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执行功能的磁源性影像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汤浩 韩颖琳 +3 位作者 韩莉 江海腾 卢青 姚志剑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观察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执行功能在时间空间序列的变化特征。方法18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苦及21私年龄、性别、受教育年匹配的健康对照入组,利用脑磁图检测受试者在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前扣带叫、额叶功能的实时... 目的观察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执行功能在时间空间序列的变化特征。方法18例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苦及21私年龄、性别、受教育年匹配的健康对照入组,利用脑磁图检测受试者在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前扣带叫、额叶功能的实时改变。结果1.与对照绀相比,患者组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激洒增强的脑区依次为(t代表激活强发):(1)100~200ms:右前扣带回(t=1.81)、双侧额内侧回(t=1.91,t=1.86)、左额上回(t=1.79)、有额中回(t=1.82)、右额下回(t=1.82)(2)200~300ms:左前扣带回(t=1.82);(3)250~350m:左前扣带网(t=2.67)、左额内侧回(t=2.43)、左额下回(t=1.91);(4)300~400ms:左前扣带回(t=2.26)、双侧额下回(t=1.97,t=2.66)、左额内侧回(t=2.35);(5)350—450ms:左前扣带回(t=2.02)、左锨内侧回(t=2.00)、双侧额下回(t=1.74,t=1.78);(6)400—500ms:左前扣带回(t=2.01)、左额内侧回(t=1.97);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完成Slroop字色干扰测试时激活减弱的脑区为:200~300ms定额中回(t=1.79)、左额上回(t=1.76)。结论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额叶脑区存在时间和空间序列双层次的激活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执行功能 脑磁图 扣带回
原文传递
扣带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锁孔手术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伟 齐巍 +3 位作者 张懋植 李健华 王磊 王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扣带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锁孔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31例扣带回胶质瘤病例,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肿瘤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扣带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锁孔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31例扣带回胶质瘤病例,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肿瘤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肿瘤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病理学上均为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Ⅱ级)。全部病例均采用经纵裂锁孔手术入路,手术全切除25例,近全切除6例。全部病例术后癫痫症状缓解,术后一过性对侧肢体偏瘫3例,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26个月,无术后复发。结论扣带回胶质瘤以癫痫发作为常见首发症状,生长方式局限于扣带回,均为低级别胶质瘤。经纵裂锁孔入路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回 胶质瘤 锁孔手术
下载PDF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磁共振脑灰质体积异常表现
3
作者 蒋思雨 董丽平 +3 位作者 童萍 刘晶 姜也 石元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比较伴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变化,探索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在MRI上特有表现。方法 纳入5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入组时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评分是否>9...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比较伴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变化,探索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在MRI上特有表现。方法 纳入5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入组时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评分是否>9分将其分为伴躯体症状组和不伴躯体症状组,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予MRI扫描,采用VBM方法比较各组大脑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伴躯体症状组右颞上回灰质体积增加,右眶额下回、右颞下回、左眶额下回、左颞上回体积减少(P<0.001),不伴躯体症状组右颞中回灰质体积增加,右颞上回、右颞下回体积减少(P<0.01)。抑郁症患者中,伴躯体症状组右舌回、左扣带回的体积较不伴躯体症状组增加(P<0.01)。结论 抑郁症伴躯体症状患者在VBM-MRI上表现为舌回、扣带回体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症状 灰质体积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 磁共振成像 舌回 扣带回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电刺激引起微笑与欢笑2例
4
作者 梁新宜 谢延风 +3 位作者 石全红 詹彦 蒋理 但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299,共3页
欢笑和微笑在大脑中的产生和传播网络尚未完全清楚。本文报告2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植入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电刺激分别在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岛短回反复诱发出微笑(不带有愉悦情绪及运动意识)及欢笑(带有与情景不相符的愉悦情绪)。... 欢笑和微笑在大脑中的产生和传播网络尚未完全清楚。本文报告2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植入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电刺激分别在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岛短回反复诱发出微笑(不带有愉悦情绪及运动意识)及欢笑(带有与情景不相符的愉悦情绪)。该现象反映了笑的情绪及行为网络存在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笑 笑的神经网络 药物难治性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电刺激 情感表达 扣带回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性精神病的体会 被引量:6
5
作者 姜克明 王晓峰 +7 位作者 李拴德 张宏兵 杨来启 肖录军 周静 刘光雄 刘建新 苏宝艳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靶点组合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 ,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 ,射频热凝脑内核 (团 )治疗癫痫性精神病 5 3例。术前、术后均进行总疗效评定量表 (GAS)和癫痫的国际疗效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目的 探讨多靶点组合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 ,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 ,射频热凝脑内核 (团 )治疗癫痫性精神病 5 3例。术前、术后均进行总疗效评定量表 (GAS)和癫痫的国际疗效评价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 3例中显效 37例 ,进步 16例。结论 双侧胼胝体、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红核前区多靶点组合治疗 ,对癫痫性精神病的治疗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癫痫性精神病 胼胝体 内侧隔区 杏仁核 红核前区
下载PDF
基于立体脑电图定位的扣带回癫痫患者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临床研究
6
作者 刘亚丽 郭强 +5 位作者 王璐 王小强 杨文桢 史雪峰 张新定 韩彦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7-272,279,共7页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的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及发作传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2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被立体脑电图(SEEG)证实,手术后效果良好的10例扣带回癫痫患者,分别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及相...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的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学及发作传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2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已被立体脑电图(SEEG)证实,手术后效果良好的10例扣带回癫痫患者,分别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发作症状及相应的传播模式。结果4例前扣带回癫痫、2例中扣带回癫痫头皮脑电图能为致痫灶定侧定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例后扣带回癫痫头皮脑电图难以提供较为有意义的定侧定位价值,且往往容易被误导,因此10例患者均行SEEG评估,明确致痫灶。前扣带回癫痫主要表现为带有恐惧的复杂运动症状;中扣带回癫痫表现为目标导向的运动行为及强直性姿势;后扣带回癫痫为伪颞叶症状。前扣带回主要累及情绪网络;中扣带回主要累及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等运动网络;后扣带回主要传播至颞叶及顶下小叶引起颞叶症状。结论扣带回癫痫虽然临床症状多变、定位和诊断困难,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熟悉扣带回不同分区及功能连接是正确诊断及定位该区癫痫的前提。在扣带回癫痫的诊断中,SEEG对其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脑电图 扣带回 电生理特征 发作症状学 传播模式
下载PDF
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27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磊 张懋植 +2 位作者 赵继宗 张伟 孟国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为总结经大脑半球间裂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的效果 ,对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经手术治疗的扣带回肿瘤 2 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7例中手术全切 2 2例 ,近全切除 5例 ;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 (n =2 ... 为总结经大脑半球间裂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的效果 ,对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经手术治疗的扣带回肿瘤 2 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7例中手术全切 2 2例 ,近全切除 5例 ;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 (n =2 5) ,术后除 2例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外 ,其余患者肢体活动均正常 ,术后认知功能良好。提示 :扣带回肿瘤多见于中青年人 ,肿瘤常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 ,一般不侵犯邻近的区域 ,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 ,沿大脑半球间裂入路可以达到安全切除病变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治疗 扣带回肿瘤 手术入 癫痫
下载PDF
Contribution of the Neuroanatomy of the Cingulate Gyrus to the Neuro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pression
8
作者 Racky Wade-Kane El Hadji Makhtar Ba +1 位作者 Momar Camara Mamadou Habib Thiam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2年第1期37-48,共12页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Numerous studies show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ingulate gyrus in affective disorders, particularly in depression. With a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aim, the authors raise questio...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Numerous studies show the involvement of the cingulate gyrus in affective disorders, particularly in depression. With a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aim, the authors raise questions leading to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such as focal brain stimulation. The cingulate gyrus is the primary target of these brain stimulation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establish anatomoclinical correlations and to deduce the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strong>Methodology:</strong> Our work i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inventory of the cingulate gyrus and depression wa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ritical synthesis of bibliographic knowledge. <strong>Results:</strong> We found a bipartite Brodmann subdivision which evolved into a subdivision into four regions of the cingulate gyrus. Descriptions of the cingulate gyrus boundaries are imprecise and divergent. The anterior end of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is a confirmed target of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and resistant depression, thus requiring the authors, a consensus in its delineation. Brodmann’s area 25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main target of brain stimulation therapies. Dysfunction by local lesion or by alteration of the connectivity of Brodmann’s area has repercussions on these different structures to which it is interconnected. These disturbances when they are in the direction of collapse paint a picture similar to major depression. <strong>Conclusion: </strong>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is involved in depression. The functional system organization of affectivity will allow new brain stimulation techniques to act on the entire functional system or on one of its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gulate gyrus DEPRESSION ANATOMY PSYCHIATRY
下载PDF
Why psychosi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被引量:1
9
作者 Jingmei Zhong Shaoyuan Wu +7 位作者 Ying Zhao Hui Chen Naiwei Zhao Kunwen Zheng Zhong Zhao Wenli Chen Bo Wang Kunhua W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7期2548-2556,共9页
Psychosis is a common non-motor symptom of Parkinson’s disease whose pathogene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Parkinson’s disease in conjunction with psychosis has been shown to induce injury to extracorticospinal tr... Psychosis is a common non-motor symptom of Parkinson’s disease whose pathogene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Parkinson’s disease in conjunction with psychosis has been shown to induce injury to extracorticospinal tracts as wel as within some cortical areas. In this study,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who did not receive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and those without psychosis underwent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damage to the left frontal lobe, bilateral occipital lobe, left cingulated gyrus, and left hippocampal white-matter fibers were greater than damage to the substantia nigra or the globus pal idus. Damage to white-matter fibers in the right frontal lobe and right cingulate gyrus were also more severe than in the globus pal idus, but not the substantia nigra. Damage to frontal lobe and cingulate gyrus white-matter fibers was more apparent than that to occipital or hippocampal fiber damage. Compar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out psychosis, those with psychosi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fractional anisotropy ratios of left frontal lobe, bilateral occipital lobe, left cingu-lated gyrus, and left hippocampus to ipsilateral substantia nigra or globus pal idus, indicating more severe damage to white-matter fib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sychosi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an imbalance in the ratio of white-matter fibers be-tween brain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psychiatric symptoms (frontal lobe, occipital lobe, cingulate gyrus, and hippocampus) and those associated with the motor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e substantia nigra and globus pal idus). The relatively greater damage to white-matter fibers in psychiatric symptom-related brain regions than in extracorticospinal tracts might explain why psy-chosis often occur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Parkinson's disease PSYCHOSI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frac-tional anisotrop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frontal lobe occipital lobe cingulate gyrus HIPPOCAMPUS extracorticospinal tract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静 孙燕 +3 位作者 马重兵 王觉 朱田田 严兴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4-2739,共6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低频振幅(ALFF)算法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将80例屈光层参差性单眼弱视儿童分为常规组(40例,脱落1例)和针刺组(40例,脱落1例)。常规组予以配镜、红闪光栅和视刺激治疗,每项5 min/次;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气通经明目”针法治疗,取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30 m 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3次/周,共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视力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改变。同时从两组中各随机选取9例左眼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予以rs-fMRI扫描,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脑区ALFF差异。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P-VEP 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P<0.05),针刺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②治疗后,常规组右侧豆状核ALFF值增高;针刺组右侧颞叶ALFF值增高(P<0.05);针刺组与常规组比较,右侧边缘叶/扣带回左侧胼胝体/扣带回、左侧额叶/双侧辅助运动区的ALFF值降低(P<0.05),右侧顶叶/顶下小叶增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矫正视力,增强视神经传导功能;两种疗法的效应机制与有效调节不同脑区自发功能活动和响应有关,但二者脑功能响应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与常规疗法相比,边缘系统、额叶、顶叶可能是针刺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重点调控的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针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边缘叶 扣带回 顶叶 额叶
原文传递
肝气郁结证脑深部核团及扣带回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明 熊航 +3 位作者 陈云翔 彭楠 任珊 王志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617-2620,2624,共5页
目的: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神经核团及扣带回微结构损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肝气郁结证患者16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者13例,进行磁共振DTI扫描,原始数据通过后处理计算出部分各向异... 目的: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神经核团及扣带回微结构损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肝气郁结证患者16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者13例,进行磁共振DTI扫描,原始数据通过后处理计算出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图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测量两侧海马、杏仁核、丘脑、豆状核、尾状核头和扣带回的FA值和ADC值。2组感兴趣区对应测量相同部位。并对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肝气郁结证组的右侧丘脑、双侧中扣带回F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43,0. 004,0. 001),左侧豆状核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33)。肝气郁结证组的左侧前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9,0. 039,0. 049)。右中扣带回FA值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0. 87,P=0. 001),最佳诊断界值FA值=0. 383750,灵敏度92. 3%,特异度68. 7%。结论:通过对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核团及扣带回的DTI研究,发现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神经核团及扣带回损伤存在于特定的脑区,其中右中扣带回FA值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证 脑深部核团 扣带回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向异性 表观弥散系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ASD患儿脑扣带回代谢物浓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樟伟 夏水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脑扣带回代谢物定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2例学龄前期ASD患儿(病例组)和25例学龄前期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均行磁共振波谱学扫描,...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脑扣带回代谢物定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2例学龄前期ASD患儿(病例组)和25例学龄前期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均行磁共振波谱学扫描,比较两组儿童不同脑区各代谢物浓度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病例组患儿不同脑区代谢物浓度与各相关量表评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病例组患儿前部中扣带回皮层、前扣带回皮层和后扣带回皮层脑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0、3.71、3.15,均P<0.05);病例组患儿后扣带回皮层脑区谷氨酸复合物(Glx)和胆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3、3.55,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后扣带回脑区NAA代谢物浓度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存在负相关关系(r=-0.56,P<0.01)。结论学龄前期ASD患儿的脑扣带回生化代谢物浓度异常改变,且后扣带回脑区NAA代谢物浓度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可为ASD提供一种临床无创性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扣带回 磁共振波谱学 学龄前期
下载PDF
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前扣带回功能变化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关力杰 邹文锦 +1 位作者 张若曦 老帼慧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前扣带回功能变化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单相(UD)与双相抑郁障碍(BD)患者的临床资料各50例,分别设为UD组和BD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前扣带回功能变化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单相(UD)与双相抑郁障碍(BD)患者的临床资料各50例,分别设为UD组和BD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比较三组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特征。结果UD组左侧前扣带回与左侧三角额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之间及右侧前扣带回与左侧三角额下回之间的连接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左侧前扣带回与右侧颞中回连接及右侧前扣带回与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之间的连接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组左侧前扣带回与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连接及右侧前扣带回与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顶下缘角回之间的连接强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人比较,UD与BD患者静息态下前扣带回功能明显改变,前者主要表现为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后者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对鉴别UD与BD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助于指导医师的治疗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障碍 双相抑郁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扣带回
下载PDF
幼鼠内脏痛高敏感性与不同脑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素清 吴斌 +1 位作者 林希 杨燕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2-496,共5页
目的采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刺激(CI)建立幼鼠痛高敏感模型,检测痛觉敏感幼鼠模型下丘脑室旁核、中缝核和前皮质扣带回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不同脑区CGRP异常表达参与痛觉高敏感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8日龄新... 目的采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刺激(CI)建立幼鼠痛高敏感模型,检测痛觉敏感幼鼠模型下丘脑室旁核、中缝核和前皮质扣带回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不同脑区CGRP异常表达参与痛觉高敏感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8日龄新生SD大鼠分为4组,每组8只。CI+CRD组新生期给予CI,并在6周龄时给予结直肠扩张(CRD)刺激;CI组新生期给予CI,但在6周龄时不予CRD刺激;CRD组新生期不予CI,6周龄时给予CRD刺激;对照组新生期不予CI,6周龄时也未给予CRD刺激。CI+CRD组和CI组乳鼠在出生8-15 d,每天接受1次CI。常规喂养至6周龄,CI+CRD组和CRD组幼鼠进行CRD刺激下内脏痛敏感性评价。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幼鼠不同脑区内CGRP表达情况。结果随着CRD的增加,CI+CRD组和CRD组幼鼠腹外斜肌放电波幅逐渐增加。在CRD为2 kPa、4 kPa、6 kPa和8 kPa扩张压刺激下,CI+CRD组腹外斜肌放电幅值显著高于C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61,P=0.000;F=15.389,P=0.002;F=8.024,P=0.013;F=6.287,P=0.025)。而当CRD为10 kPa高扩张压刺激时,CI+CRD组和CRD组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02,P=0.490)。新生期CI导致幼鼠下丘脑室旁核、前扣带回皮质、中缝核内CGR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的主效应分别为12.23、12.74和11.81,接受CRD刺激后可导致幼鼠CGR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的主效应分别为16.81、18.00和17.18。结论新生期持续CI会造成幼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痛高敏感性。幼鼠慢性内脏痛敏感性异常可能与前皮质扣带回、下丘脑室旁核、中缝核内CGRP异常表达相关。CGRP可能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参与内脏痛觉敏感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高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室旁核 扣带回 中缝核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扣带回~1H-MRS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飞 刘任远 +5 位作者 王慧婷 武文博 张鑫 俞海平 张冰 朱斌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扣带回代谢物的改变及分布规律,以帮助理解疾病病理改变。方法:使用Achieva 3.0 T TX双梯度双射频源磁共振成像系统、SENSE-8-HEAD线圈,对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20例AD患者(AD组)...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扣带回代谢物的改变及分布规律,以帮助理解疾病病理改变。方法:使用Achieva 3.0 T TX双梯度双射频源磁共振成像系统、SENSE-8-HEAD线圈,对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20例AD患者(AD组)、25例MCI患者(MCI组)及2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NC组)进行双侧扣带回多体素2D-PRESS1H-MRS扫描。比较3组间双侧扣带回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肌醇(MI)/Cr、MI/NAA值的差异。结果:3组比较只有MI/Cr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提示MCI组和AD组的MI/Cr值均高于NC组(P<0.05),AD组的MI/NAA值高于NC组(P<0.05),NAA/Cr值3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扣带回MI/Cr值与Mo 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MI/NAA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在AD和MCI患者中扣带回MI/Cr值明显升高,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MI变化较NAA变化更早更明显,有助于AD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多体素氢质子波谱 扣带回
下载PDF
扣带回癫痫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磊 朱海涛 +2 位作者 霍俊杰 徐宏浩 张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92-595,共4页
扣带回癫痫(CE)以往被认为是额叶癫痫的一种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额叶癫痫相比,CE的发病年龄偏小,临床主要表现为额叶癫痫或(和)颞叶癫痫以及其他少见癫痫;脑电图异常放电表现多样;MRI检查多为正常。脑磁图、颅内脑电图、PE... 扣带回癫痫(CE)以往被认为是额叶癫痫的一种亚型,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额叶癫痫相比,CE的发病年龄偏小,临床主要表现为额叶癫痫或(和)颞叶癫痫以及其他少见癫痫;脑电图异常放电表现多样;MRI检查多为正常。脑磁图、颅内脑电图、PE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多模态术前评估检查常显示扣带回结构和功能异常。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可能与病因有关,手术疗效明显,术后病理检查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为提高功能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医师对扣带回及扣带回癫痫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对扣带回癫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回 癫痫 治疗
下载PDF
网络成瘾青少年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溯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敏 钱若兵 +4 位作者 傅先明 王昌新 韩晓鹏 牛朝诗 汪业汉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22-225,228,共5页
目的:利用偶极子溯源分析方法,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成分的脑内起源。方法:网络成瘾青少年和正常对照者各10例,采用视觉Oddball范式对被试进行刺激以诱发ERPP300成分,利用偶极子溯源分析方法对P300的脑内起... 目的:利用偶极子溯源分析方法,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成分的脑内起源。方法:网络成瘾青少年和正常对照者各10例,采用视觉Oddball范式对被试进行刺激以诱发ERPP300成分,利用偶极子溯源分析方法对P300的脑内起源进行定位,并将溯源后P300的起源位置和fMRI中与网络成瘾相关的脑区进行对比,了解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相比,ERPP300波的峰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总平均P300电位波溯源定位在扣带回中后部,fMRI中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接受网络内容刺激后扣带回中后部也出现明显的激活。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P300电位的脑内起源主要位于扣带回中后部,该部可能参与了网络成瘾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青少年 事件相关电位(ERP) 功能性磁共振 扣带回
下载PDF
术前扣带回脑血流改变对围术期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杜雪 刘苏 +3 位作者 高燕 杨君君 张静亚 刘健慧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观察比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老年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变化,并研究其与患者神经精神量表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2020年在上海市同济医院择... 目的观察比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老年患者术前局部脑血流(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变化,并研究其与患者神经精神量表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2020年在上海市同济医院择期行脊柱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83例,所有入组患者在术前1天和术后7天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神经心理学医师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且在术前1天行非对比剂增强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labeling,ASL)灌注成像MRI扫描,获得ASL结果及神经心理学结果。根据POCD诊断标准(至少2个量表|Z|值≥1.96),术后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NPOCD组。使用ASLtbx工具包和SPM8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校正,然后将图像标准化到MNI脑模板空间,获得标准化的脑灌注图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ASL差异。结果最终纳入50例患者,11例(22%)发生术后POCD。POCD组右侧扣带回中段的rCBF低于NPOCD组(P<0.001)。扣带回CBF与神经精神量表JLOT、BVMT-D、DST-B的Z分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31、-0.480、-0.5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MRI扣带回局部CBF改变可能有助于老年手术患者早期POCD的预测,且扣带回局部CBF与神经精神量表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局部脑血流(r CBF) 动脉自旋标记(ASL) 神经心理学量表 扣带回
下载PDF
扣带回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微创手术治疗
19
作者 张懋植 王磊 +1 位作者 张伟 孟国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348-349,共2页
目的总结扣带回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27例扣带回肿瘤。结果病人均以癫为首发症状;手术全切2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为星形细胞瘤17例,少枝胶质瘤5例,混合性胶质瘤3例,海绵... 目的总结扣带回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27例扣带回肿瘤。结果病人均以癫为首发症状;手术全切2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为星形细胞瘤17例,少枝胶质瘤5例,混合性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和胶质增生各1例。结论扣带回肿瘤好发于中青年人,常以癫为首发症状,肿瘤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一般不侵犯邻近的区域,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沿纵裂入路切除肿瘤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安全切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回 微创手术 治疗 癫痫 颅脑肿瘤
下载PDF
顽固性疼痛的立体定向治疗
20
作者 匡永勤 程林 +2 位作者 顾建文 杨涛 孔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手术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例顽固性疼痛患者,通过cT定位在局麻下进行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手术。手术靶点为双侧中央中核和扣带回,扣带回取两个手术靶点。术后患者给予适当镇静、止血和对症处...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手术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例顽固性疼痛患者,通过cT定位在局麻下进行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手术。手术靶点为双侧中央中核和扣带回,扣带回取两个手术靶点。术后患者给予适当镇静、止血和对症处理。分别于术后1天、7天及3个月进行疼痛状况评分。结果3例患者均感疼痛减轻70%以上,1例患者疼痛消失。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1—2分3例,0分1例,7天及3月1~2分2例,0分2例。4例患者术后均未再服用止痛药物。2例患者因夜间睡眠不佳,偶有服用镇静药物。4例患者术后疼痛获得明显缓解,心理状态均有一定改善。结论对顽固性疼痛患者在药物作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多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疼痛 立体定向术 中央中核 扣带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