺纤维化中更加明显。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肺部功能失调疾病,确诊后病人5年生存率低于30%。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肺部功能失调疾病,确诊后病人5年生存率低于30%。传统的免疫学疗法疗效很差。最近人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始祖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上来。随着对循环纤维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特发性纤维化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研究方面有了较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细胞因子 循环纤维细胞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CXCL2-CXCR2轴在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循环纤维细胞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庞楠 王艳 李学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84-291,共8页
目的:探讨人CX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2,CXCL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C-X-C) receptor 2,CXCR2],即CXCL2-CXCR2轴,在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趋化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 目的:探讨人CX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2,CXCL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C-X-C) receptor 2,CXCR2],即CXCL2-CXCR2轴,在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趋化循环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 CFs)中的作用。方法:将人CF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在Transwell小室内共培养;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共培养后上调的趋化因子,并筛选出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23[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3,CCL23]、CXC趋化因子配体16[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16,CXCL16] 3种趋化因子;然后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筛选共培养后上调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最后采用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阻断实验明确在VECs趋化循环纤维细胞过程中起作用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结果:HUVECs与CFs共培养后,CCL23的m RNA表达水平上调;CXCL2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了显著上调。同时,CXCR2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显著上调。趋化因子阻断实验表明,在2种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内分别添加CXCL2及CXCR2的多克隆抗体后,发生迁移的人CFs数量明显减少。结论:CXCL2-CXCR2轴可能在VECs趋化CFs的过程中起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创伤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细胞 循环纤维细胞 趋化
下载PDF
循环纤维细胞与器官纤维化
16
作者 吕爽 黄春芳 +4 位作者 刘桂廷 张重阳 李祎铭 赵丕文 唐炳华 《国际呼吸杂志》 2015年第14期1098-1100,共3页
循环纤维细胞是参与组织损伤和入侵的循环间叶母细胞。研究其分化、迁移及活化,发现循环纤维细胞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及胶原沉积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数据表明,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可作为慢性肺疾病进展的标志,如哮喘、肺纤... 循环纤维细胞是参与组织损伤和入侵的循环间叶母细胞。研究其分化、迁移及活化,发现循环纤维细胞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及胶原沉积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数据表明,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可作为慢性肺疾病进展的标志,如哮喘、肺纤维化。通过免疫调节影响循环纤维细胞迁移活化是一种潜在治疗纤维化疾病的方法。本文将综述循环纤维细胞参与纤维化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纤维化 异常修复
原文传递
间质性肺病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变化及依那西普的干预作用
17
作者 王慧选 殷寒秋 +1 位作者 辜冲 殷松楼(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依那西普干预对ILD和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A组,n=20)、依那西普干预组(B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 目的:观察博来霉素(BLM)诱导的间质性肺病(ILD)小鼠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依那西普干预对ILD和循环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A组,n=20)、依那西普干预组(B组,n=2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20)。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中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在BLM处理后第14天炎性症状最明显,第21天纤维化最明显,B组纤维化评分在第14、21、28天和炎症评分在第14、21天较A组低(P <0. 01);B组各个时期羟脯氨酸含量较A组低(P <0. 05);B组在第14天和第21天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较A组少;A组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的趋势,B组在第7、14、21天显著低于同一时期A组的循环纤维细胞百分比(P <0. 01);A组和B组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数量与肺部炎症、纤维化评分及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r=0. 540,0. 384,0. 535;n=40,P <0. 05)。结论:在BLM诱导小鼠ILD的病理进程中,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了ILD的发生发展。依那西普减轻小鼠ILD,同时减少外周血循环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循环纤维细胞 博来霉素 间质性肺病 小鼠
下载PDF
高糖对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受体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翁莹政 娄江杰 +4 位作者 杜常青 刘小伟 徐晨凯 曾广忠 唐礼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5例T2DM患者(T2DM组),以及同期体检健康的15名血糖正常者(NGT组)。密度梯度离心法获... 目的探讨高糖对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5例T2DM患者(T2DM组),以及同期体检健康的15名血糖正常者(NGT组)。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培养、鉴定后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DMEM培养基(5.5、25、30 mmol/L葡萄糖和5.5 mmol/L葡萄糖+30 mmol/L甘露醇)干预不同时间(24、48、72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XCR4和CTGF的表达情况(48h)。另收集两组外周血各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含量。结果经14d培养,循环纤维细胞光镜下呈典型梭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细胞CD45(绿色)和胶原蛋白Ⅰ(COL-Ⅰ)(红色)表达明显,且T2DM组梭形细胞较NGT组增多。CCK-8检测显示葡萄糖对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以30 mmol/L干预48h最显著(P<0.01)。Western blot显示,干预48h后,葡萄糖呈浓度依赖性刺激循环纤维细胞CXCR4和CTGF的表达(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2DM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45+COL-Ⅰ+双染阳性的循环纤维细胞含量高于NGT组[(1.93±1.01)vs(0.52±0.35),P<0.01]。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中CD45+COL-Ⅰ+循环纤维细胞含量明显升高。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可刺激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CXCR4和CTGF分泌,提示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糖尿病器官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纤维细胞 糖尿病 纤维化 趋化因子受体4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及COLⅠ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富徐燕 赵丕文 +4 位作者 李亚东 唐雨晴 牛建昭 王鸿捷 李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2-947,共6页
目的从外周血中分离并鉴定人循环纤维细胞,初步探讨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的药理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细胞,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CCK-8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COLⅠ表达... 目的从外周血中分离并鉴定人循环纤维细胞,初步探讨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的药理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细胞,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CCK-8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姜黄素对人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COLⅠ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了人循环纤维细胞,细胞呈CD34、CD45和COLⅠ阳性,其中79.7%的细胞为COLⅠ和CD45双阳性,可证明为人循环纤维细胞。姜黄素对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起调控作用,不同浓度姜黄素的短时间(24 h)作用可促进人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而作用较长时间(72 h)后不仅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而且能下调COLⅠ的表达,以高浓度效果最为明显(20μmol·L-1)。结论 20μmol·L-1的姜黄素作用72 h可明显抑制人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和COLⅠ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循环纤维细胞 姜黄素 COL I CD34 CD45 鉴定 增殖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