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钟基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经才 于多 +1 位作者 王芳 何颖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6,共8页
生物钟基因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其作用在于产生和控制昼夜节律的运转。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反馈回路,维持振荡系统持续进行并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各级进化水平物种生物钟的基因组成和控制途径有同有异。此文主要介绍蓝细菌、... 生物钟基因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其作用在于产生和控制昼夜节律的运转。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反馈回路,维持振荡系统持续进行并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各级进化水平物种生物钟的基因组成和控制途径有同有异。此文主要介绍蓝细菌、脉孢菌、果蝇、鼠和人昼夜钟的分子运作机制以及研究钟基因的意义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反馈回路 生物钟基因 生物节律
下载PDF
昼夜节律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静 侯婉婷 +2 位作者 秦雪梅 杜冠华 高晓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40-3248,共9页
在生活中由于时差、轮班工作、睡眠中断和食物消耗的变化,导致了昼夜节律失调的现象在社会中非常普遍。光是影响昼夜节律系统的最主要因素,昼夜节律系统的破坏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从而引起一些疾病。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系统对健康有着非... 在生活中由于时差、轮班工作、睡眠中断和食物消耗的变化,导致了昼夜节律失调的现象在社会中非常普遍。光是影响昼夜节律系统的最主要因素,昼夜节律系统的破坏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从而引起一些疾病。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系统对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使疾病的症状发生缓解,而且应当使紊乱的昼夜节律恢复正常。该文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了昼夜节律紊乱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昼夜节律异常的疾病,与昼夜节律相关的生物钟基因和药物对昼夜节律紊乱疾病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动物模型 睡眠障碍 生物钟基因 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生物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耀伟 于涟 周继勇 《生命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10-13,29,共5页
由生物体内源性生物钟所产生的昼夜节律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几种模型生物(蓝细菌、脉孢菌、拟南芥、果蝇、小鼠)的生物钟相关基因相继被克隆和鉴定,为理解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振荡器蛋白对其编码基因的负反... 由生物体内源性生物钟所产生的昼夜节律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几种模型生物(蓝细菌、脉孢菌、拟南芥、果蝇、小鼠)的生物钟相关基因相继被克隆和鉴定,为理解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振荡器蛋白对其编码基因的负反馈调控可能是不同生物的生物钟运作普遍机制,在此基础上,不同生物有不尽相同的调控方式;隐色素可能是高等生物的共同生物钟光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导引 隐色素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哺乳动物生物钟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岳敏 杨禹 +1 位作者 郭改丽 秦曦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2-1137,共16页
生物钟对生物机体的生存与环境适应具有着重要意义,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钟的重要性质之一是内源节律的周期性,当前的研究认为这种周期性是由生物钟相关基因转录翻译的多反馈环路构成核心机制调控着近似24 h的节律... 生物钟对生物机体的生存与环境适应具有着重要意义,其相关研究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钟的重要性质之一是内源节律的周期性,当前的研究认为这种周期性是由生物钟相关基因转录翻译的多反馈环路构成核心机制调控着近似24 h的节律振荡。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系统存在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包括位于视交叉上核的主时钟和外周器官和组织的子时钟。虽然主时钟和子时钟存在的组织不同,但是参与调节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是一致的。近年来,通过正向、反向遗传学方法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生物钟的分子机制的解析和认知愈发深入。本文在简单回顾生物钟基因发现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两个方面,从振荡周期的角度,对哺乳动物生物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以期为靶向调节生物钟来改善机体的稳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希望能促进时间生物学领域与更多其他领域形成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近日节律 生物钟基因 转录翻译反馈环路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昼夜节律的阴阳机制”还原与重构初探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应超 李毅 +7 位作者 武丹 周亮 张斯琦 赫梓煊 东艺群 焦志华 鲍春龄 东贵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1-596,共6页
昼夜节律,又称生物节律或生物钟,是生命以约24 h为周期的节律性活动。西医学以基因、蛋白质等阐释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中医自古以阴阳转化、卫气入阴出阳等理论阐述睡眠-觉醒机制。通过对太极图、重阴转阳、重阳转阴、卫气昼夜调节运行... 昼夜节律,又称生物节律或生物钟,是生命以约24 h为周期的节律性活动。西医学以基因、蛋白质等阐释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中医自古以阴阳转化、卫气入阴出阳等理论阐述睡眠-觉醒机制。通过对太极图、重阴转阳、重阳转阴、卫气昼夜调节运行理论的还原与重构,阐释新的昼夜节律的阴阳机制,发现两种机制的阴阳消长与基因振荡、对立统一与负反馈调节、卫气运行与生物钟定位等有互通互用之处。深入探索昼夜节律对了解生命的原理、解决健康问题意义重大,具有未知的神秘和广阔的前景,学习与研究中医药数千年的智慧可为今人指点迷津,带来灵感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 基因 阴阳 脏腑经络卫气
原文传递
生物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军 童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昼夜节律是以大约 2 4h为周期波动的生物现象 .这些节律包括血压、体温、激素水平、血中免疫细胞的数量、睡眠觉醒周期循环等 .基因水平上的昼夜节律研究还只是刚起步 ,介绍不同物种控制昼夜行为的共同基因 (如 period、timless、clock... 昼夜节律是以大约 2 4h为周期波动的生物现象 .这些节律包括血压、体温、激素水平、血中免疫细胞的数量、睡眠觉醒周期循环等 .基因水平上的昼夜节律研究还只是刚起步 ,介绍不同物种控制昼夜行为的共同基因 (如 period、timless、clock基因等 )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一些有关调控昼夜节律基因的转录因子的研究 .同时讨论果蝇和人类生物钟调节的共同分子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基因调控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中药作用的新靶点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欢 徐尚福 刘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464-5467,共4页
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择时给药"和"因时制宜"的理念。这一理念与现代的时间药理学、时间毒理学、时间治疗学不谋而合。现代时辰药理学研究发现生物钟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而且还与... 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择时给药"和"因时制宜"的理念。这一理念与现代的时间药理学、时间毒理学、时间治疗学不谋而合。现代时辰药理学研究发现生物钟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而且还与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密切相关。生物钟是生物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的一种内在机制,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组织以及细胞中。生物钟系统由核心基因(Clock、Bmal1和Npas2)、负反馈基因(Cry和Per)、钟控基因和靶基因(Dbp、Rev-Erbα、Rorα、Csnk、Temless等)组成。有研究显示,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中药和中药复方可通过影响生物钟基因发挥治疗作用,因此,中药与生物钟之间存在相关性。文章对此做一综述,以期为中药作用的多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中药提取物 生物钟 时钟基因 靶点
原文传递
生物钟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晨 钱睿哲 金惠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50-1453,共4页
[A Review] The biorhythms of every species are precisely regulated to adapt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function of biorhythms is controlled by the clock genes in either a single cell or the whole body. The functio... [A Review] The biorhythms of every species are precisely regulated to adapt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function of biorhythms is controlled by the clock genes in either a single cell or the whole body. The function of clock genes depends on the feedback circles that are composed b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lock components. Many studies indicate that circadian clock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seases. Sever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how overt circadian rhythms, indicating that clock gene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ch kinds of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基因 生物钟 反馈环路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祖元 《生命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昼夜节律生物钟是一种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自主维持的振荡器,在分子水平上,该振荡器是一个由9个基因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系统。它能受外界环境影响重新设置节律,使自身机体活动处于最佳状态。除了进行自我调节外,生物钟基因还能通... 昼夜节律生物钟是一种以近似24小时为周期的自主维持的振荡器,在分子水平上,该振荡器是一个由9个基因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系统。它能受外界环境影响重新设置节律,使自身机体活动处于最佳状态。除了进行自我调节外,生物钟基因还能通过调节代谢途径中特定基因表达而影响机体生理生化过程。在过去的几年里,借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工具,我们对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基础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这一进展,并展望了它们在研究人的昼夜节律行为异常领域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节律调节 钟控基因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健康: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对话 被引量:4
10
作者 易玉娟 孙康 +4 位作者 唐红 皮蓬莱 张书毅 李佳 孙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681-5689,共9页
昼夜节律指机体一日性的节律变化。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规律导致慢性疾病高发,提示昼夜节律紊乱与疾病发生发展密不可分。传统中医对节律性变化阐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为节律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研究则对其... 昼夜节律指机体一日性的节律变化。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规律导致慢性疾病高发,提示昼夜节律紊乱与疾病发生发展密不可分。传统中医对节律性变化阐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为节律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研究则对其分子机制提供了更全面的阐述。文章综合当前中西医领域对昼夜节律的认识,强调节律调控与疾病治疗的重要关系,突出两大学科结合的特点,为探索时间医学领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择时治疗 肠道菌群 时间医学
原文传递
光遗传学技术在昼夜节律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舒恒 白帅东 +3 位作者 白雪 王威宇 秦雪梅 高晓霞 《生命科学》 CSCD 2024年第7期929-942,共14页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响应外部环境24小时昼夜更替变化的一种内源性计时系统,也称生物钟系统,由中枢及外周生物钟组成,其通过生物钟基因调节细胞信号分子的节律变化,从而使大部分细胞生命活动具有时空动态性。昼夜节律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响应外部环境24小时昼夜更替变化的一种内源性计时系统,也称生物钟系统,由中枢及外周生物钟组成,其通过生物钟基因调节细胞信号分子的节律变化,从而使大部分细胞生命活动具有时空动态性。昼夜节律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复杂机制尚未解释清楚。光遗传学是利用特定光敏蛋白对细胞进行精确时空控制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可逆性和高时空特异性等优点,为昼夜节律机制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光遗传学技术在昼夜节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昼夜节律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解决昼夜节律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学 昼夜节律 视交叉上核 生物钟基因 细胞信号分子
原文传递
昼夜节律和生物钟基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思雯 刘秋平 +2 位作者 马继贤 杨佳洁 李晶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0-1294,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全球工作年龄人群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生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及生物钟基因与DR的发病密切相关。昼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全球工作年龄人群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生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及生物钟基因与DR的发病密切相关。昼夜节律是受生物钟基因调控,以24h为周期,与外界明暗变化相一致的生理过程,生物钟调控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昼夜节律紊乱通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眼部的生理稳态等诱导DR的发生,生物钟基因可能通过调控DR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视网膜自噬节律、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内皮祖细胞功能等各方面参与DR的发病。本文介绍了昼夜节律的产生及调控机制,以及视网膜内在昼夜节律生物钟,深入探讨了昼夜节律系统以及生物钟基因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旨在为DR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昼夜节律 生物钟基因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调控牦牛睾酮分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磊 洪金 +4 位作者 张丽萍 阿怀娜 刘晨曦 靳亚平 张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8,28,共11页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调控牦牛睾酮分泌的分子机制,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清晨08:00左右(ZT0)和下午20:00左右(ZT12)采集雄性牦牛的血液和睾丸,用ELISA检测牦牛血清睾酮含量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用IH...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调控牦牛睾酮分泌的分子机制,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清晨08:00左右(ZT0)和下午20:00左右(ZT12)采集雄性牦牛的血液和睾丸,用ELISA检测牦牛血清睾酮含量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用IHC法检测生物钟蛋白Bmal1在睾丸中的表达定位;采用普通PCR法检测生物钟基因(Bmal1、Dbp、Nr1d1、Per1)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生物钟基因、类固醇合成基因(StAR、Hsd3b1、Hsd17b3、Cyp11a1)和核受体基因(Sf1、Nr4a1、Lhcgr、Nr0b1)在牦牛睾丸中的时空表达规律;用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生物钟蛋白Bmal1和类固醇合成蛋白StAR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变化;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牦牛睾酮合成相关因子启动子区域生物钟作用元件。【结果】牦牛体内睾酮含量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ZT0时的含量极显著低于ZT12(P<0.001);生物钟蛋白Bmal1在牦牛睾丸中存在节律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睾丸间质细胞中;4个生物钟基因、类固醇合成基因Hsd17b3和Cyp11a1及核受体基因Nr4a1、Lhcgr和Nr0b1在牦牛睾丸中均存在节律性表达;类固醇合成蛋白StAR在牦牛睾丸中有表达,但无节律性;牦牛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与生物钟基因结合的E-box、RORE和D-box元件。【结论】牦牛睾丸生物钟基因通过调控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睾酮的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牦牛 睾酮合成 类固醇合成基因 核受体基因
下载PDF
哺乳类动物生物周期节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清明 翁秀红 程波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1期1455-1461,共7页
生物周期节律(circadian rhythms)是指机体内生命活动随时间节律性变化的规律。相关研究证实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存在昼夜周期节律变化,而生物周期节律紊乱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哺乳动物心血... 生物周期节律(circadian rhythms)是指机体内生命活动随时间节律性变化的规律。相关研究证实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存在昼夜周期节律变化,而生物周期节律紊乱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中生物周期节律紊乱会破坏血管壁细胞生理功能,改变血流状态,诱发血管炎症反应,影响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合成与释放等,从而促进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诱发斑块的不稳定,对A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总结近年来生物节律与AS的研究进展,探讨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生物周期节律的表现形式以及节律紊乱对AS的调控机制,以期为AS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周期节律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钟基因 生物钟紊乱
原文传递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15
作者 IvanaŠkrlec Sergey N Kolomeichuk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4年第4期181-185,共5页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has a crucial fun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oxygen levels in mammalian cells,especially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Its importa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articularly in cardiac ischem...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has a crucial fun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oxygen levels in mammalian cells,especially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Its importa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articularly in cardiac ischemia,is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alleviate cardiac dysfunction.The oxygen-responsive subunit,HIF1α,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is process,as it has been shown to hav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affecting cellular survival,angiogenesis,and metabolism.Furthermore,HIF1αexpression induced reperfusion in the ischemic skeletal muscle,and hypoxic skin wounds in diabetic animal models showed reduced HIF1αexpression.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IF1α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apoptosi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ardiomyocyte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Genetic variations in HIF1αhave also been found to correlate with altered responses to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 addition,a link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circadian rhythm and hypoxic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with HIF1αfunctioning as an oxygen sensor and circadian genes such as period circadian regulator 2 responding to changes in light.This editorial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F1αand the circadian rhythm and highlights its significance in myocardial adaptation to hypoxia.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in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s,specifical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for innovativ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especially in low-oxygen environments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pathologies circadian gene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HYPOXIA Gene-gene interaction
下载PDF
电针对昼夜节律紊乱C57BL/6J小鼠肝脏基因Clock、Bmal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畅 孙晓萌 +3 位作者 修莹 王议彬 苗嘉芮 樊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3-248,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肝俞对昼夜节律紊乱小鼠外周时钟基因的影响,分析各实验条件下,不同时间点Clock、Bmal1基因的分布规律,为外周生物钟基因时间分布提供参考,并探讨电针治疗睡眠节律紊乱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72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观察电针肝俞对昼夜节律紊乱小鼠外周时钟基因的影响,分析各实验条件下,不同时间点Clock、Bmal1基因的分布规律,为外周生物钟基因时间分布提供参考,并探讨电针治疗睡眠节律紊乱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72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肝俞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8只。空白组常规饲养;其余3组采取光暗交替法L(光)∶D(暗)=2 h∶2 h造模法持续5 d,模型组只捆绑不针刺;肝俞组针刺肝俞穴;非经非穴组选取非经非穴部位进行针刺。电针干预5 d后,于第6天02∶00开始,每组每4 h取材1次,共取材6次。采用PCR法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内的Clock和Bmal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含量,同时用余弦函数计算出各组基因的节律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肝俞组中Clock与Bmal1基因表达恢复时间节律(P<0.05)。与模型组比较,非经非穴组内Clock与Bmal1基因表达无时序性(P>0.05);肝俞组Clock、Bmal1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恢复节律性(P<0.05)。结论 小鼠肝脏中Clock和Bmal1时钟基因呈时序性变化,电针肝俞穴可改善小鼠睡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时钟基因Clock和Bmal1,降低两种基因及蛋白表达,恢复正常睡眠节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肝脏 时钟基因 肝俞 机制研究
下载PDF
C57小鼠肝、肾、脾、胸腺组织时钟基因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姝 蔡彦宁 +2 位作者 谢淑 关云谦 陈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测不同脏器组织中时钟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波动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57小鼠肝、肾、脾和胸腺中4种重要时钟基因mBMAL1、mPER1、mCRY1和mCRY2的表达。结果肝和肾中4种时钟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波动(P<0.01);而... 目的探测不同脏器组织中时钟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波动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57小鼠肝、肾、脾和胸腺中4种重要时钟基因mBMAL1、mPER1、mCRY1和mCRY2的表达。结果肝和肾中4种时钟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波动(P<0.01);而脾中仅mBMAL1、mPER1、mCRY1的节律性表达明显(P<0.01,P<0.001,P<0.05),并且波动振幅较为平和;胸腺中4种时钟基因的表达均不具备昼夜波动的特征,同时表达水平也与其他3种组织存在显著差异(P<0.01)。时钟基因所构成的环路在不同组织中也不尽相同,mPER1的负反馈效应在肝中较为主要,mCRY1和mCRY2的负反馈效应在肾和脾中较为主要。结论不同周围组织的分子时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相关正负反馈元件和环路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时钟基因 周围组织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昼夜节律基因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滕鹰 祁放 +1 位作者 徐广超 王达利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9-693,共5页
皮肤损伤后的愈合是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将影响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内自发形成的周期性振荡循环,在维持内环境稳态和调控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皮肤损伤后的愈合是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将影响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内自发形成的周期性振荡循环,在维持内环境稳态和调控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基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综述总结了昼夜节律基因对创面愈合不同阶段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创面愈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制订更有效的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基因 皮肤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生物钟基因对牦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金 周凯欣 +3 位作者 苟育聪 吕玺玮 张寿 高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33,共12页
【目的】旨在研究生物钟基因对牦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于08:00左右(ZT0)和20:00左右(ZT12)收集的雌性牦牛血液和卵巢组织为材料,研究牦牛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卵巢中类固醇... 【目的】旨在研究生物钟基因对牦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于08:00左右(ZT0)和20:00左右(ZT12)收集的雌性牦牛血液和卵巢组织为材料,研究牦牛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卵巢中类固醇合成基因(StAR、Cyp11a1、Hsd17b3、Cyp19a1)以及核受体基因(Sf1、Lhcgr、Nr1h4、Nur77)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析生物钟基因(Bmal1、Dbp、Nr1d1、Per1)、生物钟蛋白BMAL1和类固醇合成蛋白(StAR和CYP19A1)在牦牛卵巢中的时空表达规律;以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牦牛类固醇合成相关因子启动子区域生物钟作用元件。【结果】牦牛体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ZT0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ZT12(P<0.001);类固醇合成基因(Cyp11a1、Hsd17b3和Cyp19a1)、核受体基因(Sf1、Nr1h4和Nur77)和4个生物钟基因在牦牛卵巢中均存在节律性表达;生物钟蛋白BMAL1在牦牛卵巢中存在节律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合成蛋白CYP19A1在牦牛卵巢中存在节律性表达,StAR在牦牛卵巢中有表达,但无节律性;牦牛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与生物钟基因结合的作用元件(E-box、RORE和D-box)。【结论】牦牛卵巢生物钟基因与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存在节律相关性,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牦牛 卵巢 类固醇合成基因 核受体基因
下载PDF
‘紫叶’酢浆草感夜性运动最适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中 武凌瑞 +4 位作者 赵亚梅 陈蕾 游乐 翟俊文 吴沙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7-494,共8页
‘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Purpurea’)为酢浆草科(Oxalidaceae)酢浆草属(Oxalis)多年生草本植物,除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外,也是研究植物感夜性运动的理想材料。为了筛选适合于研究‘紫叶’酢浆草感夜性运动的内参基因,根据白... ‘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Purpurea’)为酢浆草科(Oxalidaceae)酢浆草属(Oxalis)多年生草本植物,除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外,也是研究植物感夜性运动的理想材料。为了筛选适合于研究‘紫叶’酢浆草感夜性运动的内参基因,根据白天和夜间状态下叶枕转录组测序结果,选取6个常用内参基因ACT、EF-1α、TUA、TUB、UBC和UBQ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紫叶’酢浆草的叶枕、叶柄、小叶和花4个部位白天和晚上的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RT-qPCR对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3个常用内参基因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UBC在3个软件和稳定性综合排名中均在第二,且与各个软件的第一稳定性相近,综合稳定性最高,是研究‘紫叶’酢浆草感夜性运动最适内参基因。同时也为其他‘紫叶’酢浆草基因表达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酢浆草 感夜性运动 昼夜节律 内参基因 实时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