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探讨 被引量:75
1
作者 刘志梅 肖长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6期365-366,共2页
黄元御《四圣心源》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关键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一气周流 理论基础 应用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论治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广森 王冰 +1 位作者 梁艳霞 樊茂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22-1325,共4页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核心病机为阳虚土湿,发生、发展的关键在于痰壅于肺、木陷金逆、水寒火衰。治法应以恢复中气斡旋为本,根据肺、肾、肝等诸脏病情偏重不同,痰壅于肺者选用黄芽汤培土生金,木陷金逆者选...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核心病机为阳虚土湿,发生、发展的关键在于痰壅于肺、木陷金逆、水寒火衰。治法应以恢复中气斡旋为本,根据肺、肾、肝等诸脏病情偏重不同,痰壅于肺者选用黄芽汤培土生金,木陷金逆者选用白茅汤清上温下,水寒火衰者选用天魂汤补肾助阳,共同促使一气运行周畅,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中医临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一气周流 中气 阳虚土湿 《四圣心源》 黄元御
原文传递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及诊治经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汪晓奕 戴彦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4-307,311,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虽然临床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能改善患者症状,但其复发率高,甚至有部分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缺乏敏感性,成为了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本病的关键病机是“中焦气机升降失调”,采用平调气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虽然临床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能改善患者症状,但其复发率高,甚至有部分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缺乏敏感性,成为了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本病的关键病机是“中焦气机升降失调”,采用平调气机、健脾助运为其主要对症治疗原则,这与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左升右降,中气斡旋,一气周流”的核心理论体系与治疗思路相一致。基于以上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对“一气周流”所提出的治则治法,应用经验用方“加味和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胃食管反流病 加味和中汤 经验
原文传递
从“一气周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志异常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鑫 刘万里 吴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30-32,共3页
黄元御的核心理论思想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中土健运,周身气血运行和畅,百病不生。从“一气周流”角度出发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志异常,认为中虚不运,升降气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中气为金木升降之轴,水火交济之枢,故中气虚滞则金... 黄元御的核心理论思想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中土健运,周身气血运行和畅,百病不生。从“一气周流”角度出发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志异常,认为中虚不运,升降气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中气为金木升降之轴,水火交济之枢,故中气虚滞则金木郁痹,中阳不足累及元阳则水寒不生,从而气血不和,情志失调。故健运中焦,扶阳抑阴需贯穿始终,并通过调肺理肝、温肾暖脾以助中焦斡旋、调畅情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黄元御 功能性消化不良 情志病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浅谈针药并举治疗偏头痛 被引量:5
5
作者 翟东成 张明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1011-1014,共4页
2010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公布的"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18~65岁人群中,偏头痛发病率为23.8%,且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偏头痛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为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较难治愈... 2010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公布的"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18~65岁人群中,偏头痛发病率为23.8%,且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偏头痛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为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较难治愈,方法多以控制疼痛和减少发作为主。西医治疗多对症处理,如镇痛、镇静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控制疼痛、缓解症状,止痛效果虽然明显,但反复发作,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偏头痛 病机 针药结合
下载PDF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清瘟败毒饮方证核心病机与组方思路
6
作者 苏宇情 李晓凤 +4 位作者 丛紫东 都芮 宋博涵 周德颖 杜武勋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基于气化理论,通过考证著作、整理文献、逻辑分析,认为清瘟败毒饮方证的核心病机为火气独胜,胃虚受毒,气失枢转,五脏气化失常,燔灼十二经。其组方思路为清胃气...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基于气化理论,通过考证著作、整理文献、逻辑分析,认为清瘟败毒饮方证的核心病机为火气独胜,胃虚受毒,气失枢转,五脏气化失常,燔灼十二经。其组方思路为清胃气以斡旋枢机、降逆火以平衡升降、滋肾水以生津化源。因此,清瘟败毒饮虽为治疗热疫的名方,但其应用范围不应局限于热疫以及疾病的毒炽气血阶段,而应推而广之,凡是存在火气独胜之证,均可依据本方思路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理论 一气周流 清瘟败毒饮 火气独胜 胃虚受毒 斡旋枢机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防治
7
作者 王倩 侯添 +1 位作者 刘霞 赵晓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女性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及时有效地阻断高危型HPV感染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思想崇尚中土,注重整体气机的调畅,可阐释女性的生理病理。而高危型HPV感染的发... 女性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及时有效地阻断高危型HPV感染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思想崇尚中土,注重整体气机的调畅,可阐释女性的生理病理。而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与中焦脾土失运,气机周流不畅,机体抗邪能力低下致清浊升降失常有关。基于"一气周流"理论结合"治未病"思想,笔者提出"未病先防,调畅中土存正气""既病防变,升降相因祛毒邪""瘥后防复,阴阳平衡和气血"的高危型HPV感染的防治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HPV感染 一气周流 治未病 黄元御 防治
原文传递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治 被引量:4
8
作者 冯高飞 陈若 陈伟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5-1226,共2页
通过对"一气周流"理论中有关厥阴风木生理病理及治法方药的分析,结合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各自不同的致病特点,提出温肾健脾疏肝可能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并在此基础上酌情予以清热解毒、清... 通过对"一气周流"理论中有关厥阴风木生理病理及治法方药的分析,结合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各自不同的致病特点,提出温肾健脾疏肝可能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并在此基础上酌情予以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化瘀抗癌之法,为慢性肝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水寒土湿木郁 慢性肝病 温肾健脾疏肝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浅谈姜树民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亚秋 姜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95-197,共3页
一气周流为黄元御《四圣心源》中的核心理论,以清气升发于肝,成于心;浊气降于肺,敛于肾,脾胃斡旋为主要内容。而胃食管反流病恰以气机乖乱、升降反作、胃气上逆、七情易致病为主要特点。姜树民教授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肝-肺-胃-脾&... 一气周流为黄元御《四圣心源》中的核心理论,以清气升发于肝,成于心;浊气降于肺,敛于肾,脾胃斡旋为主要内容。而胃食管反流病恰以气机乖乱、升降反作、胃气上逆、七情易致病为主要特点。姜树民教授特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肝-肺-胃-脾"角度论治胃食管反流疾病,并以调节气机升降为用药法度,结合患者症状、饮食、情志等具体情辨证施治,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胃食管反流病 经验 姜树民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探讨眩晕病的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振兴 伍艺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7-9,共3页
一气周流出自名医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是从最本质"气"的层次阐述了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通过"中气轮转,清升浊降",使一气运转气机得以顺畅。此理论有效的指导临床中医辨证。眩晕是一... 一气周流出自名医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是从最本质"气"的层次阐述了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通过"中气轮转,清升浊降",使一气运转气机得以顺畅。此理论有效的指导临床中医辨证。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立足于一气周流理论,经过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在"一气周流"理论的框架下眩晕发生的病因病机,并制定出相应的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眩晕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探讨腹部推拿在脾虚痰湿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丽丽 丛德毓 +1 位作者 楚云杰 吴兴全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一气周流”是指人体之气的运转以中焦脾土为枢纽,脾胃之气升降斡旋,肝、心之气随之左升,肺、肾之气随之右降,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如环无端的循环。脾虚土壅,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致痰湿内生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的重要病机。腹部推拿... “一气周流”是指人体之气的运转以中焦脾土为枢纽,脾胃之气升降斡旋,肝、心之气随之左升,肺、肾之气随之右降,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如环无端的循环。脾虚土壅,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致痰湿内生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的重要病机。腹部推拿能通腹经,健脾胃以复中土;调腹脏,助运化以畅气机;祛腹浊,除痰湿以通郁滞。因此,腹部推拿有利于恢复人体“一气周流”,可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型T2DM合并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2型糖尿病 肥胖 脾虚痰湿 腹部推拿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思想浅析阴阳辨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彦辉 雷磊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9期4-6,共3页
"一气周流"思想源于清代名医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即指中焦土气,所谓脾胃之气。本文从"一气周流"思想论述阴阳辨证,认为阴阳即中气之浮沉,治病应首辨阴阳,阳气是生命活动的主导,人体阳易衰而阴易盛... "一气周流"思想源于清代名医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即指中焦土气,所谓脾胃之气。本文从"一气周流"思想论述阴阳辨证,认为阴阳即中气之浮沉,治病应首辨阴阳,阳气是生命活动的主导,人体阳易衰而阴易盛,易阴阳反作甚或阴阳格拒而成上热下寒、上下不通之势,究其本源仍是阴寒偏胜,中气壅滞,浮沉受阻,不能交通上下所致,而桂枝乃疏肝升阳第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中气 阴阳辨证
原文传递
从“一气周流”论治小儿秋季腹泻
13
作者 张蒙蒙 翟文生 +1 位作者 张亚茹 邢露露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9期92-94,共3页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疾病,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变证,损害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其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文章结合“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从“土枢四象”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土虚衰导致泄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一气周流” 小儿腹泻 健脾温阳利湿法
下载PDF
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崔建锋 邓振兴 柯桂任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8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一气周流"理论用于治疗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下尿路症状诊断标准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自拟调气固脬汤,对照组单纯用中成药托特罗定... 目的:观察"一气周流"理论用于治疗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下尿路症状诊断标准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自拟调气固脬汤,对照组单纯用中成药托特罗定加补中益气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女性下尿路症状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下尿路症状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一气周流"理论侧重调节气机的方法,治疗中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下尿路症状 中老年女性
下载PDF
“一气周流”视角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林茂 黄瑶 +1 位作者 王蔚玲 张俊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32-1335,1346,共5页
[目的]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新思路。[方法]通过总结临床经验,阅读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 [目的]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新思路。[方法]通过总结临床经验,阅读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不息,其基本运动方式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该理论视角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核心的病机为中土虚衰,“四象轮旋”不畅而生气滞、痰凝、血瘀是推动本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胜湿、清肺降胃、温肾和胃、疏肝清心等辨治本病的新思路。验案所举之患者,年老而病长,阳衰而土湿,“一气周流”不畅,证属湿热内蕴、痰瘀互结,故予上述四法治之,复查胃镜肠化得以减轻。[结论]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切入点,以调和五脏、促气流转为纲,拓宽了本病的临床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气周流”理论 辨治思路 中土虚衰 健脾胜湿 清肺降胃 温肾和胃 疏肝清心
下载PDF
《四圣心源》妇科病考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晨翼 刘美玉 尹菊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265-1267,共3页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妇人解》一卷中基于中气周流的理论阐述了妇人经、带、胎、产等生理现象的产生与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其认为月经的产生也是中气周流的结果和体现,注重肝木在月经产生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上注重调经养血...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妇人解》一卷中基于中气周流的理论阐述了妇人经、带、胎、产等生理现象的产生与疾病病因、病机及治法,其认为月经的产生也是中气周流的结果和体现,注重肝木在月经产生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上注重调经养血,强调崇阳为要,指出顾护脾土乃胎妊之本,在用药上善用桂枝以温阳行血促中气升降流转。相关理论精炼而实用,值得后世医者研悟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妇科 一气周流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晨翼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8期60-63,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以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胰岛素抵抗以及不孕等,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传统中医理论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论述,根据症状可归...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以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胰岛素抵抗以及不孕等,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传统中医理论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论述,根据症状可归为“月经后期”、“经闭”、“崩漏”等范畴,目前大多数现代中医学者均认同肾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未形成统一的病机认识。基于黄元御“中气周流”理论可认为该病的共同病机特点为脾肾不足无以提供物质基础,肝郁无以推动气机运行。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进行了研究,发现肾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认知,也有学者提出应重视肾、肝、脾三脏以及痰湿、瘀血等病理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总结梳理了近年来临床医师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研究,并且从黄元御“中气周流”角度切入,阐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认识,以期为中医认识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机 中气周流
原文传递
从“一气周流”角度探讨长白山通经调脏推拿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
18
作者 纪媛媛 张红石 +3 位作者 刘杨圣洁 郑旭 陈丽丽 丛德毓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症,总病机以阴阳营卫失交,脏腑失和为主。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失眠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手法的作用使中焦脾胃升降有序,脏腑调和,气机通畅,促进阴阳、营卫、气血在全... 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症,总病机以阴阳营卫失交,脏腑失和为主。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失眠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手法的作用使中焦脾胃升降有序,脏腑调和,气机通畅,促进阴阳、营卫、气血在全身周流,使阴阳相交,营卫调和,人体则可达到气调安神的状态。本文从黄元御提出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阐述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一气周流 长白山通经调脏 腹部推拿
下载PDF
黄元御之眼科疾病诊疗思想探微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子扬 谢立科 郝晓凤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59-562,共4页
黄元御首创“一气周流”学说,即“中气斡旋,四维升降的气机圆运动”。在论治眼科疾病时亦强调“一气周流”之理论。他认为,生理上目为清阳之门户,清阳上达,则七窍空明。病理上,这一气不能正常周流,或左路清阳不升,或右路浊阴不降,或二... 黄元御首创“一气周流”学说,即“中气斡旋,四维升降的气机圆运动”。在论治眼科疾病时亦强调“一气周流”之理论。他认为,生理上目为清阳之门户,清阳上达,则七窍空明。病理上,这一气不能正常周流,或左路清阳不升,或右路浊阴不降,或二者兼有悉可致眼疾。治疗中主张“中气之治、升达左路阳气、敛降右路阴气”,具体包括疏木清风、培土泻湿、敛金降逆。通过学习其眼科疾病的诊疗思想,有助于丰富、完善临床治疗思维和学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四圣心源》 眼科疾病 一气周流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老年糖尿病前期的辨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月 吴兴全 楚云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老年糖尿病前期常见于老年人(≥60岁)血糖异常,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与升高之间浮动,属于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老年慢性代谢性疾病。此类人群随着生活环境影响,很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故要准确了解此类人群发病的病因病机,在发展为糖尿... 老年糖尿病前期常见于老年人(≥60岁)血糖异常,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与升高之间浮动,属于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老年慢性代谢性疾病。此类人群随着生活环境影响,很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故要准确了解此类人群发病的病因病机,在发展为糖尿病之前要对症治疗及干预。从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观点进行研究,以中气为根基,左路升发、右路敛降,达到气机流转、运行不息的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前期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纳,使老年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降低,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治疗老年糖尿病前期提供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前期 一气周流 黄元御 脾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