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移相控制下双有源桥移相角优化选取与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涂春鸣 管亮 +1 位作者 肖凡 周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0-861,共12页
双有源桥(DAB)采用扩展移相(EPS)控制时,在同一传输功率下存在移相角的多种不确定组合。合适的移相角选取不仅是确保DAB满足功率传输要求的前提,同时也是降低回流功率、减小电流应力的重要保障。基于此,首先,提出了一种EPS控制下的DAB... 双有源桥(DAB)采用扩展移相(EPS)控制时,在同一传输功率下存在移相角的多种不确定组合。合适的移相角选取不仅是确保DAB满足功率传输要求的前提,同时也是降低回流功率、减小电流应力的重要保障。基于此,首先,提出了一种EPS控制下的DAB移相角优化选取方法,所建立的传输功率表达式可以降低传输功率特性的分析难度和计算复杂度;其次,在综合考虑回流功率与电流应力优化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明确移相角的选取范围;最后,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扩展移相控制 移相角 回流功率 电流应力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辐向稳定性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中祥 谭黎军 +3 位作者 易梅生 付欢球 苏钟焕 欧强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1,共5页
简要介绍了变压器绕组辐向短路力的理论计算,重点阐述了不同的辐向稳定性计算方法,并以一台110kV和一台220kV短路试验产品为案例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
关键词 变压器 短路 辐向稳定性 临界应力
下载PDF
变压器短路时导线应力和绕组强度的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丽丽 李永刚 +1 位作者 张建忠 刘宏亮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结合故障实例,依据GB1094.5-2008《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标准,对变压器短路时的导线应力和绕组强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方面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变压器 短路 导线应力
下载PDF
基于应变片的应力测量电路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浩铭 蒋正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7期54-55,共2页
文章分析了一种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应力测量理论测量电路。为降低实际测量中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测量电路的温度补偿措施。文中将理论应力测试和温度补偿方法相结合,给应力测试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一套具有较高参考价... 文章分析了一种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应力测量理论测量电路。为降低实际测量中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测量电路的温度补偿措施。文中将理论应力测试和温度补偿方法相结合,给应力测试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一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片 放大电路 应变 应力测量
下载PDF
高阻抗变压器的不同实现方式与抗短路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诗尧 容春艳 +3 位作者 李中祥 阴祖强 李英 王贵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155,共9页
以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典型三绕组240 MVA/220 kV电力变压器为例,阐述了高阻抗变压器实现的工作原理和4种典型结构特点,分析了不同短路工况下的抗短路能力,并对3种典型结构高阻抗变压器的抗短路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不同结构高阻... 以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典型三绕组240 MVA/220 kV电力变压器为例,阐述了高阻抗变压器实现的工作原理和4种典型结构特点,分析了不同短路工况下的抗短路能力,并对3种典型结构高阻抗变压器的抗短路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不同结构高阻抗变压器的短路性能优劣性。结果表明,高压内置和串抗结构高阻抗变压器均具有较好的抗短路性能,且串抗结构在高中低绕组轴向力及垫块压缩应力、调压绕组环向应力和变压器端部轴向作用力方面更具有优势,且整体抗短路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高阻抗 短路 应力 轴向力
下载PDF
220 kV SF_6断路器瓷套的胶装部位应力分析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石忠强 李玉平 +2 位作者 王伟 韦晶晶 高应霞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展开断路器的应力分析,研究其胶状部位的应力分布,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胶装部位结构参数设计下的断路器瓷套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适当加大胶装比、下胶装部位瓷套外径,合理选择法兰与瓷套... 展开断路器的应力分析,研究其胶状部位的应力分布,对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胶装部位结构参数设计下的断路器瓷套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适当加大胶装比、下胶装部位瓷套外径,合理选择法兰与瓷套之间的厚度和法兰内表面齿形结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断路器的应力分布,从而提高其整体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胶装结构 应力 机械强度
原文传递
高机械冲击应力下集成电路金属封装一种失效模式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君利 苏杨 +1 位作者 李波 刘海亮 《电子与封装》 2019年第7期4-6,12,共4页
对某集成电路在高机械冲击过载(冲击加速度为8000g^10000g、冲击脉冲宽度为2.5ms)时出现的金属封装引脚失效进行了分析。采用Proe软件建模和ANSYS结构力学软件对失效机理进行了仿真验证。根据失效机理,优化了环氧灌封工艺方法,使集成电... 对某集成电路在高机械冲击过载(冲击加速度为8000g^10000g、冲击脉冲宽度为2.5ms)时出现的金属封装引脚失效进行了分析。采用Proe软件建模和ANSYS结构力学软件对失效机理进行了仿真验证。根据失效机理,优化了环氧灌封工艺方法,使集成电路与其安装PCB及结构框架达到良好的一体化结构,解决了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高机械冲击过载 机械应力 封装失效 灌封
下载PDF
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改进调制策略
8
作者 李思 杨明 +2 位作者 马宇 宋天佑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针对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辅助电路运行过程中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且采用斜率正负交替锯齿载波的改进调制策略。与原调制策略相比,首先,该文所提调制策略在保留辅助电路动作... 针对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辅助电路运行过程中电流应力高、导通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连续的脉冲宽度调制且采用斜率正负交替锯齿载波的改进调制策略。与原调制策略相比,首先,该文所提调制策略在保留辅助电路动作频率最小化优点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全部开关管的软开关,而且将第二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降为谐振电流峰值。然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进一步降低辅助电路电流应力,从而减少辅助电路损耗。然后,根据所提调制策略分析工作原理、对比不同文献、规划参数设计、进行损耗分析。最后,使用SiC MOSFET制作一台5 kW/40 kHz通用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所提调制策略对原拓扑效率提升与电流应力降低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直流环节 辅助电路 调制策略 电流应力 导通损耗
下载PDF
最小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参数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姚绪梁 王秋瑶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9-51,共3页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发展,开关损耗成为电路主要损耗方式。降低开关损耗的有效途径是采用软开关技术。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由于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可靠性高,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最小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分析...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发展,开关损耗成为电路主要损耗方式。降低开关损耗的有效途径是采用软开关技术。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由于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可靠性高,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最小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阐述了其各阶段工作情况,设计了电路参数,并基于Buck电路搭建了一个1 kW最小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最小应力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实现了Buck电路中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ZCS)与零电压关断(ZVS),可有效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电路 最小应力 无源无损 软开关
下载PDF
一起500 kV液压弹簧机构GIS断路器频繁打压原因浅析
10
作者 尚国良 陈营 +2 位作者 刘东东 姜磊 袁计委 《电工电气》 2024年第9期64-68,共5页
液压弹簧操作机构作为高电压等级的主要操作机构,容易出现频繁打压等故障,严重时会导致断路器闭锁,进而扩大故障范围。通过对一起500 kV GIS断路器频繁打压问题分析,现场检查储能控制回路无异常,解体后发现工作缸内壁存在裂纹,导致高压... 液压弹簧操作机构作为高电压等级的主要操作机构,容易出现频繁打压等故障,严重时会导致断路器闭锁,进而扩大故障范围。通过对一起500 kV GIS断路器频繁打压问题分析,现场检查储能控制回路无异常,解体后发现工作缸内壁存在裂纹,导致高压区域与低压区域连通,打压频繁。通过宏观检查、金相检测、能谱分析、材质复核、机械性能检测等方法,深入研究裂纹原因,结合液压机构动作原理及工作缸材料对比,最终确定机构频繁打压原因为工作缸加工质量不佳,成品材料存在相对较多的微观组织缺陷,造成轴向应力集中,导致工作缸出现裂纹。给出了同类型断路器处理方案,以避免相同问题导致设备停运,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工作缸 频繁打压 应力集中
下载PDF
Structural Assessment of 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s in Supercritical CO_(2)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s for Ship Applications 被引量:4
11
作者 WANG Jian YAN Xinping +2 位作者 LU Mingjian SUN Yuwei WANG Jiawe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689-700,共12页
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s(PCHEs)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heat exchangers for use of th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Brayton cycle.As crucial components operating at high pressure and therma... 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s(PCHEs)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heat exchangers for use of th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Brayton cycle.As crucial components operating at high pressure and thermal load at the same time,PCHE structural integrity evaluations are essential.In this study,to assess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PCHEs serving as recuperators and precoolers in the S-CO_(2) Brayton cycle as a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marine engines,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is used and compared with a currently used method from ASME codes.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the hot and cold sides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ts strength discussed.Then,detailed stress intensities of a PCHE under design conditions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st stress appears at the middle of the semicircular arc of the channel,except for a concentration near the channel tip regions.Stresses of the PCHE are mainly caused by bot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s,with the minimum effect from temperature.The synthesi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ields exhibits a complicated action on the total stress under the design conditions.FEM was a more comprehensive means for structural assessment than the method from ASME codes.Furth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PCHE is conducted to ensure a maximum life span.This research work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tructural integrity assessment of PCHE for the S-CO_(2) Brayton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s stress supercritical CO_(2)cycle STRUCTURE
原文传递
变压器单次短路冲击绕组变形分析
12
作者 葛婧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变压器是煤矿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面临短路冲击,引起内部电磁力及温度变化,导致绕组变形,造成变压器的破坏及失效。针对此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的形式分析中压绕组短路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绕组中间位置承... 变压器是煤矿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面临短路冲击,引起内部电磁力及温度变化,导致绕组变形,造成变压器的破坏及失效。针对此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的形式分析中压绕组短路冲击作用时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绕组中间位置承受较大的冲击应力并产生较大的形变,且具有不可恢复性,影响变压器的安全使用,应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短路 绕组 应力 变形
下载PDF
Equivalent circuit with complex physical constants and equivalent-parameters-expressed dissipation factor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雨 文玉梅 李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56-1363,共8页
The equivalent circuit with complex physical constants for a piezoelectric ceramic in thickness mode is established. In the equivalent circuit, electric components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are connected to re... The equivalent circuit with complex physical constants for a piezoelectric ceramic in thickness mode is established. In the equivalent circuit, electric components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are connected to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of complex physical coefficient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Based on definitions of dissipation factors, three of them (dielectric, elastic and piezoelectric dissipation factors) are represented by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Since the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are detectable, the dissipation factors can be easily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stress responses of the three dissipation factors are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equivalent circuit dissipation factor complex physical coefficient stress temperature
下载PDF
关于发电机承受失步振荡能力的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蒙定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1,共3页
美国一贯的指导思想,认为电源充裕,系统有风吹草动,就把发电机切掉。因而在2003年8月14日美加大停电事故中,一开始失步振荡,很多发电机失步保护动作跳闸,扩大了损失。根据我国多年系统振荡经验指出,一旦系统发生振荡,首先应保持系统的... 美国一贯的指导思想,认为电源充裕,系统有风吹草动,就把发电机切掉。因而在2003年8月14日美加大停电事故中,一开始失步振荡,很多发电机失步保护动作跳闸,扩大了损失。根据我国多年系统振荡经验指出,一旦系统发生振荡,首先应保持系统的完整性,任何线路和发电机都不应因振荡跳闸,大多数情况下系统都能自动恢复同步,避免四分五裂大停电。但目前在国际和国内的发电机都没有建立承受失步能力的标准,以致发电机失步保护的设计,整定原则很不统一。根据IEC34-3发电机承受出口短路和过热的设计标准,建立发电机承受失部振荡能力的建议,一方面希望得到研究、制造部门的协调;另一方面可作为发电机失步保护设计和整定的依据,达到既保电网又保机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失步振荡 短路 电流 应力
下载PDF
供热直埋输送干线循环次数统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媛媛 王飞 王国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针对《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中疲劳分析缺乏供热管道循环次数的问题,对某市大型热电厂和大型区域锅炉房的供水温度连续测试了5个采暖期,按照t分布函数计算出每天、每周和每月的最大循环温差,以及样本方差的估计值。利用泊尔... 针对《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中疲劳分析缺乏供热管道循环次数的问题,对某市大型热电厂和大型区域锅炉房的供水温度连续测试了5个采暖期,按照t分布函数计算出每天、每周和每月的最大循环温差,以及样本方差的估计值。利用泊尔姆格林-米纳(Palmgren-Miner)公式计算出等效温差循环次数,小温差的等效温差循环次数叠加上计算年限内启停和事故大温差次数可以得到输送干线寿命期内的循环次数。这种方法用于各供热城市的输送干线、输配干线、用户支线等,就可得出不同城市、各种应用级别管道的实际循环次数,为每个城市的不同级别管道采用不同的疲劳极限值进行疲劳分析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供热 一级管网 峰值应力 循环次数 疲劳寿命
下载PDF
驱动时间对电磁斥力机构效率及传动系统结构应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俊翔 彭和平 +1 位作者 莫文雄 王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84,93,共8页
电磁斥力的驱动时间关系到电磁斥力机构的驱动效率及所受冲击应力大小,该文提出优化电磁斥力驱动时间的研究思路,分别建立了线圈—盘式电磁斥力机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及柔性体仿真模型,在输入能量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电容容量及其充电... 电磁斥力的驱动时间关系到电磁斥力机构的驱动效率及所受冲击应力大小,该文提出优化电磁斥力驱动时间的研究思路,分别建立了线圈—盘式电磁斥力机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及柔性体仿真模型,在输入能量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电容容量及其充电电压值来调整电磁斥力驱动时间,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对电磁斥力机构驱动效果、运动过程及结构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保证快速机械开关能够有效开断的范围内,充电电容越大,电磁斥力脉宽越大峰值越小,驱动时间越长,电磁斥力机构驱动效率越高,斥力盘内结构应力峰值越小,但缓冲装置所受冲击也越大。针对电磁斥力机构驱动回路参数设计,提出选取分闸电容容量为可有效开断的电容范围中间值的驱动时间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电磁斥力机构 驱动时间 驱动效率 结构应力
下载PDF
一种高升压比交错并联的DC/DC变换器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文良 石方园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81-686,共6页
为了在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中获得较高的电压输出,提出了一款具有高升压比能力的交错并联BOOST拓扑结构。通过在电路中引入一个带电压特性的电容器,改变传统交错并联拓扑二极管的位置,提高电压增益。结果表明,电压增益是传统结构... 为了在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中获得较高的电压输出,提出了一款具有高升压比能力的交错并联BOOST拓扑结构。通过在电路中引入一个带电压特性的电容器,改变传统交错并联拓扑二极管的位置,提高电压增益。结果表明,电压增益是传统结构的两倍,功率开关管、二极管的电压应力是BOOST拓扑的二分之一。该电路拓扑在需要较高升压场合下具有较高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BOOST电路 高电压增益 电压应力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的轨道区段占用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志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轨道电路是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占用轨道区段的设备,正确判断其分路状态对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当出现轨面生锈或积污等问题时,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这将影响分路状态的可靠判定,轨道区段占用检测方法仍存在瓶颈。对此,利... 轨道电路是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占用轨道区段的设备,正确判断其分路状态对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当出现轨面生锈或积污等问题时,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这将影响分路状态的可靠判定,轨道区段占用检测方法仍存在瓶颈。对此,利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压力传感技术的优势,结合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轨道动力学分析结果,设计轨道占用检测的系统结构;监测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统计列车进出轨道区段的轮对轴数,通过轴数比较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的轨道区段占用检测问题。对光纤Bragg光栅纵向应力特性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和纵向应力的改变成正比,即和钢轨受力形变所产生的弯矩变化成正比,这种应力特性可有效应用于轨道区段的检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分路不良 占用检测 光纤光栅 应力特性
下载PDF
Low leakage 3×VDD-tolerant ESD detection circuit without deep N-well in a standard 90-nm low-voltage CMOS process 被引量:3
19
作者 YANG ZhaoNian LIU HongXia WANG ShuL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046-2051,共6页
A new low leakage 3×VDD-toleran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detection circuit using only low-voltage device without deep N-well is proposed in a standard 90-nm 1.2-V CMOS process.Stacked-transistors technique is... A new low leakage 3×VDD-toleran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detection circuit using only low-voltage device without deep N-well is proposed in a standard 90-nm 1.2-V CMOS process.Stacked-transistors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sustain high-voltage stress and reduce leakage current.No NMOSFET operates in high voltage range and it is unnecessary to use any deep N-well.The proposed detection circuit can generate a 38 mA current to turn on the substrate triggered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STSCR)under the ESD stress.Under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all the devices are free from over-stress voltage threat.The leakage current is 88 nA under 3×VDD bias at 25°C.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e circuit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for 3×VDD-tolerant I/O buf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ection circui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leakage current over-stress voltage stacked-transistors
原文传递
动车组关键板卡失效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爽 杨盼奎 +2 位作者 武继将 江斌 李慧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目的对动车组关键板卡进行失效分析,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动车组运用过程中的环境分析,确定影响板卡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温度与湿度应力。为缩短试验周期,设计恒温恒湿加速应力试验,快速暴露板卡及其元器件的薄弱环节。试验中受... 目的对动车组关键板卡进行失效分析,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动车组运用过程中的环境分析,确定影响板卡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温度与湿度应力。为缩短试验周期,设计恒温恒湿加速应力试验,快速暴露板卡及其元器件的薄弱环节。试验中受应力影响,板卡与元器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效。通过对失效部件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板卡的使用环境与分析方法提出建议。结果动车组板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失效模式为电性能故障,由于密封不良,电感表面有纤毛和白色附着物,工作时温度过热导致漆包膜破损,从而使电感失效,焊点、PCB基材与三防漆未检测到失效老化。结论电感、MOS管、电解电容等元器件受温湿度应力影响较大,且板卡的密封与使用环境也影响着板卡的使用寿命,日常使用应注重散热与密封。通过该项目研究为板卡失效预防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卡 动车组 失效分析 加速应力 温湿度应力 失效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