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编程RF收发器CC1100的原理及开发 被引量:28
1
作者 孙维明 石江宏 陈岳林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7年第9期40-42,共3页
介绍了Chipcon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极低功耗的可编程RF收发器CC1100的功能特点,给出了CC1100的应用电路设计及芯片配置方法,最后讨论了RF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RF CC1100 电路设计 芯片配置
下载PDF
±500kV三沪Ⅱ回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防雷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谭进 张焕青 +3 位作者 刘玉君 梁舰 唐程 刘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73-2179,共7页
±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同塔双回的特殊结构在节约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防雷安全方面较单回直流输电线路有显著区别,极线布置和空气间隙直接影响到线路耐雷水平。为此,对... ±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同塔双回的特殊结构在节约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防雷安全方面较单回直流输电线路有显著区别,极线布置和空气间隙直接影响到线路耐雷水平。为此,对±500kV三沪Ⅱ回直流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比较高;各种极线布置方式的反击耐雷水平和绕击耐雷水平存在差异;考虑导线-杆塔空气间隙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和绕击耐雷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反击耐雷水平下降得更明显。对整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估算,得出双正极在最上方的布置方式跳闸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同塔双回 耐雷水平 反击 雷电屏蔽 极线布置
下载PDF
LCL型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路特性分析及参数配置方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孙跃 张欢 +2 位作者 唐春森 陶维 马浚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7,共5页
将二端口电路理论引用到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中,通过二端口理论对LCL复合补偿型C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了其输入与输出电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对耦合机构进行了重新建模,使其分析变得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参数... 将二端口电路理论引用到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中,通过二端口理论对LCL复合补偿型C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了其输入与输出电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对耦合机构进行了重新建模,使其分析变得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参数配置方式,并分析了其输出电压和功率、效率特性。为证明此参数配置方式优越性,推导了SS型CPT系统的输出功率公式,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所述方式能够输出更大的电压和功率,仿真和实验同样证明了所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CPT) 二端口理论 输入输出关系 电路特性 参数配置
下载PDF
Xilinx FPGA上电时序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纪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4,共4页
提出了由于FPGA容量的攀升和配置时间的加长,采用常规设计会导致系统功能失效的观点。通过详细描述Xilinx FPGA各种配置方式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FPGA上电时的配置步骤和工作时序以及各阶段I/O管脚状态,说明了FPGA上电... 提出了由于FPGA容量的攀升和配置时间的加长,采用常规设计会导致系统功能失效的观点。通过详细描述Xilinx FPGA各种配置方式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FPGA上电时的配置步骤和工作时序以及各阶段I/O管脚状态,说明了FPGA上电配置对电路功能的严重影响,最后针对不同功能需求的FPGA外围电路提出了有效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设计 FPGA配置 时序分析
下载PDF
尼尔森选矿机在磨矿分级回路中的配置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伟 井维和 +2 位作者 张永贵 齐晓东 于立新 《黄金》 CAS 2015年第8期56-60,共5页
尼尔森选矿机作为重选流程的主要设备,已在黄金矿山得到广泛应用,其对粗粒金及中粗粒金回收效果较好,一般配置在磨矿分级回路中。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矿石性质、金矿物工艺特征、流程特点等相关因素,合理确定重选流程配置形式,提高尼尔森... 尼尔森选矿机作为重选流程的主要设备,已在黄金矿山得到广泛应用,其对粗粒金及中粗粒金回收效果较好,一般配置在磨矿分级回路中。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矿石性质、金矿物工艺特征、流程特点等相关因素,合理确定重选流程配置形式,提高尼尔森选矿机的选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尔森选矿机 重选流程 磨矿回路 分级入选 配置形式 回收率
下载PDF
Buck-Boost型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灵改 陈道炼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1,36,共3页
论述了基于Buck-Boost型变换器的DC/DC,DC/AC和AC/AC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给出了各类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实例、仿真和原理试验结果。理论分析、仿真和原理试验结果表明,Buck-Boost型变换器在中小容量的DC/DC,DC/AC和AC/AC电能变换... 论述了基于Buck-Boost型变换器的DC/DC,DC/AC和AC/AC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给出了各类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实例、仿真和原理试验结果。理论分析、仿真和原理试验结果表明,Buck-Boost型变换器在中小容量的DC/DC,DC/AC和AC/AC电能变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拓扑 电路结构
下载PDF
手机用TFT彩色液晶显示驱动芯片的可配置接口电路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瑛 魏廷存 +1 位作者 张盛兵 张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9,52,共5页
TFT彩色液晶显示驱动芯片的接口电路是手机主机与其显示驱动芯片之间数据通讯的桥梁。常用的接口类型主要有68、80和SPI三种,它们的动作时序与所用信号线各不相同。文章首先分析了这三种接口类型的读写时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这三种数... TFT彩色液晶显示驱动芯片的接口电路是手机主机与其显示驱动芯片之间数据通讯的桥梁。常用的接口类型主要有68、80和SPI三种,它们的动作时序与所用信号线各不相同。文章首先分析了这三种接口类型的读写时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这三种数据格式相兼容的可配置异步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案,并给出相对应的验证结果及其在0.25μmCMOS工艺库下的综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T液晶显示驱动芯片 异步电路 接口设计 可配置
下载PDF
主变220kV断路器闪络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章良健 陈建林 郝亮亮 《浙江电力》 2020年第6期21-25,共5页
针对某变电站一起220 kV断路器断口闪络故障,在保护动作行为及断路器检查信息基础上,对故障原因及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结合此次断口闪络保护在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对发电机组断口闪络保护配置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断路器 闪络保护 保护配置
下载PDF
A/D转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树毅 马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7-61,共5页
该文介绍了当前模数转换主流技术的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工作方式以及性能特点。通过对各种模数转换技术的详细分析、比较,指出了不同模数转换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应用领域。最后,根据对各种模数转换技术的... 该文介绍了当前模数转换主流技术的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工作方式以及性能特点。通过对各种模数转换技术的详细分析、比较,指出了不同模数转换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应用领域。最后,根据对各种模数转换技术的分析以及现行技术应用中对模数转换器性能的要求,展示了模数转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 电路结构 片上系统
下载PDF
PLC在电工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俊青 张煜潇 刘宏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4期188-190,共3页
就PLC在电工实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把PLC引入电工工程实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了引入的具体方法、步骤、方案及预期结果。
关键词 电工实习 PLC 电路设计 组态软件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模数转换芯片AD7705/AD7706控制电路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晨 周义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提高AD7705/AD7706芯片的稳定性、更新速率和配置便利性。基于FPGA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和顶层设计思想,设计了基于FPGA为主控机的模数转换控制电路,该电路实现了对AD7705/AD7706内的多个寄存器的快速读写配置和灵活的工作模式设定。Mod... 为提高AD7705/AD7706芯片的稳定性、更新速率和配置便利性。基于FPGA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和顶层设计思想,设计了基于FPGA为主控机的模数转换控制电路,该电路实现了对AD7705/AD7706内的多个寄存器的快速读写配置和灵活的工作模式设定。ModelSim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高时钟频率控制下实现了FPGA对寄存器进行的合理配置,并正确采集到了模数转换后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 控制电路 FPGA 寄存器配置
下载PDF
断路器失灵保护反事故措施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屈贤君 《广东电力》 2014年第6期56-59,99,共5页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二次回路结线复杂,涉及面广,动作后果影响大。因为失灵保护回路的复杂多样,难于维护、管理,失灵保护时常出现不正确动作的现象,破坏电网的安全运行。通过对目前失灵保护回路的专项调查和分析,结合反事故措施要求,提出...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二次回路结线复杂,涉及面广,动作后果影响大。因为失灵保护回路的复杂多样,难于维护、管理,失灵保护时常出现不正确动作的现象,破坏电网的安全运行。通过对目前失灵保护回路的专项调查和分析,结合反事故措施要求,提出规范、统一的失灵保护回路,并采取防止失灵保护回路不正确动作的措施。两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提出的规范和措施能够确保断路器失灵保护回路的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失灵保护 二次回路 反事故措施 双重化配置 整改措施
下载PDF
基于HORNER OCS的灌溉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华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全面提升系统对灌溉、施肥操作指令的控制精准性,设计基于HORNER OCS的灌溉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灌溉施肥过程向量,确定协同控制定义式,完成系统的协同控制能力建模;在此基础上,连接ZigBee无线模块与单片机控制芯片,通过设置灌溉... 为全面提升系统对灌溉、施肥操作指令的控制精准性,设计基于HORNER OCS的灌溉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灌溉施肥过程向量,确定协同控制定义式,完成系统的协同控制能力建模;在此基础上,连接ZigBee无线模块与单片机控制芯片,通过设置灌溉传感器与施肥传感器的方式,明确指令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位置,达到精准控制操作指令的目的,再借助智能化电平转换电路,完成系统执行设备选型处理;在此应用背景中,选取HORNER OCS通讯协议,进行灌溉施肥组态节点连接,实现HORNER OCS组态软件设置,完成基于HORNER OCS的灌溉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选取番木瓜作为监测对象,分析控制数据可知,应用灌溉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后,在灌溉、施肥控制指令的促进下,植株根系与叶片的生长速率明显加快,由此证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确实具备更为精准的指令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NER OCS 灌溉施肥 智能化控制 协同建模 转换电路 组态软件
下载PDF
配电网行波定位优化配置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浩宇 谭阳红 +1 位作者 张海霞 洪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8,共7页
为提高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的经济性,本文提出一种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图论知识对配电网进行分层,将无下一层起始端点的线路定义为独立支路;再通过反推法分析得到,含有独立支路的T型线路,只在其3个顶点配置定位装置,即可实现... 为提高配电网故障行波定位的经济性,本文提出一种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图论知识对配电网进行分层,将无下一层起始端点的线路定义为独立支路;再通过反推法分析得到,含有独立支路的T型线路,只在其3个顶点配置定位装置,即可实现故障定位,不需在独立支路配置。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验证,结果表明优化配置后的定位精度与文献相当,但是定位装置数量分别减少了40%、50%,且故障定位结果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初始角的影响,大大提高了配电网行波定位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T型线路 行波定位 独立支路 优化配置
下载PDF
基于Pocket PC的CF接口电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正勇 胡建萍 刘志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9-42,共4页
结合掌上电脑外围电路的需求,重点阐述了CF接口电路设计原理以及CF接口电路的实现,介绍了使用符合CF协议的TI生产的接口芯片TL16PC564的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案。CF接口电路主要功能是实现了CF/UART信号的转换,以完成数据采集。基于掌上... 结合掌上电脑外围电路的需求,重点阐述了CF接口电路设计原理以及CF接口电路的实现,介绍了使用符合CF协议的TI生产的接口芯片TL16PC564的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案。CF接口电路主要功能是实现了CF/UART信号的转换,以完成数据采集。基于掌上电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通过CF接口电路可实现软件以及数据库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电路 配置 驱动
下载PDF
300MW火电厂循环水泵液控蝶阀控制回路的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伟 宋宝龙 赵辉 《河北电力技术》 2020年第3期35-36,43,共3页
针对河北某电厂1号机组循环水泵液控蝶阀控制回路故障率高的问题,分析原硬接线控制回路弊端,提出将现场设备引入DCS系统,通过DCS软件逻辑组态实现液控蝶阀控制功能并进行优化,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便于人员维护。
关键词 循环水泵 液控蝶阀 硬接线 控制回路 逻辑组态 DCS系统
下载PDF
Two-dimensional complementary gate-programmable PN junctions for reconfigurable rectifier circuit 被引量:2
17
作者 Zhe Sheng Yue Wang +6 位作者 Wennan Hu Haoran Sun Jianguo Dong Rui Yu David Wei Zhang Peng Zhou Zengxing Zh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252-1258,共7页
The unique features of ambipola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open up a great opportunity to build gate-programmable devices for reconfigurable circuit applications,e.g.,PN junctions for rectifier circuits.However,curren... The unique features of ambipola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open up a great opportunity to build gate-programmable devices for reconfigurable circuit applications,e.g.,PN junctions for rectifier circuits.However,current-reported rectifier circuits usually consist of one gate-programmable PN junction as the rectifier and one resistor as the load,which are not conductive to voltage output and large-scale integration.Here we propose an approach of complementary gate-programmable PN junctions to assemble reconfigurable rectifier circuit,which include two symmetric back-to-back black phosphorus(BP)/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graphene heterostructured semi-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FETs)and perform complementary NP and PN junction like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circuit.The investigation exhibits that the circuit can effectively reconfigure the circuit with/without rectifying ability,and can process alternating current(AC)signals with the frequency prior 1 KHz and reconfiguration speed up to 25μs.We also achieve the reconfigurable rectifier circuit memory via complementary semi-floating gate FETs configuration.The complementary configuration here should be of low output impedance and low static power consumption,being beneficial for effective voltage output and large-scale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2D)material PN junction rectifier circuit complementary configuration
原文传递
DFKG—2012型矿用低压馈电开关综合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鹤松 任程程 +2 位作者 高翔 张昌红 陈玉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1,共4页
针对现有矿用低压馈电开关的故障检测存在无专用设备及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DFKG-2012型矿用低压馈电开关综合试验台。该试验台以PLC为控制器,结合组态技术,通过简单操控按钮,即可实现对矿用低压馈电开关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断相和... 针对现有矿用低压馈电开关的故障检测存在无专用设备及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DFKG-2012型矿用低压馈电开关综合试验台。该试验台以PLC为控制器,结合组态技术,通过简单操控按钮,即可实现对矿用低压馈电开关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断相和漏电等保护性能参数的检测和监控。该试验台还可检测多种型号矿用低压馈电开关的性能,并能快速对开关故障作出正确判断,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低压馈电开关 综合试验台 过压 欠压 过载 短路 组态技术
下载PDF
逆变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立铮 陈亦文 陈道炼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0年第2期12-18,共7页
从基本的Buck型逆变器电路结构出发,论述了Buck、Boost、Buck-Boost型逆变器电路结构及其演化过程,论述了各类逆变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各类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实例和部分原理试验结果。
关键词 逆变器 拓扑 电路结构 BUCK BOOST Buck.Boost
下载PDF
电力系统直流断路器短路级差配置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锋 《通信电源技术》 2011年第4期58-60,共3页
电力系统用直流电源系统中直流断路器的选择性、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文中选取了三段式直流断路器短路级差配合进行理论分析以及试验验证,探索三段式直流断路器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直流断路器 极差 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